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商务发展演进路线实证研究

2017-07-28尤影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结构方程问卷调查电子商务

尤影

内容摘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其产业发展具有哪些特质、产业发展如何演进,对于这些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未给出系统性的解答。基于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形式,以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相融合的分析方式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我国国内五大城市电子商务发展进行问卷调查获取了统计分析的第一手资料。其次,采用统计性分析方法,不仅确定了电子商务发展的特质,而且明确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演进路线,该演进路线是一种阶梯式的七层结构,实现从境内电子商务发展向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演变。这种七层结构演进路线的实现方式并不唯一,可以有多样自主选择性。

关键词:电子商务 演进路线 结构方程 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研究思路确定

就电子商务发展问题而言,如何确定其演进路线是此次研究的核心。对于这一问题,直接采用指标分析方法或者是优化分析是无法得到结果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电子商务发展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目前其仍然处于发展期,成长空间巨大,成长形态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二是电子商务发展具有形态多样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逻辑性关系虽然存在,但是不具有线性关系或者类线性关系,因此采用基于线性空间理论的优化分析不具有有效性。三是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产业业态的多样性和不唯一性,决定了电子商务发展从其内部本质来说是具有隐藏性关系的,如果不存在这种隐藏性关系,而是具有直观结构关系,电子商务发展是不会出现目前百花齐放的多样性的。因此,基于上述三类原因,对这种复杂系统进行分析,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基于调查问卷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才有可能得到具有高置信度的内部结构关系。

在确定内部复杂结构关系的目标下,如何行之有效地达到目的是研究的关键。简言之,必须以有效投入获取结构分析的可能性。因此,整个分析应该采用的总体思路是问卷类分析(包括问卷设计、问卷投放、问卷回收、问卷分析)、结构分析、路径分析、演进路线分析。上述四个环节是逐步递进,必须完成前续分析才能展开后续研究。问卷分析中对涉及到电子商务发展关键因素应该尽可能涉及,对与电子商务发展的无关因素应尽量避免。在结构性分析中,必须以问卷类分析所得结果为基础进行分析,不能脱离基础数据进行分析。在路径分析中,应从众多可能的电子商务结构中进行模式匹配检验,从中挑选出最适合的匹配模型(所谓的最适合是以数据与匹配模型的匹配度而言)。在演进路线分析中,必须以结构路径为依托,通过归纳演绎分析来确定电子商务发展演进路线。因此,在问卷类分析中,问卷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问卷设计应以电子商务发展为核心,以一切潜在和直接与电子商务相关联的因素(对于这些直接因子和潜在因子,建议通过AHP分析方法给予确定)为问卷因子,通过有效问卷设计将其串联。同时,在问卷设计中尽量做到言简意赅、短小精悍,使得后续问卷调查在被调查者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有效展开。

下述实证分析就基于如上思路具体展开。

电子商务发展演进路线实证分析

(一)问卷设计及问卷调查

通过前述理论研究,确定了问卷类分析、结构分析、路径分析、演进路线分析的四环节分析过程。其中对于分析的基石——调查问卷设计,原则上采用AHP分析法给予确定。基于此,挑选国内在电子商务研究领域的专家,同时选择在电子商务行业的部分行业巨头作为AHP分析的备选专家,对经过反复论证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经过多轮分析评估、有效性检验与一致性检验,最终确定了27项指标作为问卷设计的关键指标,整个问卷设计就是基于这27项指标展开。问卷设计完成之后,分别在北京、上海、西安、重庆、广州等地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49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13份,整体有效率为96.18%(在上述五个地区,调查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高于95%)。结合各地问卷调查有效回收结果和总体有效回收结果,可以确定问卷调查展开具有高可信度。

在此基础上,利用前述AHP分析确定的指标结果,对问卷进行数据转换。主要是利用已经确定的评价结果对问卷填写结果数值转化,由此完成了文本调查结果向数字调查结果的转变。通过这种方式,将4713份有效文本调查结果转化为4713条样本数据。在此基础上,采用统计性分析方法,对4713条独立样本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关性矩阵,由此作为结构分析的关键基础数据。

(二)电子商务发展演进路线分析(SEM分析)

