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世纪骑士比武的历史演变

2017-07-28李翠霞赵红波赵岷常乃军

体育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体育史中世纪

李翠霞+赵红波+赵岷+常乃军

摘要:以中世纪骑士比武的演变历程为研究主线,结合当时的社会发展背景,对骑士比武的几种主要形式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骑士比武由于战争的需要而兴起,初期的群战比武充满暴力与血腥,群战比武主要目的是加强对骑士的军事训练。其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对一的长矛比武取代群战比武,成为展示骑士精神的重要平台。骑士比武发展到后期出现跑马刺环和长矛击靶两种骑士比武方式,演变到化装比武阶段,最终成为一种讲究仪式程序、注重竞技规则、塑造个人形象的竞技活动,从这一发展历程可以发现骑士比武的逐步去暴力化倾向,同时从另一侧面看到了人类竞技体育文明的演变轨迹。

关键词:体育史;骑士比武;骑士精神;身体暴力;中世纪

欧洲的中世纪对于探究西方文明是必须予以重视的一个历史阶段,如果深入探究,从古希腊的祭祀竞技到古罗马的角斗表演,再到中世纪的骑士比武,似乎隐约可以看到其内在发展逻辑:充满暴力的体育竞技活动日益被文明驯化,呈现出一种积极、健康、文明的发展态势。在这一演变发展过程中,骑士比武处于一种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而且从骑士比武自身的发展历程看,从早期注意军事训练,逐步演变为一对一的长矛比武,再到注重技巧的跑马刺环和长矛击靶,最终演变为讲究仪式程序、注重竞技规则、塑造个人形象,甚至以化装表演为主的骑士比武,这实质也从另一侧面呈现了人类体育竞技活动演变轨迹。对中世纪西欧的骑士比武进行深入研究,不但有利于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而且也有利于理解骑士比武如何从战争训练,逐步转化为带有节日庆典的仪式表演,最后又转化为一种娱乐表演。

1骑士比武起源

中世纪,禁欲主义开始在基督教信徒中大肆传播。在这种思想的摧逼下,古希腊式体育竞赛没有了,古罗马式的角斗表演消失了,因为在禁欲主义者的眼里,灵魂是最美的,而身体的健壮不利于心灵美的发展。但是由于当时欧洲社会实行的封建体制,诸多小国家间经常发生战争,武士阶层就成为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构成群体,甚至连基督教也宣称“上帝之屋分为三部分并可视为一体。一些人祈祷、一些人战斗,而另一些人劳动。”“骑士一词法语叫chev alier,其字面意义是“骑马作战的战士”。从最直接的军事意义来说,就是骑在马上的士兵。同时,还带有社会、经济和政治内涵,骑士往往是一块封地上的领主,具有一定的统治权利。在中世纪由于骑士们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土地的封建中小型贵族,而且在基督教会内还形成了一种骑士制度,它們有独特的组织形式、道德观念和训练模式,甚至在后期形成了鲜明的骑士授予仪式。骑士制度是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虽然这套制度体系是建立在军事活动的基础上,但随着后期军事战争的弱化,逐步形成了一种社会活动形式。

虽然骑士的社会职责主要体现在军事领域内,但是由于骑士无论从其装备还是从其出身的地位来看,大多数的骑士还处于社会中上阶层。甚至于许多骑士实质上过着一种衣食无忧的生活,特别是随着一些封建贵族加入到骑士阶层,这就使得骑士阶层日益复杂化、多元化。这些生活富裕的骑士在闲暇时间里,为了提高自己的作战技能,同时也为了进行消遣娱乐,于是开始举行各种形式的骑士比武。比武在初期以军事作战训练为主,但随着参加的人数和比武规模逐渐趋向稳定,骑士比武在一些庆典中被固定举行,而且随着骑士比武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大,甚至连当时的许多国王都要参加这类比武。

随着骑士参与的身份地位的拓展,以及比武形式的变化,这种开始带有一定暴力因素的骑士比武,逐步从群战比武、长矛比武过渡到跑马刺环、长矛击靶等非暴力性的技艺比赛,最后发展成为以表演和展示为主的化装比武。有着强烈的视觉刺激和观赏效应,是西方体育竞技活动在当时的主要表现形式。

