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

2017-07-29伍玉振昌业云

理论导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社会稳定内在逻辑基层党组织

伍玉振+昌业云

摘要:现代城市社区治理转型产生的倒逼机制和来自于党内的自我革新理念,要求基层党组织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对自身工作定位和内容方式等作出适应性调整,以实现新时期的政党价值与目标追求。本文以城市基层党组织的功能拓展与完善为视角,深入分析社会治理转型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在机理,着重从制度建设、领导模式、组织结构和行为属性等方面探讨提出了促使两者良性互动关系形成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城市社区治理;内在逻辑;利益整合;社会稳定

中图分类号:D267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7-0022-04

引言

城市社区是市民生活共同体与精神共同体的聚集地,同时也是国家社会治理结构中的基层单元。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城市基层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转变政府单边管理格局,形成多元主体协商合作的新型治理网络。社区党组织处于城市基层政治社会权力结构的核心,是政府、党和社会三维架构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基层社会治理转型的推进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通过相关文献梳理发现,目前在社会治理转型视域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研究多聚焦于基层党组织在单位制向社區制转变中自身的功能转型、方式转变、理念创新和权威重建等方面。对于党组织建设与社区治理之间关联的研究,一般倾向于对党在社区治理中领导地位的重新强调,以及党领导下基层协商民主路径的探索,较少关注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创新背后的逻辑和运行机制的分析研究。基于此,本文将深入研究社会治理转型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在机理,结合基层党组织功能属性的分析,剖析作为城市基层社会公共权力掌握者的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转型的逻辑缘由、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并提出两者良性互动关系形成的具体路径。

一、基层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内在逻辑

基层党组织作为社区公共权力的领导核心,是完善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水平的重要主体力量。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基层党组织除需要承继原有历史逻辑与发展路径外,还需要适应社会新常态的变化,积极整合社会力量,引导和推进社区自治和公民社会发展。

1.适应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需要,提升社会治理的参与水平。政党治理与国家政权、社会治理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是衔接国家公共权力和社会民众利益之间的桥梁和纽带。[1]我国城市基层管理由单位制转化为社区制后,原有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单位组织形态被打破,大量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任务回归社会,被分配到街道和社区的职责范围内,使基层成为了国家权力与社会力量互相交织、渗透,甚至冲突的基本场域。但是,与国家权力的缩放下移相对照,基层社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治理却面临着能力欠缺、自我发育程度相对迟缓的问题,迫切需要党和国家作出引导和策略性调整,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中共治双赢局面的形成。这表现在,十八届六中全会党重新确立了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统一路径,明确了党执政之政治基础与社会基础不可偏废的治理理念,要求党承担起更大的参与社会治理的责任。[2]具体到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加强自身的建设来推动社区治理体系现代化,进而促进整个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带来社会善治的实现、人民福祉的提升。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拓展功能属性的边界,一方面通过政党属性增进政府与社会互动,缓解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中造成的制度摩擦与不适;另一方面发挥社会性代表的属性作用,让社会力量“接近”政府,搭建起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促使行政权力与社会自治的有机结合,推动民众参与并形成有效的社会协商。

2.推动社会整合机制创新的需要,维持基层秩序和社会稳定。市场化改革和社会转型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利益多元化和异质化,具有自主意识和能力的社会主体日益成长,促进了社会化的资源积累机制衍生与发展。这使国家很难再依靠简单的行政下延或行政边界扩大来构建基层权威,从而迫切需要增加一个非行政色彩的力量来和政府一起实现对基层原有的行政动员整合机制的创新,[3]重构政社互动方式,共同维护政治社会秩序的稳定。显然,以社区居委会构筑整合机制的组织基础易于导致其自治性质发生变异,窒息社会自治精神的培育,而妇联、团委等群团组织因权威与能力不足显然难以承担使命。纵观之下,基层党组织兼具政治性和社会性,一方面可以通过政党属性回应和承接政府职能转变而释放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需求,合法性“渗入”社会之中,将政府的公共政策隐性贯彻于社区之中,减少政府在基层的行政阻力和成本,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另一方面利用社会公共属性能够拓展社区居民的利益表达渠道,对社区居民的民生、利益诉求进行一定的组织表达与整合,促进社区公共领域的成长与成熟,实现国家权力与市民日常生活的有效连接。

