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现代史教学之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2017-07-31侯春彦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主要内容教育策略爱国主义

摘 要:在我国大力推行素质化教育方针过程中,为了保证更加理想化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就必须以历史学科作为基础性指导媒介。基于此,笔者决定在梳理中国现代史中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前提下,结合实际探讨日后科学妥善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策略。

关键词:中国现代史;爱国主义;主要内容;教育策略

高中历史学科的主要存在意义,就是针对学生进行理想化的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教育,而中国现代史则更加是党领导各类民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指导素材,因此更加有必要予以合理重视。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历史教师,要懂得更高效率地借助历史学科的优势特征,最终保证令学生增加合理数量的知识和技能前提下,获取更加高水准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现阶段我国现代史教学中主要涉及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1.党的基本路线

结合以往实践经验整理论证,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等重大活动之后,我国不管是在经济、政治,以及文化领域都接连赢取较大的突破性成就,与此同时,更加直接带动综合国力的强化,以及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结果。而在此期间,党的基本路线,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路线,发挥着不可小觑的支持引导效用,因此中国现代史在完成爱国主义教育使命过程中必须沿用这类主线。

2.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主要是在我国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当中融合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一切兴衰成败经验之余,更首次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诸多实际问题加以细致性解答,可以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最佳的传承与发展成果,截止至今,已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指导思想。如邓小平理论中的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等理论性内容,对于日后即将投入我国四化建设的广大学子来讲,是十分重要的指导依据。

3.民族团结强化和西部大开发促进

一直以来,我国都沿用着民族区域自治的管理政策,而这类决策也开始逐渐对我国整体统一、民族平等和团结,以及区域可持续性改革发展,带来极为深刻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在我国正式颁布与执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许多少数民族区域的经济与文化事业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强化。而在推动不同类型民族和谐性发展的过程中,亦出现孔繁森等支援西部建设的代表性人物,他们可以说是如今许多青年学生努力效仿的对象。所以说,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必须保留的基础性国策与政治体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令各个少数民族群体当家作主语和谐性发展。

4.科教兴国战略

截止至今,我国不管是在航空,农业种植,或是工业生产等行业领域中,都获得不小的发展成就,可以说都依赖于科研专家的支持,包括参与两弹一星研究的邓稼先、培育杂交水稻的袁隆平等,他们各自伟大的人生经历,共同验证了科学技术较强的支持性力量与作用。因此,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党与政府开始积极推行科教兴国战略,其间主张积极贯彻执行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基础上,将教育工作摆放在优先规划与发展的战略位置之上。经过这类战略实施后,不单单能够令广大青年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点任务,同时更可以带动这类群体德智体美劳等素质的全方位发展,为今后实时性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提供极为可靠的保障条件。

二、利用中国现代史高效率组织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策略

1.积极凸显课堂教学的核心阵地效用

实际上就是保证及时将高中历史课堂作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阵地。

第一,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要保证在每堂课上展现出标准化的价值理念与情感态度,进一步令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可以更加细致性的渗透到多元化的课堂活动之中。如在进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类课题内容讲解环节中,教师就须预先准备材料,让学生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背景,以及其对中华民族和祖国整体统一的影响,借此强化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态度。

第二,要快速整改以往课堂单方机械式灌输的行为习惯,即保证及时尊重和迎合学生的主体适应地位基础上,设计开发多元化的教学引导模式。如在进行《抗美援朝》这类课节内容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考虑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模式引入,令学生可以完善整理和客观分析黄继光等民族英雄的伟大事迹的同时,为他们今后更加积极地接受爱国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奠定基础。

2.教学中融入时事新闻

如在组织关于海峡两岸交流的课题教学活动期间,教师就可以考虑利用多媒體技术进行当下最新的时事新闻内容播放,包括中国与国民党的高层互动状况、海基会与海协会的交流动态等方面的信息内容,以此强化高中生对维护祖国统一信念的教育力度。

3.定期组织学生介入社会开展调查活动

想要更加高效率和高质量地学习中国现代史,就必须快速掌握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的基础性方式。所谓中国现代史,换句话说,就是发生在我们周边的历史,许多社会成员都可以说是这类历史的见证人员,所以非常适合进行社会调查。常见的就是,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开展关于家乡的昨天和今天等主题类调查活动,令他们在实际访问中切实感受到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和现实意义。而学生经过活动参与后发现,其间获取的资料要远远超过于课本中所阐述的,而其爱国主义理念也同步得到适当程度的深化。

4.利用不同路径组织课内外教学活动

作为一名现代专业化的高中历史教师,务必要熟练掌握多媒体、远程电教设备、幻灯等技术手段,有关现代化的教学活动才可以正式地布置拓展。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以上技术设施,组织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课堂讨论会、历史故事会组织,或是直接安排学生开展历史讲座以及编写演绎历史剧。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图书馆、宣传板报等设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和推广。

三、结语

综上所述,爱国主义教育原本就是一项规模宏大且艰巨的工程项目,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历史教师,不应该有所退怯,反而应该义不容辞地参与其中。长此以往,切实地将爱国主义教育更为自然高效地贯穿到日常的中国现代史教学活动之中,令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守丽.浅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22(03):120-125.

[2]谭松涛.优化教育内容与形式 增强初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J].科技信息,2011,19(10):77-86.

[3]宋晓晴.做好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群文天地,2011,37(16):144-151.

作者简介:侯春彦(1983-),女,汉,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人,大专山东省寿光市圣城小学。

猜你喜欢

主要内容教育策略爱国主义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新形势下高职生诚信档案的有效构建方法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