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联系的观点学文言

2017-07-31王瑾瑜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训诂学

王瑾瑜

摘 要:洪诚先生的《训诂学》体现了他把握学科基本范畴时的思维模式和关注点,他联系地把握知识对中学文言文学习有很大启发。本文从立足字词、寻找理论的相互联系、用联系记忆、批判地接受前人建立的联系这几个方面具体阐述《训诂学》中体现的科学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论。其中,本文将着重阐释洪诚先生如何寻找理论间的联系,用以指导中学文言文学习,主要分乙概念为基本元素、寻求理论的来源寻找因果联系、整体把握与脉络梳理、再次明确系统中的主次这几方面来具体阐释。学习的方法异曲同工,用好联系的观点,现代化的视角跨学科的组织个人知识框架,是原书对中学文言文学习最主要的一点启发。

关键词:洪诚《训诂学》;联系观;文言文学习

结合中学语文学习去再读洪诚《训诂学》,我得到最大的还是方法上的启迪。

洪诚先生的《训诂学》是我心中的经典教材,非常适合初学者入门,建立训诂学知识体系,从中可以看到洪先生作为研究者,知识积累量相当庞大时,他把握学科基本范畴时的思维模式和关注点,其中贯穿的联系的观点对中学文言文学习有很大启发。

一、立足字词,探索形音义的内在联系

语文学习以字词为基础,字有形音义,训诂要因声求义,求的是字的古音

洪诚《训诂学》说:“在古代汉语的教学实践中,对于一词一句的解释,无处不是训话方法的应用,只是有的应用正确,有的应用错误。”此外,俄国形式主义批评认为,文学作品就是纯形式,艺术中所有的内容都是形式的现象,不存在脱离形式的内容。我们阅读的文本就是语、词、句、篇章结构。要解读文本,就要以解读语词为基础,看它们的排列组合与章法建构。

字音最重要。王力说:“文字本来只是语言的代用品。文字如果脱离了有声语言的关系,就失去了文字的性质。”但是古代文字学家不懂这个道理,仿佛文字是直接表示概念的:同一个概念必须有固定的写法。所以古文字学家重意符,也限制了训诂学的发展。直到古音学基础奠定后,训诂学才有新的突破。戴震《转语二十章序》说:“疑于义者以声求之,疑于声者以义正之。”王念孙《广雅疏正》自序说:“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段玉裁《广雅疏正序》说:“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音,有古义、有今义,六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五。”

二、寻找理论间的联系

孤立的知識是不能发生作用的,只有建立联系,才能提取它。洪先生不仅简明清晰地阐释了训诂学学科相关的概念,而且对于它们的来源发展都有具体准确的论述,反映出一个治学者清晰的组织思路。

1.以概念为基本元素

第一要把所有的概念本身弄懂,把握概念的各个特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它。第二是将概念之间的浅层的、深层的联系弄清楚,最终精炼出自己的知识体系,让我们能看到一个框架来。

“尽管在适当的时候,利用字形分析,能更好地说明词义,但是这种寻找原始书写形式的方法,对子训话学却是不必要的。”联系在讲敦煌变文时,洪先生说:“第三类的情况的确是训诂的障碍。因为借来的字,形音义都是很熟悉的,很容易使人望文生义,发生误解;必须取音弃形,才能知其意。”结合训诂学因声求义的原则,就能进一步加深对在训诂学中为什么先去探求字音而不是字形的理解了。可见建立联系并对于学科理论准确把握能很好地指导我们研究的方式方法。

2.求理论的来源——因果联系

洪先生讲训诂学,首先讲为什么要训诂——“训诂学起于语言之变”。同一种语言,却需要解释才能懂,一是历史(时间流逝中语言内部、外部因素的巨大变化)造成,二是地理(可通过方言词汇的翻译解决)造成,其中训诂学解释的是历史造成的语言问题。