2骑士比武初期以军事训练为主

2.1战争是骑士的职责

中世纪标准的骑士生活主要由3部分构成:战争、比武大赛和狩猎。当然这些活动主要是与骑士们的社会职责有巨大的关系,骑士在当时被社会承认的就是其军事价值,因此骑士本人生活方式也要围绕这种军事职责进行构筑。虽然战争并不是每天都会有,但为了战争服务的比武大赛则会不定期举行。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提高骑士的作战能力,为骑士参与战争提前预演和模拟;另一方面也是骑士一种娱乐活动,而这种娱乐活动又不再是单纯的闲暇娱乐,而是在娱乐当中贯穿着军事训练的内容。

公元9世纪第一个骑士团的创建人,布罗温省的法国骑士戈德弗鲁阿·德·普列依,便把骑士的本领定为7种技艺,就是著名的“骑士七艺”:骑马、游泳、打猎、射箭、厮杀、台桌游戏和球戏、吟诗和舞蹈。实际上大约从公元8世纪起,随着长矛在骑兵中的广泛应用,骑士比武就已经开始。首先,通过骑士比武可以有效训练骑士们的战斗能力,以及通过这种日常战争的模拟活动加强他们对于战争的适应程度。如果骑士不经过这种训练,他们不可能在战场上建立赫赫战功。“就是要他流血,就是要他被对手打得牙齿嚓吧响,就是要他在地上尝尝对手压身的滋味;要他20次被打下马鞍,20次从地上爬起。这样的骑士才能在战斗中无所畏惧。只有这样他才能去承担艰巨的兵役,才有希望成为胜利者”。这实质上就是骑士进行骑士比武很重要的原因,如果没有这种流血的直接暴力催逼,恐怕这些骑士也不一定会选择这种带有明显暴力伤害的游戏活动。

其次,通过骑士比武可以有效提高骑士们对于武器的运用水平,以及战略战术的应用程度,从技术层面可以提高骑士们的作战技能。根据现有记载大约从公元8世纪起,长矛被拜占廷的重骑兵最先使用,查理大帝率领“加洛林重装骑士”企图征服欧洲大陆的时候就吃了长矛的亏。该种兵器将攻击范围扩大到5英尺,而之前骑士武器装备大多以长剑为主,相对于长矛的攻击距离,显然长剑攻击范围要小,攻击强度要弱。当然也正是由于长矛这种突出的进攻性,使得一对一的长矛比武成为可能,而且逐渐取代长剑成为骑士比武的标准配备。

2.2骑马群战比武是真实战争的模拟

在骑士比武的初期由于没有相应的规则要求,参加的人数也无法控制,而且比武形式也未确定,所以许多地区进行的比武较为混乱。当时最为出名,也是举办的次数较多,较为流行的骑士比武便是骑马群战比武和长矛比武两项。

骑马群战比武大多不限人数,只是大体分成两队相互间进行直接冲撞与对抗,或者确定一个区域,一方进攻,另一方防守,相互争夺区域的占领权。这种群战比武在公元12-13世纪最为流行。1273年查隆伯爵就在其领地举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群战比武,但是后期由于在比武中太过暴力,许多观众也参与比武,甚至最后双方都把各自的步兵投入到比武当中,使得本来是娱乐的比武最后演变为一场战争,后来的研究者对于这场骑士比武已经不再当作一场比武来看待,而称为“查隆战役”。由此可见,当时群战比武的血腥与暴力,这实际上也反映出当时群战比武的实战特性。当然由于这种群战比武太过暴力,而且又没有相应的规则制度的约束,往往出现重大伤亡。据记载在公元1241年在德国诺伊斯举行的一场群战比武中就有80多名骑士死亡。在这种情况下,群战比武最终被禁止。

当然在今天看来群战比武过于残暴与粗野,但在当時却是骑士进行军事训练最佳的演练方式,这种群战比武不但可以近距离模拟战争场面,而且给参加的骑士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同时这种群体混战对于骑士技艺是综合性的考验。