3.促进社区党建自身发展的需要,累积良性的社会政治资源。“政党是把一端架在社会,另一端架在国家上的桥梁。”[4]现代政党性质决定着政党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与流动的系统,[5]自身的发展与转型必须同社会发展保持同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由于城市化、市场化、工业化的飞速发展以及大众媒介的推广、政治参与面的扩宽等因素影响,使得政治、政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社会和经济变革,[6]影响到政党利益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推进。而中国特定的政治结构和政党体系决定着如果没有党治理的制度化、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为了确保党始终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必须相应提高政党的现代化水平,提升政党的社会参与程度,扩大政党的社会化基础。

基层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创新,利用和发挥自身的制度和组织优势,有助于创造和累积起良性的政治发展资源。基层党组织通过参与政府在社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事务,引导和整合居民的政治参与,带动社区的自我服务能力与社会组织的专业服务能力的发展,对政府的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形成正向推动力;依靠党组织作为基层公共权力核心的优势,引导和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在基层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可以形成对政府行政力的监督,让政府更加具有社区回应性;引导市场在追逐效率的同时承担更多的社区责任;注重社会力量的发育和成长,促使社区共同体建设的形成。[7]

二、当前基层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改革开放的直接结果是总体性社会的解体与释放,逐步衍生和形成了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8]引发社区治理环境、治理主体和治理方式的新变化。这使基层党组织在有效参与社会治理创新中面临着来自于目标定位、理念转换、路径选择、模式转型等方面的困境与挑战。

1.党建理念转型迟缓,存在忽弱忽强的倾向。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受制于急剧的社会制度变革和宏观的国家诉求变化影响,以及来自于自身的资源权力约束,在理念转换上不能有效适应最新的实践需求,出现偏松偏紧两方面的建设倾向。一方面是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着忽视和弱化党组织的作用。在一些地方的党建理念中依然遵循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国家与社会的二元纵向思维,不能横向从基层社会治理的多元多维主体实践出发,导致党的因素往往被置于国家与社会建设的视野之外,要么熟视无睹,要么拘泥于其阻碍社会自主力量发育的观点。也就是说,在基层党组织、政府和社会的三维关系中忽视党组织建设这一环,或将党组织建设归并入政府建设之中,使其陷入“边缘化”的处境。具体表现为党组织空缺、党组织空转,或动员组织群众的力量减弱、手段单一等,[9]使党组织整合社会能力下降或在多元化社会治理主体中主导地位丧失。“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10]另一方面是许多基层党组织继续坚持管控思维和“威权主义”[11]逻辑,侧重于对基层秩序维护和社会的全面控制。党的基层组织是联系国家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双重代理人角色,[12]既代表党向基层社会传递党的意志和行动纲领,又代表社区居民向党表达意见和诉求。但是在实践中许多基层党组织对两种角色的把握经常出现偏差,更多地扮演起单向度代理人角色,主要是加强党在基层的掌控力,而忽视下情上达的作用。随着社区多元治理理念不断深化,以及城市化、信息化等现代元素的不断注入,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自主意识逐渐由隐性转向显性。在这种环境下,基层党组织如果依然单纯地强化国家权力向基层社会的渗透,将会挤压社会自治和自主发展的空间,同时也使得党和政府为维护社会刚性稳定而陷入无穷尽的疲于应付,导致社区党建权威与社区民主发展的对立,反而约束了党组织社会化和现代化功能转型的实现。

2.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面临权威重建的挑战。在计划经济和单位制时代,城市基层的治理主体主要是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区建设”的提出与推进,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元素参与进来,基层社会治理开始由过去相对封闭、单一、线性的形態逐步演化为开放、多元、交织的形态。[13]社会治理主体变得多元化和复杂化,除了基层党政组织、居民委员会以外,还包括众多政府派出机构、驻区单位,以及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

