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价值共识:防范和治理道德风险的内在要求
2017-07-29韩桥生
韩桥生
摘要:形成和夯实道德价值共识,是预防和治理道德风险的内在要求。当前中国社会道德价值共识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价值信仰的缺失、价值理想的失落、价值标准的模糊和价值取向的多元上。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价值共识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范畴,其内容根源于特定社会的生产方式,产生于现实的交往实践中,并与人的需要紧密相关。道德价值共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在实践中的推进需要以利益共享打造道德价值共识的物质前提,以民主法治构建道德价值共识的协商平台,以先进文化增进道德价值共识的社会认同,以社会公正凝聚道德价值共识的内核,以个体德性夯实道德价值共识的基础。
关键词:道德价值共识;道德风险;物质前提;民主法治;社会公正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7-0017-05
现代社会各种风险中,道德风险是最大的风险,道德破产是最大的破产。缺乏共识往往意味着风险正在积聚。在当前中国深化改革、社会加速转型的背景下,形成和夯实道德价值共识,是预防和治理道德风险的内在要求。
一、当代中国道德价值共识的困境
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决定了社会道德价值的多元性,也使得道德价值分歧成为社会的一种常态。特别是在当代社会,“多元并存”是道德价值的真实写照。在道德价值多元的状态下,保持社会稳定有序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从多元走向共识”。道德价值共识关系社会稳定,也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方向,其对社会的有序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的社会结构、利益关系、思想意识日益复杂,也使得当前中国社会的道德价值共识面临困境。
一是价值信仰的缺失。价值信仰危机已是当代人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与西方国家道德建设的历史不同,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同时面临着农业文明、现代文明和后现代文明的三重矛盾。“这种历史错位就使得原来应该依次更替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处在共时态中。那种以人与自然的自在的和原始的合二为一为内涵的传统农业文明的文化精神,那种以人本精神和科学技术为内涵的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精神,以及以消解自我和压平价值重建人与自然的人为合一为内涵的后工业文明的文化精神,同时冲击和挤压着中国民众的精神世界。”[1]上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也导致了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理想的怀疑,并“连带”出道德价值信仰危机的问题。各种矛盾的综合,导致了人们在道德价值信仰上的彷徨与忧虑。
二是价值理想的失落。价值理想的失落突出表现在生活方式的糜烂、内心世界的迷茫、人生目标的虚无等方面。在价值理想培育上,一方面,一些教育者还延续着假、大、空的灌输模式,受教育者的价值理想教育与现实生活脱节;另一方面,一些教育者不但抛弃了教育应有的崇高与神圣,也抛弃了受教育者精神世界不可缺少的理想主义,更多将社会的道德现实“实况转播”给受教育者。中国传统社会一直注重道德价值理想的养成,在道德价值理想上主张高标准要求自己,强调“内圣而外王”,用圣人的道德标准为参照激励自己。但如今长期树立在人们心中的价值坐标倾斜了,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念普遍迷失,人们正以各自的方式寻找纷乱的价值理想。
三是价值标准的模糊。价值标准是道德评价的依据。道德评价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标准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荣辱、正当或不正当等道德价值的评论和断定,通过赞扬、褒奖或批评、谴责,激励人们扬善弃恶。人们道德评价的能力,道德评价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标志着一定道德体系原则、规范被人们接受的程度。在社会转型期,由于价值观念的错位,传统的道德标准受到了双重或多重标准的影响,似乎无论哪一种道德准则都有一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在当今中国,现代的价值追求、传统的价值追求、西方的价值追求同时“在场”,各种道德价值理念和各种道德规范都在发挥着影响力。这种情况下,某一种行为是道德还是不道德,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使得道德评价失范,道德评价的标准呈多维倾向。各种违背社会道德的现象在社会变迁期纷至沓来,给社会主流思想道德及其评价体系造成很大冲击与影响。
四是价值取向的多元。价值取向是主体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做出选择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和态度。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对主体的行为倾向起着重大的影响。价值取向的合理化是人类进步的表征,也是形成道德价值共识的基础。由于社会的进步,人员流动性大增,诸如土地等生产要素对于人们从事生产劳动的禁锢和限制作用已大为减弱。人们生活水平大为提高,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对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追求越来越具有个性化的色彩。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幸福标准。特别是在社会轉型期,社会主流的价值体系受到冲击和挑战,传统的价值观念遭到怀疑和否定,新的价值观念不断涌现。人们生活方式各异,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充斥着各种思潮。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上一个突出问题是“向钱看”和“向权看”现象严重,金钱和权力成了一些人价值取向的标准。价值取向缺乏正确的引导,必将造成价值取向的庸俗化。