2.3长矛比武是骑士个人精神面貌的展示

长矛比武相对于群战比武而言,首先有一定的规则限定,而且是一对一地进行对战,为了安全,比武双方还专门设置了障碍物,使马匹不易相互碰撞。盔甲也增加了厚度,长矛也从先前的钝头金属枪头改为两根木制的长矛,这样在激烈的碰撞中比起金属长矛更容易折断,对骑士的伤害自然也降低了许多。即便如此,由于盔甲之间有缝隙,而且相互冲撞力量较大,往往稍不注意就会出现伤害事件。例如,在1559年的长矛比武中,蒙哥马利一枪刺瞎了国王的眼睛,国王因重伤死掉了。1560年,波旁王室年轻的嫡系王子亨利在混战中被马踩死。从这些记载,一方面可以看出当时比武的兴盛程度,就连国王也要经常参加这种比武;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模拟实战的真实程度,即使增加了相应的规则要求,但依然不能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这种充满暴力与军事色彩的骑士比武逐步向优雅、文明的方向转变。同时这种以军事训练为主的骑士比武也逐步走向表演化。例如,在1514年路易十二和玛丽的婚礼庆典上就举行了长矛比武,路易十二上了年纪,无法出场,由即将继位的国王率队冲杀。英国人和法国人表演了一场武力对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骑士比武不再如以前那样暴力,而更多体现出一种庆典仪式的表演,骑士比武也更多是以一种表演的形态出现。随后这种骑士比武的形式逐步演化为跑马刺环、长矛击靶,直到最后演变为化装比武。骑士比武的娱乐化表演色彩日益加重,而军事色彩逐步消失。直至公元17世纪,作为娱乐庆典表演活动的比武大赛在西欧各国广泛开展,但作为军事的比武大赛几乎消失。

实际上从群战比武到一对一的长矛比武,看似简单的变化,但其背后却折射着较深的社会文化意味。首先,群战比武注重的是军事训练和对战争的模拟,是一种集体性的军事演练,而一对一的长矛比武则主要突出骑士个人技术,展现的是骑士个人风度,体现出骑士的精神面貌,这为后世骑士精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群战比武几乎没有规则限定,参加人数也没有严格规定,比赛地点、时间也很随意;而一对一的长矛比武则开始有了较为简单的规则限制,比如所用长矛的材质限制、场地也相对固定下来,为保护骑士安全,在两骑士之间增加了防护性栏杆,而且出现了裁判和观众,特别是女性贵族观众的增加,似乎无形中提高了骑士们的文明程度,可以说正是这些措施使得骑士比武日益脱离粗暴走向优雅。

3技艺比试是骑士比武的技术转向

3.1技巧为王:跑马刺环和长矛击靶

跑马刺环就是把类似于圆环的标靶悬挂在一个较高的地方,然后骑士们从远处骑马快速跑过,并用长矛去击刺圆环,刺中者为胜。长矛击靶同样是用长矛击刺一个固定的靶子。跑马刺环和长矛击靶实质上就是帮助骑士提升长矛攻击的准确性,相对于群战比武和长矛比武,更强调骑士运用长矛的技巧和准确性,而相对于直接军事对抗训练,显然已经弱化了。

布朗托姆是第一位描述16世纪末跑马比武的人。“不论是和国王还是和其他人一起跑马刺环,奥维尔大师都能做出世界上最漂亮的跑马姿态。但不幸的是,由于他没有很好地保护视力,他的矛头很少能刺中环形圈。然而,他的跑马表演足以弥补刺环的失败”。从这一记述来看,长矛刺环实际上主要考察骑士的跑马技术和姿态仪表,更多关注的是骑士个人精神状态,而对于其命中率和准确性的考察已经成为次要标准。今天看来,这种转变实际上是骑士比武的一种价值取向上的根本转变,从以前那种近似于直接军事对抗格斗,转变为一种技艺性、技巧性、技术性的较量和表演与展示。关于跑马刺环和长矛击靶的记载在16世纪上半叶并不很多,但是在16世纪下半叶则明显增多起来,而且在这些记载中实战演练的成分并不很多,而更多的是一种服饰、配置、技术、骑术等外型和技艺的展示。这一转变对于后世竞技项目暴力消减,增加技巧性比试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对后世体育竞技有一定的影响。