基于前述理论分析结果(详细见“研究思路确定”部分),同时结合已经进行的问卷调查所得结果,采用统计性分析方法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主要是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简称SEM,下同)进行路径分析。在结构方程分析中,参阅了方杰等(2014)、顾红磊等(2014)、杨强等(2014)的研究成果。

通过对前两类成果(参考文献3与参考文献4)的分析,从理论视角更加明晰了结构方程模型理论与原理,为此次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对后一类成果(参考文献5)的研究,从实证分析角度明确了使用的正确方式与方法,以及实证分析应该掌握的基本原则。结合上述三类成果研究,并与已经积累的SEM相关理论相结合,有效地展开了此次实证研究。

通过大量的回归性与假设性分析,在确定了4个内部隐藏变量和2个外部隐藏变量的前提下,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以有效成立结构模型。SEM分析是采用分析软件LISREL8.7进行,该软件在变量(内部、外部、显示、隐藏)设置上仅支持英文,因此在SEM分析中必然涉及到中文变量与英文变量的对应关系问题。为了便于后续分析及论证说明,在此以表格的形式将四种不同类型变量关系进行展示,具体见表1所示。

从表1结构来看,此次研究一共设置了4类变量,分别为外部显示变量、内部显示变量、外部隐藏变量、内部隐藏变量,這四类变量依次包含7、10、2、4个具体对象。整个SEM分析,就是通过反复论证的方式,最终从众多备选方案中确定了如上结构具有显示路径关系,其具体的路径关系如图1所示。

从图1来看,之前无法确定的电子商务发展总体结构和演进路线已经确定。

对于确定的第一个结果,即电子商务发展总体结构,从图1来看,一种水平走向四层次的结构依然确立。这四种层次分别为内部显示层->内部隐藏层->外部隐藏层->外部显示层,其上箭头符号(符号“->”)代表着水平层次的演进方向。从表象看来,外部显示层的显示关系是通过内部显示层变量关系直接作用;从内涵来看来,外部显示层的现实关系是通过内部显示变量向内部隐藏变量作用,然后由内部隐藏变量向外部隐藏变量作用,最后由外部隐藏变量作用于外部显示变量得到。从水平层次结构来看,电子商务发展由“境内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子商务”构成。对于这两种电子商务,其核心要义是由“服务”、“产品”、“政策”、“技术”四类组成。从图1看出,对于电子商务发展,“服务”和“产品”是构成其发展的两个要件。“服务”相对于“产品”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不存在有形产品,“服务”更多是体现在“软件”上,“产品”则较多体现在“硬件”上。对“服务”和“产品”而言,前者无论是境内贸易还是跨境贸易上,所起到的贡献作用都是低于后者的,这说明电子商务发展更多是以有形产品进行服务,无形产品服务所展开的服务还较少且不具有关键价值。同时,从图1水平层次结构来看,与“服务”、“产品”位于同一层次的“政策”与“技术”,其所发挥的作用要远高于“服务”与“产品”。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我国产业发展具有较多的政策因素和产业因素,产业扶持和定向扶持是产业发展中无法避免的两类现象。这种人为干预经济发展的制度,造就了产业发展更多是依赖于政策扶持力度和倾斜力度。因此,在电子商务发展中,要与传统商务发展形成明显竞争优势,依赖于独享的电子商务政策支撑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由于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截止到目前为止,其依然处于发展期,其不仅融合了较多新兴技术与理论,而且具有极强的自适应性。因此,不断将科学技术与其相结合,势必会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一点从图1中“技术”对电子商务发展(无论是境内电子商务还是跨境电子商务)的贡献作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的“技术”,必须同步提高软件技术水平和硬件技术水平才能实现技术水平的稳步推进,切不可仅仅依靠单一因素提高实现。这一点从图1中“硬件水平”与“软件水平”对“技术”不相上下的贡献作用中清晰可见。同时,对于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的“政策”,必须打破行政制度的障碍,尽可能将限制(包括有意限制和无意限制)电子商务发展的约束清除。因为从理论分析来看,电子商务发展有助于促进贸易发展规模和质量;而从现实来看,电子商务发展有益于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以及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的提升。基于以上两点,应尽可能清除限制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需要注意的是,在政策因素中,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具有极强的影响性,必须从全球视角出发,从国家发展战略出发,以着力提升国家宏观经济能力与水平为目标来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电子商务发展政策与产业扶持政策,才能实现产业发展助推国民经济的最终目标。

