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团改革背景下中学共青团组织先进性的调查与思考

2017-07-29华莉莉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先进性共青团改革

[摘要]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中提出保持和加强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共青团必须把保持和增强先进性作为此次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中学共青团工作在共青团工作中占有源头性和基础性地位,如何把握中学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决定着整个共青团工作的先进性基础和导向。2015年团中央提出控制入团比率只是改革中的第一步。基于对上海区县16个区县中学调研的基础上,从组织学和社会化理论角度提出中学共青团组织先进性模型,为改革中学共青团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先进性;共青团;先进性;改革

[作者简介]华莉莉(1981-),女,汉族,江苏宜兴,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上海团校青少年工作系党总支书记,学院团委书记,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共青团与青少年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金项目]上海团校2015年课题“上海中学共青团现状与问题分析”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 D2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7)07-0048-04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综述

学习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要求,切实保持和加强共青团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因此,必须把保持和增强先进性作为此次共青团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先进是指某一事物能够代表并引领发展方向的特性,从具体内容来看,先进在价值上能够代表发展方向,在能力上能够具备引领素质①。

胡耀邦说过“共青团的先进性,最经常、最直接、最大量地还是要从共青团员的身上体现出来。群众常常根据团员的思想和行动表现来看待团的组织。”②可见,团组织的先进性决定着团员的先进性;团员的先进性是团组织的先进性的客观反映和体现。

中学共青团是团员发展的源头。目前全国约有8000万中学生,团员约3200万人,占全国团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每年新发展的团员绝大多数来自于中学。可以说,中学承担着为团的各条战线输送合格团员的重要职责③。团员作为团组织的分子和细胞,是团组织先进的成员基础,每一位中学生团员的质量直接影响全团的质量,中学生团员的先进性又直接体现全团的先进性。

中学共青团是全团教育工作的源头。中学生大都处在12—18周岁,发展心理学认为,这是青春期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青年呈现生理发育、思想困惑、心理叛逆、行为冲动的特征,是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极易受到外界影响④。很多团内学者都认为每个团员在这个阶段对团组织的感受、认识和体验,对今后处理与团之间的关系,对团组织今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学共青团组织只有把握自身先进才能增强中学生团员对组织的归属感和吸引力,才能凝聚和吸引更多先进的青少年。

在共青团改革背景下,调查研究目前中学共青团组织、共青团员先进性现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组织先进性问题的办法和思路,从而从源头上提高共青团的先进性。

二、中学共青团组织先进性现状分析

本研究以上海市在校中学生(就读于本市公办全日制高中的团员青年)为研究对象,根据各区县中学生团员总数和各区县的中学生团员人数比例分配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原则,2015年6月至9月对上海市16个区县抽取学生1020人为二级样本,通过网络渠道共发放调查问卷1020份,回收问卷1020份,有效问卷1020份,有效回收率100%。

就性别比例而言,男性占34.31%,女性占65.69%;

就年级分布而言,“高一”33.24%,“高二”36.96%,“高三”29.8%;

就地域分布而言,“城市”占89.51%,“农村”占10.49%;

就入团时间而言,“初中一年级”入团的同学占14%,“初中二年级”入团的同学占43%,“初中三年级”入团的同学占33%,另有8.24%的同学在高中入团。

同时辅以中学团委书记访谈及中学生团员青年访谈,从思想意识、道德品行两个纬度分析目前中学生团员是否能體现出先进性。

从调查结果的总体来看,上海中学生团员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状况积极、健康、向上;随着年级的升高,中学生团员意识也随之升高,说明共青团工作在引领青年、教育青年上发挥了作用。但调查中还是发现共青团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团员意识薄弱、归属感和荣誉感不强;团员模范动机不足、知行分离现象严重;团学骨干行为欠佳、先锋骨干作用发挥不力。

(一)团员意识相对模糊,组织归属感、荣誉感不强

以入团时间为例,调研显示91.76%的团员是在初中加入的共青团,5.98%的团员在高一入团,高二以上不到2%。初中的高比率,严重挤压了高中发展团员的空间。调研发现,“组织上入团”和“思想上入团”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甚至还存在脱节现象。团员意识模糊主要表现在:

1、入团动机不明确。相当部分团员(88.23%)表示之所以入团是因为被班主任推荐、同学影响或父母要求。甚至有部分团员(10.88%)认为“挨个排着入团,轮到我了”。2、班团支部概念混淆。在对于“班委会和团支部是否有区别”这一表述的态度上,近六成(55.59%)的团员认为两者是一样的,没有区分开的必要。不到两成(13.89%)的团员认为团支书是开展团组织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绝大多数团员认为班级的共青团活动是班长、班委会或班主任老师的责任。在访谈中了解到,团员对团组织先进性的认同感正在弱化,部分团员对加入团组织后对其感到失望。大部分团员对团组织的活动并不太理解,还停留在队的活动层面,对团组织归属感较低。由于身边同学都是团员,所以没有体会到作为团员身份的荣誉感。