3.2规则的确立:骑士比武的自我形象塑造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发展,骑士比武中的规则意识也得以逐步强化。第一个骑士比赛章程是法国人戈特弗里德·德·普列乌斯于11世纪制定的。章程对骑士比武中所用的武器,特别是参赛者的出身作了明确规定,凡非贵族出身、与教会和国王为敌者、与本赛会组织者有隙者,均不得参加比赛,这些基本原则也为后来问世的比赛章程所沿用。到17世纪,出现了一些有关于骑士骑术的著作,而且形成了一套宫廷礼仪上的程序规则。例如,当时国王路易十三的骑术教练普吕维耐尔就经常指导国王在跑马刺环中要注意他的公众形象,“不仅使您的大臣,而且使您的人民都能了解您神奇的精神力量”。从这句话中可以推断出以下几种意思:第一,此时骑士比武的规模已经扩大,也就是说参加的人和观看的人更多,不仅仅局限于国王周边的几个贵族,而是有更多人参与到其中或有大量的观众在观看,这体现出当时骑士比武的一种开放性。第二,相对于技艺和武力,国王的形象更为重要,骑士比武在这里更多是一种国王形象的表演与展示,而不再是一种技艺比拼。第三,规则意识的确立。在这时,骑士比武已经转向个人表演,甚至类似T台走秀一样,国王和贵族们只不过是借助于这样一个场所,展示一下个人的精神风貌和技艺魅力。

当时骑士比武已经建立起较为详细的规则体系。第一,对比武所用武器有明确规定。由于木制长矛容易折断,而且不易造成伤害开始大量使用。而且有些比武只限使用矛,就是所谓“礼貌武器”。在英国使用这种武器不晚于公元1295年。第二,对参赛人员有相应的规定。此前比赛不限制骑士的率扈和附庸的人数,由从前一次参赛的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减少到各方每次不得超过100人左右,并且后来数量越来越少,最后形成一对一的长矛比武,不再有随从参加。第三,比武胜负规则的改变。最初,骑士比武以把对方刺下马来为胜。随着比武大赛的规范化,裁判和打分制出现后规定:刺中对方的指定部位、长矛折断数量、遵守规则的情况等,都为取胜的依据。之后,随着跑步刺环和长矛击靶的兴起,长矛的准确性和骑士的精神面貌成为胜负的决定因素,而骑士武艺比拼则不断弱化。第四,专职裁判的出现。专职的传令官和裁判也随着比赛的规范化而出现并且人数越来越多。

4化装表演成为骑士比武的娱乐转向

4.1化装比武的兴起使暴力衰弱

当然,如果严格考察骑士比武的发展历史,会发现骑士比武远远要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多彩得多。根据相关记载,在斯旺西举行的一次标准的比武大会上,比武活动只占其中很少时间,大部分时间还是贵族骑士聚在一起吃喝娱乐。骑士比武只是贵族们娱乐活动的组成部分,许多情况下骑士比武往往是上層贵族们利用比武进行人际交往和展示个人魅力。如果说骑士比武在初期还有一定的军事功能外,到了后期则完全演变为骑士贵族活动的象征,只是借助于骑士比武进行各种聚会活动,以及展示自己的骑士魅力。特别是到了中世纪后期骑士比武的场地四周是装饰精美的看台包厢,供贵族和民众观看欣赏,通常还有乐队演奏增加气氛。如果我们将这种比武还原到当时的场景来说,实质上就是贵族们的一次庆典聚会,其中娱乐表演的成份更强烈。

