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2017-07-28王淼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范文温暖笔者

王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相对于过去大纲仅提“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写出来”“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等笼统提法,其重在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以求得写作的个性化和独特性的导向更为鲜明突出。笔者认为,强调这些方面,极有利于克服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假、大、空” 的毛病。

在落实贯彻新课标教学要求的过程中,写作课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怎样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初中语文教师一直潜心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的力气没少费,学生也感觉很累,可效果并不明显。通过研究,笔者觉得,中学生作文的整体水平较低,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a.生活条件的限制,多数学生视野较窄,作文内容总显得干瘪,没有新意。

b.缺少细致的观察,生动的描写,精彩的修辞和鲜活的事例。

c.初中学生个性日益突出,活泼、想学,但基础薄弱,还很幼稚;对生活、社会、客观世界充满新鲜和好奇,但认识不足。

d.初中学生对于现在社会的感受不足,往往是远离社会热点生活,对爱的感受较少,而现在的作文往往要表现的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以他们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因此,写文章往往会很苍白,没有什么真情实感。

面临这种局面,笔者认为作文教学方法必须有所创新。在这里笔者仅就几年来在初中作文教学方面遇到的这些问题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品读美文,追踪美点

以读带写,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品析,读中感悟,我坚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魅力,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文章与生活的联系,每天早上,进行晨读训练,从《优秀作文选》到《新阅读》,从杂志中的精彩文章,到名著中的生动的片段,每天一名学生阅读,全班同学共同品析,文章美从何来,从文章的布局谋篇,到生动而闪烁时代气息的语言,从中心的鲜明到取材的新颖独到,从鲜活的描写到精彩的修辞,学生们渐渐的学会了欣赏,而且乐于欣赏,开始时我取文章让学生读,后来学生自己选取文章读。在班级成立图书角,这大大的满足了学生的阅读愿望,大部分学生还喜欢阅读后以复述的方式讲给大家,与同学们一起欣赏品味。笔者认为这种品读是习作练习的一种积淀为以后写文章的立意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

二、点滴积累,促进观察

有了读的基础,当然要注重写的练习,有了读的基础,当然要注重写的练习,先以练笔的形式进行有计划的练习,如“以温暖为内容写一句话,学生写出了这样的语句“温暖是雪中送炭的帮助,温暖是一张贺卡的问候。”接着,我有提出要求:要表达出一件具体的事。学生又写出了这样的语句“温暖是母亲雨中送伞的身影。”“温暖是生病时,老师递来的一杯热水。”我再次加深难度:在你所举的例子中,人物的哪个动作、神情、语言等给你留下较深的印象,可以体现“温暖”的主题?学生分别从母亲淋湿了衣服却浑然不觉,依旧眺望着拥出楼外的人群。也抓住了,老师眼中流露出的关心,双手传递出的温暖和那萦绕耳边的叮嘱……通过这样的练笔,学生就有了一种再现情境,用心观察的过程,也促使他们在生活中留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三、范文舉例,从“仿”到“创”

范文引路,模拟训练。传统的教学范文还是有不少在写作手法和技巧上的可取之处,可以把其当作学生模仿写作的典范。但是,教师应在教这些课文之前,作好写作安排,教者心中有数,使学者学有目标。在评析课文时,着重分析作家观察、发现、思考、联想、选材、构思的方法,讲清每篇文章的仿作重点,让学生有法可效。范文引路要注意的问题是:要求学生学范文之取材分析、布局谋篇的方法,而不是抄袭,让学生通过模仿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怎样写”的心理障 碍问题得到了解决,教师往后的作文教学工作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四、关注生活,积累素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之源,只有从生活取材,才能避免“闭门造车”之无奈;只有感悟生活,才能避免“无病呻吟”之尴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阅历,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世间万物,季节交替,鸟语花香,每个人感受都有所不同。写前内容准备应以生活为基础,解放智慧,释放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才能激发个性追求,形成个性品质。生活是个万花筒,社会风云、家庭琐事、校园游戏,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可描可写的事物,时时发生着可歌可泣的现象。只要关注自身生活之见闻,用眼睛拍摄身边的人与事,用心感受生活的美与丑,用激情探索生活的善与恶,个性的种子就会埋入心田,个性化写作才能成为有本之木,写作的源泉就会永不枯竭。因此要关注生活,积累素材。

总之,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所孜孜探求的。如果我们能真正勤于写作,以切身经验正确引导学生,将作文的指导、批改、讲评诸方面把握好,并融于一体,定能冲破“山穷水尽”,迎来“柳暗花明”。

猜你喜欢

范文温暖笔者
温暖冬夜
老师,别走……
范文引路 习得方法
在温暖中流逝的美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温温暖暖
爱·温暖
春色几许(简谱)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