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
2017-08-01范墩子
■范墩子
沉思录
■范墩子
范墩子,1992年生,陕西永寿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2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西北大学作家班学员。在《作品》《西部》《小说林》《朔方》《文学界》等期刊发表小说近30万字。
陀翁印象记
他的脸上写满了愁苦,目光如蜡,蓬乱的胡须遮盖住几乎快要裂开的嘴唇。乍看上去没有一点儿精神,深深陷下去的眼睛被一种阴森的、痛苦的、颤抖的神光所笼罩。很显然,这是一颗压抑而绝望的灵魂。但我们谁也无法想到,就是这张因常年的寂寞与困苦而塌陷的面孔下面,竟然跳动着一团团激情燃烧的烈火,埋藏着如此巨大、如此让人震撼的能量。当我们试图走进他的时候,才发现何其艰难,这颗被恶魔折磨惯了的灵魂,怎能轻易让我们接近?他的身上,体现出了人的双重性格,天使与魔鬼并存,恶与善始终在斗争,疯狂与沉静始终在厮杀。在我花了大量的时日阅读完了他的《罪与罚》后,我才发现我距离真正的悲痛与孤独有多么遥远,人间的沟壑、深渊、峡谷,在通往天堂的路上,是多么渺小呀!内心的风暴才会让人止步不敢往前,明知前路机关重重,却就是在纸张上昂首阔步,硬是在他那个时代挤出了一条路子。谁也不曾想到,在数百年后的今天,这颗饱受命运欺压与折磨的灵魂砌下的心理城墙,竟是如此地坚硬顽固,连托尔斯泰都为之一惊,何况是我们。他的一生,一直在和命运进行斗争,他没有选择溃败,也没有顽强反抗,而是始终以处于二者之间的态度进行斗争。在我们看到他的灵魂就快要被命运击垮时,他却毫发无损地站立了起来。他似乎很痛恨命运,也似乎很热爱上苍所赐予他的一切。他写下的作品,情节简单而细小,但却用超级强大的心理描写架构起了一个完整的世界。他让他小说里的人物痛痛快快地杀人,而在短暂的精神快慰之后,却背上了沉重的道德枷锁,这就是这样一个痛苦的人。上帝放火烧他,用锤击他,最终炼出了这么一副铁一般刚硬而又泥团一般柔软的心肠。他的作品,不像托尔斯泰那样宏伟,不像巴尔扎克那般庞大,他虽然写了很多的书,但那每本书的主人翁其实都是他自己。他这个脆弱的人啊,把伤痛、寂寞、矛盾、烈火、欺诈、背叛、仇杀、恶心全部都写进去了,他的作品必然生生不息、野火不尽,必然长久地具有刚诞生时的那般生命力。他的作品背后,都散发着永恒的炽热的光芒。那种藏在黑暗深处的恐惧,唯有他能够体味。他没有妄想记下整个世界,他将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自己的内心。在艺术的领域上,这确实是一条十分危险的路径。因为没有一个作家愿意让自己过这样的生活,没有一个人愿意寻找自己内心深处的罪恶与斗争。
这个人,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
传奇之外
小时候,我曾在一间几乎快要塌了的窑洞里坐了一整个下午,那时内心所生发出的种种感觉,至今我仍记得深刻:窑外面好几处往下掉虚土,有些地方鸟还在里面做了巢穴,木头门轻轻推一下便发出“吱吱”的响声。我刚进去时,一股从地缝里渗出的阴森之气立即将我裹住了,容不得我全身做出任何一个微小的举动。我大气不敢出一声,眼睛很快从上看到下,从左看到右,看看是不是有鬼在里面钻着。当然这只是我的臆想,事实上,那种透出恐怖的黑色比鬼还要害怕得多,鬼毕竟是虚的东西。因为太黑,窑里面所有的东西,都不是那么清晰,隐隐约约的,摇摇晃晃的,尤其是藏在暗处的老鼠偶尔所发出的响动,更让我紧张得额头直冒冷汗。我找了一块光线能照见的地方坐了下来,坐下去后,我心里就有些后悔,后悔自己怎么没有赶紧离开。可当时我迷信地想,若是立即出去,外面巨大的空旷更会将我团团包围,让我无法摆脱慌乱。于是我便安静地坐了下来,尽管我的心不住地狂跳。那的确是我第一回独处在阴暗的空间里,之前,我所有对村庄的感受都是向上的,欢快的。直到那天后,所有曾在我心中根深蒂固的东西统统被打乱了,也正是在这之后,我才渐渐悟到了村子的命运。我的爷辈、父辈们都曾在这些已经废弃的窑洞里生活过,这里曾承载了他们的欢乐与痛苦,也承载了他们的梦想与希望,他们在这里耕种、作息、向老天索要生活。若干年后,他们像鸟儿一样,飞走了,搬离了这里,在距离这里不远的地方重新安顿了下来。这些窑洞,这个旧时的村子,生命也就在他们迁移的那天结束了。当然,在窑洞独处的那天,只是我对村子命运思考的起端。后来我终于明白了,童时我的快乐,那只是我个人寄托在这个地方的悲欢,作为村子,它的命运,永远是不幸的,它总会在某个早晨或者在某个寂静而绵长的晚上,孤独死去。
