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9例德国偏头痛患者的中医证候规律分析

2017-07-31闫杨杨戴京章杨春霞张根明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13期
关键词:中医证候偏头痛数据挖掘

闫杨杨+戴京章+杨春霞+张根明

[摘要] 该研究采用数据挖掘研究方法,收集从2013年1月—2015年3月期间在德国TCM-Klinik Bad Ktzting偏头痛患者住院病例159例。将病例内容分解为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信息与头痛特点、头痛程度、伴随症状、舌脉诊等诊疗信息,并分别建立相应数据库。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标准化和数据清洗等,形成适合数据分析的数据形式。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库中性别、年龄、职业、头痛症状、伴随症状等变量进行频数统计分析,运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对症状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德国偏头痛发生具有年龄普遍性;发病人群主要以脑力劳动者为主;具有发病周期长,且容易复发特点。归纳临床常见中医证型有:肝阳上亢型及气虚痰湿型。德国偏头痛发作时以前额部刺痛、反复发作、伴恶心呕吐,舌暗、苔薄白、弦脉、滑脉为最常见症状。

[关键词] 偏头痛;数据挖掘;中医证候;德国人群

[Abstract] Data mining method was adopted to collect 159 cases of German migraine patients who live in the TCM-Klinik Bad Ktzting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March 2015. The general case information was divided into age, gender, profe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headache, degree of headache, accompanied symptoms and tongue pulse, and included in corresponding databases. Initial data was standardized and cleaned to get a data form suitable for analysis. SPSS system software was adopted to make a frequency statistics analysis for such variables as gender, age, profession, headache characteristic and accompanied sympto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erman migraine cases feature a universality of age, long disease cycle and easy recurrence;And most of the patients were mental workers. There were two common clinical TCM symptoms, namely hyperactivity of liver Yang type and Qi deficiency & phlegm dampness. The common symptoms are forehead tingling, recurrent headache, vomiting and nausea, dark tongue, thin and white fur tongue, wiry pulse and slippery pulse. The disease is related to the pathology of stagnation of Qi,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in liver, spleen, kidney and stomach.

[Key words] migraine;data mining;Chinese medical syndrome;German crowd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反复发作性的原发性头痛,具有广泛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表现为发作性单侧或和双侧搏动性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不愿活动等症状,可有家族史。全世界以德国人群发病率最高,达28%,而终生患病率约为14%[1]。目前,中医治疗国内偏头痛患者,其治疗效果得到肯定[2-3]。但中药的疗效与种群差异和环境因素等关系密切。因此,针对偏头痛发病率最高的德国人群,通过中醫辨证思想,运用数据发掘技术进行研究,总结当地人群偏头痛中医证候特点,归纳临床常见证候来指导临床用药,最大发挥中医治疗偏头痛的优势是本研究的意义。

1 病历来源及诊断纳入标准

收集德国TCM-Klinik Bad Ktzting医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期间住院部所有诊断为偏头痛的住院病人289例。其中从医院病案室实际找到189例病例,排出不符合筛选标准的偏头痛患者30例,纳入病例为159例。

1.1 中医诊断标准

偏头痛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的《中药新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4年《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2版)[5]ICHD-Ⅱ偏头痛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偏头痛诊断标准,且初次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下;②近3个月内头痛发作次数,每月≥1次;③偏头痛发作次数在50岁以前,病史半年以上。

1.4 排除标准

①颅内器质性病变者;②止痛药物依赖者,每月因头痛发作服用止痛药物>10次,酒精或其他药物滥用;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者;④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严重精神病患者;⑤3个月内参加了其他治疗偏头痛的试验者;⑥其他特殊类型的偏头痛。

2 方法

2.1 收集病历内容

①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等;②中医临床症候信息:包括伴随症状、舌脉等;③将病例内容分解为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与临床症状等诊疗信息,并分别建立相应数据库;④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标准化和数据清洗等,形成适合数据分析的数据形式。

2.2 数据转换

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3建立数据库,根据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对数据的要求,将原始病例中的语言描述性信息,分解、转化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据单元,包括基本信息库、头痛症状库、兼证库、舌脉库等。将各数据库中的字段采用二值量化处理,分别赋值为l,0,出现即为1,没有出现即为0。

2.3 统计学方法

充分挖掘数据中的信息含量和主要规律性特点。采用SPSS 21统计软件对数据库中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变量进行频数统计分析。运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对症状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德国偏头痛患者的证候分类。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数据分析

