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音乐的结构与形式?
——《作曲与分析——音乐结构:形态、构态、对位以及二元性》评介
2017-07-31王旭青
如何把握音乐的结构与形式?
——《作曲与分析——音乐结构:形态、构态、对位以及二元性》评介
《作曲与分析——音乐结构:形态、构态、对位以及二元性》,贾达群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年12月版
如何把握音乐的结构与形式?这是古老而又繁难的话题。从古到今从不缺有思想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为之争辩,并付诸于创作实践。上海音乐学院贾达群教授在当下音乐学界普遍吁求重构音乐分析学科的时代里,以结构学理论为经,以多维音乐分析方法为纬,立足于作曲实践,将音乐结构的认知范围扩大到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历史学、哲学以及美学等多个领域和多重层面,以哲理、晓畅的语言和大量的图谱参与了大师们的“论争”。
《作曲与分析——音乐结构:形态、构态、对位以及二元性》是贾达群教授继出版《结构诗学——关于音乐结构若干问题的讨论》之后的又一本新著。倘若称《结构诗学》为“理论篇”的话,那么《作曲与分析》则是“实践篇”,两者相互映照、彼此勾连,带有“互文”意味。新著《作曲与分析》的书名恰恰体现了作者的双重身份——作曲家与音乐理论家。理论往往重理性思考,作曲往往重感性直观,品读该著会发现一切概念和问题中都有话语的两岸。著者在两岸之间往来顾盼、调和,构成了“思与诗”、“字符与音符”、“理性与感性”的智性对话。
全书共五篇,十三章,并不囿于一般意义上的结构问题研究,其著述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均具启示意义。在叙述结构上,论及了“局部结构”——音乐结构层面(乐旨、乐节、乐句、乐段、乐片、乐部、乐章)、“整体结构”——天然结构态(二分性结构和三分性结构)和结构对位(层结构、体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深究音乐结构的静态文本与动态音响的二元关系。这一叙述方式不仅注重对不同音乐结构层面的深度分析,而且强调音乐文本结构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整体与局部“兼容并蓄”。在研究方法上,传统曲式研究主要用纯归纳的基本方法来研究,对所有音乐作品中所带有的普遍性的共同模式加以分析,归纳出音乐作品的共同结构模式和潜在构成规则。《作曲与分析》似乎诉求一种更具兼容性(包括归纳法与演绎法)的结构分析路径。著者把“结构对位理论”作为结构的核心概念,将庞杂的音乐结构现象加以归纳包容进来,也因此超越了传统结构概念范畴的局限。但同时,著者部分研究采用“演绎法”,即基于一个固定的结构模式,然后逐步深入到与该模式既同又异的诸结构现象,从既一致又有差别的角度发现多样的、个性化的音乐深层结构规则,最终对作品的意义做出有说服力的学术及人文阐释,从而为音乐创作、表演、研究和审美提供有价值的经验。
(杭州师范大学 王旭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