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英语背景知识教学模式

2017-07-29仲佳

文教资料 2017年14期
关键词:背景知识英语教学

仲佳

(中国矿业大学 外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摘 要: 背景知识学习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然而背景知识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忽略。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背景知识的概念如何界定?背景知识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如何?如何构建英语教学中的背景知识学习模式?本文从自我决定理论的角度探讨英语学习过程中背景知识学习。

关键词: 背景知识 英语教学 自我决定理论

1.引言

背景知识学习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大学英语教材通常在课程或单元的开篇,把此环节表现为英语文化背景名词解释。这样能够高效激发学生对于相关主题的关注和兴趣,学习和评估学生对于相关主题的了解程度、语言能力。当学生拥有丰富的关于某个主题的背景知识,对于课文篇章语言的处理难度会明显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也随之降低;相反,如果对于相关主题并不熟悉,甚至不了解,学习难度就会加大。然而背景知识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往往最容易被忽略。学生在背景知识学习的部分往往表现出学习动机不足等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背景知识?背景知识如何影响英语学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如何积累背景知识?本文将从自我决定理论的角度探讨英语学习过程中背景知识学习。

2.背景知识的概念和作用

毫无疑问,所有人都具备一定的语言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一部分来自于学校的学习,一部分来自于生活的积累。就外语学习而言,关于背景知识的概念界定,前人已经有了不同的定义。李建夫(2003)认为背景知识和共有知识在外语习得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这里的背景知识和共有知识分别被定义为“与被学习或被使用语言背景情况相关的知识,隐藏在特定言语表达形式背后的信息”并可进一步分为“与语言本身相关的背景知识”和“与社会文化相关的背景知识”。而共有知识则指的是“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和被学习者共同拥有的知识”。

关于背景知识的研究中,存在若干相关概念。例如:先有知识(preexisting background knowledge or prior knowledge), 具体领域知识(domain-specific knowledge), 话题知识(topic knowledge)常识(common knowledge)。在本研究中,背景知识的定义考虑到不同范畴和标准,可按照先后分为先有知识和新知识;按照领域分为常识和具体领域知识。

王艳(2008)在分析二语理解过程的解析阶段的困难时发现,学生通常理解的是段落而不是单句,而段落是连贯的,不是句子的堆砌。一个缺乏语境的句子总是容易产生歧义,而一个段落中的句子则很少会出现歧义现象。如果不利用听者大脑中贮存的知识,那么段落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些知识用来做出推论或填补理解的空隙。

丰富的背景知识能帮助学习者在词义识别过程中,找到最合适的语境意义。词汇意义往往由语境决定,如果孤立地理解词意可能会造成对该词的多次处理。有了语境之后,人们在长时记忆中搜索的时间会变短,达到某个词义的记忆路径也会变短(Gagne, 1985)。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会碰到大量的习语、比喻等修辞,是理解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单靠字面意思不足以理解语义,背景知识的積累有助于了解真正的语义。背景知识帮助学习者做出推论。此外,在遇到歧义句的时候,利用语境补偿和推断也是很有效的学习手段。

话题知识在处理文字材料时会起到提高理解效率的作用,让我们对于语言的理解快速准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期待能够阅读理解难度渐增的文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并不只是填补学生缺少的知识空缺,而是在于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新知识的积累。

背景知识的学习必然涉及学习者的个人生活体验。了解学习者已有的背景知识对于评估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学习动机等都会有促进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需要把自己的学习生活跟课本关联,跟社会甚至世界关联。关于学习的主题,每位学习者都掌握一定的背景知识,而由于不同的生活成长背景,每个人所拥有的背景知识都是独一无二的。关于背景知识所做的讨论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超越课本看似枯燥、远离实际生活的内容,发现学习的真正意义。

3.自我学习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是一种较新的学习动机理论,与自主学习观点密切联系。它从人类的内在需要出发,很好地解决了动机产生的能量问题,同时兼顾了动机行为的方向和目标。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和瑞恩(Ryan)提出。其核心观点为,理解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是个体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胜任需要、归属需要和自主需要。学习动机的能量和性质,取决于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胜任是指在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感到自己是有效的,有机会锻炼和表现自己的才能(Deci,1975;White,1959)。归属是指感觉到关心他人并被他人关心,有一种从属于其他个体和团体的安全感,与别人建立起安全和愉快的人际关系(Ryan,1995;Leary & Baumeister,1995)。自主是指个体能感知到做出的行为是出于自己的意愿的,是由自我决定的(Deci & Ryan,1986;Ryan & Connell,1989),即个体的行为应该是自愿的且能够自我调控的。

