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性心理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的影响
2017-08-01何莹莹王红霞刘晓辉
何莹莹 王红霞 刘晓辉 鲁 阳
暗示性心理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的影响
何莹莹 王红霞 刘晓辉 鲁 阳
目的探讨暗示性心理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焦虑等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病科收治的62例U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暗示性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患者出院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测评。结果出院时,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出院时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暗示性心理护理可以减轻UC患者的焦虑症状,从而提高其的心理健康水平。
暗示性心理护理;溃疡性结肠炎;焦虑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均不明确的慢性结肠炎症,病变常局限于结肠黏膜层,可累及远端结肠及直肠,甚至整个结肠,临床常见症状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身体、心理困扰。近年来,UC在亚洲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且呈逐年上升趋势[1]。相关研究表明,75%UC患者均会存在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而焦虑、抑郁本身也可成为UC的诱发以及活动因素[2]。暗示性心理护理源于暗示心理学的理论支撑,主要是研究暗示性心理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行为及其规律的科学。暗示性心理护理是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暗示,从而促进患者逐渐形成一种惯性心理,减轻因临床相关治疗所带来的各种不良心理影响,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的心理护理方法。本研究就暗示性心理护理对UC患者焦虑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我院肝胆脾胃病科收治的62例UC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结肠镜确诊为UC,且均知晓病情;②意识清楚、配合度良好;③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在50分以上;④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⑤自愿参加本研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肝、肾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对照组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常规饮食及用药指导,生活及心理护理等。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暗示性心理护理,遵照暗示心理原则:暗示手段多样化,如语言、文字、表情及手势等。消极的暗示能够加重患者病情;积极的暗示则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问题,还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由经过相关培训后的责任护士对干预组患者进行每日20~30 min的积极心理暗示,具体方法如下:①加强护患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护理人员需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暗示性心理护理的相关知识,包括原理、治疗方法、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方法等,以缓除患者及家属的疑虑,增强其参与治疗的主观能动性。②耐心听取患者主诉,鼓励患者勇于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以及深入的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教育程度、生活状况及目前心理状态,从而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案。③用热情、诚恳的态度及娴熟的操作技术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的心理及生理需求,视患者为亲人,时刻关心患者,使患者能够以积极主动、乐观开朗的心态配合疾病治疗及护理。④使用安慰诱导语言对患者进行言语暗示,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改善其心理状态。⑤采取暗示措施(采用临床上常用的暗示方法,如语言暗示、手势暗示、情境暗示、药物暗示等),为患者提供舒适、整洁的环境,以便于患者放松心情。⑥为患者提供各类书籍、报纸、棋类等,鼓励患者多学习各种知识,多开展娱乐活动,多听音乐,看喜欢的电视节目等,以分散患者注意力,保持乐观情绪。⑦病区定期开展UC疾病知识讲座,包括疾病病因、相关发病因素、预防及改善此病的健康生活方式、暗示性心理护理的国内外进展及治疗现状、成功治愈或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的患者,不仅可使患者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还可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⑧指导患者家属加强社会支持,多探视、多陪伴、多交流、多鼓励患者,使患者家属能够参与至本病的治疗中,协助患者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增强患者的心理抗压能力。
1.3 观察指标
1.3.1 SAS评分 SAS用于评估有焦虑症状个体的主观感受,一共有20个条目,方法是将这20个项目的各得分相加,得出求和的分值,再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即可得到标准分。也可参照“粗分标准分换算表”作相同的转换。标准分越高,说明焦虑症状越严重。判断标准:50分为分界值,低于50分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及以上为重度焦虑。
1.3.2 满意度 出院满意度调查表为医院自设问卷,主要是从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责任心、专业素质及患者焦虑改善程度和舒适度等5个方面进行评价,共50个条目。调查表发放、收集、数据整理、统计过程均由专人负责,当场发放问卷并当场收回。总分为50分,可按分值由高到低分为4级:非常满意:满意度调查得分≥45分;较满意:35~44分;基本满意:10~34分;不满意:<1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t值P值对照组 32 50±8 52±7 0.93 0.365干预组 30 48±9 30±4 11.08 0.00t值 1.738 15.135P值 0.270 0.032
2.2 满意度比较干预组患者出院时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出院时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UC是一种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的慢性疾病,病程长、易反复,且具有癌变倾向,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UC的发病和加重不仅与环境、生活方式、遗传、免疫功能有关,还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3]。有研究表明,焦虑、恐惧、抑郁等一系列心理应激可作用于人体免疫调节功能,改变脑-肠功能轴,使植物神经兴奋,促进递质释放,改变细菌黏膜交互等途径,使肠道发生炎症或已有炎症加重,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应激综合征等[4-5]。故UC患者则迫切需要心理护理。心理护理需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并没有固定的操作流程,因此,深入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及情绪状态是非常必要的。
暗示性心理护理,已经由原来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工作者应将心理学的知识运用至临床实践工作和护理科研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给予患者关怀和帮助,已成为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6]。暗示性心理护理是暗示疗法与心理护理的结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较多,且效果也较为理想[7]。暗示疗法是通过给予患者积极的暗示来减轻甚至消除病症的一种治疗方法,随着心理护理的发展,暗示疗法也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医务人员的耐心解释、安慰鼓励,医务人员的权威性、仪器的先进性、环境的舒适性等,这些对患者来讲,均具有不同程度上的暗示性意义[8]。在对患者实施暗示性心理护理的治疗过程中,由于大多数患者均具有迫切期待疾病治愈的心理,责任护士要运用肯定的、积极的语言来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猜疑等心理问题,多向患者及家属肯定暗示性护理取得的治疗成绩,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增加治疗信心。此外,护理工作也应该视患者的病情及其受暗示的强弱程度而定,采取不同的暗示疗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作用。这就要求责任护士不仅要进行暗示性心理护理学的学习、培训,还需学习护理学、心理学、暗示性心理学、护理心理学等学科知识,才能熟练掌握暗示性心理护理的操作技巧,从而更好地将暗示性心理护理应用于UC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中。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给予积极的暗示性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症状明显改善,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UC患者开展有针对性暗示性心理护理,不仅可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有效控制病情,还可改善医患、护患关系。但由于干预者水平及素质修养方面参差不齐,患者的个性缺陷及个体差异等,有时也会影响暗示效果。因此,深入加强责任护士的业务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修养,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其受暗示的强弱程度,采取不同暗示疗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作用仍是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1] 黄洋子,王颖.认知行为疗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6,14(19):1977-1979.
[2] 黄霞.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调查及护理[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39(2):143-144.
[3] 徒文静,徐桂华.自我管理理论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2):220-221.
[4] 黎军,许珊珊,马关琴.五音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1):80-84.
[5] 潘倩仪.心理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6,8(8):141-142.
[6] 王苗苗,李元元.综合护理干预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6,5(5):34-36.
[7] 袁雪梅,王霞,张友琼.暗示性心理护理对自身免疫性学肝病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2):201-203.
[8] 杨帆,陈贤,刘蓉,等.暗示性心理护理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的改善作用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2):39-41.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07.057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郑州 450002
何莹莹(1988-),本科学历,护师。研究方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