特别是到了后期,这种表演的风格越来越明显,最为典型的事例就严肃的骑士比武变成一种化装的比武。1518年,在安斯巴赫的马克伯爵卡齐米日与巴伐利亚的阿尔布雷希特四世公爵女儿结婚之际,举办了大型骑士比武表演。骑士精神是欧洲中世纪骑士制度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这种精神从其构成和表现来看便是一种游戏精神的反映。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到,比武已经演变为一种带有玩耍嬉闹意味的娱乐游戏表演。也许正是这种娱乐游戏精神的注入才使得骑士比武能够为当时社会广大群体所接受,积极效仿并加以传承,同时也正是这种娱乐游戏精神使得骑士比武暴力色彩不再那么浓重,反而在轻松的游戏中,将骑士精神进一步升华为一种荣誉、追求,从而为后世现代西方体育发展奠定了相应的基础。

4.2骑士比武最终演变成为程序表演

17世纪时,骑士比武发生了多元的变化:首先,竞技中越来越重视技巧和身体灵活性,其次,越来越重视表演的程序与比武赛会的组织。在一些重大节日举行的骑士比武中,骑士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穿着。实际上,那时的竞技比武只剩下跑马刺环和跑马击靶,但开场前增添了穿着花哨的骑兵队伍和盛装打扮的故事人物。入场式变得格外隆重,骑士竞技表演很有些像芭蕾舞的表演。或许这种仪式在今天看来并不算什么,但是在当时却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这种大型聚会上所举行的骑士比武已经高度仪式化,程序包括有固定的比赛规则、正式邀请函、正规比赛场地、有比赛裁判、胜出者由仲裁委员会宣布、由女士为胜者颁奖。对贵族来说,骑士比武构成此类庆祝活动的核心内容,此外还有礼拜、音乐、宴会和舞蹈等。可以看出,首先,从赛事组织管理角度而言,骑士比武已经具有一定的程序,而且正式邀请函的派发相当于今天运动会的运动规范注册认证,参加比武的骑士已经不再随意和无序。其次,规则体系更为严密,比赛场地更加规范,甚至出现了专门修建比武场地。再次,裁判制度日渐完善,不但有相应的现场裁判,而且已经出现更加客观公正的仲裁委员会。当然,由观看比赛的美丽而温柔的女士给这些强健狂野的骑士颁奖,不但会进一步激发骑士们的豪情,而且无形中对于骑士们也是一种制约。

从血腥暴力的群战比武、长矛比武,逐步演化到跑马刺环和长矛击靶,最终演化成化装比武,从这一发展历程可以看到骑士比武的逐步去暴力化倾向,这种去暴力化过程是伴随着骑士们对比武的技巧、服装、礼仪等的改变而进行。这种演变轨迹实质上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由军事战斗训练,最后演变为技艺表演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是与西方社会的发展进程有着密切关联的。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作为封建贵族娱乐游戏的骑士比武,也正日渐被新兴的新式体育竞赛活动所取代。但是,不可否认,骑士比武在中世纪基督教严格控制下,对于人们从事一些与体育竞技有关的活动有积极意义,骑士比武直接承接着古希腊的祭祀体育赛会和古罗马的角斗表演,而且开启了后世的体育竞赛活动,为后世的体育竞赛活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骑士比武客观上具有反对基督教禁欲主义对人身心禁锢的作用,活跃了当时的社会气氛,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解放了人们被压抑的身心;骑士比武在初期虽然规模较小、组织较差、规则意识淡漠,但随着参与骑士的身份地位的拓展以及比武形式的转变,带有一定暴力因素的群战比武、长矛比武,逐步发展成为跑马刺环、长矛击靶等非暴力的技艺性比赛,最终发展成为以表演和展示为主的化装比武,且骑士比武中的许多运动项目,还是近代和现代一些体育项目的雏形。由此可知,中世纪骑士比武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在某种程度上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有选择的继承和发扬。

猜你喜欢

体育史中世纪
中世纪欧洲艺术
体育史教材发展概况与思考
中世纪晚期意大利境内的雇佣兵
“黑暗时代”一说是谬论。这里说说中世纪的科学进步为何仍举足轻重 精读
征战在中世纪的骑士
我国近现代体育史学的历程浅析与未来展望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
体育史的困局与突围:北美体育史协会“主席论坛”述评
当代中国体育史现状及问题研究分析
体育史学科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