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街区:城市空间治理的实践原则与路径

2017-07-29吴庆华

理论导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社会和谐城市空间以人为本

摘要:城市是历史的、社会的、空间的现象,封闭的小区制和开放的街区制各有不同的社会效应。长期以来,封闭式的小区管理造成城市交通资源和空间资源的巨大浪费。为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共享和谐城市,彻底盘活拥堵的城市交通,打开封闭的社区有必要从打开政府机关大院入手。在“以人为本、开放共享、社会和谐”的科学发展理念指引下,新建小区规划可以采取“开放街区,围合组团”模式来解决私密性和开放性的冲突,实现小区内资源与社会的互通互享。街区开放后,地方政府如何应对社会治安、城市规划、公共交通、社区服务等公共管理职能的转变和挑战是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总结并解决的现实课题。

关键词:城市空间;空间治理;共享街区;以人为本;社会和谐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7-0009-04

2016年2月国家明确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的规定,“小区不再封闭”的政策出台表明国家层面城市规划理念已开始转换。面对公众的热议,在“以人为本”的中国社会,城市空间治理如何实现公平正义的伦理指向已经不仅是知识难题,更成为可能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政治难题。本文以封闭隔离的小区制向开放共享的街區制“转型过程”为研究对象,探讨城市政府空间治理的策略原则及实践路径。

一、封闭与开放:城市空间分布的两重样态

城市生活空间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映射的产物,对城市居住样态的研究必须置于长时段、历时性的解释架构之中。在我国,“封闭式”的城市景观和市民的生活样态是中国城市最外显的历史和文化基因,宋代以前,封闭围合式的空间结构成为我国城市空间分布的主流形态。基于政治统治的实际需要,城市建立起了市场经营与市民生活严格分离并高度封闭的坊市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城市空间由分散隔离的“单位大院”“传统式街坊社区”和“演替式城乡边缘社区”交错组成混合式综合型社区。[1]随着城市住房国家、市场双重供应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居住的阶层化分割使得一大批具有健全物业、严格门禁、安保值班的封闭式社区最初作为“先富一代”的生活方式应运而生,出于对安全问题的考量,封闭式门禁小区历经了“单道门禁社区、双道门禁社区和院落门禁社区的发展过程”,现在已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成为广大民众置业首选的城市居住模式。在长期封闭隔离式城市布局的影响下,我国民众对“封闭围合式住区”广为接受,虽然个别城市曾经有过变封闭小区为开放小区的尝试,但最后结果皆是不了了之。据不完全统计,“仅从1991—2000年,上海即有83%的小区以某种方式被封闭起来;同期,广东省54,000个小区被封闭起来,覆盖70%以上的城乡面积及80%以上的人口。”[2]可以说,今日我国民众绝大部分都是生活在一个又一个封闭围合的城市马赛克孤岛之中。

现代意义上的门禁社区主要发端于欧美,在西方国家常见于城郊的大型居住区,作为富裕阶层的豪华住所内设运动场、健身房、健康SPA、商务会所、高尔夫练习场等一系列便民设施。美国社会学者弗兰克·帕金认为“社会封闭”是门禁社区产生的重要根源,这种封闭性主要表现在以财产和权力为标准划分而成的社会特权阶层对其他社会群体的远离和排斥,为将其他社会阶层孤立于自己的空间和资源之外,他们通过隔离居住区的方式将自己与其他阶层的居住空间分割开来,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富人区”,这种类型的封闭被帕金称为“排他性封闭”。“富人区”在欧美国家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伴随着激烈的社会争议,人们认为这种类型的封闭社区弱化了社会联结,使贫富差距之间的鸿沟不断拉大,加剧了社会阶层之间的隔离,而且因为自成体系与其他住区的隔离状态也隔断了住区与城市生活之间的联系因而降低了城市活力。当今西方发达国家除了极少数的相对隔离的“富人区”之外,城市中大量存在的是开放的街区,街区制是城市居住空间的主流形态,例如在美国封闭式住区仅占约六分之一的比例。开放式街区具有小尺度、开放性的特点,规模不大,尺度相近,社区网络完全融入城市道路体系中,没有明确的入口大门限定,社区内的景观建筑物、花园等公共场所设施完全为城市居民所共享。开放式街区在欧美国家的居住模式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城市整体功能和空间构成的基本单位。

