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教育、砥砺前行
——《美美与共:艺术教育理论思考》评介

2017-07-31张璐

美育学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门类北京师范大学美美



艺术教育、砥砺前行
——《美美与共:艺术教育理论思考》评介

《美美与共:艺术教育理论思考——2016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论文集》,周星、郭必恒主编,中国工人出版社2017年5月版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一直在艺术审美教育上持续探索,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和美育系列讲话精神,以及落实国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美育文件,艺术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此背景,2016年由周星教授、郭必恒教授共同主编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论文集《美美与共:艺术教育理论思考》一书近期出版。它的出版,不仅反映了当下高校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视与实施,也折射出当代中国整体艺术审美取向的日益提升。此书的全面性、时代性以及审美性特点尤为突出。这是周星教授倡导组织连续第五年的学院教师艺术教育文集,从2012年开始,《多元艺术交融与艺术学科建设思考》《综合艺术互动与艺术学科建设思考》《和而不同:艺术学科建设思考》《以美化人:艺术教育理论思考》直至本书,构成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术教育年度系列持续性的成果。本书的特点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第一,全面性。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当代艺术教育整体状况的现状研究与思考的论文集,也是一本涵盖了影视、音乐、美术、书法、舞蹈、艺术学理论及艺术教育等多学科、多门类的艺术百家汇。全书共分为八个篇章,其中,第四章——影视与新媒体研究、第五章——音乐艺术研究、第六章——美术与造型研究、第七章——书法艺术研究、第八章——舞蹈艺术研究,既有对传统艺术门类的整体梳理,也有对具体艺术作品的解读与研究;既有对艺术本体分析,也有在“文化中的艺术”与“艺术中的文化”视角下的深刻思考。

第二,时代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与艺术、科技与艺术,媒体与艺术……都再也不能割裂而论。它们之间互相借力,进行资源整合与重构,代表了这个时代的艺术之声。其中,第一章——当代艺术动态、第二章——艺术理论阐释正是契合时代发展背景,从文化、媒体、观念等新视角、大格局入手,用事实、数据解读了当下艺术门类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新问题。

第三,审美性。艺术的发展往往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整体精神面貌、审美情趣。其中,第三章——“艺术教育探微”即以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研究为出发点,从宏观的学校体制、课程模式探讨,到师资力量、教育教学等具体操作层面的反思,不仅激发出人们对于当代中国高校艺术教育的探视,同时,也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高校艺术教育在社会公共文化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审美导向引领作用。

正所谓十年育树百年育人,美育在当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实施,仍是一个命题。“美美与共”就是基于这样一个主旨思想的体现,深刻反映了在刚刚过去一年里中国艺术门类的整体状况,不仅是对高校美育的沉淀,也是对国家、社会公共文化艺术教育的反思。

艺术教育、砥砺前行!

(北京师范大学 张璐)

猜你喜欢

门类北京师范大学美美
美美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葛建全
Moliere’s Sublimation of the Three Unities
跳舞美美的
千奇百怪的动物
王莫
展览后记 跨越艺术门类的西部陶艺
营救美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