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语权视阈下“中国特色”大众认同的话语困境及其破解之道

2017-07-29欧永宁

理论导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

摘要:大众认同在话语权的建构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中国特色”的大众认同正遭遇多重话语困境,集中体现为我国在“中国特色”话语的建构和传播中未能很好地满足“中国特色”大众认同的话语需求。要牢牢掌握在“中国特色”问题上的话语权,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遵循大众认同的一般规律,大力推进“中国特色”话语的科学化、大众化、国际化建构,多维度强化“中国特色”的大众认同。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中国特色”;大众认同

中图分类号:D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7-0066-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事关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要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阐释好中国特色”,努力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他又强调,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牢牢掌握我们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目前,“中国特色”的大众认同正遭遇多重话语困境,有必要立足于话语权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遵循大众认同的一般规律,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

一、话语权视阈下“中国特色”大众认同的理论诠释

话语权视阈下的“中国特色”大众认同主要是指中国大众对我们党关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话语及其所包含的立场、观点、方法等的认同。它涉及到“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建构以及我国在“中国特色”问题上的话语权,因此,应在话语权视阈下对其地位与作用予以科学审视。

1.国内外关于话语权的解读。话语权这个概念源于法国学者米歇尔·福柯关于话语与社会权力关系的阐述,他认为:“话语是权力,人通过话语赋予自己权力。”[1]在福柯看来,话语作为一种思维符号,既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也是彼此斗争的手段和目的。这意味着,谁掌握了话语,谁就会拥有对社会秩序的管理权。在一个社会中,不同的层面都会有自己特定的话语,这些话语犹如一张缜密之网,规范、影响、制约其成员的思维、言行。当然,话语形成之后也并非一成不变,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话语是可以重新建构的。福柯还认为,话语对权力的作用是双向的,它既能产生、传递、强化权力,也能削弱权力,使之变得脆弱并遭受挫折。如果说福柯侧重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研究话语权,那么葛兰西和约瑟夫·奈则侧重从文化学和国际关系学的角度研究话语权。葛兰西是较早在意识形态领域论述文化霸权的学者,他认为,一个社会集团的霸權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得以展现,“其一是‘支配,其二是‘知识和道德领导权。”[2]美国学者约瑟夫·奈也认为,一个国家不仅可以通过军事力量来彰显、维持其霸权,而且还可以通过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的吸引力,以及设置国际议题、塑造国际规则等方式和途径影响世界,而这就是一种“软权力”。[3]在国内,学者们也对话语权进行了各自的解读。刘笑盈分析了话语权的内涵,认为“话语权是由于掌握了话语的创建和维护而获得的一种影响他人陈述,进而影响舆论及他人行为的特殊权力”。[4]郑航生分析了学术话语权的二维特性,认为学术话语权就是权利和权力的有机统一,权的主体与客体的有机统一。“权利着重指行动者作为主体所具有的话语自由;权力则着重指主体作为权威话语者对客体的多方面影响。”[5]胡刚认为,意识形态话语权包括话语基础、话语主题、话语内容、话语方式、话语主体、话语客体等基本要素,强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只有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同和践行,才能取得“建言立说”的“关键席位”。[6]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论述可知,无论是何种话语权,其实践建构和理论解读都离不开“客体—中介—主体”的三维框架。但在话语权的解读中,一些学者更多的是强调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在分析框架中呈现出“主体→中介→客体”的单向度作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客体对主体的反作用,也即缺乏“客体→中介→主体”的反向分析模式。事实上,话语权的建构呈现出“主体中介客体”的双向互动模式,话语客体无论在话语权的实践建构还是理论解读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略。