自我决定理论尤其重视自主的需要,认为学生的自主需要越能得到满足,则他的学习动机就越趋于内化。与其他内化理论不同的是,SDT把内化过程看作一个连续体,而不是二分变量。根据调控内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外在动机分为四个类型:外部调控、内射调控、认同调控和整合调控。四种调控的风格处于以外在控制和自我决定为两极的连续体的不同点上,描述了不同程度的内化和整合,也反映了行为的自我决定程度与受控制程度之间比率大小的变化。这种分类方法比早期学习动机对内外动机的两分法有了显著的进步。美国佛罗里达州州立大学教授约翰 M·凯勒先生提出的“ARCS动机设计模型”可以在英语教学中启发背景知识教学新模式。

经过国外学者的长期努力,自我决定理论在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且被广泛运用于健康、管理、教育和教育等研究领域。然而,国内有关自我决定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研究不多,且有关该理论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探讨自我决定理论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大学英语教师和研究者提供借鉴。

4.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英语背景知识教学模式

根据自我学习理论,理解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是个体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胜任需要、归属需要和自主需要。为满足这三个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分析课程内容重点、明确教学目的是基本;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在于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背景知识中的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分析,与课程内容结合点分析都有助于发现学习者的特点、明确学习者对背景知识的兴趣和需要;了解学生现有背景知识基础对于课程的难度、深度设计,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都有实际作用。基于教学目的,结合学习者基本特征分析,才能最终设计出适合学习者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学习者在参与过程中会感觉到自己的需求是受到重视的,有机会锻炼和表现自己,感觉到关心他人并被他人关心,有一种从属于其他个体和团体的安全感,与别人建立起安全和愉快的人际关系。个体能感知到做出的行为是出于自己的意愿,是由自我决定的,即个体的行为应该是自愿的且能够自我调控的。

根据ARCS学习动机设计模型,可以从以下几点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A:P吸引学生注意,刺激学生动机;R:P建立相关联系,激发学习;C:P加强交流反馈,维护学生自信;S:P及时认可学生,支持满意情绪。例如关于体育运动的主题,可以通过讨论学习者喜爱的运动明星作为课程的出發点,吸引注意力,建立学习者和学习目标的联系,激发学习动力,背景知识的讨论和交流使得学习者有发表自己看法,表达自己知识,赢得共鸣的机会,共同学习者的反应和教师的认可鼓励有助于维护学习者的自信心。

5.结语

背景知识是英语学习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教师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背景知识的基础上,了解背景知识发生作用的原理,进而指导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如何利用自我学习理论促进背景知识的积累,建立英语学习过程中背景知识教学模式,是提高学习水平和效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郭铭华.论母语在外语课上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4).

[2]李建夫.外语习得中背景知识与共有知识的互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2).

[3]庞维国.自主学习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刘海燕,闫荣双,郭德俊.认知动机理论的新近展——自我决定论[J].心理科学,2003,26(6).

[5]陈巍,方亦桂.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教学设计观[J].现代教育论丛,2008(5).

[6]项明强,胡耿丹.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健康行为干预模式[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4).

[7]赖丹凤,伍新春.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教师激励风格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4).

[8]王艳.基于认知框架的二语学生听力理解困难分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11).

[9]Anderson, J.R.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M] .New York:Worth Publishers,1995.

[10]Eysenck, M.W. & M.T. Keane. Cognitive Psychology:a Students Handbook[M]. Hove: Psychology Press,2000.

[11]Gagne, E. D.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M]. Bostons: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1993.

[12]Huneke, H.W. / W.Steinig.Deutsch als Fremdsprache[M]. Berlin:P Erich Schmidt Verlag,1997.

[13]Kostons &Van der Werf. The effects of activating prior topic and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on text comprehension scores[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15(85).

猜你喜欢

背景知识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