大雨孤独
暴雨来临时,我正站在街道一边。灰黑色的天幕下建筑物显得有些沉闷,鸽子刚刚从屋顶飞走,车辆、雨伞、电线、红绿灯、路沿上的泥巴,这些东西,很快就被揉成了一团黏兮兮的胶状物,人们脚步匆匆,仿佛要从此岸滑至彼岸。彼岸有什么?何以让人如此向往?我突然想到,大雨把现有的秩序打乱了,整个世界正在重新经受着一次排列组合,万物皆在找寻着暴雨过后属于自己的小巢。而那一刻,我却无比孤寂,内心被巨大的沉闷的不明物质压制着,惶惶无主。那确实是一种很难形容的感觉,天上、地上、林中、河里,没有一个能够走进自己的人,没有我所需要的雨露阳光,孤独正如眼前的大雨一样瓢泼而下。
是那只在水坑里不停扑腾挣扎的麻雀让我想起了一些遥远的事情。那时,我常常躲在沟里的破窑洞中,与各种叫不上名儿的虫子窝在一起。等到西边的天黑实之时,我便光着脚丫跑到沟底。片刻后,大雨就来了,我顺着地上奔涌的泥水跑,一直跑到泥水淹没了我的双脚时,我才感到恐惧。两边的大沟如同两把天刀拦住了我的去路,一任暴雨袭击我疲惫的灵魂。直到数年以后的今天,我才意识到那是神在叫我这个纵横沟野间的涉世者。那种追赶浑水的奔跑,带着某种野性,让人为之神往。神确实是喊过我,但在无数个乏味而慵懒的夜晚之后,我再也看不到一次神灵。我如同那只在水坑里挣扎的麻雀一样,整日疲倦地来回奔走,只有在夜幕降临之时,偶尔还会对着长空嚎叫几声。但毕竟,太过微弱,此般情景,就像一只孤狼在茫茫森林里长啸。
我不该言说孤独。平凹说:好多人在说自己孤独,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
书稿记
整理完这部书稿后,我对着窗外长长嘘了一口气。其时正下大雨,雨水砸在屋顶的声音密集而纷乱,令我心绪汹涌起伏。望出去,黑漆漆一片,远近灯火不时闪烁,时有车辆匆匆驶过,留下空茫茫的夜晚。独对上苍,我几次怅惘不已,清泪就悬在眼眶中,心想距离鲁迅先生生活的那个年代,差不多已有一百多年过去了。一百年,对我这个初涉社会的儒生而言,根本没有一点概念。社会发展到了今天,我们的衣食住行,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皆在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什么是在形式上?从我这里考虑,我以为历史无论怎样变迁,外事、外物如何改善,人的内在总是不会变的。也就是说,鲁迅先生的那个年代,对小说的理解,对人性善美丑恶的洞察,与我们当代对小说的认识,并没有绝对的不同之处。有的,也只是外在视野的差异罢了。现在,我们几乎能够读到任何一个国家的小说,按理说,我们的见识宽了,把控起小说这门艺术,可能会更为轻巧简单。但事实却并不是这样,拿我自己的创作轨迹来说,在整理完这些书稿后,我便为自己对于艺术的感悟能力而感到深深羞愧,我深知我并不是上帝的宠儿,亦不是靠近神灵的仙童,仅仅是一介自农村里滚爬出来的儒生罢了。如此一想,我心里就不禁对鲁迅先生对于短篇小说的感悟而钦佩起来。写出人的外貌简单,写出人的魂难呀。难就难在那股隐藏于背后的气,那是一股灵气,一股充满力量的气体,无色无味,却能让小说动起来,让小说内在的魂灵鲜活如风,四季舞动而不止。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几乎是凭着一种盲目的激情与冲动,写了一篇又一篇的小说。回想那些日子,仿佛是逆流而上,路边的荆棘、地上的顽石,竟都不曾绊住我的双脚。我不禁要为自己的热情而隐隐有些激动了,驶过这些弯曲坎坷的土路,我总算是拾到了一点儿麦穗。尽管如今看来,它们的样子多少有些缺陷,面目有些丑陋,甚至有些狰狞,但毕竟是我的孩子。我家处在渭北高原的沟边,在我童年时代,家里连个像样的门都没有。拱形的土墙下面,数根木棍被钉在一起,这就是我家的门。