社会治理格局的变化以及众多治理主体的出现,使我们在总体性社会时期形成的党的基层领导方式与转型后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出现错位。由于众多社会治理主体在组织任务、目标取向、运作机制、作用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不同,大大挤压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范围,影响到基层党组织对国家意志在社区的贯彻顺畅度。尤其是大量“游离态”的两新组织体与党政部门不存在纵向的隶属关系,滋生于既存控制体系之外,给基层党组织向它们施加某些影响和制约,协调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继续保持和发挥党组织的社会治理核心作用形成一定的挑战,使基层党组织面临着“转型社会的权威危机”。[14]

3.功能转型缓慢,滞后于社会建设的实践需要。伴随城市化过程的迅速推进,社区治理呈现出了空间区域化、主体多元化、关系复杂化的局面。党组织原先主要基于组织动员构建的功能体系越来越难以应付转型社会的多变,加之受到现代政治理念和社会治理理论的影响,其权力、职能和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表现为:一是党组织的科层式管理结构不能有效适应社会治理扁平化的需要。城市社会单位体制的解体和市民社会的成长使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从纵向控制到横向互动的转变。[15]但目前绝大部分党组织依然延续计划经济时代政党行政化的路径,依托于国家在基层的行政资源而设置,呈现出党的组织与行政组织同构同质性的特点,在领导方式、组织结构和活动方式上表现出行政性强而政党性弱。[16]而扁平化社区治理中突出强调治理主体的非行政性权力运作和重大事项的平等协商共议。也就是说,党组织在扁平化社会治理中核心主体地位主要体现为规则制定的资格确认以及保证其它主体遵守已制定的规则。显然,许多基层党组织的行政性特征不利于现阶段多元化主体的社会治理创新。二是面临着组织动员型政党向社会服务型政党性质转变的难题。现代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已从过去主体“单一控制模式”向网络状“多元合作模式”进行转换。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如果依然基于扩大组织规模、强化意识形态以及增加学习培训等传统方式来对自身调适,[17]显然无法满足社会快速变化的需要,必将使党组织出现功能上的缺位、越位,或功能实现机制的不畅等,进而引起社区权力结构失衡与社区秩序失范。

4.社会利益代表能力下降,难以承担利益整合与协调的角色。社会是政党获得资源与合法性的基本场域。社区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的最基本单元,其责任在于影响和保证公共权力始终运用于社区公共利益的维护,赢得社会性基础的支持。而在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以及城市单位制的解体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发生如下变化:国家对社会资源的掌控已由垄断向市场化方式转变,在许多领域不再依赖于行政权力对社会资源进行直接分配;国家与社区居民个体之间由“国家——单位——居民”逐渐转变为“国家——市场——居民”的关系链,两者之间原有的“依赖——庇护”和“服从——命令”关系演变为契约关系或“委托——代理”关系;基层社区居民由单位制时代的熟人社会过渡到陌生人社会,存在着强烈的群体异质性和利益诉求复杂性。以上这些变化导致国家基于传统利益调节机制基础上的介入和解决社会利益冲突的能力弱化,短期内新的利益调节机制又难以建立,必然激起部分居民群体,或治理主体间在一些领域发生对抗,或隐或显,呈现“一致与冲突”的治理困境。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主体——基层党组织,假如面对这种冲突不能适时地采取对策予以疏通或引导,将在一定程度上侵蚀党的合法性和代表性基础,带来社区社会秩序的失范。现实情况是,许多城市的基层党组织面对这种变化,“政党及其权力都深陷危机”,[2]利益代表性功能正在逐渐下降,表现为:作为联系城市社区与国家的桥梁功能正在衰落,作为政府在基层的制度性主体和社会性主体正在饱受诟病。

三、功能属性视域下基层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路径选择

现代社会治理转型产生的倒逼机制和来自党内的自我革新要求,迫使基层党组织要在制度建设、领导模式、组织结构和行为属性等方面作出适应性调整,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来实现新时期的政党价值与利益追求。

