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影响因素与塑造路径

2017-07-31陈文亮杜丽娟

长春大学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思想

陈文亮,杜丽娟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安徽阜阳236041)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影响因素与塑造路径

陈文亮,杜丽娟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安徽阜阳236041)

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安全与塑造是学生成才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其塑造要充分利用新媒体,遵循“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影响,合理规避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不良影响。新媒体在一定意义上重构大学生的话语体系、行为方式,产生出新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塑造是一个长期养成过程:首先,要遵守包容性原则;其次,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思想生态环境;第三,加强对“微媒介”的把握和运用;第四,社会主流价值嵌入大学生个人网络意识生态;第五,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上“四种认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因素;塑造

高校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面临着价值多元化时代中新媒体的强烈冲击,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移动PC等各种互联网终端接收着来自网络世界的海量信息,大学生群体使用的新媒体主要有微信、QQ、微博、豆瓣网等社交媒体,其中微信朋友圈使用率更是占到了85.8%[1]。新媒体环境重塑了大学生的知识获取方式,也深刻影响着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大学生作为网络世界的庞大群体,其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塑造受到了新媒体强烈影响,新媒体迅猛发展使大学生从传统渠道获取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养成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思想成长的需求。

据2016年12月第39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由2015年的90.1%提升至95.1%,手机在上网设备中占据主导地位(如图1所示)。从实地走访和座谈的结果来看,99%以上的大学生都在使用智能手机,大学生群体几乎每天都要接触互联网,其中有90%以上的大学生登录互联网的时间超过2个小时以上,11%以上的大学生使用互联网时间超过6个小时,大学生每日使用互联网的时间远高于使用报纸和电视媒介的时间,大学生目前通过微信、QQ、微博、官方网站等方式收集和传播互联网信息。互联网孕育的新媒体生态空间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多元性的特征,导致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有着强烈的解构,新媒体网络生态空间中,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养成亟需进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的引导,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需要依据当下大学生网络“原住民”特点,守住大学生思想教育网络空间舆论前沿阵地,积极提升大学生网络生活的适应力和创生力。

图1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网民比例(截止日期为2016年12月)[1]

1 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塑造内涵

高校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塑造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首要因素,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无论是什么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走向何种工作岗位,他都需要具备健全的人格、敬业勤劳的团队精神、公正平等的社会法律和道德精神,也就是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三观”,这些最朴实的思想素养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的根基,没有这个根基再好的专业知识也无法为社会发展服务。现阶段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是十八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它既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实践的总结,也凝聚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塑造,主要是培育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角色认同、群体认同和社会认同。

2 “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塑造的影响

习近平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这一论断充分显示了网络空间安全和主流价值观传播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影响,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安全是网络安全的核心与灵魂。西方国家利用我国处于改革转型的特殊时期,依托互联网技术优势对我国大学生进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同化,企图侵蚀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有效塑造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需要全面解读新媒体网络生活对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塑造的影响。

2.1 “碎片化”和“去中心化”传播特性弱化社会主流价值观核心地位

微生活常态下,大学生使用各种新媒介平台获取知识和信息,与传统方式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传统社会主流价值观塑造主要通过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官方主流媒体等途径将社会主流价值进行有效的传播,我国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塑造主要以“两课”为主阵地,采用课堂讲授方式,以专题教育和实践活动为重要补充,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过程中基本是教育者利用主流媒介传播,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养成主要是一种被动接收的方式,大学生对于社会主流价值形态的继承创新力和认同力有限。当代大学生在知识获取上崇尚新媒体中“短、平、快”的碎片化知识获取方式,相当多的大学生喜欢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方式获取知识、表达情绪、交流信息。这些朋友圈内传播的内容大都内容简短,连续性差,有时传播的内容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大学生新媒体生态空间中“碎片化”“去中心化”信息传播现象大量存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报纸等传统思想教育渠道成为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塑造中诸多信息来源中的一“源”。新媒体的广泛使用极大扩展了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养成途径,网络认知和信息传播对大学生思想发展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塑造力,网络“大V”“网红”等网络群体具有强大的号召力,这种号召力如不能进行很好的约束和引导,容易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产生困惑,陷入网络碎片文化和社会核心价值观摇摆选择的困境,且多数情况下,青年人会倾向于快捷、形象的碎片文化。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成为网络社会生活中积极参与者,大学生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更是创造思想信息的发动者,这种主动参与思想信息交流的方式使大学生更容易接收社会主流价值思想。

