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初探
2017-07-28邱海宁
摘 要:生物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是自然科学中一门基础学科,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而探究式教学则是最佳培养初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方式。本文从精选教学案例、创设教学情境、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作用五个方面来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应用 生物实验 多媒体
引言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扮演着积极而且重要的作用。如何能使探究式教学更好地实现和完善,现结合我的教学实际提出几点想法:[1]
一、通过实验来提升探究式教学
生物科學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具有很强的探究性。通过实验探究生物的规律,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途径,因此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探究式教学中,让学生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生物实验主题,根据多种思路和方案自行设计、组织和展开实验。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生物知识的理解、掌握,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初中教材中实验也不少,在实验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成为一好途径。因此,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了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
二、通过模拟实验来进行探究式教学
例如在“探究生男生女的奥秘”探究活动中,可以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进行模拟实验:在写有“男”字的袋子内放入5个围棋白子(代表镜子的X)和5个围棋黑子(代表精子的Y)。在写有“女”字的袋子内放入10个白子(代表卵细胞的X)。分别从“男”和“女”的袋子里各取一次,一起来合作探究生男生女的次数,全班汇总数据,计算出“生男”和“生女”的比例大约是1:1。[2]
实验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在写有“男”字的袋子内放人10个黑子和5个白子,即假设男性产生的X、Y两种精子的比例不是1:1,再让学生随机摸,最后统计发现“生男”和“生女”的几率不是基本相同。由此,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男女比例基本相同的原因是男性产生的X、Y两种精子的比例是1:l。这样的“改进”将探究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使学生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增进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科学素养的提升。
三、通过模型展示来加强探究式教学
直观性的物体比图片更为形象,更易于学生掌握知识。生物模型以其直观、生动、简约的特点,历来是探究式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模型可以由学校统一购买提供,也可以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亲自去做。如在实践教学“细胞的结构”课程时,我们可以将微小的细胞放大后制作成生物膜模型,这样通过化抽象为形象,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复杂的生命现象。我们也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各种颜色的橡皮泥来制作细胞的结构模型,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完成这部分的内容,并且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的知识。
四、通过体验和调查来强化探究式教学
体验和调查是探究式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核心内容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生物科学的全过程,身临其境地感受并感悟到科学的本质和真理。
例如,利用学生对某种动、植物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观察、记录、写观察日记。然后指导他们进一步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规律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并展开思考,写成科技小论文。如含羞草为什么“怕羞”、“春天叶子为什么是绿色的而秋天叶子却变为金黄色的了”等问题,让学生不仅仅停留在观察的层面上,而是有更深一层的探索。曾有一名学生学了嫁接后,尝试将马铃薯与番茄嫁接,希望培育出一种可以在地上结番茄、地下长马铃薯的新品种。尝试虽然失败了,但难能可贵的是这种创新的想法、勇于实践的探究精神。
五、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深化探究式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把生物教学较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具体形象化,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例如在讲授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时,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课件模拟情景,画面中出现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在圣诞节时买了一双自认为是“棕灰色”的袜子送给母亲,母亲看到后感到袜子的颜色过于鲜艳,告诉他:我这么大岁数怎么能穿樱桃红色的袜子呢?他感到很纳闷!于是他就去问他的弟弟和周围的人,只有弟弟和他认为是“棕灰色”。学生看后心里同样感到奇怪,疑惑不解,顿生疑问,为什么道尔顿和他的弟弟把鲜艳的樱桃红色认为是“棕灰色”呢?这样就达到了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目的,学生经过探究、互动讨论,既了解了伴性遗传的实质,又学会了应用基因分离定律解释伴性遗传现象。
六、通过自主知识搜集来开展探究式教学
当代是信息社会的时代,网络资源非常的丰富。我们既可以利用当代良好的资源,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自主学习方式来搜索开展探究式教学是一个很好的举措,是一种现代化的学习方式。作为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内容设计来说,也必须将学生自主、动手搜集资料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以此来提升学生探究科学的方法和途径。[3]
结语
新课标下初中生物“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就是要促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只要我们巧妙地将教学内容运用在探究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正确理解生物知识、牢固掌握生物学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浅析初中生物实验教学[J]. 崔金祥. 科技信息. 2008(35)
[2]王丽娜.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D].苏州大学,2012
[3]基于问题学习的探究式教学改革实践[J]. 冯露,亢一澜,王志勇,孙建,王世斌,贾启芬,沈岷.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04)
作者简介
邱海宁(1985年),女,民族:汉,籍贯:廉江,职务/职称:生物中学二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生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