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访谈节目的采访技巧探析

2017-07-29王正芳

新媒体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采访技巧沟通主持人

王正芳

江苏省金坛广播电视台,江苏金坛 213200

摘 要 在电视媒体迅速兴起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视访谈节目凭借其轻松、自然、真实、内容丰富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广泛欢迎和喜爱。一档具有生命力的优质电视访谈节目与主持人在节目中的采访技巧和沟通艺术是密切相关的。在众多的电视访谈节目中,如何能够打造出优质、高品质、符合观众品味和需求的节目,这对主持人的专业素养和访谈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电视访谈节目的采访技巧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采访技巧;沟通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2-0158-02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的媒介,电视节目的类型和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化、多样化。随着电视节目品质的不断提升,对于主持人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持人作为嘉宾和观众之间重要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和嘉宾沟通的过程中,将获取的信息传达给观众。那么如何有效的运用和把握采访技巧将决定最终节目的实际效果,下面就针对电视访谈类节目过程中的一些采访技巧进行详细的探讨。

1 营造良好谈话氛围

在电视访谈类节目中,融洽的采访氛围是促进良好沟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一般来讲,采访工作都需要先和被采访嘉宾提前预约,受访者大多都是一些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公众人物,名流权威或者是专家学者,而主持人往往可能和受访者之前没有任何交集,关系生疏,那么想要受访如期顺利的进行,这对于主持人而言,就具有较大的考验。一个优秀的主持人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有效增进彼此的亲切感,彼此之间建立融洽的关系,消除最初的陌生感和距离感,从而促进后续采访工作的有序进行。主持人首先要和受访者进行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彼此之间建立信任的关系,这样一来,才会有效激发受访者的聊天动机,同时,也可以避免其对主持人的一些提问出现不良的情绪。如果采访之前时间允许,可以和受访者聊一些轻松的话题,进行闲聊,使原本可能比较尴尬的氛围稍微得到缓和。采访过程中,将受访者可以看作是自己的一位许久未见的友人,不断找寻彼此之间更多的交集点,从而使采访变得融洽且顺利。

比如笔者在杨澜工作室学习时,曾经参与录制了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在一次采访中的状况,访问的嘉宾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她刚开始第一句话这样说道:“您的中国之行即将告一段落了,回去就可以参加女儿的生日Party了。”这样平和而又亲切的话语,瞬间使得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了许多,也使得被访者的心理防线被逐步击破,本次采访就在开头轻松的氛围中展开,最终顺利完成对美国政界高官的访问,并一举夺得了收视狂潮,也为电视节目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

2 做好话题的引入

电视节目访谈工作是以话题为主线进而开展进行的,话题的选取是否得当,对于节目的顺利开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访谈节目主持人而言,在节目播出之前,先要对节目的话题进行有效的选择,了解被访者的一些背景资料,对于其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都到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心,才能对采访过程中的话题的引入和把握拿捏的足够精准,审时度势,从多元化的层面和角度和受访者进行沟通和对话。话题的选择要以受邀嘉宾为中心,围绕受访者展开,尽量选择那些不仅是受访者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而且也是民众比较关系的话题,提升受访者和主持人之间的配合度和默契度。此外,主持人应该要把握好节目的最佳时间,在有效的节目时长内,紧扣主题,围绕重点话题展开,保证访谈的最佳效果。

然而实际上,很多访谈类节目在该方面往往是中规中矩,循规蹈矩,为了稳中求胜,而将节目的真实性和社会性抛之脑后、置之不顾,因此,最终制作出来的节目都是换汤不换药,千篇一律,雷同话题屡见不鲜,频繁出现在节目中,使得节目的质量大打折扣,那么节目就会因此失去一大批受众,节目最终的收视效果只能是差强人意。在如今多媒体融合的时代中,观众对于节目的质量和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怎样在话题的引入中做好有效的权衡,找准话题,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就成为重中之重。