(二)模范动机不足,理想信念模糊,知行分离现象严重

共青团员是拥有未来理想的先进青年。调研中却发现有三成(30.49%)的团员认为“对人生迷茫,不知道以后要做什么”。

共青团员作为先进分子,要在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调研结果发现,中学生团员的模范意识呈现较为显著的“知行分离”现象。在认知层面,中学生团员对于模范意识内涵的理解与把握比较全面、准确,对于“团员在政治觉悟、学习成绩、组织纪律性、民主意识等方面优于普通同学”持高度认同(91%),但是具体落实到个体行为层面,其表现却差强人意。被问及“在公交车上碰到老弱病残孕您会主动让座吗?”的时候,有部分团员(35.49%)选择“一般不会主动让座,除非看到真的需要让座的人”,还有部分团员(4.2%)选择“在上学路上很累,闭着眼睛当作看不见吧”、“凭什么要我让座,不让”。对于诚信,48.04%的团员认为讲诚信“值得肯定,努力践行”。27.16%的团员认为“值得肯定,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23.83%的团员“值得肯定,但是太讲诚信容易吃亏”,0.98%的团员认为“没什么值得肯定的”。对于“社会约定俗成的规则遵守”情况选项,其中只有两成不到(14.31%)的团员表示肯定能遵守,大部分(65.69%)团员认为一般能遵守,还有少数团员认为说不清。

勇于承担重担,不计回报也是合格团员体现先进模范的基本要求。但是被问及“假如团组织交给您一项较为繁琐且没有任何报酬的工作任务时”,还是有三成(30.7%)的团员表示被动无奈,“虽不情愿,还是服从组织安排”、“找各种借口推辞”、“拒绝承担”。

(三)团学干部的先锋骨干作用发挥不力,团委书记自身理论水平还有待提高

调研发现,在问及“您是否认识学校的团委书记”选项时,只有半数(53.33%)的团员表示认识,13.24%团员表示“不认识,只知道学生科长(德育处长)”,剩下33.43%的团员表示“没见过,不知道团委书记是谁”。在访谈中,很多团员表示团学干部虽然自身优秀,但却不能在同学中起到很好的模范表率作用。甚至部分团委老师对团的知识也是一知半解,开展入团仪式时非常不规范。在2015年某区开展的中学团委书记团课比赛中,有相当一部分团委书记对共青团的实务操作知识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团课时理论对理论,空洞乏味,甚至部分内容在表述上都出现了错误。

综上所述,目前中学共青团员从思想上、行为上与先进青年的标准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已经入团的青年没有光荣感,还没入团的青年也没有危机感,团员青年混同于普通青年。团组织先进性难以得到很好的体现,亟待改变。

三、提升中学共青团先进性的理论依据和架构

2011年,团中央、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中学共青团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初中毕业班团员占学生比率按照45%左右掌握,高中毕业班团员占学生比率按85%左右掌握。2015年团中央又提出,至2017年6月底初中、高中阶段毕业班团青比逐步降至30%和60%,之后保持这个比例相对稳定。这一系列措施都是从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青团先进性和光荣感这个问题入手,严把入团关,改善中学团学比率过高、团员先进性不明显问题。控制团青比,只是从成员基础上解决普遍性和先进性的矛盾,解决的是入口问题。单纯控制数量,是否会让没能加入团组织的青年对这个组织产生厌恶和反感,让组织外青年远离共青团。这就违背了此次共青团改革的目的。群团改革中对共青团先进性的定位是共青团组织要从自身改革着手,提升组织先进性,目的是能更好地覆盖青年、引领青年、吸引青年。本文在源头上尝试搭建共青团组织先进性模型,通过提升组织先进性来更好地凝聚青年,获得更多青年的认同和依从。

社会化理论认为,中学阶段处于人的社会化过程的最关键的时期。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由“自然人”、“生物人”向“社会人”过渡的最重要的时期,是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的时期。中学共青团员作为中学校园里的一批中坚力量,不仅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人的社会化过程,而且其活动也影响着其他学生个体的社会化进程。而共青团作为次级社会群体、正式社会组织在青少年社会化进程中起着其他社会群体无法替代的作用⑤。

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群体和组织能够让自身成员在社会化进程中更加先进,让组织体现先进,并且能够最大范围地凝聚和吸引组织外先进青年向组织靠拢呢?

