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传记教学的策略初探
2017-07-28李华
李华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主要方式,传记文学作品的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搞好传记文学作品的教学是提高传记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高中语文中传记文学作品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要求我们去寻求解决的方法,去优化传记文学教学的实施策略。本文分析了优化高中语文中传记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語文;传记文学作品;优化策略
一、明确传记教学的基本目标
结合传记文学作品自身的特点,根据新课标对传记文学的要求,我们可以明确高中传记文学作品的基本目标是:(1)了解传记文学作品的文体基本特征以及这一文体不同体式的特征。(2)结合写作背景,理清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经历,把握典型事件细节,走进传主内心感情世界。(3)揣摩重要词语与句子的含义,理解作者对传主的评价,把握作品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倾向。(4)学习传记选材与组材的艺术、结构文章的方法,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式,寄寓褒贬、富有文采的语言;学习传记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积累写作素材,并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5)在了解传主生命轨迹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够认识传主对社会的价值与影响,客观辩证地评价传主的功过得失,并以优秀人物为榜样,砥砺志向、健全人格、规划人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其中,前三点是传记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目标;第四点是传记文学作品的写作教学目标;第五点是传记文学作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在针对某一传记文本进行目标设计时,教师要要紧扣传记的文体特征,同时,目标设计也要有整体性:既要观照语文课程目标,又要观照传记单元目标;教师需要将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整合,教师需要将阅读目标与写作目标进行整合,在传记文学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要使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就要给予写作应有的位置,给学生练与写的机会,实现传记阅读教学与传记写作教学的结合,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写作教学的现状,避免写作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在传记文学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写作目标设计不仅要体现在写作技巧的学习上,还要体现在写作素材的积累和写作实践的学习上。例如,《苏武传》的教学目标可设计成:(1)理解文言字词和句子,积累相关的文言基础知识;(2)把握文章的思路,领会苏武坚持民族气节的形象内涵;
(3)学习传记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鉴赏力;(4)尝试把本文改编成一则苏武小传。教学重难点:领悟苏武的精神品质。
二、选择合适的传记教学内容
1.教师要在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重构传记文学教学内容。要想选择合适的传记文学教学内容,语文教师首先要熟悉传记教材内容。在对传记教材内容熟悉的基础上去进行选择,才更具科学性。如在进行传记文学作品教学之前,教师要对教材深入研读,在此基础上对作为教学内容载体的传记文本有所选择。
2.教学内容的问题其实就是“教什么”的问题,而“教什么”,合理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还要依据学情去确定和明确。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基于学生“学生学情决定了教学内容的深度”。不同的学生,可能存在着学习动机、认知结构、个性特征、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是明确传记文学教学内容时需要关注的。如对基础较差、综合能力较低的学生,可引导其梳理人物的主要事迹,在其人生历程中把握做人风范;对基础较好、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引导其在学习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专题探讨。总之,要依据学情,对传记文学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重构。
3.合适的传记文学教学内容必须是符合传记文体特征的内容。王荣生教授指出,要“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文本的体式是这一文本区别于其他文本的特质所在,因此,它决定了教学内容的选取,这就要求选取的教学内容要依据文体特征。冯为民老师在执教《项羽本纪》时,就选取了紧扣文本特征的内容,下面是冯为民老师执教《项羽本纪》的教学思路:先让学生将课文所写一千多字的“垓下之围”压缩到三百字左右,接着引导学生品读“垓下之围”,重点评析被学生删改部分司马迁是如何“摹形传神”,让其笔下人物“千载如生”的,然后引导学生探讨被删掉部分体现了刻画人物的哪些艺术,最后,学生探讨“巨鹿之战”和“少年言志”两部分是否也体现了这些特点。
三、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1.观赏教学法。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传记类影视作品,如《鸿门宴》《荆轲刺秦王》《霸王别姬》《英雄》《鲁迅》《少年毛泽东》《建党伟业》《恰同学少年》等。这些根据传记文本改编的影视作品,为进行传记文学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学时,教师可选取一些与传记文本联系较为紧密的、艺术性与欣赏性较强的作品让学生欣赏。
2.戏剧表演法。一些传记文学作品中,往往有着较为激烈的矛盾冲突,这在中国古代传记作品中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类的作品,很适合用戏剧表演法开展教学。教师可以课本剧为载体,开辟传记文学教学的新天地,使传记文本从内容到形式都生动、鲜活、立体起来。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把传记文本改编成课本剧,然后进行表演。
3.专家讲座法。传记文学作品教学时,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或对传记文学有独到认识的老师开设讲座,以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使其对传记学习中某一方面的问题有较为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4.围绕问题,多元探究。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针对教师提出的或课堂生成的多角度多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如在学习《太史公自序》时,就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探究:司马迁之所以能够写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结合你自己的认识,谈谈司马迁著成《史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可以从“时代”“家族”“作者自身”“前人”等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探讨《史记》的成书原因。
四、结束语
在课堂教学具体实施时,教师要明确传记教学的基本目标,选择合适的传记教学内容,运用多样化的适合传记的教学方法,优化传记文学教学的实施策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