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游老挝
2017-07-31王中山
王中山
走出狭小的心房,便走进了美丽的天堂。背上一只思想的行囊,一路采撷天堂里的阳光——
从老挝回来已有一个多月了,那古寺清脆的钟声、琅勃拉邦清晨布施的场景、湄公河绝美的落日……一幅幅保留立体的画卷,不时在脑际闪现,就像一坛尘封千年的美酒,那么香甜。更像昨夜的一个梦境,那么清新,让我陶醉、迷恋,愿时光停止倒流,永远鲜活保留。
提起老挝,很多中国人心中都是“贫穷落后”的印迹,当你真正了解这个国家之后,所有这一切都能彻底改变。这里的安详与懒散,与国内的浮躁与急促,形成巨大反差。还有那诗画般的美景,着实让人心动,令人向往,更叫人愿长留于斯。记得有人说: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也许让一生改变的,只在几天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那里有特别的光,吹着特别的风,那里的风景只有那里有,那里是世界的唯一。
今年5月中旬,我有幸随团到老挝游览。从郑州机场经昆明转机,大约下午四五点钟飞机下落琅勃拉邦机场。琅勃拉邦机场很小也特别简陋,如同国内汽车站,当然不能与国内机场相提并论。办完签证,乘车抵达下榻宾馆。
这里是清一色的两层仿古建筑,从墙面到屋顶,几乎是用木板堆砌而成,更显古老与厚重。室内红木家具应有尽有,墙壁上悬挂着几幅木雕工艺画与床上用浴巾叠成的“莲花”,相映成趣,煞是好看,享受着这般美好,我不忍入睡“破坏”。推开木窗,一股清新气息扑面而来,院内具有江南特点的花木,枝繁叶茂,香气袭人,沁入心脾,仿佛收获整个春天,疲倦顿消。这里并不封闭,通讯也很发达,液晶电视、手机、电脑…… 一应俱全,很是方便。
行走在琅勃拉邦街上,路面不是很宽,汽车也不算很多,行人不慌不忙,几分悠闲。整个街面,听不到汽车的鸣笛和商家的叫卖声,也看不到十字街口的红绿灯,更看不到高楼大厦,整座城市显得那么的宁静、安详。在这里不用担心迷路,到处都有中国人开设的商店,都能听到自己“乡音”。或许是拍照的停留,或许是赏景的歇脚,不经意间,一辆正在行驶的汽车就停在你的面前,一动不动,既不鸣笛也不催促,更没有抱怨与谩骂,让你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每天清晨,天还未亮,街道上就有或坐或跪的人们,身前放着一个个装满糯米等食物的篮子,不张望、不焦急,直到一列列红色身影的出现。身披红袍的僧侣们,光着头、赤着脚,背着一个化缘的钵,安静地接受布施者的给予。这是流淌血脉的信仰与坚守,更是温润的心灵洗礼。琅勃拉邦的清晨与信仰为伴,从善良开始。
身披红袍的僧侣,乃十几岁孩童居多。布施虽是一种宗教活动,却是老挝对青少年最传统的感恩教育,距今已延续一千多年,不曾断绝,它是琅勃拉邦鲜活的名片。
吃过早餐,我们来到皇宫博物馆。皇宫博物馆外墙边有一个南北狭小的集市,见过的或者没见过的各种南国蔬菜,排列两边,让外地游人很是惊奇。进入皇宫博物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具有南国风情的皇宫,它就像一个展翅欲飞的雄鹰,让人拍案惊奇。它的左侧有一个偌大的荷塘,片片荷叶布满池面,朵朵盛开的荷花,香满大地。棕榈树、绿色草坪……把王宫博物馆装扮得青春靓丽。拾级而上,脱掉鞋子,空手方可排队进入内景。整个王宫金碧辉煌,光艳夺目,殿内装饰古雅华贵。
这里是老挝最后一代国王西萨旺凡达纳的行宫,宫中可见昔日的大殿、议事厅、书房、收藏室、起居室等。还可以看到澜沧王国的遗迹和中国、越南等国赠送的礼物……王室成员今何处,闲云池影淡悠悠,物是人非,怎不让人感叹岁月的无情、世事的变迁!