2.2 “匿名化”和“社群化”导致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情感淡漠

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形成需要外界环境熏陶,更需要大学生内在价值认同。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一种重要手段,社会主流价值观通过各种新媒介和高校课堂教学等方式向大学生传播,大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信息交互过程中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匿名化”和“社群化”。在大学生网络空间内知识的获取和思想交流的过程中,大多数人使用虚拟身份进行发言,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形成了微信群、虚拟社区等社群化组织,青年大学生网络社群化现象导致大学生受到不良社会思潮影响的几率大大增加,大学生跟风从众的心态明显增加,对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理解不够准确和深入。由于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具有“匿名化”和“社群化”特征,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主流价值评价和选择,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认为,“如果人们不知道他们珍视什么价值,也未感到威胁,这就是一种淡漠的状态,如果对所有价值都是如此,则他们将变得麻木不仁”[3]。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将大学中的“两课”学习看作是两门普通的课程学习,大学生在新媒体空间学习中没有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讲授的内容作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观点”来武装自己的思想和人生,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不过是“有一点用”的知识,这种强烈的无所谓感让主流价值认同教育变得苍白无力。

2.3 “多元化”和“个性化”导致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解构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多元、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在思想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了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征,这一特征对社会主流价值观进行了强烈的解构。“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是源于中国社会客观实际,它应该成为青年大学生共同追求与基本遵循,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人生价值选择呈现多元化,新媒体生活中大学生崇尚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大学生喜欢通过各种平台展现自我,充分地张扬个性和表现自我。各类网络新媒体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社会主流价值观被海量互联网信息淹没,大学生在微博、微信获取的都是零散的碎片化的思想信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讨论的热点问题有时是和社会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的,大学生越来越关注自身的需求和利益,政治信仰不坚定,全局意识和大局观薄弱,对于国家和集体利益需求关注得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力,大学生网络思想塑造要尊重网络思想多元化的事实,充分利用价值多元的优势,更要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地位”[4]。

2.4 “娱乐化”和“无序化”弱化了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承空间

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娱乐化和无序化倾向,当前大学生对互联网信息中“公正、法治、爱国”等社会主流价值关注度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普遍认为网络成为了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通过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客户端学习和了解社会主流价值观,尤其当互联网内容中涉及国家主权、民主法治建设、国家形象、国家发展改革等重大问题时,大学生普遍关注。同时,新媒体强大的娱乐化和无序化信息弱化了社会核心价值观传承空间(如图2所示),大学生的新媒体生活具有强大的娱乐功能,从铺天盖地的网红、各种哗众取宠的网络事件、纷至沓来的影视剧,甚至各种灾难和道德事件都可能成为大学生娱乐消遣的话题,部分大学生在这种好奇心和欲望氛围中迷失自我,主流价值观受到了强烈挑战,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颇,在虚假的快乐体验中接受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进而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年人思想养成的价值引导作用。此外,在全球化浪潮中,西方社会利用自己在互联网中的技术优势,通过新媒体传扬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价值体系,兜售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主张,容易导致大学生倒向对西方社会制度理念的认同,而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理想产生了疑惑。

3 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塑造路径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电视、报纸等媒体传播形式而言的,网络是现实生活又一崭新展现方式,新媒体正在改变着青年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知识获取途径,在一定程度上重构大学生的话语体系、行为方式,产生出新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是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态,正如有学者所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变化而变化。”[6]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塑造要适应社会存在——新媒体的变化,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塑造是一个长期养成过程。

3.1 坚守社会主流价值观包容性原则

无论世界如何变迁,我国融入世界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并允许多种价值观并存。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加速了全球化进程,各种生产要素、思想价值观念、技术手段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交换,当然也包括随各类生产要素而来的价值观念。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性与其他多元性的并存关系。“确立马克主义核心指导,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石作用,在实践中要塑造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增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时代性和包容性,发挥其对各种意识形态的统领作用。新媒体环境下需要对传入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各种意识形态进行认真的研判,对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采取开放、共存和互融的态度,对新媒体空间出现的一些意识形态,应进行科学鉴别,对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进行有效的传播,对于不良社会思潮和内容坚决禁止;微生活常态下网络空间内容,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性,规范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管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8]。

3.2 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生态环境

网络生态环境是塑造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土壤,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人,统计显示10-39岁的青年人占到总数的73.7%,其中中等以上学历的学生网民占84.1%(如图3所示)。面对庞大的学生网民,我们亟需构建一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网络生态环境,这个网络生态环境要具有开放、多元、共享的互联网基本特性,更要具有富强、法治和爱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征。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塑造坚持正面引导,适度开放。大学生新媒体网络环境要形成以社会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又能容纳多种价值观并存发展的态势,对反对或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论要进行批判和禁止,坚决从大学生网络空间中剔除,而对于一般消极思想应进行积极引导。此外,在大学生中培养“网络意见领袖”“微达人”等网络群体担任大学生网络生态的守护者,为广大学生提供及时、正确的价值引导,高校官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是大学生系统获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这些新媒体平台应在重要时间节点适时推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内容,这些内容应利用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手段,益于在新媒体和大学生生活中进行传播。

