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2017-07-27童欢
童欢
【摘要】随着组织双元性理论(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的普及与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遭遇巨大的挑战,柔性管理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更加灵活性的管理广泛使用。本位通过分析传统刚性管理模式的不足,提出柔性管理模式的意义及其有效使用方法,说明柔性管理方式的重要性。
【关键词】柔性管理 以人为本 灵活性 决策柔性 激励柔性
近些年来,随着组织双元性理论(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的普及与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遭遇巨大的挑战。无论是以90后为主的青年一代群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带来的被关注的诉求,还是企业员工生存压力增大而带来的对个人利益的更加关注,都对当代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单纯满足市场竞争的需求,柔性管理模式在创造经济效益方面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传统管理方式介绍及其不足
我们所熟悉的传统企业大多是层级制的,尽管近些年来,很多企业在向扁平化发展,但传统的管理方式依然相对比较刚性。
(一)决策方式的刚性
领导负责决策,员工负责执行,已然是公认的管理决策和执行模式。管理层基于企业的发展和利益最大化做出的决策,并不容易让员工产生参与感和认同感。尤其是对于层级、制度较多的企业,员工对于企业的高层战略很容易因不理解而冷漠忽视。在这种情况下,一味地强调执行力并无法取得期待的效果,员工参与不了企业的未来,也不确定是否能分享企业发展的红利。
(二)激励方式的刚性
在薪酬奖励制度较完善的企业,员工(尤其是业务部门的员工)的物质奖励措施是相对比较透明和固定的。例如,随着管理层级的变动,固定工资会调整;根据销售额领取提成;以及做出重大贡献的创新、技术奖金等。然而,实现这种奖励报酬方式的前提,是工作结果能够被详细量化,即便如此,也未必能够达到员工的心理预期。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至少具有五个层次的需要。除去第一层级的生理需要外,其余关于安全感、情感和归属、被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都不仅仅能够被物质满足,员工同时也需要精神上的鼓励和认同。对于管理者而言,这也意味有更多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方式,但这取决于管理者的组织和领导能力。因此,刚性的激励方式有其局限性。
(三)情感互动被忽略
无论是高层管理者还是基层员工,都有情感互动的需求。管理层需要深入基层了解员工的真实情况,员工也想参与到公司决策和发展的规划中来。但是传统的层级式管理方式使得这些沟通难以深入。同时,企业若不能给员工的发展提供可信任和期待的发展平台与发展规划,很容易受到质疑。因此,企业在关注自身发展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同时关注到员工的发展。
二、柔性管理方式及其意义
相比于传统管理方式的“刚性”,柔性管理的内涵不难理解。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将对员工关注和尊重体现在实际的管理方面,最主要的是决策的柔性化和激励的柔性化,通过组织扁平化使员工参与到企业决策中,通过激励柔性化给予员工物质之外的满足,同时有利于管理者调动执行者的工作积极性。
柔性管理对于企业经济价值的实际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创新能力增强
如前所述,决策的柔性化是柔性管理的主要表现之一。
试想一下,在过去的企业中,决定企业未来市场方向的是公司的一把手和市场总监,为了体现决策的民主化,最多是通过班子会的讨论了解各部門的意见。无论是财务总监从财务角度给出建议,还是生产运营总监选出能优化生产流程的市场方向,这些基于本职高层管理岗位的意见都有其局限性。我们不能否认企业各板块的一把手都有其优秀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积累,然而,在信息化的时代,当个人知识储备已不是随着时间积累慢慢增多,当经验已不再被神圣崇拜的时候,掌握的信息越多,靠近市场一线最近,更容易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选择。
因此,已经有企业在制定市场策略时会邀请基层员工代表参与,甚至有企业会通过全民投票等方式集思广益。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设以前制定决策时,只有领导班子中的10个人可以直接的提出意见,而在决策柔性化之后,可能有100个甚至1000个人可以直接提出意见。因为每个人都是直接接触市场的,而且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即使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丰富的行业知识,因此,员工共同参与决策,为决策提供了更多元化、更接地气的方案,而这样的意见,可能恰恰是市场用户的需求。
而创新,也是要在准确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不扎根于市场,不基于实际需求谈创新都是纸上谈兵。能够及时、准确地捕捉到市场用户的需求,企业的市场开拓、市场创新之路必会更直接而快速。
(二)抗风险能力提高