城市是历史的、社会的、空间的现象,纵观古今中外城市居住空间的发展历程,可知居住形态是随着国家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渐调整的,每一发展时期都有自己的居住特色,是传统居住思想和时代发展需求相结合的产物。“开放”还是“围合”,需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与时代需要进行规划,从实际效果来讲,开放式小区和封闭围合式小区各有其不同的社会效应,见表1。

表1两种不同类型居住区城市空间规划的比较[3]

封闭式小区开放式街区

空间模式“宽马路、疏路网”封闭街坊模式“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模式

街道间距>500m100-350m

机动车交通集聚、灵活性小、拥堵分散、多路径选择、通畅

公共交通覆盖面有限,线路单一覆盖面广,线路网络化,更便捷

慢行交通路权受到挤压,空间尺度大,可达性差、品质不高,压抑慢行路权提升,尺度适宜,界面丰富,系统性与品质提升,慢行友好

城市界面沿街界面较少,消极界面较多更多沿街界面,更多商业活动,更多交流触媒,更具活力与多样性

公共空间以私有化的内聚型的小区公共空间为主,类型单一,活动较少

开放性的街头公共空间体系,可与城市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城市特色文化空间相结合

社会组织以居住小区内人群为社会联系基础的孤岛型,导致社会隔离以城市人群为联系基础的融合型,有利于促进社会交流,社区培育

形成逻辑城市快速扩张期,政府配套供给不足,市场依靠一定规模支撑自身配套;而这一模式下政府配套建设成本低,土地出让价格高,短期一次性收益高,管理成本低,也得到地方政府支持

城市内涵发展时期,空间扩张基本完成,原有空间模式弊端显现,难以支撑现有的科学发展观,支撑“公交优先、绿色出行、以人为本、社会和谐”的街区制空间模式被城市政府提出

指导理念短期单一经济效益主导的短视模式以人为本、高效和谐、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觀逻辑

二、独享与共享:城市空间布局的伦理指向差异

国家打开封闭小区的政策甫一面世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赞同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更有人提出种种“阴谋论”观点。新浪网的调查结果显示,759%的人不支持住宅小区开放;封闭小区逐步开放之后,有635%的人担心人身财产安全问题,另有868%的人认为自己的财产损失应该获得赔偿。令人深思的是反对开放小区的居民不仅来自高档豪华的封闭住区,还包括城市中实施封闭方式管理的普通小区。这一结果与2005年库玛在线调查系统推出的“关于开放封闭小区”的调查活动结果是类似的,由此可见,历经十年,我国民众对于开放封闭小区的态度并无根本性变化,打开封闭的围墙被民众理解为将被迫与和自己旨趣不同的其他社会阶层比邻而居,意味着交通混乱、盗贼横行、安全和安静生活环境的彻底丧失。封闭式城市空间和小区管理模式,在大多数中国老百姓心目中已经树立起类似“守护神”的印象,一旦离开了封闭式小区管理,绝大多数居民对于自身生命财产的保障都会表示担忧。

那么中央打开封闭小区的政策设计的初衷和目的究竟何在?小区不再封闭的规定是否像某些网络舆论攻击的那样仅仅体现了罔顾民意的权力的任性?其实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当中,已经明确提出“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另外要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从这一规定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小区不再封闭是改善拥堵的城市交通状况的迫切需要。封闭小区的严格门禁以及道路只能内部使用的规定,使应该畅通的城市交通出现中断和阻滞,因住区封闭而不得不绕路行驶的交通布局使得城市公共交通效率低下是长期困扰城市生活的弊病之一。以首都北京为例,交通拥堵已经成为老大难问题,高德地图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北京拥堵延时指数为1884,即高峰时驾车出行通勤要花费畅通下18倍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4]导致北京交通拥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机动车增长迅速,交通流量持续攀升,公交线路及站点设置存在问题,出租车空驶率高、增加无效交通量等,但路网结构先天不足是导致拥堵等城市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城市的道路除了主干道外,还应该有众多的分支,两者共同组成城市的交通网路。北京市的主干道建设在全世界都属于一流的,但支路不畅,断头路多导致路网效率偏低,究其原因在于城市之中遍布大型单位大院和居住小区,某些超大楼盘,占据几个街区的位置,由于小区的封闭管理模式,小区内部道路被完全封闭起来,本来直线距离很近的两个地方,也许步行10分钟就能到达,但由于封闭的小区阻隔,走路可能就得花费40分钟,市民不得不依赖于汽车出行,这就导致汽车拥有量直线上升,不仅带来严重的交通压力,而且还会导致日益恶化的城市空气质量和环境污染问题。上述事例表明,当大型住区、工厂企业、机关学校等封闭空间内部大量道路因资源独占而闲置不能充分发挥交通职能时,封闭空间外部的城市道路正因为过分拥堵而不堪重负。因此,国家打开封闭小区的政策初衷是进一步加密路网,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使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道形成一个相互配合的道路网络,这是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弊病的必然选择。