3 要智慧地掌控现场

在电视节目采访中,受邀嘉宾应该是整个采访过程中的主要角色,但一般的访谈类节目,嘉宾的主要角色经常会被主持人搶了风头,受访对象只能跟着主持人的步调充当配角。因此,主持人要在这个度上进行准确的把控,拿捏好分寸,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主持人尽可能占据主导权,引导受访者向着一些重点话题或者是观众比较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掌控整个现场的局势,使其控制在最佳的范围内,勤用脑,认真思考,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智慧性,从而掌控全局。在向被访者提出问题后,并就其最终的回答进行有效的权衡,是否和观众的需求契合,对于一些疑问或者不够全面、细致的地方要及时的发现和补充,要使得受访者和自己之间的谈话向着预先设定好的主体靠拢和进行。对于主持人没有经过提问,受访者即兴发挥的一些言论部分,如果直中主题,尽可能不要打断受访者的话题和思路;但是如果和主体毫无相关,或者没有任何实质性作用,优秀的主持人并不会生硬的中断被访者的话题,而是要见机行事,视情况而定,可以趁嘉宾说话的间隙,将其引入另外一个问题上,尽量切合主题。

笔者曾经在一次采访过程中,采访的嘉宾是著名电影作曲家吕其明(电影《铁道游击队》的作曲者),当嘉宾讲到自己父亲曾经为革命牺牲的场景时,不由得潸然泪下,接着讲了父亲在革命抗战中的一些英雄事迹,随着话题的深入,老人的情绪异常激动,始终不能平复,此时,我趁老人在擦拭眼泪的过程中,将话题引入到南京雨花台(他父亲的安葬地),引出了吕其明为南京雨花台作曲的前后经过,最终顺利完成了节目录制。所以说,在采访过程中,主持人要审时度势,察言观色,视情况而定,懂得灵活变通,通过采用不同的方式,要么是旁敲侧击,要么是真真假假,假中求真,力求推陈出新,达到节目预期的最佳效果,

4 注意倾听被访者内心真实的想法

受访者作为电视访谈节目中的核心人物,整个受访过程必须以嘉宾内心的真实想法为切入点,主持人要做好倾听者的角色,在保持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前提下,使受访者积极配合采访工作的有序进行。在实际采访过程中,一些主持人常常还没等到嘉宾说话,就抢了嘉宾的话语权,有时候将本身设定是嘉宾应该讲的内容,自己却抢先一步。有的主持人在节目访谈过程中,将节目的流程生搬硬套上来,循规蹈矩,缺乏创新,有时候提的问题或者说话的内容根本没有顾忌到嘉宾的感受和内心,导致整个节目缺乏真实性,观众对于这种节目形式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厌倦,导致观众的大量流失,因此,对于主持人而言,应该在受访的过程中做好倾听者的角色,根据受访者的话语进行实时的提问,为节目制造更多新颖的东西,使观众眼前一亮。

比如在鲁豫的一次访谈中,被访对象是著名舞蹈家金星,在交谈过程中,当提及到在手术之后如何重回舞台的问题时,中间有一段的沉默,让嘉宾有一定的缓冲时间,同时也为受众的思考和交流留下了充足的时间,真实得将金星的人格魅力展示的淋漓尽致。这里我们不得不强调,主持人作为倾听者,不是将问题抛给受访者就不了了之,而是应该在受访者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彼此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比如当受访者讲到某片段,情绪比较激动,无法继续讲述,主持人就应该适时的引导,帮助受访者继续倾诉,此时,尽量避免一些敏感的字眼,帮助受访者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其再次出现情绪上的波动。比如杨澜在采访王楠时,这样说道“那时候甚至有媒体已经说,你可以退役了”。在这句话中运用到“那时候”这类较为模糊的词,使受访者的压力大大减少,有利于采访顺利的进行。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主持人和被访者达到感情上的默契和心灵上的共鸣,对于电视访谈节目的成功与否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主持人而言,会面对不同类型的被访者,面对每一位被访者,主持人必须保持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和受访者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达到彼此之间的尊重、信任,真心实意去感染每一位被访者,将被访者看作是自己的友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创造最佳的访谈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娜.访谈类节目的采访技巧[J].新闻窗,2012

(6):60.

[2]陳丽萍.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采访技巧[J].发展,2011(8):137.

[3]罗娜.电视节目采访技巧探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3(9):65.

[4]张静.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文化访谈艺术与技巧[J].西部广播电视,2016(17):195.

[5]祁子翾.新型电视谈话类节目发展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6(11):88.

[6]左佳.融媒体环境中新闻采访技巧分析[J].新闻前哨,2017(3):83-85.

猜你喜欢

采访技巧沟通主持人
阳原县第四实验小学
新闻采访中的采访技巧运用分析
一位新华社记者谈调查性报道的采访突破技巧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基于新闻采访特征分析的采访技巧探讨
从电视访谈节目看名记者的采访技巧
小蛇圈圈绕的答疑会
咖喱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