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舞蹈专业开设《舞蹈心理治疗》课程必要性的研究

2017-07-27高超

商情 2017年21期
关键词:舞蹈专业高校

高超

【摘要】舞蹈心理治疗课程理应在高校舞蹈专业进行建设和完善,并合理的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起到塑造学生人格,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笔者学习舞蹈心理治疗的概念,结合学生所需能力,对开设此课程的必要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舞蹈心理治疗 高校 舞蹈专业

我国在舞蹈心理治疗方面起步较晚,但舞蹈心理治疗作为舞蹈的本体价值理应在高校舞蹈专业被挖掘,舞蹈心理治疗课程理应在高校进行建设和完善,并合理的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起到塑造学生人格,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笔者学习舞蹈心理治疗的概念,结合学生所需能力,对开设《舞蹈心理治疗》课程的必要性进行研究。

一 舞蹈心理治疗概念和发展

舞蹈心理治疗,又称动作治疗,是利用舞蹈或即兴动作的方式治疗社会,情感,认知以及身体方面的障碍以及增强个人意识,改善人们的心智。舞蹈治疗是因为现代舞蹈艺术和心理学的结合而诞生的。

舞蹈心理治疗在欧洲和北美是通过三方面的力量发展起来,这三方面的力量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帕斯顿柏的表情动作分析体系和舞蹈艺术中的现代舞思潮。舞蹈心理治疗运用动作和有节奏的表情动作(舞蹈)来帮助个人建立整体意识和正常行为操作功能。在治疗实践中,应用人体动作和舞蹈心理治疗的心理病症有:情感性精神病、行为障碍、饮食心理障碍、性格障碍、恐惧症、神经错乱、精神分裂等。舞蹈还有助于正常儿童的身心顺利发展,有助于正常成人对自身的了解,以进一步发展其潜能。总之,舞蹈心理治疗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并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中国在舞蹈心理治疗方面起步较晚,所以在世界范围来看我们还相对落后。但中国传统的养生理念和当今社会大家开放的意识给今后舞蹈心理治疗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和环境。在舞蹈心理治疗实践中我们看到,中国对这种有创意的个性化干预和治疗方式有很大的需求,其发展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二 开设《舞蹈心理治疗》课程的必要性

(一)舞蹈教育的发展需要

长期以来,舞蹈教育的目的定为培养舞蹈专业人才,而实现目的的途径是舞蹈作品的获奖或舞蹈晚会的好评,忽略舞蹈本体价值的开发,忽略舞蹈的“医术”价值。 21世纪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人类社会将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和时代。马云先生在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讲到“你要思考十年以后机会是什么,就是社会会碰到什么麻烦,如果你今天知道这个麻烦一定会来,你今天准备,十年以后就是你的机会。所以我认为中国未来十年以后的麻烦是健康问题和快乐问题。所以我投资电影,投资体育,投资医疗的目的是因为我知道今天的水,今天的空气,今天的食品安全,一定会导致十年以后我们很多家庭会出现很多的疾病。假设我们能做点事情,今天开始准备,也许既解决了社会问题,又是我们巨大的机会。”目前,科教兴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艺术教育和美育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强音。舞蹈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根据舞蹈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高校舞蹈专业课程设置已不能仅仅围绕舞蹈技术的培养,而需要学生更深入的挖掘和了解舞蹈的美育,健身和治疗等功能,把舞蹈教育更好的普及,同时为自己创造就业机会。

(二)塑造学生人格

人格(persongnality)这个词原意是指艺术舞台上人物的面具,代表人物的角色和身份。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 环境和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1921年,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用当时流行的智力测验方法选拔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学校1528名智力超长的天才兒童,并对他们的成材进行研究,托尔曼逝世后,心理学家西尔斯前仆后继,研究长达50多年。结果发现智力并不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影响人生成败的关键因素正是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其中包括人格因素)。星云大师对话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提到“教育的目的在于挖掘人与生俱来的潜力及培养良好和谐的性情”。人格培养是高校舞蹈专业课程设置不可回避的问题。

《舞蹈心理治疗》课程中会强调学生人品和个人素质的修养和提高。如果没有高度的同情心和人性化的态度,很难与患者或客户建立信任并进一步沟通。学生还需要做到视野开放,不断尝试新鲜事物,以保持高度的创造性和自发性。由此可见,《舞蹈心理治疗》课程对塑造舞蹈大学生的人格有重要的意义。从文化背景上,我国对医生的价值认可度高,古人范仲淹年轻时的立志,不为良相即位良医。意为出将入相跟做一个名医,功德是一样的。此思想有群众基础,有利于《舞蹈心理治疗》课程在高校舞蹈专业的开展。

(三)丰富学生知识结构

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既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具有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 最优化的知识体系。建立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以适应未来在社会上职业岗位的要求,是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和实施都要遵循的基本点。当今学术界对人的知识结构主要提出了三种模式。