其次,打开封闭的城市小区是优化城市资源配置的需要。在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中怎样“实现社会空间分配与消费的公平与效率是有关空间争议问题的本质与核心”。城市空间资源终归是稀缺的有限的,是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说取消小区封闭的管理模式是对城市交通资源再整合的话,那么追求城市资源的真正共享是取消小区封闭的价值指向。不可否认的是封闭式住区为广大居民提供了相对安全和私密的居住环境,它的出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开发商和居民综合选择的结果,也受社会经济和历史背景的影响。但封闭小区是以城市空间资源、交通资源的极大浪费为代价的,而且由于封闭使得小区内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设施无法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实质上是以外部不经济为代价换来的内部经济,外部损害必然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城市空间治理策略和原则的研究不仅要注重制度文本定性的解读,还必须回归动态运行的日常生活场域才能真正回到“实证现场”,无论是封闭式小区还是开放式街区背后的社会价值观是不能被忽视的。封闭小区的蔓延实质是空间、管理、服务以及公民身份私有化的过程。在“开放、共享、包容”的城市理念指引下,打开封闭、独享的小区不仅是提出一种解决交通拥堵的方案,更是倡导一种全新的城市空间组织模式,是政府自上而下对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理性引导,标志着单一短期经济效益主导逻辑下的空间发展模式的终结,开放式街区更加有利于城市的活力和魅力的提升以及城市多样性的塑造,是与“以人为本、开放共享、社会和谐”的科学发展理念相匹配的空间发展模式转型。

再次,打开封闭小区也是共享和谐城市的需要。共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美好的城市生活不应该建立在空间封闭、资源垄断、社群隔离的基础上,不应该是少数人所得而私,大量的城市封闭空间的滋生和蔓延对城市生活的正常运转造成了严重影响:封闭的空间形态不仅使城市的交通系统长期梗阻而且使围墙阻隔的城市生活变得冷漠无情。在西方国家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封闭小区为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创造了前提条件”。美国等一些极力推崇街区制、反对封闭社区的人士甚至将人为封闭所造成的城市空间四分五裂为各怀利益心机的繁多群类状态称之为“巴尔干化”,巴尔干化系指城市生活已经分裂成有特定利益的不同群体,导致城市空间破碎成不同的“马赛克孤岛”,从而形成不同社会阶层民众之间的隔绝状态。因此,“封闭社区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空间,而是一个资本与权力合力运作的空间,是一个再生产社会关系、同时也再生产着阶层意识的空间。”[5]围合式社区在我国因改革后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以及社会阶层的分异而出现,因社会安全、物业管理的效率而获得推广和发展,虽然我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富人区”,但封闭住区依然是当下社会阶层变动过程中出现的诸多不公平、不公正现象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普通民众居住的半封闭小区与真正高端别墅豪宅住区的完全封闭之间依然存在巨大差异,城市居住的阶层分异使公众对阶层分化趋向的认同感和被剥夺感不断增强,无益于实现社会流动的公正化、有序化。城市社会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发展、共享的发展,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对政治权利、精神文化、空间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共享的需求更加强烈,只有使封闭隔离的城市布局向开放、包容的街区制转变,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城市的“空间正义”,使每位城市居民共享城市发展的文明成果。