门缝很大,那时我完全可以钻进去。每天放学后,我就提着粪笼去地里割猪草,那几乎是我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我在麦地里,可以跑着、躺着、走着,也可以大喊大叫着,那种酣畅淋漓的痛快之感,让我至今难忘。有回在我喂猪时,见猪不好好吃食,就用和食板在猪鼻子上敲了一下。不想猪竟被我打躁了,猛地朝我跑了过来,我吓得面色如土,连忙跑进屋子关了门,猪就在院子里来回跑,我的心就那样“嗵嗵”跳了一个下午。小时候,我喂了好几年的猪,而那次对猪的记忆让我永生难以忘记。猪,竟成了我儿童时代的一个象征,成了我少时一段美好的记忆。正因如此,也才有了《唐小猛的猪》这篇小说。但从整体上回想少时,我发现我整个的童年时代几乎是灰色的。那时,我渴望外面的世界,渴望能够有太多新奇的事物降至我的身上。我常常和同伴在贫瘠中找寻残缺的快乐,常常在无知中探求先知与未知,我们常常拿着笤帚在麦地里跑着追打红牛,我们坐在沟坎上自封为王,称霸沟野,那个闹腾的童年,总是让我心绪不平、留恋不已。
关于这些,我都写在了书中。当然,尚待我写的,还有很多。人的一生何其短暂,我有时想,虽然我生在了这个科技空前进步、经济空前发达的社会里,但身在其职,奔波为命,真正留给自己的时间,又有多少?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鲁迅,他们的时代都过去了,但今天的我们,又有多少真正超越了前人?从动笔开始,我们对人的理解,对人性、对精神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也许是相通的,在这一点上,或许跟所处的时代并没有多大关系。几年来,我也读了些书,但想起前人留下来的经典著作,我的阅读简直就是沧海一粟了。前人走过的轨迹是清晰的,而我这个在文海中四处流浪的青年,写下的这一篇篇的作品,怎能不算是一次次无望的冒险与尝试?我尚年轻,激情满满,黑夜也总是无法吓住我,沟坎也总是拦不住我,只要前头有那么一点点灯火,我就得像那些飞舞在夜晚的蛾子一样,朝着亮处,飞啊飞啊。我又有什么理由停止我的脚步呢,又有什么理由而止步不前呢?纵然前路漫漫,路上机关重重,危机四伏,我又有什么理由能够否认我热爱小说这门艺术呢?既然爱,既然选择了,我就必须前进,就得像那只老龟一样朝着前面的黑洞爬呀爬呀,艺术的终极就存在于向前走的过程中,这一点,毋庸置疑。
热 极
丙申年甲午月杂记,居之民房三楼向西,有闲书数摞,几尺之内甚为堵拥,环顾斗室,皆为墙壁,欲求一敞亮之地竟不可得,倍感心神不宁。是夜,皓月当空,暗云隐隐舞动,似神龙升空,又似仙女降至人间,伸手去逮,竟被一蚊虫咬叮,怒火之余,发现有风拂至,大喜之余不禁大呼:神风降临。然时日不久,又被热浪所围,投足之间,汗流如雨,至此困境,只好翻书,谁料越翻越热,遂大怒,闭眼骂天耳。饭时,食面无味,便卧于硬板床榻,天气愈热之,辗转之间不停擦拭汗水,刚眠,汗流又盖全身,热醒,再睡,再热醒,再眠之,来回几次,终于梦见孔子周游列国之景,却被蚊声吵醒。挪至桌前,抽出《罪与罚》,此书读之近两月,昨日终于读完,全书描写杀人者之心理,甚好玩味。好多次,竟误以为自己乃罗佳,潦倒不能填饥,穷困不能偿租,空有一腔思想耳。此般境况,何以安心著文?至此,突然想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语,遂于书内题写:圣人能成鬼,凡人易入魔。查阴阳书,云:宜嫁娶、祭祀、祈福、求嗣、开光、出行、解除、出火、拆卸、修造、进入口、入宅、移徙、动土、安床、纳畜、栽种、纳财、交易、立券、挂匾,忌安葬、开生坟、合寿木、行丧,胎神位于厨灶厕外西南。然灶位何处?流火之间,热浪滚滚,忽闻有声时大时小,时远时近,开窗观之,见一醉汉跌跤之余仍在撵狗,狗并不跑远,四足欢腾,少顷,吐舌卧于树下,醉汉朝狗大哗,狗淡然处之,可谓狗不理也。再望斗室,心魂怅惘,古有王羲之饮之竹林,唱之,舞之,书之,不尽洒脱,而吾只能活动寸尺之间,其人其景,安能比肩?咦,世事虽大,思之甚小,半残也。热极,其趣不过尔耳。
激荡在体内的暗流