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认为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与其他组织区别。组织文化理论认为组织文化有三个层次。一是精神层。主要是指组织的领导和成员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组织道德、组织宗旨。二是制度层,处于中间层,主要对组织和成员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集中体现了组织文化的物质层和精神层对成员和组织行为的要求。制度层规定了组织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三是物质层,是组织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组织创造的物质文化,是形成组织文化精神层和制度层的条件。组织文化理论对组织行为有激励和促进作用。

组织行为学认为,社会组织的具有5大基本特征,包括:特定的组织目标、一定数量的固定成员、制度化的组织结构、普遍化的行动规范、开放的系统。现有组织动力学理论提出的提升组织凝聚力主要包括:形成共同的价值观、目标愿景;提升组织领导者的人格魅力;严格组织进入的标准;组织与成员之间的良好互动;合理的组织构成;满足组织成员的不同需要;良好的组织管理和激励等等⑥。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与一般组织凝聚力要求是不同的。共青团组织凝聚力的着力点既在团组织边界的内部,更在团的组织边界外部。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共青团组织先进性模型(见图1)体现为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具备先进青年为成员基础、倡导先进价值主张、引领先进文化方向、拥有骨干先锋队伍、创新组织架构体系五大重要要素。其中先进青年是成员基础,价值主张是内在认同和自觉追求,文化方向是外在行为表现,骨干先锋是模范和驱动,创新组织架构体系是机制保障。这种先进具体表现为成员思想意识、道德品行等方面相较于组织外青年的先进,同时变现为组织在整个社会系统中代表先进的时代精神和發展方向。这样的组织才能获得更多先进青年的认同和归属。

四、提升中学共青团先进性的思考与建议

围绕本文提出的共青团先进组织模型五大要素,尝试解决共青团源头先进性问题,可以从以下五个纬度入手:

(一)严入组织标准,梯队有序发展,解决先进成员基础

访谈中,某些中学的团委书记已经提出,如果人员大量减少,就将所有名额集中放到初三或高三。目前绝大多数团员都是在初二入团,之前研究普遍赞同“初二第一批入团的团员先进性较为明显,团员意识较强”这一观点。然而调研结果发现,高二入团的团员在团员意识方面也十分突出。这一批团员不同于初二入团的团员,可能他们不是学校里最出类拔萃的,但是却是心智发育最成熟的一批团员。所以,团员发展可以逐步递进。建立稳步推进的梯队发展格局。自上而下控制比例成员数量,极有可能会导致基层操作机械化、教条化。控制数量不是关门主义,不是单纯数量减少,而是要积极发展,向一切有志于加入共青團的先进青年敞开大门,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建立逐步推进的“队——团——党”层级培养的梯队发展格局。

团员发展工作既要规范又要创新。中学团组织可以创新团校教育形式,结合中学生需求和特点,编制中学生共青团专用教材、视频及实用班团支部手册。以团校形式为例,可以设置三类团课,一是全体少先队员普及班,着重了解共青团、共青团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二是推优入团对象培训班,着重团的理论和思想引导,三是团员提高班,提高团员思想觉悟,树立责任感、模范意识。从团课入手,增强团员意识教育。

(二)思想融入于微,内化信念认同,引领先进价值主张

调研发现,中学生普遍使用QQ作为主要社交软件。主要使用微信的中学生不到一成(1.6%)。目前,团组织在微信平台的宣传工作热火朝天,在QQ空间等却基本没有影响力。今后还要把准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特点,将新媒体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共青团的价值内涵是引领广大青少年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斗的远大理想,走在青年前列,为民族复兴建功立业。这是共青团保持先进性的魂。中学共青团必须将这种价值观进行层级转化,把握中学生的思想意识特点,使之更加贴近中学生团员的需要,变成中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懂得的具体道理,产生价值共鸣。

好的抓手就是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中学团员的行动指南。⑦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来培养中学生健全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积极探索高校中学结对的实施载体和工作形式。比如可以让青马工程学员在中学挂职担任学校团委书记助理,让五四表彰中脱颖而出的大学优秀团员、团干部走进中学团校课堂。让青联委员、五四奖章获得者成为中学共青团的校外辅导员。

积极探索价值引领延伸到网络空间,让新媒体平台成为价值引领的新型阵地。当代中学生是“生活于市场,成长于网络”的青年,对中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要注重新媒体⑧。通过文字、图片、动漫、视频等各类方式,将“大道理”转化为“微话语”,将“大思想”融入“小活动”,鼓励团员在互联网上主动亮出身份,弘扬正能量,抵制负能量,争做向上向善好少年。