三、从国家到社会:城市空间治理转型的实践策略

“从小区到街区、从封闭到开放、从独享到共享”的转变是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根本转型,是城市空间治理策略和原则的彻底转向,具有全方位的长期影响。面对公众最为担忧的“打开围墙意味着安全和安静环境的丧失”问题,城市社区空间治理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开放小区建设怎样凭借“政府推动和社区自治双重保障,加强市场、社会组织、小区居民的多方参与,构建多元共治的良性管理模式”,将成为摆在城市政府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首先,如何打开已经封闭起来的小区?面对公众的质疑,在全面依法治国、以人为本成为国民共识的现代社会,打开封闭的围墙不能靠行政命令去强制和逼迫,更不可暴力相加,而应切实抓住民众反对小区开放的内在心理动因对症下药方能标本兼治。库玛在线随机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民众对于封闭小区管理能带来较好治安环境是普遍认同的,有6592%的民众承认封闭小区的作用不可忽视,有2049%的国民甚至认为封闭小区对于保障身边的治安环境有决定性的作用,有3766%的公民认为如果取消小区的封闭式管理,小区生活环境治安环境将会变差,综上,民众对打开封闭围墙的疑虑主要执着于能否保证“安全和安宁”生活环境质量,以及打开围墙之后自己的物权能否得到补偿等问题。面对群众的这一心结,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使民众理解禁锢和封闭是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的,封闭小区的蔓延实质是空间、管理、服务以及公民身份私有化的过程,打开封闭小区,推广街区制,拆掉的是围墙、打开的却是开放、共享、包容的心扉。但是仅仅这样的宣传教育是无法彻底解决民众的心理问题的,小区开放之后必须合理解决民众最关注的公共物品的产权归属问题、安全和安静生活空间的构建问题,只有以事实为基础的实践结果才能得到广大民众真正的支持和响应。因此,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强势引导封闭式住区向开放式街区转变,表明政府推进城市空间发展模式转型的决心。因此,开放小区宣传动员、取得民意支持在先,还要确保法律在场,在打开封闭小区的决策与实施过程中提高公众的认可度和参与度,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凝聚共识,创建共享、共建、共治的开放型社区,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城市发展不可能是无限的,在有限增量空间的基础上,我们更要考虑城市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

其次,为实现城市空间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彻底盘活拥堵的城市交通,打开封闭的社区有必要从打开政府机关大院入手。从首都北京到全国各地方,都有计划经济时期建立并延续至今的规模大小不等、级别高低不同的各级政府机关所在的单位大院,而且省会以上大城市都有各级领导干部、普通公务员居住的单位制居住小区,虽不是星罗棋布,也是随处可见。例如遍布北京的实施全封闭管理的中央部委、各类军区大院、大学、市区级政府机关,各自为政,每个大院都是一个独立的王国,绝对不容许大院内部道路为城市所共享,城市自然的道路肌理被人为地分割得支离破碎。开放封闭小区,上至中央国家机关下至地方各级国家机关的办公大院和宿舍大院拆还是不拆?本文认为小区拆墙应该先从拆除机关单位的院墙开始,一是与封闭居民社区比较起来,居民小区是私产,产权属业主,决策权在业主委员会;单位大院是党产、军产、公产,决策权在各自的管理机构,相比较居民小区依靠国家行政命令打开政府机关的院墙既可以切实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作出贡献还可以为实践小区拆墙积累经验。二是长期以来机关大院巍然耸立、戒备森严,严密监控、严格安保,非院内办公人员进入必须盘问、查證、登记,机关大院的这种管理规定不仅挡住了群众的脚步,更疏远了群众与政府之间的距离,背离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这一点虽然屡为民众所诟病却从未得到根本纠正。拆除围墙,让原本封闭的机关大院向人们敞开,不仅可以方便群众出入,共享资源服务,而且能从根本上密切干群关系,促进官民互动。三是打开封闭的围墙政府机关的率先垂范将会取得最佳的榜样和示范效应,可以最大限度缓解民众的质疑和观望心理,将会极大加强人民群众对这项工作的理解、认同、适应和支持,从而有利于封闭小区拆墙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中央机关居住大院的高墙都撤除了,各省市区的机关居住的大院有何理由不拆除,中央、各省份的机关大院拆除了,各地的机关单位大院更没有不拆除的理由。所以,街区制要顺利推行,封闭小区要顺利打开,必须先从中央机关做起,从各省市区的机关做起。