2.“主体中介客体”模式下话语权的再认识。从话语权建构的逻辑看,所谓话语权,就是话语主体借助话语的建构、维护和传播,对话语客体实施“有效”影响而获得的权利(力)。如果这种影响是低效的、无效的甚至是负面的,话语主体就无法获得或者无法很好地获得话语权,或者会妨碍、弱化、消解已有的话语权。在话语权的建构中,主体、中介、客体是三个基本要素,它们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话语主体是话语的建构者、维护者、传播者,因而也是话语权的主导者。话语主体建构、维护、传播话语的地位、能力、策略、手段、方式等不同,对话语客体的影响也就不同;中介就是话语本身,它是话语主体和话语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手段和工具。话语的主题、内容、形式、质量等不同,对双方的影响也就不同;话语客体是话语主体通过话语所要影响的对象,是话语的接收者和反馈者。话语客体对话语是否认同以及认同的程度,是评判话语主体话语权有无、大小、强弱的重要尺度,并从根本上决定着话语主体获得的是何种话语权。从话语权建构的机制来看,话语权的建构体现着话语主体和话语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一方面,话语主体借助话语影响话语客体,并通过话语客体的反馈信息不断调整话语的内容、形式、策略等,藉此获得、维护或提升话语权。另一方面,话语客体在接受话语影响的同时,也会根据自身需要、情感体验等,对话语作出或认同或拒斥或调整等行为,藉此影响话语主体,维护自身权益。故话语权的建构体现着话语主体的话语供给和话语客体的话语需求之间的矛盾,归根结底体现着双方的物质利益关系。

从话语权建构的历史经验看,在一定阶级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必然在意识形态上也要占据统治地位,因而是该社会话语权的建构者、维护者、主导者。对统治阶级权力的解构或颠覆,往往首先表现为对统治阶级话语权的解构或颠覆。因此,如何使被统治阶级认同本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话语,始终是统治阶级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从这一角度看,“话语权”所强调的就不再仅仅是说话的资格和权力,而是“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意识形态主导权”。[7]

3.话语权视阈下“中国特色”大众认同的地位与作用。在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建构中,人民群众无疑是话语客体的重要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话语能否得到大众认同至关重要。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8]这实际上是明确: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获得,必须建立在自身彻底的基础上。因为只有彻底,才能获得群众认同,并通过群众的实践成为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列宁也指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渗透到群众的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9]在反对教条主义的过程中,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强调要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点,要让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他指出,理论“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10]此外,我党还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强调必须使马克思主义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可见,注重引导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话语的认知、认同和践行,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得以建构、维护和提升的一条根本经验,也是我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根本原因。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特色”话语是由一系列概念、范畴、术语及基本原理通过一定的语言表达方式构成,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立足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在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它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融汇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各部分,集中表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核心理念、根本方向,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底蕴、实践基础、理论内涵和价值取向,“是一段时期内国家形象和发展道路的折射与缩影。”[11]“中国特色”话语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大众认同,关系到“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建构,关系到我国在“中国特色”问题上的话语权的维护和提升,关系到全党全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因而是一个值得关注并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话语权视阈下“中国特色”大众认同的话语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影响日益扩大,这为“中国特色”的大众认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特色”的大众认同也面临着多重话语困境,这对我国在“中国特色”问题上的话语权构成了严峻挑战。

1.“中国特色”大众认同面临着学术话语困境。“中国特色”话语直接源于我党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此后,在党的几代领导人的讲话、报告、著作以及党和国家的文件、文献中,“中国特色”一词频频出现,并与其他概念、范畴、话语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关于“特色”的概念群和话语群。毫无疑问,这些概念和话语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新成果,是“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中的权威性、稳定性话语,是引领“中国特色”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国际话语等的标杆,是“中国特色”大众认同的话语基石,因而也是我国获取“中国特色”话语权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与“中国特色”政治性话语的发展相适应,我国学术界围绕“中国特色”是什么、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有什么意义等基本问题展开了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就宏观层面而言,“中国特色”的系统性学术话语相对欠缺。如从纵向看,“中国特色”的发展是一个过程,需研究其建构主题、建构依据、建构机制、建构路径、发展阶段、基本成果、基本经验、历史意义等;从横向看,“中国特色”是一个系统,需研究其建构要素、科学内涵、基本内容、内在逻辑、外在表征、总体框架等。但到目前为止,此类系统性的研究成果极其少见。[12]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其他国家相比,究竟“特”在哪里,目前学者们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根本制度、具体体制、核心理念、价值取向等的比较上,较少深入到不同国家的社会历史、实践基础、理论根基、文化渊源、思维方式等层面进行追根溯源式的考察。就微观层面而言,“中国特色”的学术研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在“中国特色”概念的界定上,需要弄清楚其内涵、外延、实质,但学者们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没有达成一个权威性的共识,已有的认识中也存在着不少误解、误读,最典型的莫过于将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起点的特殊性”“人文环境的独特性”“国情的特色性”等纳入到“中国特色”的范畴。再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概念群中,“中国特色”与“道路特色”“理论特色”“制度特色”以及“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最鲜明特色”等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对其进行合理的划分与整合,目前学术界也没有作出很好的说明。

