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各美其美”互欣赏“美美与共”同欢乐
——白鹤山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

2017-07-31赵芳,纳梦月,杨涛源

今日民族 2017年6期
关键词:傈僳族新村民族团结

“各美其美”互欣赏“美美与共”同欢乐
——白鹤山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

美是什么?也许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答案。但在白鹤山社区的采访中,我们听到了不同民族共建“大家庭”的包容美,看到了各族孩子同上一堂课的团结美,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关注、关心、关怀民族群众的政策美。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对于云南省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来说,美就是相互欣赏,美就是相互包容,美就是各民族团结共进的正能量。

南箭新村:多个民族共建“大家庭”

俗话说:“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捆筷子抱成团。”充分说明了团结的力量。

维西县保和镇白鹤山社区的南箭新村,就是由“一根根筷子抱成团”组建而成的新村子。

初夏的一天,我们走进南箭新村采访,才步入村子,就被一幅温馨的画面吸引住了:在村口第一栋房子前的桂花树下,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手拉手聊着家常,讲到高兴处,老人开怀大笑,灿烂的笑容把脸上的皱纹挤得更深、更慈祥。

“我们姐妹俩有什么心里话都互相诉说,生活中好玩的、有趣的事儿一起分享,平日里谁家有困难互相搭把手。”一打听,两位老人一位是傈僳族,一位是纳西族,她们既不是家人亲戚,也不是同一个民族,却和睦相处了大半辈子。

“南箭新村并不是传统的村子,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维西县为解决离退休干部职工的住房问题,新规划出来的‘新村’。”维西县保和镇统战委员和其仕介绍。

01 南箫新村远眺

02 和乐融融的老姐妹

乡镇“统战委员”的配备,也是迪庆州加强民族宗教工作的特殊措施。2015年,在省委的关心下,迪庆在州、县、乡三级均增配了一名负责民族宗教维稳工作的专职副书记,全州29个乡镇均配备了专职统战委员、民族宗教干事。确保各级都有民族宗教工作专职干部。

“当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坡,四处是乱坟堆,虽然每户干部职工只要出50元钱,当时相当于双职工家庭一个月的总收入,就可以购买一份宅基地进行安置,但水电路都不通,很多人有顾虑,不敢来。”余志清大妈告诉记者,当时,她是第一批买了宅基地,也是第一批搬进新村的五六户人家之一。

“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南箭新村就不会有今天的模样。”余志清说,自己从新村建成之日开始,就被推选为村民小组长,一直当到了去年换届,30多年来,见证了各级党委、政府持续支持新村发展变化的点点滴滴。

“建房子,政府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引水、架电、修路,政府引导、出资;建盖村民活动中心,发展公益事业……每一个民生项目,都有党和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余志清说,如今,南箭新村不仅硬化道路通到了各家各户,公交车直接开进了村子,还建成了活动中心和场馆,村民真正享受到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便利。

在这个来自五湖四海、不同民族的群众共同组建成的“大家庭”里,每个“家庭成员”沐浴党恩、团结共进。“谁家有困难,大家搭把手;谁家有喜事,全村共热闹。特别是遇上红白喜事,邻里有力出力、有物借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日常生活中,村民之间很少红过脸、闹过架。”维西县保和镇统战委员和其仕说。

现在,村里还组织了文艺队、弩弓队等各种文娱、体育小组,每逢节日,居民们聚集在活动中心联欢,藏族弦子、傈僳族瓦器器、彝族舞蹈、汉族腰鼓舞同台上演,各民族同吃一锅饭,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民族团结一家亲,心手相连向前进”。

维西县民族小学民族团结从娃娃抓起

汉族学生与藏族学生同桌,傈僳族学生和白族学生上下铺……来自不同乡镇、不同村寨、不同家庭的各族学生手拉手齐唱民族团结进步歌、共跳民族课间操。这些,是维西县民族小学再普通不过的日常一幕。

离南箭新村一墙之隔,就是书声琅琅的维西县民族小学。作为全县唯一的一所县直属全寄宿小学,该校学生均来自全县七乡三镇的高半山区,60%为傈僳族,其余为藏族、纳西族、白族、彝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教职工也多是少数民族。

“民族团结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学校要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摇篮。”维西县民族小学校长和爱真认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大力开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思想教育。

其中,开展民族团结月活动,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在民族团结月活动中,各班级积极组织,广泛开展做一份民族团结手抄板、讲一个民族英雄故事、看一部民族故事片、唱民族歌曲、学民族课间操、开展一次民族团结主题班(队)会等活动,充分发挥文体活动的德育载体功能。

“为了增强学生对各民族的了解,增进民族团结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要求不定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主题班(队)会。”和爱真介绍,具体的做法是,各班围绕主题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繁荣昌盛,团结和睦,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知道各民族的分布区域、人口数量、语言文字及主要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等。同时,在主要教学用语汉语之外,学校还开展双语教学示范工作,在四、五、六年级共12个班开设傈僳语课堂教学,课程以综合课的形式展开,教材由维西县民宗局组织编写并提供,特别加入了当地傈僳族知识分子哇忍波先生创造的音节文字和阿尺目刮等民族歌舞,内容丰富多彩。

此外,学校还开展促进民族团结讲座,以“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结合学校实际,通过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们从小树立各民族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共同学习的意识,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亲密关系,将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传承发扬。

除了民族团结教育,学校还创新了融合民族文化美学的手工课程。在学校的民族文化展馆内,各种学生自制的民族服装、民族乐器、民族书画摆满了一排排陈列架。傈僳族弩弓紧挨着藏族热巴鼓,朴拙的麦编缨络隔壁则是艳丽的刺绣作品。“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手工制作,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本民族的东西。” 和爱真介绍,学校鼓励学生以包容欣赏的态度去广泛接触不同的民族文化,目的就是让孩子在每一次动手实践中,欣赏到我国多民族文化独特的美感与魅力,从而深刻领悟民族团结的宝贵。

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内化于教学点滴的民族团结教育,给学校氛围和学生相处带来了不少改变。

“近年来,不仅学校的面貌有了大的改观、教学成绩有了质的提升,就连学生之间闹矛盾、动手打架的现象也基本没有了。这就是得益于学校加强了学生民族团结方面的教育。” 和爱真自豪地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抓好民族团结教育与民族传统节日之间的结合,维西县民族小学成功地把民族团结这个博大的概念化成春雨,点点滴滴渗入学生心田。

01 民族小学内打扫卫生的学生

02 校园远景

猜你喜欢

傈僳族新村民族团结
云州区坊城新村 乡村蝶变万家兴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民族团结之歌
美味的鼠曲粑
樱花浪漫迎阔时,刀山火海任尔闯 怒江傈僳族阔时节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张家畈新村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傈僳人的阔拾节
美丽、整洁的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