3.3 要加强对“微媒介”的把握和运用

大学生思想塑造面临一个信息化与实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双重任务,微媒介迅速崛起极大影响大学生“三观”的形成。现代大学生作为网络生活的“原住民”,应自觉养成正确的网络认知、丰富的网络情感、坚定的网络意志。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塑造要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尤其是在大学生中比较流行的微信朋友圈、QQ空间、豆瓣网等新媒体,社会应该向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网络产品和服务,及时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引导,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熟知微信、QQ等媒介基础功能,利用微信、QQ群等各种网络载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微媒介传播的内容要原创与转发相结合,官微、QQ等要及时转发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在传播内容的时间上跑赢其他非主流价值体系,同时要将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真知灼见及时发布,对于微媒介的定位要坚持“引导与教育”相结合,我们的官方新媒体是一个让大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动态、重大事件的交流平台,这个平台就要坚持与大学生及时沟通、交流互动,适时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发展。

3.4 社会主流价值嵌入大学生个人网络意识生态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要嵌入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嵌入到大学生网络生活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首先应嵌入大学生“两课”、校园主流媒体之中,在教育过程要积极鼓励大学生走入教学过程中,走入实践活动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做法是大学生系统获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体系的主要途径;其次应嵌入大学生网络生活生态空间中,塑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利用好大学生网络空间这个“思想熔炉”,在这个思想熔炉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创建开放、包容、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热衷于使用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网络平台参与社会交往活动,微媒体网络平台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把握好正确导向,充分发挥其积极正面的影响,形成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然认同,为构建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提供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3.5 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上“四种认同”

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正在经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塑造必须加强网络生活中“四种认同”教育。一是坚守政治认同的底线思维。大学生政治认同,即大学生思想价值体系中必须认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大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有鲜明的态度和担当精神,对于网络空间中出现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主义发展稳定的言论要给予坚决反击。二是遵循群体认同原则范畴。群体认同是人类社会分工的基础,大学生群体认同是指大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知和实践形成对所在群体的概念和思想价值观,体验和共享群体价值观、情感和责任使命。大学生群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然,大学群体也承担着做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责任。微生活常态下,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应遵守网络空间中大学生群体认同原则。三是遵守社会认同的基本要求。大学生社会认同是指大学生对所生活的社会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方面是否认同,具体表现为大学生群体对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的认可程度。微生活常态下,大学生群体对我国“社会认同”主要变现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认同,这是我们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必须要坚持的;大学生群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内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认识比较模糊,这是我们在网络空间必须要加强建设和引导的方面。大学生“四种认同”的塑造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传播内容,采用互联网新媒体多种形式融入到大学生思想发展之中。

新媒体对于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塑造与提升是一把双刃剑,它给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塑造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这一多样性选择对于大学生群体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大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便利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学习内容,新媒体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增强了社会主流价值观感染力和传播力。新媒体环境中,网络生活的开放性、多元化、隐匿性等对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形成了强烈冲击,互联网上虚假不良信息、违反社会道德底线的信息也在迅速传播,同时,西方社会利用其在网络中的优势肆意传播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等西方意识形态内容。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坚守新媒体——大学生网络思想建设前沿阵地,大学生群体需要主动适应和强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网络思想生态环境,坚守自身的价值观,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主体的存在,去驾驭网络新媒体,而不是被新媒体所控制和异化。

[1]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1/P020170123364672657408.pdf

[2] 马平均,胡新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7(1):56-58.

[3] C.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张永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4] 王现东.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青少年学刊,2016(5):59-64.

[5] http://media.people.com.cn/n/2015/0316/c150615-26701346.htm l

[6] 罗国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9.

[7] 陈建.媒体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6):34-36.

[8] 鲍时好,徐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培育的问题与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7):223-225.

[9] 成山.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7):229-230.

责任编辑:张晓辉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Shaping Ways of University Students’Social M ainstream Valu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New M edia

CHENWenliang,DU Liju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Fuyang Normal University,Fuyang 236041,China)

The safety and shaping of university studentsƴsocialmainstream values ar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the students and the society.The shaping of the values is conducted bymaking use of new media,fol-low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 media on the students’socialmainstream values and reasonably avoiding its bad effects.To some extent,the new media has reconstructed students’discourse systems and behaviors,producing new moral and ethical values.The process of shaping students’socialmainstream values is a long way to go,first-ly,it is necessary to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tolerance;secondly,to create a good biological environment of network thoughts;thirdly,to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themicro new media;fourthly,to embed so-cialmainstream values to students’network awareness biology;fifthly,to enhance students’awareness of“four i-dentities”of network ideologies.

university students;socialist core values;influencing factors;shaping

G641

A

1009-3907(2017)06-0042-05

2017-04-05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5A722);安徽省教育厅项目(2014jyxm719);阜阳师范学院校级项目(2014DJSZ07);阜阳师范学院校级项目(2015FXXSK04)

陈文亮(1979-),男,河北大名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思想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我的价值观
思想与“剑”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