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信息技术课信息素养的培育

2017-07-28留芳晴林泉君

商情 2017年26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初中信息技术

留芳晴+林泉君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进行分析细化,在课堂中如何体现这门学科教育的核心价值对于实践教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本文旨在为一线教师解决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教什么”、“怎么教”的疑惑做简要梳理。

【关键词】信息素养 学科价值 初中信息技术

在中小学课程中,将有关计算机知识的教学取名为信息技术课。不得不承认将这门学科定位为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个过大的话题,而我们所教授的顶多是信息技术中冰山一角。那么,对于这门课程,我们到底要教授学生什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这是关于课程核心价值的思考。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们需要思考: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一、信息技术的核心价值

统一的价值追求忽略了尊重人和社会差异,最终会成为形式化和教条化温床。每门课程都有其核心价值,语文、数学、英语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如果说数学学科的核心价值是推理和逻辑,语文学科也有。英语的核心价值是作为一种语言交流的工具,计算机则更是一门技术。

作为帮助学生形成人生价值体系的各个学科必然有自身特有的教育核心价值,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同样是一个亟需回答的问题。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描述来看,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价值实际上定位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可是,“信息素养”这个概念非常笼统。笔者认为:要说信息技术的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倒不如把它具体成两个问题:一是提高学生哪些信息素养?二是如何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指的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育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是人的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初中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可以细化为下几点:

(1)信息意识。信息意识即如何使用技术、交流工具和网络去获取信息。对于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即体现为: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例如: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这就涉及到如何根据自己需要获取的信息来确定关键字等问题。

(2)计算思维。信息素养需要具备对于获取到的信息要进行合理分析的能力,即能对信息的有效性、可用性、权威性和时效性等进行分析。同样还要对信息进行处理,包括对信息的管理。在初中信息课堂中体现在培养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类管理的能力。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信息繁杂,需要学生具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能力,能迅速灵活加工利用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应当特别重视信息活用能力的培养,即以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初中信息技术中,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主要體现着完成综合实践任务上。例如: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多名学生组队完成,这就需要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及组员之间相互交流利用信息来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4)信息社会责任。从课程定位的角度来看,信息伦理道德己经成为信息技术课程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带给人类带来巨大优势的同时,必然会带来一定的伦理道德危机,例如:计算机犯罪、网络沉迷等。从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价值来说,信息技术课程要教授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就必须去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信息技术的功能,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三、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信息素养的培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最主要途径,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鉴于此,笔者将信息素养细化,以促成实践教学的实现。

(1)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学平等。教育应该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与“学”为主体。这不仅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还对培养学生的人格理念有很大作用。可是如何实现学生主体呢?这种平等的“教与学”的关系,应该体现在对教育资源的获取、占有和使用上以及对知识的延伸及建构方式上。我们知道:分阶段,多目标,尊重差异,尊重多元价值观,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是信息技术和所有学科应当遵守的准则。根据学生差异,设置分层任务就是一个很好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例子。

(2)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不论做什么事,兴趣是关键,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这门学科感兴趣。有很多老师可能会说:不用教师引导,这门课程已经足以吸引学生了。这就是典型的将学生对计算机本身的兴趣误解成对课程的兴趣。那么如何抓住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呢?

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多创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情景、多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结合游戏在玩中学。举个例子:学生喜欢玩游戏,那就在课堂中结合游戏教学。初一信息技术有一节课是熟悉键盘,笔者给出了一个键盘练习游戏,学生很喜欢,玩的过程中也熟悉了键盘的使用。

(3)掌握知识技能,提高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即便是传统学科,无一例外,工具性也占据了很大的成分。我们所看到的有关信息技术核心价值探讨,总感觉有所夸大,动辄就被教授们上升到社会、全球视野角度,最终虚幻化。而中小学教师所提倡的工具论、方法论好像不值得一提。虽然,完全定位于工具论和方法论确实容易导致在学科里转圈,不符合新课改和课标的理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更加容易落实在日常课堂中,更是信息素养的提高和培养的具体表现。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信息能力是对各种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活用的能力,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的理解和活用的能力。信息能力是一种信息素养,是一种在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能力层面的素养。可是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整体素质呢?首先,要多阅读。闫学老师说,“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文化底蕴”,而文化底蕴的修养是需要靠不断的读书才能积累的。由此可见,读书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至于其它的具体措施,我想老师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提高自身素质是每位老师必须在实践中进行的。

四、小结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差,作为一名教师,要讲到素质,掌握更多更全面的学科知识自然不用多说,特别是日益更新的信息技术,教师还要跟上时代步伐。吸收知识养分,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以一位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工作了几十年的话来结束本文的探讨。将“信息技术真正地渗透到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环境之中”更是我们每位信息技术教师的目标。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初中信息技术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从信息流的维度探讨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