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
2017-07-28杨梅
杨梅
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实践形成阅读能力的活动。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道德品质和审美意识的必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阅读交流;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88-02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初中生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学会人际交往、提高人文素质的基础,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奠基作用。初中生阅读能力是衡量初中生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指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语文阅读教学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不强,将会直接影响初中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语文教师有必要对初中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并在语文教学中指导行之有效的课内和课外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1.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完善人格,同时也能提高学者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阅读文本的过程,是阅读者构建自己的知识、精神、人格的过程,教师要指导初中生认真挖掘文本内涵,从字里行间汲取成长的养料,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设计与专业课程相关的习题,让学生懂得只有学好语文才能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深挖潜力,成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要用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净化学生的心灵,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真正实现“既学语文,又学做人”的目标。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阅读是知识吸收和积累的有效途径,也是必须途径,长期大量的阅读能让学生积淀丰富的知识储备,形成较好的文化素养,为初中生终身学习及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当前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进一步"通过适量而必需的语言积累与训练,促使学生规范用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2.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2011年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初中生应具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的目标与内容。笔者常在思考并探索让学生感到读书有趣、读书有味、读书有奇、读书有理、读书有乐,从而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能自觉自主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忙里偷闲甚至见缝插针地挤时间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培养较好的语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1 加强课堂阅读,运用课文范本培养语感,提高阅读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和思想精髓的直接途径。教师充分运用好教材,借助课文范本,带领学生阅读赏析课文,进而培养创造性阅读能力。
2.2 注重课外阅读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培养阅读能力。当今社会,信息传播多样化,价值观多元化,初中生崇尚个性,热衷上网,却不爱阅读。通过观察,笔者发现很多学生看的是游戏刊物、明星八卦杂志和新闻体育杂志。而那些学生并不是个个喜欢打游戏、爱好体育或者个个是"追星族"。通过交流,笔者发现他们愿意看这方面的书,只是因为其他人在看,有交流的需要。这让笔者意识到学生目前的阅读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通过恰当的交流来维持阅读兴趣。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使笔者深刻认识到教师需高度重视阅读指导,重视学生个体的阅读感受,调动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结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积极倡导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激发并保持初中生可贵的阅读兴趣。
激励手脑并用,记录阅读心得。"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一条重要的讀书经验,也是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激励学生手脑并用,在阅读中记录心得,阅读后在头脑中和笔记本上留下烙印。
(1)坚持写读书笔记。笔者一直鼓励学生阅读后坚持记读书笔记,并做到有布置有检查,适量批改。鼓励学生将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用专门的笔记本摘抄下来。对文中语言、动作、神态、肖像等细节描写的语句进行品味;对文中运用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手法的句子进行赏析;对文中精彩的开头和结尾的写法进行比较玩味。并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灵活借鉴,学以致用。
(2)根据课文内容巧妙续写。学生阅读后会有自己对文本独到的理解及由此生发的联想。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分析完小说情节及人物个性后,笔者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去思考并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思维的再创造。
(3)鼓励写读后感悟。阅读作为一种意义的理解和解释活动,从本质上说,是阅读主体对阅读对象即文章的再创造。阅读中记录感受是自得的最好方法。笔者坚持让学生适时写下阅读文本后的感悟。这样,既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行知识的积累沉淀,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4)坚持写心灵随笔。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对阅读能力的检验。笔者鼓励学生阅读后,每每有自己的想法或灵感,就动笔写下来,这就是思维迸发的火花。写好可以拿给老师看,老师应会顺势大加鼓励,并及时指导写作方法。这样的激励有时会激发出一个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和浓厚的写作兴趣,甚至会改变学生的命运。
在阅读中思考,而阅读能力在学生手脑并用的坚持中也逐渐得到培养。当文本的内涵渗透心房时,美学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显现,学生就会产生心灵的共鸣,逐步完成认识、发现、建构自我的过程,学生阅读能力得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得以实现。
总之,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是一个艰苦艰巨而漫长的过程,真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初中生语文各项能力的培养,就是要让语文活动成为对学生未来发展有价值、可以帮助学生正常融入社会的平台。作为教师要有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要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要将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塑造学生的灵魂,陶冶情操"落到实处;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用课文里的爱国之情激发学生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让学生懂得只有学好语文才能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成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