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2017-07-27陈肖霞
陈肖霞
【内容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高中语文中的许多文学作品都透露出浓厚的人文底蕴,深厚的民族气息。然而,要想真正学好传统文化,仅仅依靠学习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在学好基本的课本知识以外,去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延伸性阅读,从而真正了解、掌握传统文化并且真正将传统文化化为己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 传统文化 教学策略
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髓。高中语文教学,肩负着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因此,将传统文化渗透语文课堂,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了解,是教育工作者当前的重要任务。通过多种途径去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精髓。
一、内外结合,推介文本
所谓延伸性阅读,是指在学习教材文学作品之后进行的同系列文学作品的研读。其目的是加强理解教材中的文本内容,更有助于理解文本背景,能够更深刻的了解文本内涵,了解文本中所传达出的传统文化,传统精神。在这一系列的文学作品解读之后,学生能够对某一具体传统精神有大致了解,并且深刻领悟,牢记于心。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中,学生可以通过课文中最后一段话:“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了解到古人对于“仁义”的看法,对于有关“仁义”之事的处理态度。通过晋文公这一形象,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人对于恩德,仁义等美德的重视程度,感受到真正的君子之风。因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仁义”“恩德”的著作,比如有關仁义的《论语》、《孝经》。此外,晋文公的话还提及到了“武德”一词,因此还可以阅读与武德有关的《孙子兵法》等著作,去延伸课堂所学,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这种内外结合,双管齐下的做法,不仅能够使学生深刻了解课本所学,同时能够多了解一些相关的经典著作,这对于他们扩大阅读范围,开拓眼界都十分有利。
二、制定计划,自主探究
常言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管中窥豹”的现象,有时候也会因为自身的理解而干扰学生的想法,从而泯灭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有时候,强硬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厌学,从而会认为传统文化是枯燥无味,毫无美感的东西。因此,教师可以制定计划,让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
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劝学》一文,讲述了学习的重要性。通过通俗易懂的实例来循循善诱,劝诫年轻人要不断学习,并且要有学习的恒心。因此老师可以制定计划,安排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去感受古人对于学习的态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一步一步积累,怎么能到达千里之外?“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把小的河流汇集起来,怎么形成浩瀚大海?通过学习课文,能够让学生理解学习非一日之功,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和毅力。因此,可以适当让学生适当延伸阅读,去读一读《金缕衣》、《菜根谭》等著作,将课堂知识延伸至课外,开阔视野。
通过制定计划,让学生自主探究,不仅能够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打开想象力,也更能够让他们在自由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深刻学习传统文化,领悟其中的精髓。
三、组织活动,交流品析
“学而不思则罔”,光学习不思考就会退步,因此学习经典,学习传统文化,学习中华文化精髓,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就可以的,教师应该适当组织一些课堂活动,给学生自由交流品析文学作品的时间。在这种互相交流赏析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意见,从别的同学那里获得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从而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滕王阁序》,这一篇课文结构上对仗整齐,用词优美恰当,拿来给学生自由品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等等,这些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名句,其中都包含许多典故,这篇文章拿来给学生品析,简直再好不过了。这篇文章运用大量的典故,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押韵,同时增添了许多文学色彩。因此可以给学生们推荐一些运用典故比较多的文章,比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赤壁赋》等等,让学生自由赏析,去了解那些有意思的典故,提高自己的课外阅读能力和水平,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同时,在典故的吸引下,学习到更多的传统文化,更多的古人智慧。
在学生自主交流品析的过程中,他们能够从别人那里得到自己前所未闻的知识,或者是解决自己不曾解开的疑惑。在这种信息和经验的交流过程中,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肯定会大幅提升,而且效率也会有所提高。最重要的是,这种做法提高了同学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使他们更深入地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有所感悟。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学好传统文化是高中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所以,通过延伸课外阅读,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多,更广泛,更深入的了解,就需要老师能够采用更多灵活多变的方法,让传统文化渗入课堂,传承发扬。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四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