由于价值共识的困境,使得现实生活中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标准越来越低,突破“道德底线”的事例屡见不鲜。当“三聚氰胺”“瘦肉精”和“染色馒头”大行其道时,中国人的道德生活俨然已经迎来了必须深刻反思的“底线时分”。道德价值的冲突已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各个领域,并突出表现在官员腐败、社会不公和环境污染三个方面,道德危机和道德风险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大危机和最大风险。没有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就没有现代化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道德的支撑,21世纪注定是道德重建的世纪。当前中国已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构建和夯实道德价值共识事关社会的稳定、改革的成败和民族的复兴。
二、西方道德价值共识构建的理论依据及其缺陷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性背景下的道德价值共识困境问题,成为西方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当代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从问题的回应方式看,大体上可以分为普遍理性主义、德性论和后现代主义三种理论立场。
普遍理性主义在当代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罗尔斯和哈贝马斯。他们都站在现代性的立场上,充分注意到了现代社会利益主体的分化、价值观念的多元这一长期存在的事实,企图在持有不同价值取向的主体之间寻求一种在公共理性基础上的道德价值共识,以反对道德上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
针对现代性中的功利主义原则,罗尔斯通过进一步概括以洛克、卢梭、康德为代表的契约论,使之上升到更高的抽象水平,提出了他的“公平的正义”理论。在他的正义论中,正义的主要对象是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用来分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划分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和负担的主要制度。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开宗明义写道:“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2]为达成公平的契约,罗尔斯在“原初状态”中设置了一幅“无知之幕”(veilofignorance),各方将选择的原则是处在一种“词典式序列”(lexicalorder)中的两个正义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平等自由的原则,第二个原则是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的结合。其中,第一个原则优先于第二个原则,而第二个原则中的机会公正平等原则又优先于差别原则。罗尔斯的正义论具有一种平等主义的倾向。所谓“公平的正义”即意味着正义原则是在一种公平的原初状态中被一致同意的,或者说,意味着社会合作条件是在公平的条件下一致同意的,所达到的是一种公平的契约,所产生的也将是一种公平的结果。
罗尔斯认为,在多元化背景下,社会的全体成员不可能接受同一种学说,诸如阿奎那的基督教义、霍布斯的自由主义、密尔的功利主义、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等统合完备性学说,当然也包括他自己提出的道德建构主义,都无法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一致认同。为了保证社会生活秩序的统一与稳定,就必须发展出一种超脱于各种统合完备性学说的、独立的自由主义正义观,使各种合乎理性的完备性学说能就此达成一致,形成重叠共识。罗尔斯认为,社会达成的共識是有限度的,多元化社会中不可能在社会的所有方面都达成全面共识,共识仅限于政治正义方面。关于重叠共识的形成过程,罗尔斯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达成宪法共识而告终,第二阶段以达成全面重叠共识为终结。
面对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困境和理论难题,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领军人物,哈贝马斯是现代性的坚定维护者。哈贝马斯认为,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结构是一个整体,系统和生活世界是统一的,但在现代社会,系统与生活世界脱节,货币与权力这两种媒介“从外部侵入生活世界”,开始取代交往活动成为人们行为的核心。在哈贝马斯看来,现代性问题的实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道德文化危机问题。解决现代性问题的主要工作就是重建现代性道德。
哈贝马斯将交往行为理论运用到道德领域,创立了话语伦理学,主张道德价值共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生活世界——道德价值共识的存在界域;交往理性——道德价值共识的内核;话语——实现道德价值共识的沟通中介;可普遍化原则、对话伦理原则——实现道德价值共识的基本保证。哈贝马斯认为道德规范的论证和认知不能以现代主体哲学的理性为基础,而应以交往理性为基础;主体性哲学所主张的理性是形而上、超验的、独白式的,所揭示的真理是“统识”的、绝对的、永恒的。而交往理性则是日常交往的、经验的、交谈式的,所揭示的真理是“共识”的、选择的、开放的。[3]哈贝马斯认为道德的普遍性就是利益的普遍性,道德规范的力量体现了普遍的利益,强调只有那些所有人都同意的道德规范才是普遍有效的,这就需要在个人利益和普遍利益之间进行沟通,沟通的中介就是交往对话。哈贝马斯认为,为了保证对话参与者能够达成道德价值共识,需要某种道德对话的“理想语境”和公平的对话程序,伦理学的真正任务在于提供这种对话的公平程序,以保证道德对话的开放与自由。
德性论在西方思想界主要体现在共同体主义思潮中,以麦金太尔为著名代表。麦金太尔认为,现代性道德的危机有现实方面的原因,也有理论上的危机。从社会现实原因来说,现代性道德危机的最深刻的根源就是现代自我的出现。这种自我在争取自身权利的同时,也丧失了由社会身份和既定人生目标所提供的种种规定性。“他们能够是任何东西,能够扮演任何角色、采纳任何观点,因为他本身什么都不是,什么目的也没有。”[4]42从这种现代性自我出发,必然走向道德相对主义。从理论上的原因来看,麦金太尔认为现代道德哲学家们所持的主要是一种义务论的道德理论,丧失了传统社会的目的因素。“因为在他们所共有的道德规则、戒律的概念和他们共同的人性概念(尽管他们之间也有较大差别)之间,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不一致。”[4]67从而使得无论是在道德理论上还是在道德实践中,真正的权威不是客观的普遍的道德戒律,而只能是个人的主观情感好恶。对于如何走出现代性的道德危机,麦金太尔认为康德式的普遍理性主义不是出路,尼采式的感觉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也不是出路,而是主张回归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传统,以德性拯救现代性的道德危机。麦金太尔的德性论从整体上说,是目的论而非义务论的,是品格论而非规则论的,是共同体主义而非个人主义的。对于现代社会道德价值共识的构建,德性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提醒我们正确处理普遍价值追求与个体德性的关系,重视个体德性在社会道德价值共识建设中的作用。
