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生态公益林管理问题及对策

2017-08-02杜文星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问题对策

杜文星

【摘 要】:生态公益林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发挥着低于自然災害的发生、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而且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当前生态公益林管理方面暴露出来了一些问题,必须予以高度的关注,积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生态公益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管理的有效对策,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近年来,我国实行了生态公益林的基础建设工程,这是对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大举措,也同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指标。生态公益林的最主要功能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降低了公益林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需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保障其持续稳定发展。

1、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中的问题

1.1补偿资金少,来源单一

国家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较低,范围也很小,致使很多生态公益林的建设规模和质量都没有达标,更是难以进行管理,这就必然会损害林权所有者的权益,阻碍生态公益林的发展[1]。

1.2监管机制不健全

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办公室一般都设在市县级的林业主管部门中,主要是由资源与林政部门进行监督管理,管理工作不是由专职人员担任的,监管机构不独立,导致了监管机制不到位,管理执法力度不足,影响了管理工作的质量。

1.3粗放式经营,管理不到位

在一些生态脆弱或者特殊的生态公益林区,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于土地、矿产、林木等资源[2],生态公益林经常会受到非法破坏,导致生态功能遭到削弱,而且管护措施及行政执法不到位,往往使破坏的程度和范围愈演愈烈。

1.4管理技术落后,科技贡献低

在目前的生态公益林管理中,很少运用有效的科技管理手段,难以支撑工作的长久进行。当前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但是能够应用在生态公益林管理工作中的却很少,导致生态公益林管理的科技贡献不高。

2、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的有效对策

2.1拓宽筹资渠道,完善补偿机制

生态公益林是一种社会共享的免费公共资源,长期以来政府主要承担着全部的维护建设与管理费用。但随着我国生态公益林建设规模的不断加大,导致了政府巨大的财政压力,加大了实际建设资金需求与政府有限资金投入的矛盾,从而严重的制约了生态公益林的发展速度。为了有效的解决生态公益林资金短缺的问题,就需要增加投融资的渠道,同时补偿机制的构建也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确保补偿机制的合理性。要增加资金筹措的渠道,合理提高补偿标准,建立以中央、地方财政为主,以生态受益者出资购买或采取PPP模式为补充的多渠道筹措方式[3],确保补偿资金能够满足生态公益林管理的实际需要。

2.2加强专职管理组织建设

在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工作中,应该加强生态公益林的专职管理机构建设,应该有固定的编制,这样能够使得生态公益林的管理更加的规范,要确保管理工作经费的充足,同时还应该优化监管队伍,提高监管质量。在进行管理经费的预算时,财政部门应该将此机构工作人员费用列入其中,建立起一个专职管理资金的独立部分,避免临时人员进行工作经费的发放。生态公益林的护林队伍质量也需要进行提高,在选拔护林人的工作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进行,要加强人员的考核,应该定期林进行培训,加大对护林人员的监督力度,从而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工作质量。

2.3科学经营,充分利用非木质资源

在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工作中,需要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明确管理措施、管理原则以及管理目标等。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工作措施应该按照年度进行有效的落实,确保每一个山头地块都能够落实到人;对于长期全面封禁的管理方针,主要应用在一些比较特殊的生态公益林上,并且不能够用于任何经营,禁止人为干扰;在进行实际管理时,生态公益林数目的增加应该建立在现有公益林持续发挥效益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够在管理期间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生态公益林区应该禁止乱砍乱伐,但是能够适当的建立森林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生态修复工作应该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同时通过人工造林,提高生态公益林的功能;还应该对非木质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

2.4完善法律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政府部门应该为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从而确保管理工作能够规范的进行,这样才能使管理人员能够有法可依,根据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管理,确保生态公益林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在实际的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应该不断完善生态公益林管理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森林公安与林业司法部门需要加大普法宣传,并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安全防范工作,严厉打击乱砍乱伐、毁林开荒以及非法开垦的违法行为,确保生态公益管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林地征占用管理也需要进行加强,任何单位都不能随意变更生态公益林的范围和性质,原则上重点公益林地是不能够被建设工程占用的,特殊情况下必须占用时,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规范化审批。

2.5依靠科技支撑,注重科学研究

在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管理过程中,为了满足当前林业的需求,还需要依靠科学技术,合理利用与转化科技成果。由于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目的有所不同,就需要根据实际用途与类型进行管理技术的研究,并且对非木质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加强。要对管理技术与防护效益的开展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如脆弱生态带改造、防风固沙以及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等[4];还需要建设与加强生态效益和公益林资源的监测体系,通过实时的动态监测,对公益林的资源数据库进行更新,科学准确地反映生态公益林的动态,要建立科学评估体系,对建设成果进行量化评价,进而完善生态公益林管理各环节的补偿措施。

结语

总之,生态公益林是一项利国利民、利在千秋的基础生态工程,对于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部门应该深入剖析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资金、法律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扶持,同时各部门要注重监管,从而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这样才能保障生态公益林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三,韩友志,孙绍鹏.辽宁省生态公益林现状及经营对策的思考[J].辽宁林业科技,2014(6):35-37.

[2]任彦刚,常趼凡.蛟河市林业局生态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林业勘查设计,2014(3):18-19.

[3]文秋成,马志前.衡东县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现状与对策[J].湖南林业科技,2013(5):82-84.

[4]李海祥 . 民和县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林业经济,2014(2):25-26.

猜你喜欢

生态公益林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分配问题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