对于确定的第二个结果,即电子商务的演进路线,通过演绎分析的方法就可以直接得到。从图1最后一列(从左向右的顺序)可以看到,境内电子商务包含四种显示模式,分别为“区域内半完全展开”、“区域内完全展开”、“跨区域半完全展开”和“跨区域完全展开”。跨境电子商务则包含三种模式,依次为“1to1为主的模式”、“1toN为主的模式”和“NtoN为主的模式”。这里所说的“半完全”侧重于指业务发展的未完全覆盖性,半完全展开是指在区域内未实现完全覆盖所有目标人群或是指为实现覆盖所跨区域的目标人群。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中的“1toN”是指电子商务的网络结构类型为1个国家或者地区对应N个国家或地区的网络结构。同理,“NtoN”、“1to1”则指向对应的网络结构。再次对图1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就境内电子商务而言,“区域内半完全展开”、“区域内完全展开”、“跨区域半完全展开”和“跨区域完全展开”对其贡献作用呈现出逐步递增的关系,即“区域内半完全展开”贡献作用小于“区域内完全展开”,依次类推。采用同样的方法,对跨境电子商务进行分析,也可发现这种递增关系,具体为“1to1为主的模式”贡献作用小于“1toN为主的模式”贡献作用,“1toN为主的模式”贡献作用小于“NtoN为主的模式”贡献作用。结合上述分析结果,不难发现,电子商务发展演进路线实际上已经确定,总体而言是从“境内电子商务”向“跨境电子商务”演进。具体而言,是首先经历“区域内半完全展开”,然后向“区域内完全展开”转变,随后逐步渗透到“跨区域半完全展开”,在此基础上实现“跨区域完全展开”的境内电子商务发展。完成境内电子商务发展逐步成熟之后,以“1to1为主的模式”的跨境电子商务为进入模式,逐步向“1toN为主的模式”演化,待条件成熟之后,最终向“NtoN为主的模式”演进。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上述发展路径是一种全过程路径,是一种可以跨越发展的演进路径。这也就是说,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最终的目标是实现“NtoN为主的模式”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但是在实现最终目标的过程中,并不一定需要按照逻辑顺序依次走完7个中间模式。可以以一种跳跃式的方式,实现最终目标。比如通过“区域内半完全开放”->“跨区域半完全展开”->“1to1为主的模式”->“NtoN为主的模式”这种通道实现最终发展目标。因此,从理论角度而言,电子商务发展的演进路径一共有m种(说明:[m =(7!/7!)+(7!/6!)+(7!/5!)+(7!/4!)+(7!/3!)+(7!/2!)+(7!/1!)] )。

对于如上结构路径分析成立的显著性,通过SEM分析的关键指标可以确认,该关键指标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结果来看,无论是误差指标、残差指标还是适宜度指标等均符合要求,因此可以認为,图1所展出的结构路径分析结果是显著成立。这也就是说,基于该结构路径结果进行归纳演绎分析所得的电子商务发展关键路径、电子商务发展演进路线都是显著成立的。

结论

本文首次确定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演进路线。该演进路线是一种阶梯式的七层结构,阶梯式的结构不仅实现了电子商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而且可以实现从境内电子商务发展向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演变。另外,就这种阶梯式的七层演进路线而言,其实现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可以具有多样自主性。这一结果不仅为我国电子商务如何深入发展指明了道路,而且确定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完全可以走具有我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孙琪,李敏.从阿里平台看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趋势[J].商业经济研究,2015(34)

2.浩飞龙,关皓明,王士君.中国城市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6(2)

3.方杰,温忠麟,张敏强,任皓.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层中介效应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4(3)

4.顾红磊,温忠麟,方杰.双因子模型:多维构念测量的新视角[J].心理科学,2014(4)

5.杨强,叶宝娟,温忠麟.用SPSS软件计算单维测验的合成信度[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3)

猜你喜欢

结构方程问卷调查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中国设计产业竞争优势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