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70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起初出现于20、30年代,用于表达要由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的范畴。后现代主义主张道德相对主义,反对存在普遍性的道德价值共识。后现代主义认为,人类测量并描绘宇宙的能力,无论是任何一种精确、绝对、普世通用的方式,都有其极限,所以“绝对真实”是不存在的,只能是一种幻觉。一切“客观的知识”分析到最后还是“个人的知识”。有意义的叙事就是道德,而何种故事有意义不是由讲述者而是由听者决定的。这是后现代主义的大前提:注重差异,而不是相似之处。对于社会的道德价值共识而言,后现代主义更多是在起着解构的作用。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主张为现代社会思考道德价值共识提供了一个反思的视角,有助于深化对道德价值共识问题的认识。
西方社会关于道德价值共识问题的探讨,其中有些觀点毫无疑问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但国外对道德价值共识的研究也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研究的标本主要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立论的依据是发达国家的生产力,虽然各派的主张看似相互矛盾,观点各异,但立论的出发点都是根据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提出的各种改良建议,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具有明显的阶级性,这些观点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毫无疑问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理论,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其二,研究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抽象的哲学思辨和理性假设方法,脱离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且各派学者均有将自身观点绝对化的倾向,这在后现代主义流派中表现得尤其突出,极端地强调了道德价值共识问题中的某一点具体要求,而忽视了其它要求,这对处于改革探索中的中国社会来说,特别要引起警觉。
其三,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唯心主义历史观,如罗尔斯“原初状态”下处于“无知之幕”的假设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不是用历史的、发展的、整体的眼光来看待道德价值共识问题,必然把其重叠共识理论当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忽视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历史阶段性、特殊性。这些都是我们在考察西方道德价值共识理论时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在道德价值共识问题上的理论主张
非马克思主义道德价值共识形成依据最突出的缺陷在于脱离生产方式、缺乏实践性和否认阶级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道德价值共识形成的哲学基础。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中的统一性,道德价值共识存在于个体的道德认识中。道德价值共识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范畴,其内容根源于特定社会的生产方式,产生于现实的交往实践中,并与人的需要紧密相关。
首先,道德价值共识根源于特定社会的生产方式。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道德价值共识作为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道德价值共识根源于生产方式,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是人们借以“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的产物”。“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而且这种共同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首先是作为彼此有了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5]536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步决定着社会道德价值共识的演变历程。只要社会的生产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道德价值共识的形成就有了稳固的经济基础。
道德价值共识由经济基础决定,产生于经济关系之中。恩格斯指出,道德作为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特别是经济关系的产物。“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6]由于同一个时代生产方式的相对确定性、稳定性和延续性,根源于其的道德观念也相对具有确定性、稳定性和延续性。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价值共识也延续了两千多年。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后,自由、平等和博爱一直是西方国家的核心道德价值追求。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完成后,生产方式的特性也将具有稳定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为道德价值共识的形成和稳固提供坚实的根基。所以,道德价值共识的形成从其根源上来说是可能的。
