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赢在素能
2017-07-29于潇潇
于潇潇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摘 要: 职业教育将来的发展方向最根本的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方式,一线教师只有紧紧把握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文章通过借鉴新加坡的职教模式,以培养学生素能为契机,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素能 教学方法
一、新加坡职业教育概况
1.定位。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的职业技术人才。按需打造人才,更加适应社会需求、岗位需求。
2.政府功能。以贸工部长为领衔的专业及工艺教育委员会(CPTE),由政府、业界、雇主及工会等四方资深代表组成,负责完成中长期人才规划,政府根据需求开设培训机构,推展新的培训课程(新兴战略性行业专才培训计划:由EDB、标新局和劳动力发展局联手发起,针对新兴战略性产业人力资源开发,通过理工学院和在职培训课程实施)。
3.合作渠道。与跨国公司合作建立政府培训中心,师资、软件由跨国公司提供,建筑、硬件及运作开销由政府提供。合作伙伴享有在新厂技术人才的优先选拔权。
4.实施效果。高就业水平,90%毕业生半年内拿到聘书;造就进入大学的毕业生(其理工学院学位获得全球200多所大学认可);获得业界认可的教职员。
5.资源保障。政府支持(财政拨款、预留土地);综合规划(由人力部、工贸部和教育部组成国家人力理事会);提升职业工艺教育形象;校企合作,企业通过贷款、捐助教育器材等提升学校培训水平;“教学工厂”的办学理念。
二、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特色
1.定位明确: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教育。
2.政府强力支持,政府功能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3.师资进行严格选拔,新加坡五所理工学院的老师全部来自企业并有5年以上的企业经历。
4.专职教师全部使用自编教材,以讲义的形式进行授课。不受统一教材的局限,而且彰显教师教学创意与特色,自编教材严格审批,确保质量。
5.鼓励学生搞创新研发,把学生自主研发出的产品商业化运作,推向市场。
6.学生实习有去向。并非盲目实习,而是把学生送到最适合的岗位上并进行全程监控,以确保实习质量。
三、新加坡职业教育培养出的学生的内在素能
分析新加坡职业教育灵活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方面注重以下几方面的素能:
1.独立思考的素能。在新加坡职业院校里,当学生遇到一个实际问题时,并不是急于向老师求解,而是通过独立思考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问题。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目前我校学生最大的缺陷是缺乏独立思考的素能。大多数学生习惯让老师解决问题,自己作为一个局外人,所以无论老师讲多少知识,最后很少能转换为自己的能力,就像老师手下的木偶人一样,机械的思维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久而久之,學生就懒得思考,到了企业就很难适应凡事都要靠自己解决的状况。
2.有效沟通的素能。新加坡职业教育培养出的学生,沟通能力非常强,我们新加坡理工学院考察时接待员就是该院校的两位在校学生。他们能快速地探究出我们的需求,进而根据各个专业不同的要求制订参观计划,并及时地向老师寻求援助,比如联系老师安排实训室的参观事宜。在参观考察的过程中,他们不失时机地向我们介绍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给我们更直观的展现。你随便询问一个学生,他们都能很大方地与陌生人进行沟通介绍,这是值得借鉴的。
3.获取信息的素能。在我们走访各大院校的过程中,我体会很深的是:新加坡学校充满各个渠道的信息。无论从宣传栏、海报、图书馆、网络……信息都无处不在。学生有意识地获取信息,也习惯筛选多方资源。搜集资料是一种能力,需要加强锻炼。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如果学生还是闭塞地只接收有限的信息,确实就要落后了。
4.团队协作的素能。任何人再强大也无法单独完成一个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我们走访新加坡各大院校还有一个现象是:学生总是三五成群地在进行讨论学习,如新加坡理工学院,他们在户外有大量的桌椅,是一个大凉棚,学生自由地讨论学习,气氛非常好:有的是一起在完成一项设计;有的是围坐在电脑旁查阅资料;有的则是在小声地热烈讨论着……只有体会到合作的纷争与乐趣才是最有效的团队。
5.综合分析的素能。一个任务交由小组完成,老师只是起到辅导作用,并不做决策者。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素能,也许学生的想法是幼稚的、不可行的,可是给了他们一个思考的过程、分析的过程,这点至关重要。在最后的分析点评中让学生获得真知,懂得自己疏忽的知识,肯定自己做出的努力与创新。
6.解决问题的素能。我们在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里听讲座时,老师很自豪地说:“据企业给我们的反馈信息,我们学校的毕业生,进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反应速度非常快。因为我们平时上课就在解决问题,已经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能,所以真正遇到实际问题,他们就很有思路。”
基于以上素能的分析,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所倡导的PBL教学方法对我触动很大,这种教学方法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以上六种素能。
