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肢体语言来激趣
2017-07-29张忆玲
张忆玲
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时,除了依赖有声语言以外,肢体语言也是教师传授知识和表达感情的重要途径。
一、肢体语言的特点
(一)实效性:肢体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代替语言藉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广义言之,肢体语言包括面部表情等身体动作在内;狭义言之,肢体语言只包括身体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常用的肢体语言表现有:点头、摇头、示目、微笑、摆手、搓手、翘手指、捶背、顿足等。肢体语言在语文教学中显示出很明显的实效性,例如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时,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感到枯燥乏味,这时教师可用肢体语言来活化气氛,表演唐雎挺剑而起效仿死士的机智勇敢的形象,课堂顿时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教师也能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直观性:运用恰当的手势语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所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偶然问题。如学生分散注意力,开小差,寻求解答等问题,如果教师得体地运用肢体语言,用手抚摸学生头部,开小差的同学会意识到自己错了,会立即改掉不良习惯,这样既不影响课堂气氛,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又能增进师生的认同感,强化课堂实效性。
(三)形象性:教师的表情具有神奇的魔力,教师的表情渗透会在学生心里产生巨大的震撼力。表情可以对学生施加心理影响,是向学生传达教师思想情感的桥梁。
表情语言除了眼神外,笑容也是極其重要的一种。教师的笑容饱含着丰富的感情色彩,对儿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因此,老师的脸上要时时挂着灿烂的笑容,使每一个孩子时刻能捕捉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和鼓励。如当学生回答很精彩时,教师送以微笑,暗示你真棒!对学习刻苦的学生,教师的表情是信任、鼓励,暗示老师相信他们一定能顺利完成任务;对贪玩的学生,教师可用表情严肃、轻皱眉头来暗示自己的不满,提醒学生改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形象,会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助于学生对事物的理解。
二、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一)肢体语言有利于组织教学,营造氛围。上课铃声响后,学生的注意力还没有从课间活动中转移到课堂上来,这时,教师面带微笑,用眼扫视教室,让学生明白老师在期待他们安静,期待他们从课间活动的兴奋中转移到新一堂课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如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搞恶作剧,这时,教师可边讲授课程,边用手摸该学生的头,或敲桌示意,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了。
(二)肢体语言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效率。语文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语文教师除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显示语言魅力之外,还须善于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语言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效率。例如授课李清照《武陵春》时,教师可用眼神、手势等肢体语言表达词人虽面对春景,但因为国破家亡故仍悲痛欲绝之情。
(三)肢体语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达固然能帮助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肢体语言的得体运用,也能发挥其独有的作用。例如,在辅导学生进行材料作文的审题训练课上,有的同学用期待的眼神向老师寻求正确答案时,老师用微笑的点头或摇头示意,学生就能意识到自己的答案正确与否,学生会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与期许,就会亲师信道敬师信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