渐渐发现,在如今这个社会里,我们往往会穷尽手段设法给自己制造出一个相对封闭的非理性存活空间。为什么是存活而不是生存,以我看来,存活比生存更纯粹,更接近人的本性,求生的欲望更为强烈。为求得这样一个空间,我们处处小心,卑微谨慎,有时不得不做出一些违背自己道义观的事情。我们如此胆怯畏缩,可能最初的想法仅仅是图个安宁。那这样行事,是不是一种人为对精神的限制或绑架?是不是明知虚伪而为之?但在这如此浩荡汹涌的世界洪流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无能为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和我们的日常“处世哲学”相对立的极有可能就是我上面所说的非理性存活空间。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欲望吧,为自己建立一个相对封闭的世界,将自由程度最大化,能够表达自己多样的情绪和观点,能够释放出身体内部最原生的思与辩。当然每个人对于世界和自己的认识不同,所以我所说的这个“空间”可能会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出种种差异。你对自己认识得越深刻,世界就变得越微小,在你的眼中,世界就变成了你精神领域所延伸出的一个小分支。你越是往深处挖掘,那些激荡在体内的暗流可能就会在某个时刻汩汩而出。
至此,我们终于说到了主题上。依我的看法,这些暗流,正是我们的小说所要极力去表达的。这个时代,每天上演的新闻事件早已超乎了我们人类的想象。也就是说,故事已经无法详尽地阐释一些内在的复杂物质,已经很难深入现实肌理当中,很难看穿表象下面所潜藏着的真正意义上的逻辑关系。我们每天被一些虚假的东西所“遮蔽”,只是在看到一些表象的简单的东西后,就立即做出轻率的判断。事实究竟是怎样?我们很少去细细追究,很少向自己的内心拷问。这样的结果,我们当然比谁都清楚:躲开了人性深层的东西。我们不如继续往下深入,人性深层的东西究竟是些什么?直观来看,确实很难回答。但我以为,往小里看,这些东西正暗藏在人体内部,起起伏伏,暗暗涌动,波纹不时散开,形成各种奇妙的、独特的、模糊的、闪光的“图案”;往大里看,那便是全人类的一种情感,是一种普世情怀,是一种对世界执着而又无望的爱,即便世界过于肮脏,我们依然用最纯真的爱在其间挣扎、游荡,求生毕竟是最真切的。
“悲剧在时间的流逝中会慢慢减淡,时间会给它们氤氲出蔚蓝的色彩。”既然历史是如此无情,我们为何不用较之宏大叙述更为柔软、更为内向的写作手段去留住这些东西?在今天,传统的现实主义仍然称霸中国文学,但我想现实主义不能仅仅停留在关注人的生存上。生存,多么空泛的一个词,我们应该更细微一些,能够让自己的触角进入一个人的体内,发掘那些永远流淌在暗处的水。也许在那个层面上,我们对于美的感知,会比之前更为深刻,对于自由的渴望也会更加强烈。那个时候,我们对于神灵,对于一切精神领域的事物,渴望的目光将会比任何一个时候都要贪婪。精神是无限的,唯有时时刻刻向内挺进,文学的语言才会滋生出强大的魔力。
神时刻在看着我们
我写小说,多数时候是想表达那些淤积于心中的情绪。它们或绵长如水,或幽深似廊,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候跳跃在我的眼前。我不得不采取一种独特的方式写下它们,在我这里,就是小说。小说是什么,从表面看,是着重于说字,假如这样考虑,多数人会认为,小说就是说话,就是讲故事。然而事实上,那些更多的有修养、有情怀的读者,阅读一本书,更会去综合考量它的前前后后,包括一字一句,一段一章。那小说究竟应该是什么呢?我目前这样认为,小说虽是一门说的学问,但它首先是一门艺术的行为。应该先有了艺术,尔后才有了故事。艺术,那可能会更强调语言、形式、切入点、构架、完成度等一些东西,广义地讲,这也许是美学范畴上的东西。然而,我们现在却总是忽视了这些东西,总是以情节为重,以小说故事的吸引力为唯一,这样久而为之,导致我们大多数发表出来的小说,无色无味,有气无力。莫言有篇文章名曰:小说的气味,乍一听,就已经让人很着迷了,小说竟可以有气味?细细想一下,小说为什么就不能没有?它的语言,就是血液,它的形式,就是骨架,小说应该也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呀,闻之让人口舌生津,听之让人精神振奋,读之又让人欲罢不能。