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长生殿》故事及背后逻辑

2017-07-28朱玉纯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1期
关键词:长生殿故事逻辑

摘 要:探析《长生殿》故事情节及背后的思想逻辑,团圆结局表现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故事情节改编历史真实故事以及作者多重感情在作品中的映射。

关键词:《长生殿》;故事;逻辑

作者简介:朱玉纯(1993-),女,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1

一、团圆结局符合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

《长生殿》的故事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团圆的结局是中国古典小说戏剧的特点。中国古典悲剧也大多呈现一个固定的模式,由悲到喜,总会有一个圆满幸福的美丽结局,让人拭去腮边的泪水,露出满意的微笑。[1]”李杨二人的大团圆结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不足,符合平民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心理和愿望——现实的生活已经如此艰难,就让故事中的人有一个相对美好的结局来安慰人心。

洪昇在《長生殿·自序》中写道:“余览白乐天《长恨歌》及元人《梧桐秋雨》杂剧,辄作数日恶。”他被这些作品深深打动,又因作品的悲剧结局而伤感,所以自己动笔改编故事的结局,让杨贵妃和唐玄宗有一个能够悔改的机会。杨贵妃“只想我在生所为,那一桩不是罪案。况且弟兄姊妹,狭势弄权,罪恶滔天,总皆由我,如何忏悔得尽!”(《情悔》)杨贵妃和唐玄宗历经磨难后重回神位,在天上人间“永为夫妇”,正符合了读者们的愿望。但是,这种团圆结局的模式也有一定的缺憾,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感染力,使读者感到作品后劲不足,作品前后的风格也有一定的差异。

二、故事情节改编历史真实故事

李杨爱情故事表现了一代王朝的兴衰,文艺作品中的社会动荡、生活变迁,极易引起同样经历过战乱洗礼的人们的共鸣,但李杨爱情故事与其他此类作品不同的是,故事的主角即李杨二人历来被人们视为社会动荡的导火索,而其他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则是处于时代大环境中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不仅揭示了李杨二人的故事正发生在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同时也暗示了是由于唐玄宗耽于玩乐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

《骂贼》中的雷海青是作者根据历史改编,着重描写的角色。“武将文官总旧僚,恨他反面事新朝。纲常留在梨园内,那惜伶工命一条。”雷海青虽然只是一个乐工,但他的风骨与投敌的朝廷官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则俺乐工卑滥,硜硜愚暗,也不会读书献策,登科及第,向鹓班高站。只是血性中,胸脯内,倒有些忠肝义胆。今日个睹了丧亡,遭了危难,值了变站,不由人痛切齿,声吞恨衔。”伪官们看到雷海青被杀害,竟直呼“杀得好”,并说“大家都是花花面,一个忠臣值甚钱”,嘲笑雷海青“毕竟你未戴纱帽,见识浅”。通过对比,作品痛斥投敌叛国的佞幸小人,并且表现了在大环境下,小人物和平民百姓身上的优秀品质。

三、作者多重感情在作品中的映射

关于写作目的,我们知道李杨二人的感情是与安史之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其深刻的历史意义。《长恨歌传》“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可以代表几代作者的创作初衷:一是受其故事感动,二是训诫后来人。

虽然这些作品造成的客观效果,多是同情和欣赏多于讽刺和谴责,毕竟在这类文艺作品中,对于他们奢侈的生活描写只占了一小部分,而大部分是关于两人的感情描写。但作品中不仅表现了对故事主人公的同情,还表现了对统治阶级穷奢极欲的强烈控诉,反应了广大人民的不满。

在《长生殿》中主要体现在第十五出《进果》,两个使臣,“为因贵妃杨娘娘,爱吃鲜荔枝”,耗费人力物力“年年进贡”,且“只图贵妃看一看”,感叹道:“一身万里跨征鞍,为进离支(荔枝)受艰难,上命遣差不由己,算来名利怎如闲!”海南产的荔枝,送去长安路途遥远,为了保鲜,“采时连叶包,缄封贮小竹篮。献来晓夜不停歇,一路里怕耽”,骑马奔波,为赶时间,不仅践踏庄稼,甚至不顾人命,百姓也因使臣“乃是进贡鲜荔枝与杨娘娘的”,因而“不敢要他偿命”。李杨二人在长安生活豪奢,外面的驿站却穷到了“钱粮没半分”驿官逃跑的地步。

注释:

[1]刘根生《团圆情节——中国古典悲剧团圆结局的文化分析》,衡水学院学报,2006年6月出版。

参考文献:

[1](清)洪昇,《长生殿》(徐朔方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0月出版。

[2]靳极苍《<长恨歌>及同题材诗详解》,三晋出版社,2011年11月第二版。

[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1月出版。

[6]刘根生《团圆情节——中国古典悲剧团圆结局的文化分析》,衡水学院学报,2006年6月出版。

猜你喜欢

长生殿故事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长恨歌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
锦袜易生尘 何处觅长生——《长生殿》中“看袜”情节的文化解读
高云连环画 《长生殿》选页
洪和《长生殿》研究的世纪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