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中医护理对策

2017-07-31陈素彬秦维霞黄辉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14期
关键词:肝功能腹腔肝硬化

陈素彬秦维霞黄辉萍

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中医护理对策

陈素彬1秦维霞2黄辉萍2

目的 探究肝硬化患者产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用中医预防及护理对策,为临床防控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4年10月1日—2016年10月31日住院治疗的176例肝硬化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医院感染产生的危险因素,并总结中医预防及护理对策。结果 176例肝硬化患者中有5例发生医院感染,其感染率是2.84%,感染部位主要有三种,即肺部感染、胃肠道及腹腔感染,其中,居于感染部位首位的是肺部感染3例(60%),其次为肠道感染1例(20%)和腹腔感染1例(20%)。5例感染病例均采样送细菌培养,检出4株病原菌,分别为2株的肺炎克雷伯菌(50%),1株的大肠埃希菌(25%),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5%)。年龄≥55岁,住院时间≥30 d、侵入性操作、预防用药、肝功能评级高、合并肝炎是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针对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中医预防及护理,增强身体免疫能力,可提高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疾病恢复。

肝硬化;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中医护理

肝硬化为肝病的终末阶段,医院感染是肝硬化患者常见并发症,其增加了患者痛苦,又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加经济负担,直接降低患者的护理质量,影响患者的预后[1]。为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与经济负担,医务人员应对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高度重视,做好预防工作[2]。因此,本研究选取2014年10月1日—2016年10月31日之间收住治疗的176例肝硬化患者,对其产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制定相应中医预防与护理对策,具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及内容

2014年10月1日—2016年10月31日收住某二级中医医院治疗的,明确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调查内容包括:病史、体征、基础病、合并症、年龄,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肝功能的状况、抗生素的使用、炎症指标及微生物培养结果等。

1.2 方法与诊断

医院感染诊断根据2001年原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肝硬化的诊断参照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资料收集,采用回顾性调查,查阅病历,收集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成两组,即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并对感染组的感染部位及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实施中医预防与护理对策防控医院感染的产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8.0进行数据录入,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014年10月1日-2016年10月31日收住治疗的肝硬化患者共176例,其中男105例、女71例,年龄最大的是82岁,最小的是20岁,平均年龄为(49.75±35.52)岁,住院时间跨度为18~35 d,平均住院天数为(24.50±7.23)d,其中感染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29.58±7.97)d,非感染患者为(21.26±6.17)d。

2.2 医院感染率与感染部位情况

住院治疗的176例肝硬化患者中,5例产生医院感染,未产生感染的有171例,感染率为2.84%。感染部位主要有三种,即肺部感染、胃肠道及腹腔感染,其中,居于感染部位首位的是肺部感染3例(60.00%),其次为肠道感染1例(20.00%)和腹腔感染1例(20.00%),见表1。

2.3 医院感染病例病原学分布情况

5例感染病例均采样送细菌培养,检出4株病原菌,分别为2株肺炎克雷伯菌、1株大肠埃希菌、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

2.4 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相比结果,年龄≥55岁,住院时间≥30 d、侵入性操作、预防用药、肝功能评级高、合并肝炎是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经统计学检验有明显差异,性别与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无关,其感染率无明显差异,具体详见表2。

3 讨论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的终末期,由于肝硬化患者多有免疫功能缺陷,肝脏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机体抵御细菌、毒素的能力明显降低,极易发生医院感染[3]。调查结果显示:176例肝硬化患者中产生5例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84%,与同期医院感染平均发生率0.63%相比明显升高;感染部位居第一位的是肺部,其次为胃肠道及腹腔感染;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相关文献报道,肝硬化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以肺部、腹腔和肠道居多[4],这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经两组对比结果,肝硬化患者产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有:年龄≥55岁,住院时间≥30 d、侵入性操作、预防用药、肝功能评级高、合并肝炎。

表1 肝硬化患者感染部位分布及构成比(%)

表2 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构成比

3.1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年龄大者感染几率高,5例感染患者中,年龄≥55岁患者4例(80%),感染率明显高于年龄<55岁患者1例(20%);患者年纪大,机体各器官功能减弱,对外界的应激力降低,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感染[5]。调查结果得知,感染患者平均住院(29.58±7.97)d,其中住院时间≥30 d患者3例(60%);非感染患者平均住院(21.26±6.17)d。因此,较长住院时间患者感染产生机率较高。侵入性操作如:留置导尿、腹腔穿刺及胃镜的检查与治疗等,将致医院感染产生的概率增高;尤其是在肝功能失代偿期,因其脾功能表现亢进,肝功能减退,减少对白蛋白的合成;生成过多肝淋巴液及增高的门静脉压,易形成腹水,需要反复予以腹腔穿刺操作,使外界细菌的侵入机会增加,易诱发感染的产生。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可造成患者体内菌群失调,还可造成病原菌的耐药性增加,使感染的发生率增加[4]。肝功能评级高,合并肝炎的患者,肝功能受损,其解毒能力下降,将降低身体的防御能力,易引发感染的产生。