其次,道德价值共识产生于现实的交往实践中。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的交往实践是理解道德价值共识的基石。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交往实践是人类历史形成的前提,没有交往实践,就没有世界历史的形成,因而就不会有人类普遍的发展。正是在交往中,各种主体间互通有无、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因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5]520恩格斯说:“由于交通工具的惊人发展……第一次真正地形成了世界市场。”[7]马克思说:“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5]50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个人力量(关系)由于分工而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靠消灭分工的办法来消灭。没有共同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5]570-571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5]571这个“真正的共同体”,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人联合体。[8]
交往实践是产生道德价值共识的基础和前提。“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5]524“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5]525一方面,道德价值共识是交往实践的产物。离开人们的相互交往实践,道德价值共识不可能凭空产生,孤立的个人也无需共识,对调节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的认可正是出于交往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道德价值共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旦在交往实践中形成,也会对交往实践起反作用,可以对人们的交往实践起到规范、引导、教育的作用。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生产和生产力的发展史,也是交往和交往形式的发展史。共识不是神的旨意,也不是人类的虚幻结果,而是人们相互交往实践的产物。在交往实践中,各个团体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融合,最终形成各方认同的道德原则和基本规范,以指导人们的交往实践。随着科技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人类的社会交往实践活动已呈现出全球化的特征,在道德领域形成世界的普遍共识已成为可能。
最后,道德价值共识服务于人的需要。“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哲学变革———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出发点,从实践出发阐释“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变革近代哲学抽象人性理论的成果。马克思指出:“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9]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有物质需要,而且也有精神需要。恩格斯说:“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10]尽管人的需要不能不带有动物的本性,但由于人的社会性实践不能永远停留在原始阶段,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的需要中力图摆脱兽性的倾向日益明显。
道德价值共识也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人的需要促进了道德价值共识的形成。离开人的需要谈道德价值共识,那无疑将陷入唯心主义的共识观中去。早在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在《论真理》中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道德价值共识的依据可以从主体本身的需要来阐释。人对自身需要的自发调整是与生俱来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抽象化的、单独的个人从来就是不存在的,抽象化的个体人只能是而且永远是社会人,即带有社会性的个人。马克思并没有否认人类有共同的生活准则。因为在同一社会中的各个阶级,生活于同一社会经济结构中,处于同一历史发展阶段,有着共同的历史背景,他们的需要必然会有许多共同之处。这样,在同一个社会中生活的人,总会有一些共同的、必要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得到社会的一致认可,从而形成社会的道德价值共识。相反,如不形成共识,相互协调、控制冲突,人的需要更无法得到满足。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方式的时代特性是道德价值共识形成的物质基础,人们之间的交往实践是道德价值共识形成的现实载体,人们共同的需要是道德价值共识形成的人性根基。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价值共识的形成依据理论科学地回答了道德价值共识的源头问题,为道德价值共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当代中国道德价值共识的建设路径
形成道德价值共识才能凝聚中国人的精神,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道德价值共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形成和夯实社会道德价值共识需要以利益共享打造道德价值共识的物質前提,以民主法治构建道德价值共识的协商平台,以先进文化增进道德价值共识的社会认同,以道德建设保障道德价值共识的形成。
首先,利益共享:打造物质前提。道德价值共识的形成以利益为基础。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5]286道德价值共识作为一种思想认识,也是由利益决定的。道德价值共识无论看起来多么抽象和神秘,都能够在现实的利益关系中找到答案。道德价值共识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整个社会形成相对合理的利益关系是达成道德价值共识的内在要求。合理的社会利益关系是道德价值共识形成的前提。只有形成合理的社会利益关系,才能扩大社会共同利益,满足社会个体成员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当整个社会的利益分配严重失衡,个人的合理利益没有得到保护、正当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道德也将失去凝聚力和约束力。道德价值共识只有在利益关系相对合理、相对公平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形成。当前中国,应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初次分配体制,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建立民生制度保障体系,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其次,民主法治:构建协商平台。