再比如讲假借的时候,就要弄清楚为什么要假借“但是语言的发展和文字的发展有矛盾,完全做到为每个词造专用的字不可能;在古代造字和用字又有矛盾,对每个词都要辨义用字也不可能,所以文字假借是汉字运用上的必然结果”。如果不去探究这个问题,怎么会触及到对语言和文字发展过程的深入理解呢?通过知道为什么,我们往往能去破开表象深入到本质。

在《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中,孙中山说:“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借栖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注解释:唱,通“倡”。《说文·口部》:“唱,导也,从口,昌声。”《说文·人部》:“倡,乐也,从人,昌声。”邵瑛《说文解字群经正字》说:“倡,导也。今经典多作倡。正字当作唱,今作倡。”今按此两字在古代汉语里的实际使用情况是,当用“倡导”的词义时,“唱”与“倡”是古今字,上文中“主唱”的“唱”,正用的是古本字,词义为“倡导”,而当用“唱歌”的词义时,又“倡”与“唱”是古今字,上文中“主唱”的“唱”,绝对不是“唱歌”的意思。这种现在看来似平互换颠倒的情形,是有一个演变过程的,那就是起先“唱”与“倡”经常互相假借,互相通用,后来由于久借不归,就都反宾为主,互相代替,互为古今字了。这种通过互相假借而形成的有稳定性的古今字,注释文言文时值得注意。

3.整体把握与脉络梳理

第三是在框架和脉络上把握主干,其次延伸分支。只知道一个知识点是无用的,要看到一个学科的框架,再从整体上去把握知识,看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我对于汉字的笔画规定一直存疑惑。洪先生在将字体字式的变迁部分,指出汉字笔画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再比如说汉字的词义演变的时候,指出总趋势是由具体到抽象。此外,对于训诂学的发展历史,洪诚先生会划分出一个个阶段,又注意把握阶段中的关键点。

产生时期:战国,重要著作是《尔雅》《毛传》

初兴时期:汉代,东汉杜子春注《周礼》

保守时期:隋唐,陆德明《经典释文》

变革时期:宋代,五大新发展:字分虚、实、半虚半实,古音学萌芽,注释用铭文,语法批评,文字学变化。

衰落时期:元代

新发展:清中叶后,戴震、二王、段玉裁,清人训诂三大贡献:订正汉唐遗失、发明古音、比例而知,触类长之。

中学语文学习中,可以同样梳理出知识框架,有骨架才能往里填血肉。

4.再次明确系统中的主次

明晰小知识点在总体学科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度,用脉络和线索去串联所有要点的同时,首先、重点、透彻地掌握脉络的主线——学科基础知识。

洪诚《训诂学》指明了如何去面对复杂的语言现象“将具体情况作一分为二的分析,分别主次地对待这些问题,就能了解重点所在,加以解决,不致于感到困难重重、无法阅读。”他指出“古代汉语句子结构,大部分和现代汉语相似,词序规律基本上与现代汉语相同,特殊的句型并不多。对于那些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句型,学过古代汉语语法就能掌握,并不是难点。容易懂的句法是主要方面,要学习的重点,只是古代汉语中所特有的少数句式。”“古今汉语相比,词汇变化最大,这确是难点所在。但是承继下来的基本词汇也很多,这些基本词汇一看就懂。另外有一部分古代常用词在现代汉语中变成词素,我们对它已经很熟悉,剩下来的生词就不太多了,查字典、词典,大部分可以自己解决。”“假借字在句子里面是阅读的障碍,可是集中在一篇一句中是没有的。一句之中最多不过一两个字,还不是每句如此。假借字用在句子里既是极少数,因此一般可以从上下文中看出它所代表的字。旧注大多注明,不注的是少数。”

杜甫《石壕吏》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必背篇目。洪先生举例说明,古书中错字还是少数,让我们不要将太多的关注点放在错字上。“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看”一本作“迎”。“看”字属寒韵,与真韵的“人”字,魂韵的“村”字。古诗可以通押,说不上是错字。