首先,企业若要抵御风险,“造血”能力是关键。许多企业破产的直接因素都是现金流断裂,当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支持的时候,先进的管理方法、顶级的技术和设备或者亿万大单,都是空谈。而造成资金链断裂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企业不了解市场情况,盲目地扩张或投资。而决策的柔性化使得企业对市场的了解更清晰、定位更准确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减少了不必要的投资,把关键的资金投入到可以为企业带来真正利益的市场,抵抗风险的能力提高。
其次,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一种灵活性的管理,将战略管理和基础管理结合起来,把企业发展和员工个人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角度考虑。这样做,一是防止了关键人才的流失,二是可以在当代社会通过调动员工积极性而掌握更多的市场信息和资源,都有效地防止了企业因为“固步自封”而走向衰亡。
(三)管理成本降低
柔性管理对于管理成本的影响,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因为有效避免了关键人才的流失,节省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反复招聘、培训方面的支出可有效减少。
其次,节省了市场调研的成本。相比于外聘咨询公司进行市场调研,灵活性的管理使员工更广泛地参与到企业决策中来,企业依靠自己的团队力量也可充分了解市场。
最后,激励的柔性化使企业通过感情留人、事业留人、文化留人等途径,节省了人力成本。给予员工相对比较合理和满意的工资,同时提供其被尊重和发展的平台,比一味地用经济手段激励更节省也更有效。
(四)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当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强、成本得到更有效控制之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自然会提高。
三、如何有效使用柔性管理方法
(一)信息透明
柔性管理这种灵活性的管理方式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了决策中来。做出正确合理决策的前提是掌握了真实准确全面的信息。在传统的企业中,普通员工仅了解自己所处岗位或部门的信息,却对企业其他方面没有过多的认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信息未能透明化。然而,当员工参与到决策过程中之后,要求我们的高层管理者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就能及时将全面的信息与员工分享,做到信息透明。这样一是可以让员工切实参与到企业发展中,二是给了更多基层员工信心,减少了对企业全景不了解而带来的焦虑和冷漠。
(二)顾客为先
我们已经知道,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公司会更关心员工的发展,员工也会更关心企业的发展。尽管这种管理方式与传统的刚性管理有诸多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立足市场,顾客为先。其实,关心顾客的需求,从顾客的角度出发进行市场开发和营销,也是柔性管理的一种。而顾客的满意度直接决定了公司未来的市场地位,直接影响到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如果我们忽略了市场讲管理,忽略了顾客谈管理,即是本末倒置。
(三)平等为本
关心员工的发展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些企業以为,定期与员工约谈、通过民主会议商议决策、在激励过程中给予非物质奖励即可,然而,这只是方法却不是关键。如果公司及其高层管理者不能把员工放在平等看待的角度,始终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那么所有的形式都未必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在当前的求职市场,员工与企业相比,相对而言处于弱势。而要真正实现柔性管理,必须真正从核心做到“企业依靠员工,员工与企业同发展”,做到公司与员工平等,企业里人人平等,才是能实现柔性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全球市场的多元化,柔性管理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这在对管理者提出更高的要求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选择方式。柔性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经济价值有深远的积极意义,如何更好地实现柔性管理,如何提高自己的柔性管理能力,是企业和管理者需要更多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韩大勇,叶福成. 柔性管理智慧[M].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2]张宸录.组织柔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组织双元性视角/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文库[J]. 中国经济,2017.
[3]安应民. 企业柔性管理[M].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