制度建设是形成和夯实社会道德价值共识的关键。一个社会的制度优良,可以提高国民的整体道德水平,纵使社会有大恶之人,道德价值共识的根基也牢靠。忽视制度建设,即使社会有“圣人”存在,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也没有保障,道德价值共识的根基薄弱。要形成和夯实社会的道德价值共识,制度建设是根本。所以,邓小平同志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1]建国以来的历史已经证明,民主法治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定海神针,也是当代中国道德价值共识建设的基本依托。在当代世界,民主法治是基本的国家制度,是制度建设的核心。民主法治状况与一个国家的政治清明程度紧密相关,对社会道德价值共识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民主法治是道德价值共识形成的协商平台。民主法治是提升社会认同的基础,民主的发展有利于培养人们内心的宽容、谦让和互助友爱,法治的完善则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诚信友爱地相处;民主法治是一种有序的矛盾解决机制,是道德价值共识构建的稳定根基;民主法治是一种有序的利益博弈机制,是道德价值共识构建的有力保障;民主法治是一种有序的活力激发机制,是道德价值共识构建的动力来源;民主法治是一种有序的开放竞争机制,是道德价值共识构建的框架支撑。
再次,文化引领:增进社会认同。先进文化是道德价值共识形成的保障。人是精神需要、精神能力和精神生活的存在物。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人们关于道德的认识、感情和意志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人们的道德认识、道德感情和道德意志帮助自己控制个人的情欲,指导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如何行为处事。离开人的精神意识属性,社会中的很多道德行为将无法理解。道德价值共识本质上是众人关于社会道德的一种心理认同,属于精神意识范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先进文化具有理论指导力、理想凝聚力、道德教化力、舆论导向力、科技创造力、法纪整合力和艺术熏陶力。先进文化可以使人们坚持追求真理、反对谬误,歌颂美善、反对丑恶,崇尚科学、反对愚昧,坚持创新、反对守旧;可以使人的性情坦然,志向高远,心态稳重,心灵充实;可以使人具有宽容的气度,反思的能力,创新的思维,理性的批判精神,永无止境的求索探寻精神和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可以使人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文化建设是道德价值共识形成和夯实的基本要求,应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
复次,社会公正:凝聚共识内核。公正既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道德价值追求,本身也是道德价值共识建设的现实途径。公正既可以是目的,也可以是手段。公正既可以表征目的性价值,也可以表征程序性价值。建设一个相对公正的社会,是道德价值共识建设的内在要求。社会在不断进步,公正发展也无止境。只有在一个相对公正的社会里,才能凝聚各个阶层的力量,人们才能切实遵守基本道德要求,支持道德价值共识,并以道德价值共识的具体要求指导自己的行为。从公正的实现过程来看,公正主要包括制度公正、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制度公正指社会制度的公正,具体是指社会财富、资源、责任、权利、义务在制度安排上是否公平和正当。程序公正是对社会制度公正一致的执行,即实现制度公正的具体过程和方式方法要體现公正。结果公正强调社会成员在现实生活中相对公平地占有社会财富、资源和权利、承担责任和义务。制度公正、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是有机统一的。从公正的实现过程来看,制度公正是基础和前提,程序公正是条件和保障,结果公正是目标和宗旨。制度公正追求的是一种起点的公正,通过保障社会成员参与竞争的起点公正,促进结果的公正。程序公正追求的是一种过程的公正,通过程序的科学设置为社会成员提供一个公正的竞争环境,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结果公共。没有制度公正和程序公正,就不会有结果公正。然而,制度公正和程序公正,并不是结果公正的充分条件,而仅是必要条件,结果公正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既定制度和程序所产生结果的一种矫正,主要是通过矫正和补偿实现利益共享和责任的合理分担,达到实质的公共。
最后,个体德性:夯实共识基础。社会由个体组成,离开个体,社会无以形成。社会制度建设要发挥作用,归根结底还是要提高社会每个个体的道德水平。社会制度优良,能够为道德价值共识的形成和夯实提供肥沃的土壤,个人品德的养成则为道德价值共识的形成和夯实起到锦上添花之效。个体的道德想象,以及由此形成的道德选择,同样决定着我们社会的道德风貌。美国著名的伦理学家麦金太尔甚至强调,唯有具备正义美德的人,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如何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去运用道德规则。[12]许多时候,正因为某些机制还存在不合理的因素,源自个体的道德努力才显得格外珍贵。加强个人道德建设是达成道德价值共识的基本要求。道德的内在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感情和道德意志,个人品德的养成就是要提高人的道德认识,培养人的道德感情,锤炼人的道德意志。
参考文献:
[1]陈晏清,荆学民.中国社会信仰的危机与重建[J].江海学刊,1998,(4).
[2][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
[3]李估新.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M].人民出版社,2006∶46.
[4][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人民出版社,2009∶99.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2009∶554.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53.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514.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人民出版社,1971∶110.
[11]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333.
[12]余仕麟.伦理学要义[M].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24.
【责任编辑:张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