PBL教学方法的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PBL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问题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融入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One day, one problem,这种PBL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师主导型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颖授课方式,使既往沉闷的课堂变成激发兴趣、探索未知、搜集信息、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启迪思维、师生互动的天堂。每天上午教师结合授课内容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摸索答案(将班级25名学生分成5个小组进行),而并非由教师直接地传授知识。
用校方的理念陈述就是:“我们要做的是,从一个大家都能理解的概念或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学生互相讨论,然后自行地将这些知识拼凑起来,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方法最终能取得更有效的成果。”對此举学生的看法是:“共和理工学院所推行的PBL学习模式,很好地建立了我们的自信心、使自己变得更大胆,在演讲时也不再怯场,让自己拥有独立思考,并养成发问的习惯,学会从多个角度来看待同一个问题。过去的三年,我已解决了400多个问题;解题式学习模式是个实际和主动的终身学习方法,有助于扩大思维的发展空间,为我将来的工作做好了准备。”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不仅看你记住了多少东西,更要看你能用它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学习是手段,达到应用才是目的。解决问题应当是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天天都能针对问题、解决问题就是共和理工炼就学生能力的真实写照。
PBL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以下方面:(1)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学生的一切学习内容都是以问题为主轴所架构的;(2)问题必须是学生在其未来的专业领域可能遭遇的“真实世界”的非结构化的问题,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和过程;(3)偏重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较少讲述法的教学;学习者能通过社会交往发展能力和协作技巧;(4)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必须担负起学习的责任;(5)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认知学习技巧的教练;(6)在每一个问题完成和每个课程单元结束时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PBL教学思路的设计:教师课前提出问题——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教师总结。
PBL教学法是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不断地思考,学生为解决问题需要查阅课外资料,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改变“我讲你听,我做你看”、“预习—听课—复习—考试”四段式教学方法,让呆板孤立的知识片化为整体知识链,触类旁通,突出“课堂是灵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的教学理念。在PBL教学过程中教师慢慢“隐退”,仅在关键时刻起到点拨、支架与教练的作用,不再是唯一的知识库,而是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科专家、信息的咨询者。
对于PBL模式的借鉴,必须创造下列学习环境:一是课程授课学时比目前的要相对集中一天只上一门课程;二是图书与网络等资源使用的开放与无偿性;三是课下非班级集中时间小组讨论如何为5名学生提供沟通、交流的场所;四是要制定学生解题式答案的评价问题(即在无大量纸质试卷考试情况下如何给出成绩)。
四、对市场营销专业发展的一些思考
1.校企深度融通,与区内有代表性的商流企业定期进行校企论坛会,并做年报。定期邀请企业的管理者与一线教师进行沟通,校方可以准备一些务实的问题与企业金英共同探讨,效仿PBL教学模式,以每一期一个问题为主线,先解决老师的困惑,再渗透到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中。用来作为我们课程问题的设计基础,只有更了解企业在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将各种素能的培养很好地融会贯通于各教学环节中。
2.以专业团队的形式,替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如培训讲座、客户服务问题,危机防治问题,管理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与企业长久合作下去的根基是互惠互利,企业为学校提供的资源非常明显,而学校给予企业的却很模糊,所以目前我区的企业对校企合作并不是很“投入”,有些企业只是走走形式而已,因为他们从校方得不到实惠。只有想着为企业解决问题,那么校企才是真正的合作。教师团队有专业知识的特长,有些老师还有多年的企业经历,这无疑是企业所看重的东西,如果我们组成一个有效的教学团队,以企业顾问的身份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那么校企合作的桥梁就会更加稳固。
3.企业专家参与学生考评工作,与教师一起评定学生的成绩与能力。学校对学生的成绩考核局限在每门课程的一张试卷里,而有些实际要求很高的课程,似乎从这几张试卷当中反映不出学生的真正能力。如果在学生考核方面请企业的专家介入,与任课老师一起进行学生的考评工作,对于学生六大素能的要求就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慕景强.PBL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
[2]徐世军.“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组织与运行机制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4):28-30.
[3]托马斯·胡革.职业学习创造乐趣[M].波恩: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