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其绑架孩子的认知,不如用适当的方法提升孩子的认知

2017-07-29马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20期
关键词:亲子沟通认知家庭教育

马军

〔关键词〕家庭教育;认知;亲子沟通

一位妈妈向我倾诉了自己的烦恼:她中午下班,到医院做理疗,付钱时,发现兜里的60元钱不见了。问了丈夫,丈夫确定没拿。问女儿,女儿也说没拿。但是最后在女儿床底下发现了这60元钱。她感觉女儿不仅拿了钱,还死活不承认,撒谎不脸红,所以非常生气,就动手打了女儿。更可气的是丈夫,不仅不帮着自己教育孩子,还认为这种教育方式不对。中午饭一家三口气得都没吃。

我问:“你找不到这60元钱是什么感觉?”

她说:“很着急。这60元钱是昨天我买枕头时人家找给我的,在老公、女儿说没拿后,我就认为是卖枕头的没找给我,所以我还专门到卖枕头的那里又问了一下,还差点和人家吵起来。”

我问:“当在女儿床底下发现这60元钱之后,情绪就更加强烈了是吗?”

她说:“是的,那种气愤,在那一刻完全爆发出来了,所以对孩子又吼又打。”

我问:“当时孩子是什么表现?”

她说:“无所谓,很冷漠,就像大义凛然的样子,这也是让我最生气的地方。”

我问:“当时,你丈夫是什么态度?”

她说:“一开始没说话,在厨房默默地做饭。后来,他问我有没有比这更好的解决方案?我就生气了,我认为他是对我刚才做法的否定,我就开始攻击他。”

我问:“你是怎样对丈夫说的?”

她说:“听你妈妈说,你小时候也偷过你妈妈的钱。你小时候干过这类事情,所以觉得无所谓,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

我问:“你这样对丈夫说,丈夫有什么反应?”

她说:“沉默,不再说话了。”

我问:“你知道孩子为什么拿这60元钱吗?”

她说:“不知道,可能想买零食吃吧。”

这位妈妈不知道孩子为什么拿这60元钱,就对孩子又吼又打,痛快了自己,伤害了孩子,破坏了亲子关系,同时也恶语伤害了丈夫。这位丈夫其实很理智,问的问题也非常好,却被老婆的话堵得哑口无言,甚至放弃了家庭的领导权。

我告诉她:“明天带孩子来,我帮着问一下原因。”

见到她女儿,我的第一感觉是满脸怒气,心中对妈妈有一股莫名的敌意。

我问:“孩子,妈妈的行为是不是让你不舒服了?”

小女孩两眼看着我就流泪了:“是的,我感觉很不公平。”

我说:“马老师很能理解你的感受,如果你说出为什么拿妈妈的60元钱,我就能帮助你解决问题。”

小女孩说:“我妈妈借了我的钱不还,她不讲信用。”

我问:“妈妈借你多少钱?把钱干吗了?”

小女孩说:“她借了我2400元压岁钱,用来给我交学习英语的费用了,都一个月了,到现在还没还。”

我问:“你拿妈妈的60元钱是对妈妈欠钱不还的报复吗?”

小女孩说:“是的。我问她要,她不给我,我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讨回公道。”

妈妈在一旁说:“你的压岁钱都是用我们的钱换来的,所以你的压岁钱也是我们的钱,况且用到你身上了,给你交学费了,你还好意思要?”

小女孩说:“不行,欠我的,你必须还,因为你当时说的还给我。”

妈妈说:“你还真好意思?你欠我们的多了,这么多年,吃我们的,喝我们的,你什么时候还?”

小女孩说:“我不管,你说还就必须还。”

妈妈说:“行,你英语考到100分,我就还你。”

小女孩说:“考不到100分,你也要还我。”

到这里问题就很明晰了,母女产生矛盾的原因主要是各自的认知不同,妈妈认为女儿偷拿了自己的钱,这是一个道德问题,女儿应该受到惩罚。女儿认为妈妈借钱不还,不守信用,拿妈妈的钱是对妈妈的制裁。

我给妈妈的建议:

一、在教育孩子之前,天大的事情都要控制情绪

稳定的情绪是产生良好教育智慧的前提[1]。再正确的教育,带着情绪进行也会适得其反。所以我教给了这位妈妈一个控制情绪的方法——“掌中大脑法”,具体做法如下:

伸出右手,大拇指放在掌中央,大拇指代表动物脑,人生气的时候就是动物脑发作。其他四指代表天顶盖,指甲盖代表大脑前额叶。大脑前额叶的功能是接受和综合由脑的各部位传入的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信息,并能及时组织传出冲动。当外界情境刺激大脑前额叶,天顶盖会打开,人就会用本能的动物脑进行思考,情绪就会失控。盖子开了,动物脑;盖子关上,智慧脑。当我们情绪要发作的时候,就用其他四指握紧拇指,并对自己说:“盖子关上,智慧脑。”这个动作能有效地控制情緒。

二、不要用自己的认知绑架孩子的认知

孩子认为,妈妈借“我”的钱不还,不讲信用。这不是孩子不懂事,是现阶段孩子的认知水平就停留在这个程度上。如果孩子再大一些,孩子可能就不会让妈妈还,更不会用偷拿妈妈的钱这种方式来报复妈妈。妈妈认为女儿的压岁钱都是用家里的钱换来的,又都用到了女儿自身的学习上,女儿还问自己要钱,真是没良心。从小到大,在女儿身上花了那么多钱,都没让女儿还过,女儿这个还钱的要求是无理的。不同的认知,就导致了妈妈和女儿不同的行为。大人要从孩子的视角去看问题,不能用自己的认知绑架孩子的认知。所以,我建议这位妈妈先把2400元钱还给孩子,在孩子面前树立起诚信的形象。只要对这个钱监管好,不让孩子乱花就可以了。中国有句古话:“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孩子怎么可能事事会和大人保持在一个频道上。我们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不是用我们的强势压制孩子。