宝塔型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的特点是强调基础知识宽厚和专业知识的精深,容易把所具备的知识集中于主攻目标上,有利于迅速接通学科前沿。蜘蛛网型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是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作为一个“中心点”,与其它相近的,作用较大的知识作为网络的“扭结”相互联结,形成一个适应性较大的,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左右驰聘的知识网。幕帘型知识结构,是指一个具体的社会组织对其组织成员在知识结构上有一个总的要求,而作为该组织的个体成员,将依其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在知识结构上又存在一些差异。我国现行的舞蹈教育制度还是以早期苏联教育制度体系为基础,建立以中等舞蹈教育为主的专业型教育制度。现今,中国各大专业院校对各个舞种的教育采用的都是专业型教育制度,而所谓的“专”主要表现在舞蹈表演能力上。

北京舞蹈学院作为我国舞蹈界首府,对舞蹈人才培养有长足的经验,长期以来,成为各个艺术院校舞蹈专业的效仿对象,有的艺术院校舞蹈系甚至完全抄袭北京舞蹈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且不去进行实证研究。北京舞蹈学院刘青弋教授在《为未来争夺身体---关于全民教育中舞蹈教育的思考》一文说到全民舞蹈教育应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标准迈进。舞蹈教育部门应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对全民舞蹈教育的科学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哲学方法论与科学方法论相结合的方法,从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医学、运动力学等方面对舞蹈教育的功能意义、体系建设及教学方法诸多环节进行科学研究,以使舞蹈教育达到预期的成效。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郭磊教授提出培养高精尖艺术人才的同时,要在课程设置方面考虑增强学生二次就业的能力,这其实是根据时代发展,就业情况的改变,而做出的调整策略,而要改变的对象则是单一的舞蹈表演或编创等技能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知识结构更接近于宝塔型。

随着舞蹈演员职业不再是终身制,并出现市场饱和,素质教学育和美育的大力推进,舞蹈教育首当其冲,开拓了舞蹈大学生更大的就业市场。高校舞蹈专业大学生能不能了解舞蹈本体价值,尤其能否了解和应用舞蹈的医疗功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笔者作为北京舞蹈学院2004届舞蹈国标舞表演专业毕业生,担任广东海洋大学艺术学院舞蹈教学工作已有10年,期间跨学科攻读广州体育学院体育硕士,所学专业为运动训练,并在南方医科大学参加过中医针灸培训。在舞蹈教学实践中,感受到有一定的医学常识,不仅可以更好的规避舞蹈运动带来的损伤,并且对学生舞蹈技术的剖析和风格的定位提出建设性意见,笔者也在社会上培训过舞蹈爱好者,他们年龄从4岁至60岁不等,运用医疗的知识和舞蹈教学结合,可以更科学的指导他们如何进行舞蹈活动。得到学生的认可,在印证自我价值的同时也相对容易产生经济回报。笔者认为在高校开设《舞蹈心理医疗》课程,横向的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更深的挖掘舞蹈本体价值,促使学生从单一舞蹈表演或编导的宝塔型知识结构跨度到蜘蛛网型知识结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统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

(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是指获得某项岗位的全部能力的总称。就业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进步。舞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包括:专业舞蹈演员、舞蹈编导、中小学舞蹈教师、社会培训机构舞蹈教师等等。成为专业舞蹈演员的群体必将面临二次就业的问题,舞蹈教师岗位虽有较大需求,但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任何人利用网络或其他资源学会舞蹈技能,甚至从事舞蹈教学工作也非难事,如果舞蹈大学生只有的舞蹈表演或编导能力,就业必将更加窘迫。另一方面,中国在舞蹈心理治疗方面起步教晚,但中国传统养生理念和当今社会大家开放的意识给今后舞蹈心理治疗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环境。舞蹈治疗师一般可能工作的单位包括各类学校,医院,私人诊所,高级会所和企业集团。开设《舞蹈心理医疗》课程,可使学生对舞蹈本体价值加深认识,从而辅助于舞蹈表演、编创和教学能力,也可以使学生有机会进入舞蹈心理治疗产业,并且带动其发展。

舞蹈心理治疗在中国的发展还有很多事需要做,包括舞蹈治疗师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舞蹈心理治疗的普及和应用,舞蹈治疗师的执业标准制定,舞蹈心理治疗的科研工作等等。舞蹈医疗作用作为舞蹈的本体价值理应在高校舞蹈专业被挖掘,舞蹈心理治疗课程理应在高校進行建设和完善,并合理的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起到塑造学生人格,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笔者学习舞蹈心理治疗的概念,结合学生就业所需能力,对开设《舞蹈心理治疗》课程的必要性进行研究,期望对高校舞蹈专业在此课程的建设方面起到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舞蹈专业高校
浅析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培养与就业
当前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及反思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舞蹈专业应开设舞蹈教学法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