皇宫博物馆的对面,就是普西山。它伫立在湄公河之滨,遥望着南康河,在落日万丈霞光中,登上最高点,琅勃拉邦尽收眼底。这座虔诚的古都在夕阳的恩泽里,享受最迷人的夕阳带来的视觉震撼,一切是那么静谧、和谐、自然、从容,静观岁月安好,时光悠然。
夜幕降临,紧邻皇宫博物馆的“洋人街”开始渐聚人气。一排一排的简易摊铺,当地的小吃,手工艺品、纪念品等商品琳琅满目。虽然语言不通,比个手势,一切是那么公平,没有丝毫欺诈。尽管行人络绎不绝,却从未见争执与吵闹,即使因价低不能成交,也会报以歉意的微笑,整个市场颇显安静。摊主几乎全是女性,脸上带着平和亲切的浅浅微笑,讨价还价轻声细语,真是购物的天堂。选一家小吃店,品味当地美味佳肴,偶尔还能碰见河南老乡,觥筹交错千杯少,只因他乡音未改。
从琅勃拉邦向南大约30公里,我们来到了光西瀑布。这里有着可以和桂林媲美的俊秀山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来此嬉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穿着比基尼“三点式”游泳衣的欧洲美女,一点不感到害羞。美女们畅快淋漓的跳水娱乐,引得不少男士围观。不必匆忙,只管在山水之间逍遥。有美女的地方一般都有野兽出没,在光西瀑布入口处的马来熊保护中心里有几只憨态可掬的马来熊,它们都是从偷猎者手中没收而来,寄养在这里免得放生后又遭受相同的命运。
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来到香通寺,它浓缩了琅勃拉邦寺庙的建筑风格,承载了老挝信仰的悠长历史,寺庙僧侣念经诵佛,香客虔心跪拜,人们在这里找到平等,在轮回中找到平衡的希望,外墙之上彩色的玻璃镶嵌的生命之树,在千百年的时光里,静静讲诉佛家因缘。
当地有一句谚语:没到过琅勃拉邦,就等于没去过老挝。琅勃拉邦本是老挝的旧都,公元8世纪,老挝第一个国家——瀾沧王国建都于此,以后的历任王朝也以此地作为都城。一千多年的城市历史,为这里留下了600余座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老建筑,留下了数座名满东南亚的寺庙,也留下了掺杂着复古情怀与佛教气息的生活方式,有趣的是,这里还有“东南亚最富小资情调的城市”之称。1975年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定都万象。1995年,琅勃拉邦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历史遗产名录。
伴随清风晨阳,我们一行离开琅勃拉邦,踏向去川圹省的路程。汽车沿着只有两车道的公路西行,一路上田园牧歌。远处山脚下几头正在吃草的黄牛、步行在山间小道上背着书包的学童、还有那骑着自行车不紧不慢的行人……一幅幅画面让我们仿佛回到童年时代,那么亲切。
川圹是老挝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大街上女人开车较多。据当地村民讲,老挝的男人游手好闲,只管吃喝玩乐,没钱就找老婆要。老婆辛苦劳作,任劳任怨赚钱养家糊口。
这里的人们信奉的是小乘佛教,清心寡欲、信佛信命、相信因果报应、生死轮回,每天睡到自然醒,生活总是“慢三拍”。他们有钱花就不上班,上班从不加班,过着悠闲恬淡的懒散生活。在这里,慵懒不是病,是一种丈量时光、安然度日的生活态度;在这里,虽然贫富差距很大,但是每个人似乎都很安于现状;在这里,家家户户没有防盗窗,人们过着夜不闭户“小国寡民”的幸福快乐日子。
在川圹省省会丰沙湾,我们来到著名景区“坛子平原”。一个个大石罐子,或立或卧,或残或破,自然分布。坛子平原是老挝至今最神秘的所在,与英国巨石阵、智利巨石人像和南美的石人圈一起并称为“世界四大石器之谜”。对于这些大石缸的存在,至今仍没有科学的解释,有科学家解释说是石棺用材,用于存放尸体,也有解释为酿酒用的发酵缸,或者储存稻米用的米缸,但任何一种看法都无法提供证据证明。
这里又是让人最沉痛的地方。在这些大石罐子中间散落很多大小不一的弹坑遗迹。听当地村民讲,在1964—1973年间,美国空袭了老挝58万次,投下了两百万吨的炸弹,而丰沙湾则是重灾区中的重灾区。更要命的是,如同日本仍不愿承认南京大屠杀一样,美国从未承认过这些空袭。战争留下的巨大弹坑,时刻提醒着这个国度无法忘却的痛。
在一个暖阳的午后,我们乘坐当地小飞机,抵达首都万象。万象正如其名所示,因为有很多的野生大象而得名,这个建立在湄公河岸的首都,也许是世界上最不像首都的首都,不是霓红灯绿的大都市,没有鼎盛的工业制造,有的只是茂密的热带丛林、完全野生的动植物、闪耀着金色光芒的佛塔寺庙。一辆自行车,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一句轻轻的“撒迪拜”,开启一段原味的万象之旅。凯旋门,这座纪念战争亡魂、庆祝解放胜利的纪念碑,与法国的凯旋门有些类似;展示老挝文化艺术的地标建筑塔銮与塔銮节:每年11月的塔銮节是万象最隆重、最盛大的佛教节日,因为在塔銮举行而得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佛教僧侣、信徒跋山涉水而来,只为接受高僧的诵经礼佛,祈求平安好运;玉佛寺、西格萨寺更具佛教千年厚重韵味,带给你心灵的宁静小憩。
离塔銮不远处就是老挝国家历史博物馆,国家历史博物馆坐落在一座两层古典的官邸中,古朴幽静,引人入勝。室内排放着不同时期的枪支、手榴弹等战争物品,仿佛像在人们诉说着多苦多难、不堪回首的历史沧桑。1893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940年被日本占领、1971年遭南越入侵……虽然屡遭外国蹂躏,但依然挺起不屈的民族脊梁,让人肃然起敬。一幅幅中老友谊图片,无言在向世人诉说中老亲如一家、友谊如钢铁长城。听导游说,中老高铁已经上马,不久的将来游客就可以乘高铁直达老挝,这是中国人民将给老挝人民送去的一份厚礼,衷心祝愿老挝人民幸福安康,中老友谊天长地久。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从老挝回来,内心犹如清水洗了一遍,感到无比清净,真可谓散落虚华一地,将真实释放,将疲惫停歇,找回最初的纯净、自然、初心,让我感悟到人生、世界、自然是那么的和谐、高尚、纯净。
老挝之行,让我重新找回自己,我将把在老挝的时时刻刻精心存档,永驻心间。再见,老挝!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还会再来,你就在那里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