三、旁敲侧击,不知不觉地影响孩子的认知

如果是我,我会这样处理。告诉孩子以为卖枕头的没找给自己钱,所以向人家索要。人家不承认,就和人家发生了争吵,差一点没打起来。这样在饭桌上说一下,孩子就入心了。孩子就会反省,自己的行为让妈妈很狼狈,差点让妈妈和别人打了架,下次孩子就不会偷拿妈妈的钱了。有些事情没必要弄个水落石出,旁敲侧击地引起孩子思考、反省就行。

四、体会孩子的感受,才能领悟孩子的认知

为了让这位妈妈有深刻的体验,我让孩子当着妈妈的面读了《育子心法》当中的一篇文章《无形的手》:

妈妈,也许你和很多妈妈一样,觉得小孩就是得打,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

妈妈,我知道你打我是为了我好;

妈妈,我知道你压力也很大;

你和爸爸是已婚已育的社会人,身上往往有着多重压力,有抚育子女的压力、经济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夫妻关系的压力……

所以,我终将会理解你,不怪你;可是,妈妈你知道吗?每次你打完我,身体上的痕迹很快消失了,但总有一只无形的手还在抽打着我的心、我的灵魂。

妈妈,那只无形的手剥夺了我自我反省的机会;

妈妈,那只无形的手正扭曲着我的感知;

妈妈,那只无形的手夺走了我的安全感;

妈妈,那只无形的手让我产生了敌对意识,只是我不会让你轻易发现;

妈妈,我需要你的鼓励、你的拥抱、你的点拨,请耐心地收回那只无形的手,因为我知道你是爱我的。

当女儿读完这篇文章,母女俩抱头痛哭。通过这篇文章妈妈体会到了孩子的感受,知道了孩子的认知和自己的认知大相径庭。表示今后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做一个懂孩子的妈妈。

五、尊重孩子的爸爸,树立爸爸在孩子心中的伟大形象

我认为爸爸做得很好,很冷静,并且与妈妈探讨解决孩子问题的更好方式。但是妈妈正在气头上,用“有其父必有其女”,严重刺伤了爸爸的尊严,也破坏了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夫妻之间要相互推崇,互相维护。孩子只有发自内心地尊重父母,才会听从父母的教导。爸爸影响孩子的精神世界,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一系列的观念。家庭教育如果缺席了爸爸,那就是一大损失。所以,以后不要在孩子面前损害爸爸的形象。

我对孩子的疏导:

我问小女孩:“如果家里有急事,你愿意把你的钱拿出来用吗?”

小女孩说:“愿意。”

我微笑着说:“其实你并不是一个很在乎钱的孩子,只是妈妈的这种做法让你不舒服对吗?”

小女孩点着头说:“是的,妈妈实在是太霸道了。”

我问:“你和妈妈是经常吵架,还是偶尔?”

小女孩说:“经常。”

我问:“吵架后的感受怎样?”

她说:“难受,特别受伤。”

我说:“如果有种方法,能让你改变和妈妈老是处于争吵的状态,你愿意接受吗?”

她说:“愿意。”

我问:“你感觉你有能力改变你妈妈吗?”

她说:“没能力!因为她很固执。”

我说:“远处有一座山,你非常想爬。但是山不会过来,你如果想爬山怎么办?”

她說:“走向大山。”

我向她竖起大拇指说:“对了。这叫‘山不过来,我过去。当你没有办法改变别人的时候,只能改变自己。”

她说:“我知道了,马老师。”

我把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的一句话送给了这位小女孩:“人生就是一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其实,圆上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

小女孩很有灵性,听了之后恍然大悟地说:“是的,我每天都和妈妈争吵,这就像一个怪圈。我要思考一下为什么争吵,从这个怪圈中飞出来。”

中国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詹惠元老师创造的五种中国本土爱的语言中,有一种叫做“新语”。什么是“新语”?就是这种语言让孩子听了,感觉很新鲜,以至于恍然大悟。比如,“山不过来,我过去。”“人生就是一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其实,圆上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这都是“新语”。“新语”是一种能拨开一个人的迷茫,打开大脑思路的语言。所以,用“新语”改变孩子的认知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

父母往往用自己的认知绑架孩子的认知,孩子往往会为了维护自己的认知极力反对父母。如果父母能从孩子的视角去了解他们的心声,就会避免不必要的亲子冲突。被绑架的滋味不好受,认知的绑架同样是绑架,让孩子不舒服,因此,他们就会反抗。由于受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可能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比如,本案例中,小女孩拿妈妈的钱,报复妈妈。与其绑架孩子的认知,不如用适当的方法提升孩子的认知。

参考文献

[1]刘野. 帮助孩子打造“隐形的翅膀”——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在家长情绪调控中的应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3,1(2):45-48.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邹城市唐村中学,济宁,273522)

编辑/杜文姬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亲子沟通认知家庭教育
初中生亲子沟通问卷编制
用关心化解家庭教育中的强迫
智障儿童亲子沟通能力评估的研究进展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