再次,在“以人为本、开放共享、社会和谐”的科学发展理念指引下,新建小区规划可以采取“开放街区,围合组团”模式来解决私密性和开放性的冲突,实现小区内资源与社会的互通互享。在城市规划学中,城市居住单元可以分成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等三种不同的层次,基于现有开放式街区的规划与建设的实践,可以采取“开放街区,围合组团,混合功能”[6]模式来解决私密性和开放性的冲突,即将较大规模的社区切割成开放式的小规模的街区,各个街区之间的道路、绿地、店铺形成向社会开放的公共资源,成为城市公共空间向社区的自然延伸,从而实现小区内资源与社会的互通互享。通过这一模式,可彻底改变“大规模、高密度社区的封闭感,增强小区人群与城市公共生活的联系”,[6]通过小规模围合组团、单元楼门禁的形式,确保城市居住环境的安全,局部围合的院落,有利于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多种功能的有序混合,对提升社区的活力、改善社会组织结构,提高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形成有尊严、有活力的良好社区有重要意义。

最后,小区开放后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城市社会服务和物业管理。其实,公众并不是害怕“小区开放”,而是害怕“小区开放”带来的种种问题与风险,因此对于“开放式小区”的推行而言,还需要制度的配套,以此打消公众的疑虑。面对封闭小区,仅仅从规划技术角度出发的研究是不全面的。先进的住区规划理论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环境才能落地生根。既然采取开放式街区,管理也要相应增强,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和提升治安状况,把公共空间与城市空间对接好便是绕不开的行动。一是小区开放后,原来小区内部道路将变成城市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各种类型的机动车辆川流不息,小区里包括老人和小孩等居民的交通安全问题、汽车噪音扰民问题都是必须根本解决的问题,应该在城市管理的实践中逐步探索行之有效的应对办法,否则开放小区会因为居民的强烈反对而流于空谈。小区开放之后,物业管理部门可以针对不同小区、不同路段、不同时间采取禁行或限行等举措,同时严格划定与交通路段相分离的居民活动区域,以最大限度避免因为开放而可能产生的对小区居民正常生活造成的安全威胁。此外,小区内部道路除了少数主干道外,其余支路绝大部分都属于低速路等“低等级道路”,并不适于机动车辆长期快速通行,要想实现与小区外的高等级道路直接相连接,还需政府大量投入改造资金才能实现道路升级。二是针对小区开放之后大量人流和车流所带来的治安隐患,可以在小区围墙打开之后并入城市总体的监控体系,为增加安全防范的监控力度,小区主要道路、主要楼栋都应有相应的监控设施。原来小区安全防范重点的入门处重要性降低,可以将防控尺度更加具体地定位于若干个楼宇或单个楼宇,对物业公司来说,社区尺度下降后,其管理模式受到较大的冲击,物业成本或有提升,且难以转嫁至业主,倒逼物业公司加大智能化、信息化和机械化投入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社区开放后,物流最后一公里将被彻底打通,小区入口价值或将重估,业主的个性化需求有进一步释放,提升物业增值服务空间。

总之,开放街区会让政府的服务方式、税收方、投入等方面有很大的改变,街区开放后地方政府如何应对社会治安、城市规划、公共交通、社区服务等公共管理职能的转变和挑战是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总结摸索的现实课题。

参考文献:

[1]吴庆华.社区阶层化:后单位社会城市社区变异的必然趋势[J].学术交流,2008,(10).

[2]李江,李琳琳.产权经济学视野下的封闭小区[C]//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7.

[3]街区制:拆掉的是围墙、打开的是共享包容的心扉[OB/OD].(2016-08-05)https://sanwen8cn/p/1d5xmXqhtml

[4]2017年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OB/OD].(2017-04-19)http://wwwaskcicom/news/dxf/20170419/15351696346shtml.

[5]宋伟轩,陈培阳.城市封闭社区的社会效应分析[J].城市问题,2013,(6).

[6]于丽爽.首个“不设围墙”公租房社区年底入住[N].北京日报,2016-04-14(8).

【责任编辑:宇辉】

猜你喜欢

社会和谐城市空间以人为本
生育文明是计划生育发展的前进方向
浅谈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