作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中的抽象性、概括性话语,“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侧重于严谨性,强调的是话语能“理论联系实际”,因而是对“中国特色”的理性解读和科学论证,并为“中国特色”的政治话语、大众话语、国际话语等提供学理支撑。“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中存在的不足影响了“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内在的逻辑性、连贯性以及外在的系统性、完整性,影响了自身的解释力、说服力,削弱了我国在“中国特色”问题上的学术话语权。这又势必会影响人们对“中国特色”认知的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而妨碍“中国特色”的大众认同。

2.“中国特色”大众认同面临着大众话语困境。在“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中,如果说政治话语处于核心层次,学术话语处于中间层次,那么大众话语就处于外围层次,“中国特色”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場、观点、方法要为广大老百姓所掌握,就必须转化为大众话语。然而相对于“中国特色”政治话语、学术话语的发展,“中国特色”大众话语的建构和传播明显滞后。

要將包含着一系列抽象概念、范畴的“中国特色”话语转化为具体的、感性的大众话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目前在我国党报党刊、电视网络等载体中,关于“中国特色”的宣传报道并不少见,但有的报道宏大叙事多,平民叙事少,以至于在不少民众看来,“中国特色”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相距遥远,甚至毫不相干;还有的报道内容要么晦涩难懂,要么空洞无物,形式公式化、口号化,严重脱离了大众的生活实际、价值诉求和话语特点,无法调动大众认知、认同“中国特色”的积极性、主动性。此外,作为大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我国各大学、中学虽然也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但却极少有对“‘中国特色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解读,所以“中国特色”这一概念尽管为大众所熟知,但大众对其历史由来、科学内涵、价值意义等则知之甚少,甚至会基于各自的实践经验、知识水平、情感体验等,对“中国特色”进行随意的解读,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网络上人们对“中国特色”的理解五花八门,似乎“中国特色”就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面装,甚至还有少数民众把中国社会存在的一些消极的、负面的现象揶揄为“中国特色”。

作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的大众话语侧重于通俗性,强调的是话语能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因而是“中国特色”理论通向大众的中介、桥梁、纽带,是大众掌握“中国特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话语工具。“中国特色”大众话语建构和传播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严重地影响了大众对“中国特色”的认知、认同和践行,进而削弱了我国在“中国特色”问题上的大众话语权。

3.“中国特色”大众认同面临着国际话语困境。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和影响力的扩大,如何让世界更好地了解、认识和接受中国,这是我们在“中国特色”话语建构和传播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但在现实中,我国尚缺乏一整套将自身特色讲清讲透的国际话语体系,还无法很好地做到“中国特色,国际表达”,以至于在对外宣传中我们常常遭遇这样的尴尬:“自我表达,太中国化;以人家语言表达,又他者化”,这是中国赢得国际话语权始终面临的重大悖论。[13]

长期以来,我国在国际话语交流中处于西强我弱的不利地位,即便到了今天,中国的综合国力虽然有了很大增强,但国际话语权却并未得到相应提升,“我们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14]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各国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根本制度、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不同,对“中国特色”的解读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其中虽然不乏客观、公正的评价,但也存在着不少误解、误读甚至是恶意的贬损、歪曲、攻击。如基于惯有的冷战思维和“西方中心主义”的优越感,一些西方媒体和学者往往会将社会主义从“中国特色”的解读中剔除出去,或者借“中国特色”的探讨质疑、否定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或者将“中国特色”引导至西方所谓的“普世文明”和“普世价值”中去解读,最终得出“中国特色”就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偏离、背叛、否定等错误观点。对此,有学者指出:有些西方学者“受意识形态影响比较严重,会看着‘苹果来论述‘橘子,所以需要一大批人来研究中国、解释自己,这非常重要”。[15]