1.强化制度供给,推动政治建党与制度建党的结合。在社会转型期,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吸收社会治理中创新性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准则等,加强制度建设和制度适应,逐步拓展和提升参与社区治理的领域和层次,从而使党的运作逻辑更好地满足社会治理的应然与实然需求。首先,党组织要构建起包括引导机制、协调机制、服务机制、保障机制在内的完善的社区党建机制系统,以有效的制度规制来引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整合和主导社区内多元化组织体系的发展及其运作。其次,推动制度建设与社会治理创新的深层次融合。党组织要遵循现代城市社区治理中独特的行政逻辑和文化心理需要,注意制度外部嵌入与社区内部共生习俗之间的调适,将民主、和谐、法治、效率等现代社会治理理念吸收进党的基层制度建设中。最后,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突出党对社区治理的引领与导向作用,将基层党组织的自我革新发展与社会治理结构改善、治理方式变革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国家制度主导与基层秩序稳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2.实现功能转化,由管控逻辑逐步转向社会政党逻辑。恩格斯指出:“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持续下去。”[18]随着社区自治和公民自主性的发展,社区党组织作为党在基层公共权力的维护者,需要实现与社会的紧密结合,以夯实党的社会化基础。首先,基层党组织要由强调政治控制功能重新归位社会政党属性,即从以组织动员功能为核心,转变为以政治领导、政党关怀和社会利益协调为核心的功能结构;[19]更多地通过思想制度的引导、意识形态的输送以及精英型党员干部的培养等非权力性因素来影响和带动社区建设和发展;落实党全面服务社会的政治逻辑和行动策略。其次,基层党组织要淡化行政色彩,对承揽大量行政性工作的状况进行限制和约束;尝试引入现代化组织理念,对城市社区党组织的内部科层结构设置进行调适,修剪和拓展组织的边界,改进社会服务方式,提升社会覆盖面的强度;改革基层党组织的运行机制,由侧重于纵向权力控制转向多元合作和协商治理。最后,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属地化功能和资源整合优势,着力于社会关系的调整,引导和培育社会组织的发展,提升居民对基层党组织的良性观感;在发挥传统组织动员路径优势的基础上引入和吸收网络化、信息化等新兴管理技术,增强党组织与社会互动的灵活性。

3.推动社区治理构成优化,妥善处理与其它组织的关系。基层党组织要发挥连接行政系统与社会组织、社会力量之间政治纽带和“嵌入式引领”[20]的作用,积极推动社区治理构成的优化,以整体性思维协调各方利益主体趋向于共同的社会治理,营造一种和谐的共生态系统。首先,坚持党的领导和社区自治的有机统一。基层党组织是社区多元治理主体的领导核心,但又属于社会政治团体中的一员,要受到社会公共权力的制约。尤其在基层自治体制不断发展完善和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深入推进下,基层党政组织不可能延续原有的控制逻辑。在尊重社区自治的基础上,基层党组织要逐渐从权威和家长的角色回归其政党本位,主要转向利益关怀、利益协调、情感帮扶、公共服务提供等社会性事务方面。其次基层党组织要突出对社会组织的“支持”与“服务”。社区内除自治组织外,众多社会组织也承担着国家行政权力撤离后社区公共事务的治理、社区公共服务和产品的供给以及公共秩序的维护功能。基层党组织要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一种竞争与调和的环境,促进层级完整、门类众多的网络化社区组织结构体系的形成。通过引导它们来对社会资源进行吸收与整合,提升党在基层的资源调配能力。再次,建构基层社会多元主体互动合作的社会行动网络,推动社会重大事务决策的民主化进程。在社区自治空间内,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为共同目标追求,将传统群团组织和各种新兴社会组织共同嵌入社会治理的运行结构中进行资源共享与利益交换,以有效应对特殊利益和特殊需求,实现体制内外社会资源的流动。

