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摔跤爸爸
2017-07-31黄剑
黄剑
6月初,我在沈阳碰见一个朋友,他给我讲述了沈阳一群老人的故事,他们从小练中国式摔跤,经历过辉煌的十年。看他们的表演,曾经是沈阳人最大的娱乐活动。但“文革”到来之后,他们与中国式摔跤一起没落,被人遗忘。很多年以后,大多数人已经不知道这些人曾经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北丽的一笔。
在沈阳采访摔跤选手的时候,我见到了许多摔跤老人,他们大多已经年过七旬,散居在沈阳的各个角落。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范世煌。尽管已经74岁了,他依然能像年輕人一样表演摔跤。他高大壮硕,浑身的肌肉疙瘩。
身体条件出众,并不是范世煌年轻时得以在摔跤场上傲视群雄的原因,他很聪明,善于用脑子摔跤,比大多数摔跤手都愿意思考。
1960年代初,有个蒙古摔跤手到董永山的跤场比试。范世煌去应战。“蒙古人比范世煌大一圈,体重超过200斤。比试的时候,范世煌不断地撩他,蒙古人实在,上来就这么抓他。范世煌就撩他,逗他,边逗边跑,不靠近对手,然后看准机会,顺着劲儿就是一个大翻板,把对手撂倒,全场嗷嗷叫。所以他用脑子算呢。硬抗肯定抗不过啊。”沈阳摔跤协会主席吴学刚回忆。
范世煌生于1943年,小时候淘气,天天打架,小学四年级,就把一个同学的胳膊打折了,没人管得了他。1950年镇压反革命时,他的父亲因为曾在国民党部队待过,逃去了菲律宾。
1957年夏天,沈阳市体育委员会在大东区万泉公园举办摔跤比赛,14岁的范世煌第一次看到专业选手摔跤,也是第一次目睹“跤王”董永山的风采。“他们的动作让人眼花缭乱,跟变魔术似的。”他被这样的场面震住了,从此迷上摔跤,常常往董永山的摔跤场跑,然后回家自己练习。
1960年,他拜辽宁省摔跤队队员张凤财为师,学习摔跤。张凤财以养奶牛为生,在家排行第二,人称“二牛奶”。1963年,也开始到董永山的北市摔跤场表演,成为职业摔跤手。
1964年,范世煌被董永山看上,加入沈阳市摔跤队,先后拿了沈阳市和辽宁省冠军。当他准备代表辽宁队参加全运会、冲击全国冠军的时候,“文革”到来,一切戛然而止。
不能摔跤之后,大多数摔跤手开始过普通人的生活。范世煌却没有止步,他觉得摔跤没了前途,在自己最好的年龄没有比赛可参加,开始把梦想寄托在儿女身上。1973年以后,范世煌把所有的精力用于培养儿子和女儿,不是摔跤,而是在音乐领域。不希望子女重走自己的路。
他从小喜欢音乐,摔跤之余,先后自学了口琴、手风琴和萨克斯等。他自己教儿子女儿,对他们说:“咱不是以小时计算,是以分钟计算练琴,每一分钟都不能浪费。”每天早上5点,他便把儿女叫醒,开始练琴。从早到晚,每天练十几个小时,除了吃饭和上厕所的时间。
为了培养子女,他不惜血本。1984年,因为在外面学钢琴,练习时间有限,他花了两千多元从广州订购了一台钢琴。他当时每个月的工资不过几十元,为此欠了不少债。1987年,儿子范焘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后来成为国内顶级指挥家。女儿范聪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逐渐成长为知名钢琴演奏家。
电影《摔跤吧!爸爸》热映的时候,儿子范焘从北京打来电话,让他去看,说自己看的时候一直热泪盈眶,因为看到电影,就像看到父亲范世煌过去培养他和妹妹,过程很像。
范世煌放下电话,跑到家对面的电影院,买了一张票,去看《摔跤吧!爸爸》。他平时对电影兴趣不大,又嫌票贵,很少去电影院。后来一些朋友对他说:“你也是摔跤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