3.2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1)早期识别感染征兆,肝硬化患者产生感染的部位是肺部、胃肠道及腹腔,需对其体温、黄疸以及腹水产生的变化加以注意,合并肝炎者更要关注。若患者产生不显著的诱因性发热大于48 h及咳痰、咳嗽等症状,需对呼吸道感染的产生予以警惕。若患者出现发热高于38℃,腹胀、腹痛、腹泻等,需对胃肠道感染的产生加以警惕,合并短时间的腹水突发状况增多及较差的利尿反应,同时需对腹腔感染的产生加以警惕。发现异常需马上上报医生,积极配合医生处理,疑似感染者遵医嘱将对应标本留取,立刻送微生物室检查。若感染已明确诊断,依照药敏检查结果合理选取抗菌药物,对感染进行控制。

(2)年龄高的肝硬化患者,大多有基础疾病,卫生宣教要加强,对基础护理要提高;注重口腔、皮肤卫生,指导患者适时漱口,皮肤瘙痒时禁止抓挠。护理人员应重视较长住院时间的患者,予以更多关注,配合医生,遵医嘱予以支持疗法。对病情允许的患者,住院天数尽可能缩短,对陪护及探望人员加以控制,避免过多的人员走动,维持良好的病室环境,每日2次的开窗通风,将空气流通质量提升,使交叉感染的机率减少。

(3)病情需要实施侵入性操作时,医务工作者必须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执行前后应规范洗手或卫生手消毒。对侵入性操作需谨慎的选取。

(4)对合并肝炎患者,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对肝功能差的患者,按医嘱给以护肝等处理;对肝脏有毒性的药品应避免应用,将改善肝功能,机体抵抗力增强。

3.3 中医护理对策

(1)情志护理。中医认为人是个有机的整体,人的情志,影响脏腑器官的气血变化,喜则伤心,怒则伤肝,思则伤脾,忧则伤肺,恐则伤肾[6]。肝硬化患者病位在肝,肝疏泄不畅则肝郁气滞,尤其是处于失代偿期的患者病情重,负担大,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肝气郁结之症[7]。护士应经常与患者谈心,了解患者心里顾虑,及时开导、安慰,为其解除疑虑;指导患者采用听音乐,唱歌等移情法,消除负面情绪,积极坚持治疗,利于疾病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8-9]。

(2)饮食调护。依据病情变化将饮食调理得当,指导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便于消化食品,钠盐应限制摄入,脂肪不宜摄入过多,勿喝酒,忌生冷、煎炸、油腻等食物,高血氨者禁止高蛋白饮食。依据患者证型对证处理,如气滞湿阻型,饮食以理气健脾为主,如萝卜、扁豆、橙子等,如患者肝肾阴虚,进食略偏凉,如梨、银耳等,忌辛辣之品,如患者脾肾阳虚,饮食以健脾益肾为主,如党参薏米粥[10]。将改善身体状况,机体防御能力提升。

(3)采用中医技术操作对肝硬化患者临床症候干预,为减轻肝硬化患者失代偿期的腹胀,可采用热毛巾腹部热敷或遵医嘱中药芒硝装于布袋行神阙穴贴敷。若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出现神疲、纳呆、腹胀、呃逆、寐欠安等症候时,可采用内关、足三里等穴位按摩,或在医师的指导下,予以维生素B6注射液1 ml行双足三里穴位注射;可调和脾胃、清除腹胀、减轻症状,改善消化功能,增强身体免疫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中医预防及护理,增强身体免疫能力,可提高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疾病恢复。

[1] 郑链跃,陶爱萍,丁小平,等. 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策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30-132.

[2] 宋爱华. 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J]. 医药论坛杂志,2016,37(6):71-72.

[3] 吕春香,张燕,马兰,等. 肝硬化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0):162-163.

[4] 汪鑫,彭春仙,叶程军,等. 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169-173.

[5] 卜炜琴. 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16-17.

[6] 陈诚. 肝硬化腹水的中医特色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6):258-259.

[7] 许梅,刘国艳,陈丽珊. 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生活质量的中医护理体会[J]. 广东医学,2016,37(21):3315-3318.

[8] 李晓静. 肝硬化的中医护理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1):189-190.

[9] 孙锦霞. 中医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心得[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5):171.

[10] 夏莹. 中医综合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胀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四川中医,2016,34(4):199-202.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 Subin1QIN Weixia2HUANG Huiping21 Depart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Tongan District of Xiamen, Xiamen Fujian 3611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03,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to take preventive and nursing measures to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Methods The data of 176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from October 1, 2014 to October 31, 2016 were collected. The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prevention and nursing were also summarized. Results There were 5 case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occurred in 176 cases of cirrhosis patients, the infection rate was 2.84%, the main infection sites had three kinds, namely, pulmonary infection, gastrointestinal and abdominal infection. Among them, the first place of infection was pulmonary infection (3 cases ,60%), followed by intestinal infection (1 case,20%) and abdominal cavity infection (1 case,20%). 5 cases of infection were sampled for bacterial culture. 4 strain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detected, including 2 strains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50%), 1 strain of Escherichia coli (25%), and 1 strai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25%). 55 years of age or older, more than 30 days hospitalization, invasive operation, prophylactic antibiotics use, the liver function rating was high, complicated hepatitis, were the risk factors for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we should tak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car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body immunit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disease.

cirrhosis; nosocomial infection; risk factor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R575

A

1674-9316(2017)14-0181-04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4.102

1厦门市同安区中医医院院感科,福建 厦门 361100;2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部,福建 厦门 361003

黄辉萍

猜你喜欢

肝功能腹腔肝硬化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