三、用联系的观点记忆

1.用实例理解理论

洪诚《训诂学》语言学的原理之所以成为普适性的原理,是因为它是从无数具体的语言实例中抽象出来的,要掌握抽象的公理,就要回到众多的具体实例中去加深、丰富对它的理解,理解是记忆的基础,理解越深,记忆越牢固。语文学习虽然需要背诵,但是背诵绝对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背诵是基于理解的。所以书中的所有观点都有例子证明:理解用字假借,中学语文课本中“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吸相吹也”是借马为塺,是尘埃的意思,而不是真的野马。“而后乃今培风”借培为凭,“此小大之辩”借辩为辨,谓分别。

2.分类比较意识

洪诚先生注重细致地辨析概念的在不同学科中的差异,在比较中去把握它的特点。比如“本字”这个概念,“训话学是以生活和语言为基础,去发现文句中哪个是假借字,再以假借字为线索去理解词义和语言。而《说文》学家寻求本字,只不过是按已知的词义,去找一个原始的书写形式。”同样的,在中学语文中,总结写法相似的字,全部归为一类,再找出它们的差异,总结结构表述类似但意义差异的成语、词语,都可以在比较中区别、记忆。

例如:成语分组记忆

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二者都有“彼此相反”之意。但前者指彼此方向不同,目的相反;后者指人的行为和目的相反。

信口雌黄 信口开河:二者都指随口乱说。但前者语意较重,指妄加评论、诬蔑和捏造事实;后者语意较轻,指说话不假思索或漫无边际。

大海捞针 海底捞月:二者都指白花力气。但前者比喻目的虽很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性;后者指目的完全达不到,只是白费力气。

四、批判地接受前人建立的联系

语文学习需要严谨的态度,有自己的判断,“尽信书不如无书”,因为一个没有自己思考的人即使学了知识也没有高利用率,只有自己去检验它,在证明理论的过程中加深对它的理解,才有可能在实践中充分运用。洪诚先生指出“前人误解注文的事例相当多。如段玉裁误解《说文》,随意改字;陈奂误解《毛传》,随意改《诗经》原文(《小雅,大东》有误改处);王引之误解误驳《论语·先进》朱注(朱熹“如”训“或”);俞撇误解《论语·子罕》马融注而误驳。”因此,要避免误解,需要严谨的学习态度“通过注文了解正文,再以正文联系注文,相互推求,看语意通不通,切当不切当。这样,自然会发现问题,防止误解。”此外,其他书籍的辅助阅读也很重要。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注解错误还是较多的,如果学生不批判地学习,就必然被误导,这条注释违背了事物的常理和上下文产生矛盾:

刘禹锡《陋室铭》(初中第二册):“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素琴”课本注为:“不加装饰的琴。”这条注释文献无徵。一般的琴,即使“不加装饰”,但“调”时总可以出声吧,这与“无丝竹之乱耳”一句矛盾。按之文献,我们发现,文中的“素琴”,当是借用了东晋陶潜的典故。《晋书·列传第六十四》说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清江贝先生集·诗集》中有诗《题渊明像》云:“素琴无弦不复鼓,清樽有酒还相持。”《匏翁家藏集》有诗亦云:“浩歌渊明饮酒章,悠然依旧虞山苍。素琴无弦旧有例,当春赏菊嗟何妨。”可见,“素琴”是指没有弦的琴。抚弄这样的琴,是陶渊明的一种雅趣。在此之前,曹魏时的嵇康已把挥动素琴作为自己的雅操,他的《酒会诗》中就有“素琴挥雅操”这样的诗句。“诗豪”刘禹锡性格开朗坦荡,效法嵇、陶二位高洁脱俗之士,抚弄无弦琴,故有“无丝竹之乱耳”之句。

五、结语

在课外阅读中,文字、语句是记不完的,学者治学的方法思路才更值得关注。洪先生清晰、严谨、联系、主次分明的思维方式,认真踏实的治学态度,是本书精华,本文侧重谈中学文言文学习,但内在学科建构的逻辑是一以贯之的。

猜你喜欢

训诂学
论中国训诂学与经典阐释的确定性
训诂术语的比较分析
训诂学功能性探究
“反训”之说不可信
试论晋东南地区方言古语词的训诂学价值
从语义学与训诂学对比看语义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