从国内来看,有些学者不顾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理论和话语,借助学术创新、与国际接轨等名义,简单套用西方的概念、范畴、话语等来评判中国现实、注释中国问题,或者用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来证明西方理论范式的“普适性”,削中国实践之“足”,适西方理论之“履”,这种挟洋自重的教条主义严重抑制了“中国特色”国际话语的建构和创新。与此相反,一些媒体和学者对打造“中国特色”国际话语的紧迫性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在“中国特色”的解读和宣传上固步自封、自说自话,也极大地阻碍了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学者郑永年就指出:“中国在对外宣传时要避免过度强调中国特色,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特色,因为中国自己还解释不清楚什么叫中国特色。”[15]

作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的国际话语侧重于开放性,强调的是话语能“融通中外”,因而可视为“中国特色”国内话语的延伸,是国际社会了解、认识中国的工具、平台和窗口。“中国特色”国际话语建构和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地妨碍了“中国特色”的国际认同,削弱了我国在“中国特色”问题上的国际话语权,这反过来又势必会影响国内大众对“中国特色”的认知和判断,进而影响“中国特色”的大众认同。

三、话语权视阈下强化“中国特色”大众认同的路径选择

“中国特色”大众认同面临的话语困境,集中体现着话语主体和作为话语客体的大众在“中国特色”话语层面上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是我国在“中国特色”话语的建构和传播中未能很好地满足“中国特色”大众认同的话语需求。要解决这一矛盾,牢牢掌握“中国特色”问题上的话语权,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遵循大众认同的一般规律,大力推进“中国特色”话语的科学化、大众化、国际化建构,多维度强化“中国特色”的大众认同。

1.推进“中国特色”话语的科学化建构,从真理维度强化“中国特色”的大众认同。对“中国特色”的科学认知是“中国特色”大众认同的前提和基础,而“中国特色”话语的科学性归根结底源于其理论的彻底性。因此,要掌握“中国特色”问题上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大力推进“中国特色”话语的科学化建构。

首先,夯实理论基础。“中国特色”话语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而非别的什么主义。马克思主义明确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统一性和多样性、决定性和选择性的有机统一。在探索俄国发展道路的过程中,马克思强调绝不能将他关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概述简单地套用到俄国,必须看到俄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列宁也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但每个民族通往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和形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共领导人也强调不能照抄照搬别国模式,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共领导人的“特色”思想,掌握其中根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示其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推进“中国特色”话语科学化建构的根本举措。

其次,解决理论问题。树立正确的问题意识,不断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是推进“中国特色”话语科学化建构的切入点和关键所在。目前“中国特色”的理论研究还存在着不少热点、难点、盲点问题,就国内而言,学术界还缺乏对“最鲜明特色”的研究,缺乏对各类“特色”之间的关系及分类标准的研究,“更重要的是缺乏一种整体视野下的分层次的深入研究”。[16]就国外而言,“中国特色”话语分歧的背后实际上是各自立场、观点、方法的不同。如何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假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系统分析和深刻批判,也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再次,推进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推进“中国特色”话语科学化建构的动力源泉。恩格斯指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17]也就是说,“术语的革命”源于“新见解”的提出,离开了“新见解”,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术语的革命”,就不可能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特色”问题上的理论创新兼具批判和建设的双重属性,也即我们既要注重对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概括”“打造”和“建构”,也要注重对现有概念、范畴、表述的“审视”“检讨”和“完善”。基于目前“中国特色”的话语现状,后者尤其值得高度关注。

2.推进“中国特色”话语的大众化建构,从价值维度强化“中国特色”的大众认同。对“中国特色”的价值认同是“中国特色”大众认同的核心。习近平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必须搞清楚。[14]要掌握“中国特色”问题上的大众话语权,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思路,大力推进“中国特色”话语的大众化建构。

首先,反映大众生活。毛泽东指出:“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马克思主义。”[18]858要推进“中国特色”话语的大众化建构,就必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转变那种高高在上、远离大众、不关心大众世俗生活的话语倾向,要善于把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化为形象的生活逻辑,要善于运用报刊、图书、杂志、影视、手机、网络等传统的和新兴的媒体,加大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宣传力度,加大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阐释力度,加大对民生、民情的关注程度,把更多的目光、镜头对准老百姓,把“中国特色”的宣传和教育切实融入到他们日常的、平凡的、现实的生活世界中去。