3.1.1 性别分布 159例德国偏头痛患者性别分布,其中男性20例(12.6%),女性139例(87.4%)。男女之比为1∶7。

3.1.2 年龄分布 159例德国偏头痛患者年龄分布从12~76岁,平均年龄50岁。其中10岁以下0例,11~20岁2例,21~40岁19例,41~60岁111例,61~75岁26例,75岁以上1例,见表1。

3.1.3 职业性质 将159例德国偏头痛患者职业性质按照文职人员、体力劳动者、家庭主妇、退休人员、不详分为5类。其中文职人员73人,体力工作者41人,家庭主妇15人,退休人员12人,职业不详者18人,见表2。

3.1.4 病程分布 159例德国偏头痛患者病程分布,其中病程≤5年16例,6~10年24例,11~20年41例,21~30年38例,30年以上37例,见表3。

3.2 症状数据分析

3.2.1 头痛部位及性质分布 159例偏头痛患者头痛部位和性质分布,结果表明其中头痛发作部位分布前5位,依次为前额部频数61,构成比为38.4%;太阳穴部位频数50,构成比为31.4%;眼周部位频数49,构成比为30.8%;颈部部位频数40,构成比为25.2%,枕部部位频数32,构成比20.1%。头痛性质分布前5为,依次為:刺痛频数56,构成比为35.2%;压痛频数51,构成比为32.1%;跳痛频数34,构成比为21.4%;牵拉痛频数29,构成比为18.2%,搏击痛频数22,构成比13.8%,见表4。

3.2.2 兼证分布 159例偏头痛患者兼证分布,结果表明其中兼证分布前5位,依次为反复发作频数131,构成比为82.4%;恶心呕吐频数76,构成比为52.2%;口干频数56,构成比为35.2%;心烦易怒频数54,构成比为34.0%;神疲乏力频数42,构成比为26.4%,见表5。

3.2.3 舌脉 159例德国偏头痛患者舌脉分布,结果表明其中舌诊中,舌质分布前5位,依次为舌暗频数127、舌边有齿印频数62、舌胖频数46、舌尖红频数35、舌有瘀斑频数28;舌苔分布前5位,依次为:苔薄白频数81、苔白腻频数25、苔薄黄频数17、苔黄腻频数17、苔薄腻频数10;脉象分布前5位,依次为:滑脉频数100、弦脉频数81、弱脉频数65、细脉频数38、细弦频数34,见表6。

3.2.4 症状因子分析证候 选择出现频数在10次以上的症状,进行因子分析。KMO为0.541>0.5,球形检验P=0.00<0.01,可以进行因子分析。特征根>1时,提取的主成分为30个,成分太多,且旋转解不收敛,不利于归纳。设定特征根>2,提取主成分11个,累积贡献率为37.3%。使用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a旋转在19次迭代后收敛。将公因子以因素负荷量>0.4为选取标准进行提取,见表7。

3.2.5 由公因子进行聚类分析证候分类 将公因子以因素负荷量>0.4为选取标准进行提取,可得到11类症状群,归纳如下。因素1:弱脉、细脉、舌有瘀斑;因素2:搏击痛;因素3:苔薄白、舌有齿印、舌胖、苔白腻;因素4:滑脉、弦脉、压痛、细脉;因素5:耳后及耳周、苔白、滑数脉、苔腻;因素6:面红、腰背酸痛、五心烦热;因素7:舌淡白、全头部、气短、苔薄;因素8:苔薄腻、苔黄、鼻旁;因素9:苔黄腻、耳鸣健忘、面颊部;因素10:手足心汗、头重如裹、舌有裂;因素11:灼热痛、钻痛、濡脉。

运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对因子分析所得到的公因子进行聚类,见图1。症状聚类分析结果提示,第一类包括公因子6,9:面颊部、面红、五心烦热、腰背酸痛、耳鸣健忘、苔黄腻。第二类包括公因子5,7,10:头重如裹、耳后及耳周、全头部、气短、手足心汗、舌淡红、苔薄、苔白、苔腻、舌有裂、脉滑数。其他类别包括公因子1,2,3,4,8,11:弱脉、细脉、舌有瘀斑 搏击痛 苔薄白、舌有齿印、舌胖、苔白腻滑脉、弦脉、压痛、细脉 苔薄腻、苔黄、鼻旁 手足心汗、头重如裹、舌有裂、灼热痛、钻痛、濡脉。