4.注重利益整合与加强代表性,推动社会化调节方式的应用。基层党组织要适应社区利益分化、多元主体参与的扁平化社会治理结构的需要,从强调权力的社会控制、单向度的组织动员逐渐转向以意识形态引领为主,注重利益协调和利益整合。首先,加快基于政党属性的基层利益协调机制建设。基层党组织要发挥社会群团组织的代表性作用,构建社区多元利益主体协调机制和协调体系,有效处理各方利益冲突,均衡各方利益分配,并作为它们多元化利益的表达和整合渠道。“执政党只有把社会分化出来的各种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整合成为有着共同目标的统一整体,……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有序、和谐。”[21]基于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建立不同利益群體之间的对话通道,培育成员利益表达的组织化能力,是实现基层利益诉求和整合的重要前提。其次,调整和拓展基层党组织的利益表达范围、方式和层次。不同社群的利益诉求差异决定了社区组织分化程度和整合难度。基层党组织要在维护全体公民利益的基础上,运用社会政治团体属性的优势合理介入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提升社区居民对基层党组织的心理认同度;推动基层党组织利益调节方式的社会化,打通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方式的通道,融合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边界;扩大基层党组织的代表性,注重社区公共民意的收集与提炼,在博弈与协商过程中升华为党的政策主张。

5.加强党组织的权威建设,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社会中领导权、执政权的核心代表,提升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民众中的公信力和认同度,对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基层党组织作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要组织载体,要主动直面社区公共性领域,积极介入社区共同议题的讨论,增强主导公共领域和公共议题的意识和能力。基层党组织要依靠业已形成的各种党政、群团联结纽带以及通过资源共享、利益往来、情感体恤等方式来扩展社区权力结构,扩大基层党组织的代表性基础,推动高异质性和高流动性的城市居民发生持续交往,促进社区社会资本的积累。基层党组织要调整运行方式和目标指向,重点从扩大组织规模、强化组织的政治动员、吸纳功能方面转向社会化控制与协商民主式治理,提升公民的理性思维与表达能力,化解国家公共政策在基层推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梗阻与不适。

总之,在当前基层社会的治理创新与转型中,基层党组织要保持社区公共权力的核心作用,一方面必须加强对基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转型过程的深度参与,缓解社会治理体制改革造成的制度摩擦与不适,解决转型时期权威重建的难题,提升社会治理参与能力;另一方面,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的持续推进和基层社会自主力量的不断成熟壮大,从增进国家与社会互动的角度,党组织要注重服务和反哺社会建設,支持和服务社会自治力量和社会组织的发展,以应对社会利益诉求的复杂化变局,降低社会秩序面临冲击的风险,拉近政府与社会之间有机联系的紧密度。

参考文献:

[1][美]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M].吴勇,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272.

[2]刘建军.政党治理的中国方案——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三重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7,(1).

[3]娄胜华.融入社会才能凝聚社会——城市社区党组织与各类组织的沟通与协作问题探析[J].探索,2005,(3).

[4]Emets Barker.Reflections of Government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2∶39.

[5]王怀明.组织行为学:理论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331.

[6][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4-5.

[7]何艳玲.捍卫邻里:中国社区建设的未来任务[J].国家治理,2015,(34).

[8]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93.

[9]郑长忠.基层党组织转型:走出“边缘化”处境的根本出路[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4.

[11]唐文玉.行政吸纳服务——对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诠释[J].公共管理学报,2010,(1).

[12]何艳玲,蔡禾.中国城市基层自治组织的“内卷化”及其成因[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13]罗新阳.生态变迁与基层党组织功能转型——基于对城市化进程中“村改居”社区的分析[J].领导科学,2012,(32).

[14][美]鲁恂·W派伊.政治发展面面观[M].任晓,王元,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82.

[15]吴锦良.政府与社会:从纵向控制到横向互动[J].浙江社会科学,2001,(4).

[16]郑琦.政党社会化:当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1).

[17]肖棣文.以社会治理体系创新促进城市基层社区党组织建设[J].岭南学刊,2014,(4).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3.

[19]林尚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61-62.

[20]蒋源.吸纳式服务: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转型中的一个过渡机制[J].社会主义研究,2016,(5).

[21]吴家庆,罗凌波.论中国共产党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整合机制的完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

【责任编辑:张晓妍】

猜你喜欢

社会稳定内在逻辑基层党组织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