其次,聚焦大众利益。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9]“中国特色”话语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就是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话语只有关注大众问题,反映大众诉求,维护大众利益,才能真正获得他们的认同。如习近平在谈到中国梦时指出,我们的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20]这里涉及的都是大众具体的、真实的、个人的利益,这就很好地诠释了中国梦不仅是国家梦、民族梦,而且还是老百姓的个人梦,既体现了中国梦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在大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再次,符合大众思维。毛泽东在1942年指出:文艺工作者要做到文艺的大众化,就必须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作呢?英雄无用武之地,就是说,你的一套大道理,群众不赏识。”[18]851同理,要增强“中国特色”话语的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使之在大众中入眼、入耳、入心、入腦,就必须充分了解大众的阅历、身份、职业、知识、心理、思维等,在宣传教育中采取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情理交融的言说方式,让大众听得懂、听得进、乐意听。反之,脱离大众的思维模式、表达方式、接受习惯,尽说一些大话、空话、套话,不仅不会说服大众,而且还会引起大众的厌恶、反感和拒斥。

3.推进“中国特色”话语的国际化建构,从时空维度强化“中国特色”的大众认同。“中国特色”的国际认同是“中国特色”大众认同的有力保障。要强化“中国特色”大众认同的国际基础,掌握“中国特色”问题上的国际话语权,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要求,大力推进“中国特色”话语的国际化建构。

首先,关注国际问题。“中国特色”话语的国际化建构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紧扣时代脉搏,应对时代挑战。要善于在设置国际议题、解决国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彰显“中国特色”的魅力与价值,扩大“中国特色”话语的国际影响。否则,只关注中国问题,只强调“中国特色”的中国价值,就不可能在世界上获得重要话语权,甚至还会被边缘化。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又向外看,“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14]

其次,坚持开放原则。“中国特色”国际话语的建构不能自弹自唱,必须走出国门,否则就会坐失阐述“中国特色”的主动权,使“中国特色”成为一些国家误解、误读、歪曲中国的代名词。“中国特色”国际话语的建构也不能片面迎合他国的话语内容和话语方式,否则就会导致自身话语根基和话语特点的丧失,这不但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反过来还会侵蚀国内已有的认同基础。只有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洋为中用、综合创新的基本方针,在“中国特色”国际话语的建构上做到“精神实质不变、内容形式创新”,增强话语的吸引力、解释力、说服力,才能深化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

再次,把握宣传维度。习近平指出,对外宣传“中国特色”,一定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21]这实际上指明了对外宣传“中国特色”的三个基本维度:必须植根于中国的历史、现实以及时代特征,这是时空维度;必须立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中国传统文化,这是理论思想维度;必须反映中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这是主体维度。唯有把握好这三个基本维度,才能在对外宣传中有效避免和澄清国际社会因事实认知上的偏差以及价值观念上的偏见等而导致的对“中国特色”的误解、误读。

参考文献:

[1]徐宝强,袁伟.运用与翻译的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1.

[2]陆杨,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三联书店,2000∶39.

[3]张小明.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J].美国研究,2005,(1).

[4]刘笑盈.关于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思考[J].对外传播,2013,(6).

[5]郑航生.把握学术话语权是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关键[N].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14-01-17(02).

[6]胡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审视与建构[J].社会主义研究,2016,(5).

[7]张国祚.关于“话语权”的几点思考[J].求是,2009,(9).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9]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00.

[10]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

[11]孙旭红.“中国特色”的话语特征及其价值[J].江苏大学学报,2016,(4).

[12]欧永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研究述评[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6,(1).

[13]王义桅.打造国际话语体系的困境与路径[J].对外传播,2014,(2).

[14]習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2).

[15]王眉.把中国模式解释好——郑永年谈中国的对外传播[J].对外传播,2011,(1).

[16]李国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研究”综述[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3).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

[18]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20]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6(04).

[2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引起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和社会各界积极反响[N].光明日报,2013-09-10.

【责任编辑:宇辉】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