4 分析与讨论

4.1 一般资料研究分析及讨论

从159例德国偏头痛患者病历一般信息中进行分析,从年龄分布上分析可以发现,患者年龄分布为12~76岁,平均年龄50岁。说明德国偏头痛的发生具有年龄普遍性,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阶段。Katsarava Z等[6]研究发现德国青少年偏头痛的发生,与中老年人相比虽有下降趋势,但没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将德国偏头痛患者的职业分为文职人员、体力劳动者、家庭主妇、退休人员、不详等5类,其中文职人员分布最多。分析结果表明德国偏头痛患者主要以脑力劳动者为主。这与国内研究结果相同。如詹锋等[7]的研究也发现经常用脑的人群很容易引发偏头痛。从患者病程分布研究发现,其中病程均在5年以上。分布结果表明德国偏头痛发病周期较长,且容易复发。Gaul C等[8]最新的研究发现德国偏头痛的发生与在皮层传递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联系,由于神经系统的损伤才会出现长期难以治愈的现象。Gelfand A A[9]研究发现脑自主神经症状的患者发生头痛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与患者的性格以及伴随症状的关系较为密切,且从诱发德国偏头痛多方因素的研究中发现,神经系统功能损伤性疾病与偏头痛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

4.2 证候频数分析及讨论

从159例偏头痛患者的头痛部位和病痛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德国偏头痛的病发部位,主要从前额部依次向太陽穴、眼部向下延伸到颈部枕部,疼痛的发生性质主要以刺痛性为主。蓝青等[10]的研究中发现德国偏头痛的扩散性是从上而下的, Diener H C等[11]研究发现这种疼痛至上而下的发生与人体脑部神经系统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可能与偏头痛的发生也有一定的联系。Rukwied R等[12]对偏头痛分布原因做出推测:是由于一个促进皮肤的渗透刺激性物质,改变神经元的神经支配或受体表达,或者感觉传入纤维的周围和中枢系统出现敏感化而产生的。从经络辨证看,前额及眼周部疼痛多为阳明头痛,太阳穴疼痛多为少阳头痛,颈枕部疼痛多为太阳头痛。提示德国偏头痛患者多表现为阳明头痛。阳明头痛发病,外感者多因寒凝,可表现为刺痛;内伤多因积热、湿热、胃火、热毒、酒毒所致。这可能与德国的地理环境多寒湿,及德国人的饮食多食肉及饮酒有关。在治疗方面因选用白芷引经药及配合调理脾胃来提高疗效。袁志勇[13]对136例中国偏头痛患者头痛部位研究显示患者中头两侧或单侧头痛为著,其次是后头部。提示中国偏头痛患者多表现为少阳头痛。少阳头痛发病,多为跳痛及胀痛,以肝胆火热上攻或风热证者多见。这可能与中国人群生活及工作压力大有关。在治疗方面因注重和解表里。

从159例德国偏头痛患者兼证分布来看,德国偏头痛发作时以前额部刺痛、反复发作、伴恶心呕吐,舌暗、苔薄白、弦脉、滑脉为最常见证候。Happe S等[14]研究发现德国偏头痛患者的临床常见症状与本研究相似。恶心、呕吐、脉滑等证候均提示痰浊在偏头痛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15]。心烦易怒、弦脉等证候提示气滞在偏头痛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反复发作、刺痛、舌暗等证候提示瘀血在偏头痛发病中起一定作用。这些伴随症状及舌脉提示了痰浊、瘀血、气滞这些病理环节在德国偏头痛的发病病机特点中的重要作用。这与中国偏头痛发病病理环节为痰浊、瘀血、肝风相近[16]。

4.3 症状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及讨论

对症状因子分析生成的公因子变量进行系统聚类,可发现被分开证候群中,有2种分类解释较为合理,这2种证候表现的组合,可以看成德国偏头痛常见病机相关的证候群,以此为基础分析对应的病机。

第一类为肝阳上亢型。肝阳上亢是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肝阳亢逆于上,导致上实下虚的病理变化。也就是肝肾阴虚导致的,病因多由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亢逆无所制,气火上扰。这种情况,脑力劳动者患者多于体力劳动者患者,与季节关系不大。早期症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苦咽干,舌红,脉细数等。治宜平肝潜阳,滋阴降火。结合公因子6,9归纳的证候特点,本证为肝肾阴不足导致肝阳上亢所致。既有肝肾不足的症状,又有肝阳上亢的表现,肝肾之阴不足,肝阳上亢,气血上冲则耳鸣,头痛,面红;肝肾阴虚筋脉失养则腰膝酸软。阴虚生内热则五心烦热,苔黄腻。是本虚标实证。多因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耗伤肝阴,或肝肾阴虚不能制约肝阳,阳升太过而致。