(三)切入实践接口,引领文化风尚,倡导先进生活理念

中学共青团工作由于升学压力等原因,不断被边缘化。面对新的挑战,共青团组织必须锐意改革,找准工作切入点是正确的选择⑨。实践育人是中学共青团组织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和优势,志愿服务是团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团员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团员先进性的重要载体。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中学共青团改革中如何将共青团工作纳入国民体系的最好接口。

上海共青团已经尝试借助高考改革的背景,将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纳入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成为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的一部分。中学共青团应把握两个抓手。一是更多地提供优质资源,融入区域化团建格局,吸纳各方资源,拓宽工作平台,争取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项目。二是要将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融入到每位中学生团员的日常生活方式中,使之成为一种引领文化时尚和倡导社会良好风尚的生活习惯。保护中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热情,让工作组织化、有序化、常态化。按照团中央要求积极推动“全体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工作,倡导“快乐志愿、随手公益”的生活理念,带动更多的普通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四)提升干部素质,内外驱动合力,打造先锋骨干队伍

强有力的骨干先锋队伍是初中共青团影响青年的重要带动力量。中学共青团的先锋骨干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师团干部,一类是学生团干部。

教师团干部是中学共青团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要把政治力量坚定、德才兼备并自愿从事团工作的班主任和青年教师选拔到团的工作岗位上来,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质量的教师团干部队伍。调研显示,绝大多数团委书记都身兼多项工作,对共青团工作投入不足,疲于应对。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内部素质提升和外部机制保障两方面着手。首先提高、扩大团干部培训力度,建立中学共青团干部培训交流的常态化制度,提供更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提升团干部专业素养。探索班主任兼任班级团支部指导员,明确职责,并对其指导情况纳入工作考核指标。打通团干部成长发展瓶颈,在评奖评优、收入分配、职务评聘等将团干部从事共青团工作的实绩作为考核依据。要解决政策要求不落地、信息渠道不畅通等问题,实行团市委学校部直接联系中学团委,扁平化管理。由市级层面推动,打通教育系统和共青团之间的壁垒,构建团教协同机制。

学生团干部是是中学共青团工作的策划者和榜样带头人,也是将来进入高校、进入社会后团的骨干力量,要建设一支政治信念坚定、立模范树榜样的学生团干部队伍。将中学团干部提前纳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体系,提高团性、党性修养,要及时对他们在工作方法和技能上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团性,鼓励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真正发挥榜样带头作用。

(五)扁平服务模式,突出团员本体,创新组织架构体系

一是推行电子团员证。打通共青团与团员之间的渠道,将团员日常管理、团的活动发布、团员服务项目功能集合,强化团员的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二是建立新型团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著名教育学家刘道玉教授认为成长的理念要尊重受教育者的志趣和选择权。如今的中学共青团工作依旧依托由上至下的组织架构。即“你说,我做”的运行方式,这种模式不能让团员学生参与其中获得组织认同感和参与感,必须提高团员的自主性。加强学生会建设,让学生会真正称为中学中唯一代表学生的正式组织,发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建立共青团活动室,试行每周固定1—2课时的共青团活动课程,使共青团活动室成为团员参与团学活动、增强团员意识的重要阵地。三是健全团员激励机制,建立校、团委、团支部三级评价管理体制,结合完善团员评议制度,强化评议结果作为团员奖惩的重要依据,并加大对中学共青团表彰力度。

中学阶段是人社会化过程的最关键的时期,而共青团组织在该阶段青少年成长与发展过程中起着其他社会群体无法替代的作用。通过共青团组织这所实践学校对青少年人生目标的确立、道德品质的培育、价值理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帮助。中学共青团组织只有提升自身先进性,才能增强组织成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推动其组织成员全面健康成长,最终吸引和凝聚更多先进的青少年加入组织。

[注释]

①郑长忠.新时期政党的青年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研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6):55-56.

②黄志坚.胡耀邦共青团建设思想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6):6-15.

③秦宜智.充分发挥中学共青团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中学共青团干部教程[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4(10).

④钟健強.努力创新中学共青团的活动[J].青年探索,1984(2):12-14.

⑤张华.共青团中学工作实用读本[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6).

⑥杨守建.共青团组织凝聚力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9(12):5-8.

⑦陆士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一代[N].中国教育报,2014(5):31-43.

⑧刘俊彦.中学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思考[J].中国德育,2012(7):11-12.

⑨胡献忠.中学共青团工作的困境与选择[J].中国德育,2012(7):17-19.

猜你喜欢

先进性共青团改革
篆刻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如何提高企业中青年党员的先进性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看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