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2017-07-29贵吉
贵吉
摘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认知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重点从“对思品教师的管理、对思品课堂教学的管理、对班队会中进德育的管理、对思品教研的管理、对校外德育教育的管理”等五方面进行尝试、探索,最终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生;品德教育;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247-02
引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应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小学从行为习惯养成人手,重点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集体以及杜会生活常识教育。”
1.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作用体现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促进小学生正确的人生理想的树立。小学生是初步建立人生理想的最适年龄,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无法光靠自己来制定人生理想,需要教师的一步一步引导,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理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有一部分在提供小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小就培养学生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德育的发展。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能够加强学生的凝聚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能够加强学生的凝聚力就是指通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共同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团体的凝聚力得以增强,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摆脱每个家庭“小皇帝”“小公主”宠爱的阴影。发挥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凝聚作用主要表现在,一种价值观被学生群体共同认可后,这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从各方面把青少年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教师本身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并且要以身作则
教师不仅要以高尚的思想和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而且要有一颗爱心。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爱心,学生才能从心底里亲近你,尊敬你,有了爱心还要有耐心。这种爱心和耐心常常体现在教学上。同时责任心是一名教师的责任感,要时时刻刻想着自己肩负的责任。也许有少数教师自认为自己的责任心够强了:我兢兢业业教好自己负责的本学科就好了,仅仅把教育看成是完全等同于传授知识,其实教育本身的内涵是丰富的,决非仅仅是传授知识即使不是班主任,但是教育工作者教育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不仅是班主任的责任,而且是每个教师的责任。
一个人的情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感染别人,使对方产生相同或与之有联系的情感,这就是情感的感染性。在进行思想品德评价中,教师要针对小学生思想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心理特征,一方面要用自己对学生高度热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他"亲其师,信其道";另一方面又要用自己具有丰富道德情感的形象对学生起示范作用,所以在引导学生评价中要严格作好教师的自我评价,要求每一个教师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衡量、要求自己,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行为,注意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勇于自我批评,诚心诚意地、民主地接受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表率,不愧“为人师表”,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起到感染、教育学生的作用。
由于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往往受教师、家长和社会评价的影响,所以教师和家长在平时各项活动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准确、恰当,要有激励性。特别是对待道德行为差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的道德意志和信心,使其刚刚荫芽的思想火花能够越闪越亮。
3.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做家务是司空见惯的事。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4.以生动的课堂启迪学生
学校教育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生品德教育不仅仅靠思想品德课来完成,其他学科也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因为各学科教师均肩负着既传授知识又造就人才的双重任务,因而在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使学生受到应有的思想教育,是德育的一条有效途径。课前给学生创设情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品德情感,让学生全员参与,充分展示自我,使学生在课堂中了解自我与他人,明白某些事情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课后,还应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巩固德育成果。在课堂教学中,品德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只有善于利用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善抓细节,讲求实效,避免呆板,声情并茂,启发学生心智,调动学生心绪,拨动学生心弦,必定使学生受益终身。
5.加强行为训练,促进知行统一
小学思想品德课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而且还必须重视道德行为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而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培养和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我们根据“学一点,懂一点,做一点”的原则,在课堂上坚持行为规范的指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每节课进行道德行为的评论,强化道德观念。引导学生用所学过的内容进行道德行为的评论,即进行课堂行为分析。学生的评论大多时间虽幼稚简单,但通过这样评比,表扬了先进,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使学生明白了是与非,更在学习中有了学习的目标。同时,根据低年级小学生分辨能力低的特点,布置一周的课下作业:记录一周就做了什么好人好事,在下节课的时候逐一统计,并以小组展开讨论,对表现优秀的以奖励“雷锋奖章”;这样让他们学有榜样,做有标尺是非常必要的。以达到了思想品德课动情、晓理、导行的目的。
6.对校外德育教育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道德的发展对学校德育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工作的社会化、生活化发展趋势日益凸现。新的德育课程观把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等作为重要的德育资源,强调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增强个人体验,而学生参与实践的主体环境就是学校与家庭所在的社区。
但在具體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有思想性,形式要多样化;(3)要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表现在学生自制能力的培养;友爱精神的培养;处理好集体荣誉感和个人荣誉感的关系;责任感的培养;挫折教育,毅力和坚韧性的培养等方面。
总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是一项复杂、长期、艰巨的工作,我们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能使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更具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