在形态上,它可以汪洋肆意,浩浩荡荡一路而下,狂风追着它,鸟雀撵着它,它从不停歇,从未止步,它体内散发出来的香味,永恒地向着大海的方向鼓吹;它也可以迂迂回回,东一棒槌,西一锣鼓,处处留下了痕迹,天地间到处都是些如水晶般清澈的珍珠。创造这门艺术的人,也就是小说的工匠,他可能会在自己巨大的狂热中沸腾,进而尖叫、呼喊,也可能会在巨大的悲痛中心灵崩塌,伤痛欲绝。你要知道,盖起这座宫殿,耗下的力,绝不亚于在田地里勤劳耕作的农人。然而,无论是狂热抑或是悲愤,这位匠人,都会在隐蔽的角落里体味到常人所无法感受到的一种精神上的快乐,这种快乐,往往会将他带入云端,立在高处看世人的苦痛、欲望、疾病与死亡,这时候,他便是世间唯一存在着的神。作家到了这个份上,必然会怀有敬畏之心写下每一个字,而绝不会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了。我为什么要记下这篇东西,仅是谈点近来逛书店的感受罢了。我相信不是每一位读者都是蠢者,我们市场上糊弄人的作品实在是太多了,值得反复阅读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而这些外在华丽、内在糙劣的东西,多又产之于当代作家。
我始终相信,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作家当然不会成为真神,但神是时时刻刻在天上看着我们的,我们在写作中犯下的每条罪目,神比谁都更清楚。
小说家
小说家在我心目中是个很神圣的称谓,不是每一个写小说的作者都能称得上小说家。在我心目中,真正的小说家是个沉默的家伙,他看起来跟你在很随意地说话,但是他的脑袋里风起云涌,他看似闲散之人,却时时刻刻在观察着这个世界,分分秒秒在想着虚构中的某个情节,他有时会为一句美妙的话语而欣喜若狂。旁人根本无法理解他的这种心情,也很难走入他的灵魂,因为在他的心里,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有一方安置自己心灵的空间。他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步入这个空间里,然后想象、虚构、重建、叙述,直至一篇小说诞生。这时,他快乐极了,但他却不会和旁人分享,他一个人在寂静的夜里慢慢享受这份属于自己的美妙感觉,世界在这个时候完全汇聚成了一个点,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里。他想,翻过了这座大山,后面还有绵延不绝的山脉,他不能停呀,对于他,停了就意味着死亡。于是,他捡起自己的行囊,又朝着天地相接处的方向走去,尽管他走得很疲惫,但他确实很快乐。
这是我理想中的小说家,我当然不是,但我始终在追求着。
欲望并不是肮脏的
我这个年纪,正是欲望滋生的年纪,对于此,我丝毫不会感到任何的羞愧。人一出世,欲望就伴随而来。我想最悲哀的事情并不是对欲望本身的不节制,很大程度上,可能更是外界对欲望的压制。严重压制,人性便是压抑的,是有话却讲不出来的感觉,是被囚禁了的状态。
我并不是想对欲望本身进行解析,我只是站在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的角度,去考量人性的绵长与幽微。一个真正面对灵魂、沉醉内心的人,他会深度发掘人性的美好,他会看到欲望的美妙,欲望并不是肮脏的,它在人与人之间,是种美好的连接,过多地回避或者试图将自我从欲望中解救出来,会让人戴上一副虚伪的面罩。
新写成的这个中篇小说,是我对处于我这个年龄段的人群的一次人性解析,它可能不甚完美,但它对我意义非凡。我第一回如此干净地直面自己,在多个写作的夜里,听着键盘发出的清脆声音,面对那个凄凉的城市街道,想起那昏黄的路灯,我惶恐极了,瞬间就泪眼婆娑。
一个人,究竟会在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内心的永恒,或许这个问题,本身就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