APP下载

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 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

2017-08-02王彩虹

速读·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意识语言英语

王彩虹

最近,我在课堂上遇到了一个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我在课上讲解一篇短文改错时,学生一直思路清晰,对各种语法类错误能够识别并改正,讲解完毕,我像往常一样询问“Is there any questions?”,一名男生站起身问“老师,最后一句的话中的:‘Can I borrow your tennis racket?为什么不把racket这个词变成复数呢?难道不应该借一副球拍吗?”我想了想,解释说“相信大家都在电视上看过,网球是一项优美而激烈的体育运动,通常在两个单打球员或两对双打组合之间进行,但是球拍一般都是单只卖的,而且网球可以单独对墙训练,所以一般都是个人拥有自己的网球拍。短文中女孩针对男孩个人借的应该是一只球拍,但是如果指网球拍这类事物就可以变成复数了。大家课后可以搜索相关资料,作为补充了解。”然后,我问有多少人有同样的问题,全班竟然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举起了手。

我想,这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知见障”,县城高中的学生们没有亲生体验过这项运动,又对体育信息不足够关注,吸收信息相对闭塞和有限。试想,大城市的学生或者接触过这项运动的学生或许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那么,县级以下的学校的学生更是如此,这种地域的差异又将造成多少卷面上的分差呢?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各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世界范围的信息传播,以及各种形式的教育个资源的共享都以英语为主要载体,英语作为一门世界语言在我国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英语教育其实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更好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我国的英语教学主要还是重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培养,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高中阶段又是时间紧,任务重,科目多,还有“高考指挥棒”的压力,所以英语教学的成效并不理想,尤其在县城一级的学校更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去缩小这种差距呢?

一、转变教师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现在的高中英语教师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素质很高,有很多教师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颇有经验,语法知识点讲解的精炼清晰明了,能深入浅出的扩展很多。但是对文化意识的培养很多教师还谈不上重视的程度,只是遇到了就讲一讲,总是害怕花费太多时间教学任务很难完成。绝大部分教师只有在讲公开课的时候才会大量使用多媒体教学并且插入大量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但是实际上课根本就不能每天这样做,毕竟考试最需要的部分仍然是语言知识的运用。教师这种观念形成的原因有三个:第一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第二教学任务量大;第三高中教育大环境的影响。

要让学生了解异国的文化,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教师首先要有这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英语教师应不断积累知识与经验,经常查阅书籍,尽职尽责备好课,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多传授给学生一些知识。也就是说教师要深刻了解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了解跨文化交际时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比如做题时遇到一篇高考完形填空,在英国生活惯了的人来到西班牙,由于忘记车辆应该靠右侧行驶而差点遭遇车祸的文章,备课时与此相关的选项料定学生会不理解。那么就预先通过“智力问答”的形式渗透,全世界大概有34%的国家是靠左侧行驶的,而且大部分都是过去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的“岛派国家”,如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爱尔兰,马来西亚,新加坡,南非等国家。曾将,靠左行驶是世界的主流,这与英国早期封建社会下的骑士们右手用剑和左侧上马有直接关系。而其他66%的国家,如西班牙,美国,法国,德国等约167个国家则是和我们中国一样靠右侧行驶,我国的右侧行驶来源于古代军队的队列规定。古代有了军队之后,当两只队伍行进中相遇时,因为战士右肩扛着矛或者其它兵器,只好把左面让给迎面而来的军队,自动靠右边行走。这样既渗透了文化差异,也加强了文化意识的培养。还可以问学生英国的车方向盘应该在那一侧呢?(英国靠左侧行驶,方向盘应该在右侧,与靠右侧行驶的国家的车辆正好相反。)

二、学校要应大力支持

在教师努力学习的同时,学校也要转变传统意识,应减轻教师应试教育压力,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文化因素,实施文化教学,并为教师提供系统的文化意识培养的机会,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让教师们也能亲身高手到原汁原味的异国文化。如同让没吃过冰淇淋的孩子描述冰淇淋如何美味需要先给他冰淇淋品尝一样,教师的知识如果的不到及时更新,教师本身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也仅限于书本上的知识,那么就很难再去把西方文化准确的介绍给学生。教师更加需要第一手的,亲身的体验,对学生也更加有吸引力和说服力。那些在国外生活过的英语教师与从未踏出过门的英语教师相比更显出特有的“魅力”,这反之也会为教学添加许多新意和活力,成为更加有利的教学资源。

三、興趣是最好的切入点,不失时机的“抛砖引玉”

随着经济的发展,洋节日几乎也成了中国人的庆祝节日,比如说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等。那么,刨去商家炒作的商业外壳,节日本身最初是在何种情况下产生的,后来的发展和演变,以及我们中国是否有类似的节日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文化意识交流和培养的话题。如果让学生去做调查研究,再来分组汇报,一定会相当精彩。并且同时也可以挖掘和重申我们的传统文化不可丢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根本,然后才能去更好的有吸收和借鉴地过西方人的节日。比如,感恩节前夕我用英文介绍的感恩节来历,绝大部分同学津津有味的听了,并且高兴地告诉我他们能够听懂绝大部分内容,这就有可能促使他们继续在课后自行查询和了解相关的文化,可以很好的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以及刚刚过去的万圣节,我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了沈阳的商场里万圣节的南瓜灯和穿着鬼怪服装的庆祝方式之后,学生下课饶有趣味的互相说“trick or treat?”,然后高兴地互赠糖果,既增加了文化意识渗透,又使学生的业余生活丰富了,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关于教材中奥林匹克运动会中马拉松比赛的介绍,也可以适当加入背景介绍,比如马拉松比赛距离的历史沿革和我们北京奥运会的做法,美国参赛选手今年马拉松“抗议”事件等,都增添了课文的立体感,使英语这种语言的学习正真的与学生的兴趣和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与时俱进不落后。

猜你喜欢

意识语言英语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
读英语
我有我语言
酷酷英语林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