第二类为气虚痰湿型。“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导致脾运化水谷无权,脾失健运,日久脾气虚弱。工作压力大,思虑过度,忧思伤脾,日久也导致脾气虚弱。脾气虚弱,运化失司,造成体内水液代谢障碍,水湿内停,聚而成痰。头痛因于痰湿上蒙清窍所致。《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痰湿头痛的特点为头痛有沉重感,或如有物包裹之感,苔白腻,脉滑或濡滑。气虚不足,以头痛伴有气短,自汗,舌淡红,苔薄白等为常见证候表现。脾胃气虚可见手足汗出、气短懒言。属于本虚标实证。

在我国偏头痛患者的辨证分析中,最常见的是肝阳上亢型。谢卫平等[17]对国内300 例偏头痛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肝阳上亢证占全部证候的绝大多数(81.0%) ,其次是痰浊头痛证和瘀血头痛证,而没有发现肾虚头痛证和气血亏虚证。提示中国偏头痛患者的中医证候多表现为实证。而德国偏头痛患者主要表现为肝阳上亢型及气虚痰湿型。从2个证型的临床证候来看,均为本虚标实。这就提示我们在治疗德国偏头痛患者时,要在平肝、祛湿化痰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补虚药,标本兼顾。

综上分析可知德国偏头痛发作时以前额部刺痛、反复发作、伴恶心呕吐,舌暗、苔薄白、弦脉、滑脉为最常见症状。从经络辨证分析,以阳明头痛最常见。该病的产生与痰浊、瘀血、气滞这些病理因素有关,与肝、脾、肾、胃三脏关系密切。通过数据分析后归纳总结出常见证型有肝阳上亢型和气虚痰湿型。这与中国偏头痛患者的证候及证型特点有相近之处同时也存在不同。临床诊疗过程中应考虑实证与虚证之间以及各脏腑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运用中医药诊疗德国偏头痛患者,让更多的偏头痛患者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 Lipton R B, Stewart W F, Diamond S, et al. Prevalence and burden of migraine in the United States: data from the American migrane study Ⅱ[J]. Headache, 2001, 41: 646.

[2] 孙凡.偏头痛缓解期基于患者报告结局评价量表的性能考评[D].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3] 张成辉.活血熄风治疗偏头痛(瘀血挟风证)临床研究[D]. 吉林: 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 2002:105.

[5] Headache Classification Sub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The intern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J]. Cephalalgia, 2004,24(Suppl 1):159.

[6] Katsarava Z, Diener H C.Medication overuse headache in Germany[J]. Cephalalgia, 2008,28:1221.

[7] 詹锋.中医药在德国埃森地区防治头痛之心得[J].世界中医药, 2013,8(11):1361.

[8] Gaul C,Messlinger K,Holle-Lee D, et al. Pathophysiology of headaches[J]. Dtsch Med Wochenschr, 2017,142:402.

[9] Gelfand A A, Reider A C, Goadsby P J. Cranial autonomic symptoms in pediatric migraine are the rule, not the exception[J].Neurology, 2013,81:431.

[10] 藍青,孙卫中.针灸治疗德国人顽固性偏头痛131例临床分析[J].浙江中医杂志, 1997(2):94.

[11] Diener H C, Holle-Lee D, Nagel S, et al. Headache treatment[J]. Dtsch Med Wochenschr, 2017,142:418.

[12] Rukwied R.Physiology of the scalp[J]. Der Hautarzt,2017, doi: 10.1007 / s00105-017-3959-7.

[13] 袁志勇.长春市永暑社区头痛(偏头痛)中医证候分布调查及发病因素分析[D].吉林: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5.

[14] Happe S, Peikert A, Siegert R,et al. The efficacy of lymphatic drainage and traditional massage in the prophylaxis of migrain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arallel group study[J]. Neurol Sci, 2016,37:1627.

[15] 谢卫平,王传珍,倪文璐,等. 300例偏头痛患者舌象分析及与中医辨证关系的探析[J]. 河南中医杂志,2015,35(10): 2357.

[16] 王德强.偏头痛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治疗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 (30): 188.

[17] 谢卫平,倪文璐,倪进军.基于证候和体质研究偏头痛中医病机和分期治疗思路探索[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9): 1855.

[责任编辑 张燕]

猜你喜欢

中医证候偏头痛数据挖掘
基于并行计算的大数据挖掘在电网中的应用
口干是否类风湿关节炎中医阴虚证候关键指标的临床研究
双唑泰棉栓联合中药冲洗、定君生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分析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一种基于Hadoop的大数据挖掘云服务及应用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基于GPGPU的离散数据挖掘研究
以先兆型偏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附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