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切忌“揠苗助长”

2017-07-29石胜宏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凳子家长老师

石胜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234-01

时代发展到今天,在我国步入现代化的历程后,无论是教育水平、社会环境,还是家长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对孩子们的学习的要求却是越来越高。为了将来学习好,才学会说话就要他们背诗歌、学写字;为了将来素质高,拼命地送孩子进这样班那样班;为了适应全球化的挑战,让孩子很小就要学习外语,美其名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其内在的规律的,不顾规律,最终会得不偿失。学校也好,家长也罢,对学生进行不合年龄和身心特点的过度教育,必然造成教育的失衡,最终影响孩子的成长。下面笔者对"揠苗助长"似的教育作一点剖析。

1.过分的关心

在中国的家庭,常常可见这样的现象,比如小孩子被凳子绊倒了,倒在地上大哭。妈妈就会急忙走过去抱起孩子,然后一边拍打着凳子,一边安慰孩子说:"宝贝不哭,就是这个凳子坏,妈妈打它。"这就是我们的家长!这样的教育让孩子觉得,自己出了问题是周围人、事的问题,与自己无关。而不少发达国家的教育就不是这样。曾看到一个西方国家的心理学家批评类似上面事情的母亲:"这跟凳子没关系啊!是他自己不小心绊倒了凳子,结果是他自己造成的,并非凳子的错。你应该让他知道,如果是他自己做错了什么,责任应该由他自己负。这样,在他长大后就会懂得,在他与这个世界发生碰撞时,他该负些什么责任。"想必这个例子对我们有启发意义吧。

现在的孩子,条件越来越好,在家里他们是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人围绕着他们转,吃穿用度都由着他们。作为长辈,为了下一代的"安全",上学送,下学接,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即使明知孩子自己能做,长辈也要越俎代庖,生怕有什么闪失,如此等等。这种过分的关心,让孩子不能培养起生活能力,连自理能力都没有,不是常看到有考上大学却因不能自理而辍学的学生的报道吗?更严重的是使孩子很少有机会体验挫折与失败,极易形成自私、自负、自傲的品质,与他人相处,总是先考虑自己的需求,而不考虑他人的存在。

这种过分关心的"揠苗助长"似的教育使我们的孩子失却了自我,丧失了能力!值得警惕。

2.过重的压力

好多社会人士都感叹,现在的孩子书包越背越重,作业越做越多!很多学生每天的作业都要做到很晚,同时,月考要排名,期中、期末更要分出三六九等……为人父为人母的,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超过别人,节假日拼命地送孩子上什么英语班、钢琴班、书法班、美术班等等,叫做什么"适应未来的需要"。与其说父母这种教育只是发自初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不如说其实只不过是"拔苗助长"式违背规律办事的教育方式。

繁重的课业负担,高考的压力,使得不少学生感到生活无味,甚至造成一些学生心灵扭曲。时不时看到的学生自杀案、杀母案、杀同学案,早已为社会敲响了警钟。究其原因,多半是忍受不了学习成绩差,或者学校、老师、家长的压力。

当然,不是说一个人不需要压力。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有助于调整心理,激发活力。本来,班级、学校的排名排序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给学生这种"压力",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成绩情况,让成绩落后者"知耻近乎勇"。但是多数情况是事与愿违,多数落后者不是"知耻近乎勇",而是感到"压力山大"。所以教育主管部门不准排名是有道理的。

3.过高的期望

的确,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老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因此不少老师、家长把学生的成功与自己的荣辱联系在一起。孩子没考好,家长参加家长会會感到"无地自容";学生没考上重点,老师感到很挫伤……

其实,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拥有一颗平常心。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和希望,这是必须的,但一定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目标过高,会让孩子感到遥不可及,失去信心;目标太低,孩子会觉得不过如此,失去上进心。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帮助学生明确目标,鼓励并引导学生逐步实现,然后再确定新的目标,再实现。如此循环往复,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不断吸取经验,树立信心。

上面就是"拔苗助长"教育方式的一些主要方面。这种的教育方式,有百害而无一利。

其害处一是不利于孩子本身的发展。我们做事必须遵循规律,教育也一样必须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就像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其父亲没有遵循其成长的客观规律,较早地教他如何靠才气去挣钱而放弃给他一个属于自己发展的童年,使他日后变为一个碌碌无为的人。 二是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国家明文规定了教育的时间和程序,这是一个科学的教育时间。如果硬要打破它,不仅令孩子们没有掌握到应学习的知识,更会让社会一片混乱。我们时常看见家长为让不满年龄的孩子上学而走后门、托关系,而一些没关系的却到了年龄上不了学。父母的一片苦心,我们可以理解,但我们不希望这成为扼杀孩子童年的借口。所以,希望老师、家长能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莫要因为"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祸害了祖国未来的花朵!

猜你喜欢

凳子家长老师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抢凳子
抢凳子
家长请吃药Ⅱ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小凳子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