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传奇古堡
2017-07-31陈婷
陈婷
夕阳下,红土夯成的建筑群笼罩在一片金黄中,愈发古朴沧桑。曾几何时,这里是一条重要的商道必经之路,我似乎还可以听到驼队铃声,然而繁华如过眼烟云,大漠黄沙掩埋了曾经的辉煌,只留下空荡荡的古堡让后人遐想。
这种典型的北非要塞建筑被称为“Kasbah”,住宅和粮仓都被建成堡垒样式,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
翻越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High Atlas Mountains),我们进入了瓦尔扎扎特(Ouarzazate)省的Ounila Valley山谷。面前一条溪流缓缓流淌,对面隆起的山坡上,赫然矗立着一座红褐色古堡,红土房屋远近高低错落有致,这就是1987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Ksar of Ait-Ben-Haddou)。Ksar在阿拉伯语中是“设防的城堡”之意,这处乡村防御工事扼守着一条穿过撒哈拉沙漠的重要商道。
穿过柏柏尔人村落,来到河边,二月是枯水期,溪水见底,踩着鹅卵石便过了河。一个红衣老者从古堡大门后闪现,和向导低语了几句,便又不知去向。此刻游客寥寥,我沿着台阶走上去,村落的构造逐渐清晰起来。环顾四周,高大的红土墙十分牢固,除了小贩,里面还住着几户人家,据说因为筑垒的维护成本太高,村民大多搬去了河对岸的新城居住,现在差不多是个纯景点了。我甚至还发现一处民宿,只是住在这里行李搬运都成问题。
按照当地人的说法,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最早建于公元8世纪(757 A.D),由柏柏尔人打造,令人颇感惊奇的是,这个没有过多科技知识的民族,却能够从这个地形非常恶劣的地区提炼出一个如此美丽的栖居地,不得不说是一大奇迹。伊斯兰教出现后,中东的阿拉伯人逐渐征服了这些北非原住民,改变了他们的宗教信仰,但是古老的传统却蛰伏于穆斯林的神学中,生生不息。
如今的筑垒村,大部分建筑完成于17世纪之前,沿用了南部摩洛哥的传统建筑技术。作为河谷边上众多城堡式村庄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一座,全部用红土和木材作为材料垒房,泥砖的制作工艺十分简单,先把泥土和稻草混合灌进木模,再放在阳光底下晒干。以“干打垒”方式,层层叠叠依山而建,颇有气势。这种典型的北非要塞建筑被称为“Kasbah”,整个村落由六座Kasbah建筑群组成,四周还有箭塔进行辅助防御,防御墙内的住宅和粮仓都被建成堡垒样式,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易守难攻。
民居一座连着一座,建筑物多为三層,底层是马厩,二层是粮仓,三层是住宅。此外,村庄还建有监视羊群的公共小屋、清真寺、村民会议室等公共建筑。我注意到这里的建筑物都没有窗户,采光只是依靠长廊透进的阳光。全村的粮仓建在山顶上,十分坚固。外敌人侵时,全村人便退守到这里进行防御。然而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房屋都被废弃了。
一户人家将自家改成了咖啡馆,进去参观了下,如果不赶时间,在这里喝上一杯薄荷茶,看看风景也不错。进到屋里才发现,这种红土夯制的建筑隔热性非常好,由于泥土不易导热,尽管撒哈拉沙漠地区的阳光强烈,屋里却清凉宜人。屋顶则是由一种带有苦味的柳木编织而成的,散发出一种可以驱逐昆虫的味道。这些建筑物没有任何蓝本效仿,而是完全根据生活在其中的柏柏尔人的实际需求来建造的,很实用。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描述:摩洛哥南部建筑的经典范例,一组由高墙围起来的土制建筑,典型的前撒哈拉居民聚居区。这种建筑形式几个世纪以来,不仅影响了周边国家如毛里塔尼亚、利比亚等国,非洲其它地区的土质建筑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也继承了北非柏柏尔人的传统。
作为撒哈拉沙漠地区民族建筑特色的代表作,也是非洲最杰出的建筑精品之一,曾经有三百户人家居住在里面,然而当商道的繁华不再,随着时间的推移,村落也逐渐被当地人遗弃,几近成为废墟,以至于几乎无人知晓。泥土建筑在现代人看来,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了,虽然这种建筑有着自己特有的美丽。如今这座村落是摩洛哥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被誉为“摩洛哥最美村落”。
此地受到众多好莱坞导演的青睐,从六十年代的《阿拉伯的劳伦斯》,到九十年代的《木乃伊》、《角斗士》,二十一世纪的《亚历山大》等20多部著名电影都在此取景,让这里享有“摩莱坞”之称。附近甚至诞生了一处摩洛哥最重要的影视基地“瓦尔扎扎特电影城”,作为近百部电影的拍摄基地。
黄昏下,我站在山坡顶上欣赏落日美景,看着光线将大漠渲染的如梦如幻,坍塌的残垣上,高低不平的粗糙砖块,远处的小型绿洲都历历在目。四周静悄悄的,只有风的声音,诉说着柏柏尔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