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基础教育学生管理的特点与启示
2017-07-28李丽
李丽
摘要:美国各州教育部门制定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涉及范围广泛,内容详尽;对违纪行为的界定明确,违纪行为的后果清晰。严格的规范下也不失灵活,体现其人性化。同时,规范从制定到实施家长都有很高的参与度,在对学生违规的处理中也体现了其系统化,透明化的特点。
关键词:美國;行为规范;制定;实施
一、美国的教育政策概述
美国实行地方分权制,有联邦、州和地方三级行政机关,因美国教育行政体制是由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教育行政机构及其权利与责任所组成的。即教育行政从地方开始,教育的管辖权在州一级,联邦政府处于指导地位。[1]美国各中小学均设定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美国中小学行为规范是由各个学校或者学区根据教育法规进行适当细化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2]而中国现行的各小学生行为规范及条例是我国由国家教育部门统一颁布实施的。曾在我国教育界盛行的美国中小学生守则全国统一的守则到底是否存在?曾有学者直呼:根本就不存在这样一个《美国小学生守则》![3]美国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或守则都是由各学区自行制定实施,并频繁更新发布。本文以密歇根州兰辛学区2012-2013《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为例,分析研究其特点。
二、美国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制定和实施的特点
1.违规行为界定明确兰辛学区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要求学生常规出勤并按时上课,如果一个学生迟到的时间超过本堂课的20%,他就会被记录缺勤;如果不超过20%则会被记录迟到,两次迟到算做一次缺勤。在乘坐校车时,禁止在车上或向车外扔垃圾,禁止抽烟,禁止吃东西喝饮料咀嚼糖果,推拉大声喧哗也是不被允许的。在系统的处置条例中,就避免了老师在遇到学生违规后不知所措的盲目性,及主观臆断的处置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也不会出现老师为了不引起麻烦纵容违规学生而滋生新问题的可能。
2.规范实施过程中监护人参与度高美国重视家庭教育,其内容丰富,注重孩子在体力、认知、语言、社会性、情感上获得全方位发展,很多人也把美国家庭教育称之为真正的“素质教育”。[5]家长在教育中的极高参与度也体现在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制定和实施中。4.规范制定重点突出兰辛学区对中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与社会问题的防范紧密结合也是其突出的特点。美国校园及社会不断出现各种暴力,骚扰等问题,结合这些热点问题,规范让学生从小开始就注意和警惕此类问题,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防止这些危险的发生。
3.违规行为处罚公正。首先,该中小学生行为规范适用所有学生,不允许任何基于性别,种族,肤色,年龄外貌等偏见与歧视。这套系统严格的规范,禁止任何老师因为个人因素忽视纵容学生的违规行为,要求学校工作人员主动将事件处理方式告知家长或者监护人。第二,公平性还体现在对待违规学生的态度上:当学生的行为触犯了行为规范条例,就必须要承受其带来的后果,但是接受违纪处罚不会影响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教师也不会因为学生违规就对该学生盲目否定。第三,处罚学生的条例采用分级处理的办法,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违规行为有着不同的界定,适应了学生年龄发展的规律,公正的对待学生的违规行为。
美国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是不失其灵活性的。例如在缺勤条例中,明确禁止学生迟到或缺席的同时也罗列了被允许缺勤的条件,如因父母或自己生病,宗教原因等。
三、美国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制定和实施对中国中小学学生行为规范制定和实施的启示
1.依法制定规章制度是规范中小学生行为的先决条件。根据我国法律制定具体的行为规范准则,是让法律深入学生意识带进其生活行为的良策。有利于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使学生成长为有法律意识促进社会发展的公民。法制化是我国各阶段学校办学所追求的目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准则,中小学生之间的交往也不例外。
2.规范多样性,差异化管理是实施行为规范的必要措施。从全国的范围看,我国各个地区区域文化,办学条件和存在的地区问题各有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因地制宜的对该地区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制定相应的准则,使得其规范更能高效的发挥其作用与意义。其次,中小学生年龄存在一定跨度,其所带来的认知水平也会产生巨大差异,这也要求我们制定不同年龄层次的行为规范条例时,更加需要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有针对性的要求与管理,培养他们在这个年龄阶段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3.家长或监护人高度参与制定和实施行为规范是防范违纪的重要途径。家庭教育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越来越知识化、专业化、技术化的阶段,[7]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密切联系,家长或者监护人也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学校教育。比如,学校规范禁止打架斗殴,遇事协商解决,而家长教育理念是孩子不可让自己吃亏,被欺负一定要报复。这样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对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至会起到负面影响。所以,家长或监护人参与制定规范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两者的一致性更能利于学生在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健康成长。
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为了更加有效的管理学生,创造更加有助于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好校园环境,培养其良好的行为规范,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良好的规范制定,和有效实施,必须将责任落实到学校,老师,家长或监护人及学生自身都有着其相应的义务,每个参与者都应该明知并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肖丽萍.二战后美国教育政策的演变及启示[J].教育研究,1997(11):74-77
[2]庞维国.以讹传讹的《美国小学生守则》[J].当代教育科学,2008(18):47-48
[3]李子银.中美家庭教育比较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7(6):138-139.
[4]张进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哲学新论[J].教育理论与研究,2005(25):52-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