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雌孕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2017-07-31方琴

淮海医药 2017年4期
关键词:替代疗法孕激素绝经期

方琴

·药物与临床·

小剂量雌孕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方琴

目的:探讨小剂量雌、孕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治疗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对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进行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雌、孕激素。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42%,明显高于对照组4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的FSH(促卵泡激素),LH(促黄体生成素),E2(血清雌二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SH,LH,E2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阴道出血、乳房肿痛、阴道瘙痒、乳腺增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雌、孕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较显著,可调节患者激素水平,减轻并发症的发生率。

围绝经期综合征; 小剂量; 雌激素; 孕激素; 替代疗法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性激素减少导致生殖器官萎缩、神经功能紊乱的绝经前后发生的疾病,好发于43~56岁妇女[1]。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是目前临床上最主要的疗法[2]。该方法可缓解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各类症状,提高妇女生活质量。本资料就小剂量雌、孕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共70例,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标准[3]。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5例,年龄45~54岁,平均年龄(48.9±5.3)岁,病程3月~4年,平均(1.58±0.74)年;对照组35例,年龄44~53岁,平均年龄(47.1±5.2)岁,平均(1.69±0.53)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均具备以下条件:年龄45~55岁、卵巢及子宫完整、闭经超过3个月、入院前3个月未使用激素;排除雌、孕激素治疗禁忌证者。2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慌、失眠、潮热、性生活异常等症状。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对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进行对症处理,心悸应用心得安口服,失眠应用地西泮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雌、孕激素,给予戊酸雌二醇1 mg/d,连续服用4周、醋酸甲羟孕酮8 mg/d,连续服用10 d。一个疗程为4周,密切跟踪随访6个月。观察指标:治疗前后2组的FSH,LH,E2都应用放射免疫I125测定。治疗期间应用阴超测定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阴道出血、乳房肿痛、阴道瘙痒、乳腺增生,其中采用B超检查乳腺增生。

1.3 疗效判定 临床疗效应用Kupperman评分进行评价。(1)治愈:小于15分。(2)显效:15~20分。(3)有效:20~35分。(4)无效:大于35分。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42%,明显高于对照组48.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构成及总有效率比较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FSH,LH,E2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的FSH,LH,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SH,LH,E2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FSH,LH,E2水平比较

2.3 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 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阴道出血、乳房肿痛、阴道瘙痒、乳腺增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注:()内数字为发生率/%。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3 讨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由于妇女卵巢功能减退导致激素水平紊乱的疾病,其临床表现有夜间出汗、眩晕、心悸、失眠、情绪不稳等。据研究表明[4],小剂量激素替代疗法可缓解患者因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的一系列症状,提高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生命质量。

本资料对小剂量雌、孕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42%,明显高于对照组4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小剂量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比单纯对症治疗,改善患者症状及疗效明显[5];治疗前2组患者的FSH,LH,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SH,LH,E2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小剂量激素替代疗法可调节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的激素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6]。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阴道出血、乳房肿痛、阴道瘙痒、乳腺增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小剂量激素替代疗法对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不明显,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较小[7-8]。

综上所述,采用小剂量雌、孕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效果显著,有助于减少患者痛苦,降低不良反应,明显提高围绝经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1] 朱秋艳,胡望琦,戴丛伟.小檗碱联合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6):837-840.

[2] 丘佳明,叶凯.前列腺干细胞抗原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雄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联合检测的意义[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6,21(1):39-41.

[3] 闵莉,林雪娟,俞洁,等.围绝经期综合征阴虚证与神经递质相关性研究[J].中医药通报,2015,14(4):51-53,60.

[4] 王粉玲,何莉茹,杜娟,等.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效果及其对卵巢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刊,2016,51(2):71-74.

[5] 叶永梅,李新平.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及对Kupperman评分和激素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6):580-582.

[6] 符永燕,符琴,王咸菊.莉芙敏片联合戊酸雌二醇和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4):508-512.

[7] 陈继明,高红艳,李沁.坤泰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3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5,56(3):231-234.

[8] 蔡艳悦,黄筱紘.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效果及对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1):5396-5398.

河南省沈丘县人民医院 妇产科,466300

方琴(1981-),女,主治医师,大学。

10.14126/j.cnki.1008-7044.2017.04.037

R 711.75

A

1008-7044(2017)04-0465-02

2016-10-21)

猜你喜欢

替代疗法孕激素绝经期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保胎药须小心服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研究:癌症“替代疗法”死亡率更高
雌、孕激素水平检测与过期妊娠分娩发动的关系
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绝经期与非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对比
雌激素替代疗法与女性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