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017-07-27祝兵

速读·下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合作学习

祝兵

摘 要: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科学教学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在合作学习中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在合作学习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合作学习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合作学习的环境;交流与讨论

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我们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合作学习集听、说、想、做、探究、比较、反思等一系列的心智活动于一体。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目标,就应该注意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一、在科学合作学习中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1.在比较合作学习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水平不同会导致认知偏差,通过不同的比较就能更好地提高认识,进一步地掌握知识。教师应创设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开展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开展问题解决方法的比较,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水平。例如在《杠杆》教学中,学生通过比较生活中的杠杆得出哪些是省力杠杆,哪些是省距离杠杆,哪些是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的杠杆。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既是搜集信息的主人,又是愉快的合作者。

2.在辩论合作学习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科学知识都有多面性,创设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机会,让学生通过辩论的方式开展合作学习,实现创新性地突破和重组。如在学习《能量守恒》中,老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分成正反二组进行辩论,能量到底守不守恒,学生收集证据进行辩论。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可能会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也可养成用现有的知识获得新知识的方法和习惯,使掌握的知识更具科学性,更有效。

3.在小组调查合作学习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组调查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在小组中运用合作性探究、小组讨论和合作性设计展开学习活动。在这一方法中,各小组在从整个班级都学习的单元中选出一个小课题之后,各小组在将小课题分割成个人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上,并开展必须的活动。最后,每个小组向全班同学作介绍或展览,交流他们的发现。这种合作学习,将会丰富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培养学生思维的多面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使学习对所学知识印象更深刻,可以会很好地提高学习有效性。

4.让学生在错误中开展反思式合作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历史上不少显赫的成果都闪烁着人类的批判思维的熠熠光辉,许多前沿的科学理念正是在“批判”旧理念中确立的。让学生在自主探索阶段经历一些“挫折”,不仅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反而会促进学生的进一步的反思,促使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他们在个体和群体的合作学习中获得新的想法,从而去积极探求规律和方法。

二、在科学合作学习中应关注几个问题以防影响学习的有效性

1.划分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合理搭配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是学习的关键,小组的划分关系着学习的成败。因此要合理组建学习小组。要把好、中、差的学生按比例搭配好,有时也可以把学习比较困难的几名学生编为一组,以便教师多加关心及时辅导。

2.激励主动合作,实现理性竞争

学生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特别强,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能有效的把学生个体之间的竞争转为小组团队之间的竞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学生在小组中的个人责任感和合作动机,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竞争势必涉及到评价,评价时应该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又要有学生的自评和小组之间的互评等,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仍将发挥其重要作用,但不再充当裁判员的角色,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伙伴、指导者、支持者、帮助者、引领者、激励者,同时又是教学的调控者。

3.提倡合作学习的民主性

教师要创设好自由、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有话肯说,有话敢说。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去,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提供示范,尊重师生、生生间合作学习中彼此的想法,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4.要体现合作学习中的学生主体性原则

在《浮力》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一组在水中上浮的物体,邀请学生实验,让学生说一说它们为什么能够在水中上浮?学生马上想到了水有浮力。接着我又出示了几种在水中下沉的物体(石头、铁、铝……)让学生说说“这些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水的浮力呢?”当学生正在争论不休的时候,我对学生说:“光靠争论是得不出结论的,还是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其中的奥秘吧。请你们小组讨论讨论,准备怎么实验?”学生通过讨论以后,相互之间评议和补充,设计出了好多种实验方法,最后我结合实验室里面的仪器情况以及实验的可操作性,确定了两种实验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选择。师生双方作为合作学习的主体,在合作学习中产生互动,彼此形成互帮、互教、互促、互联的“学习共同体”。通过相互提问与讨论、合作与交流,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无须教师做全面的讲解,也避免了课堂中过于沉闷的教学气氛,同时也使教师有时间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

5.合作学习中应多加鼓励

在师生、生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各主体之间要展开互动式的评价。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之间的评价;既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还有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老师的评价能增强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勤于解决问题的信心。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改变了学习方式,更好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了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师生教学相长。随着新课程改革渐入佳境,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主线,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必将给科学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曾琦《教育理论与实践》.

[2]《科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浙江教育出版社.

[3]《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任长松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

[4]《物理教学中的激励教育》.

[5]《基础教育課程改革纲要(试行)》.

[6]《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合作学习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