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尾记(四题)

2017-07-26舒寒冰

安徽文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老道竹影雪花

舒寒冰

山川佛土

数不清的清晨与黄昏,我沿着黄尾河在山间行走,不回头。每次约一万步,跨越两座桥,一小时周游山川,走到原点。寂寞的乡村生活,行走是锻炼,是修行。边走边思,山中悟道,思想的碎片,如露,如电,如梦幻,如泡影。喧嚣离我远去,孤独是进入真理的方便法门。

一直以为时间是一条直线,无始无终。生命永无归程,转瞬即逝,过去茫茫不可留兮,未来渺渺不可见兮,能把握的只有当下。然而,什么是当下?果真有当下?它在哪里?在哪一刻?那些发生的即属于过去,那些没有发生的皆属于未来,即便在千百亿倍放大镜下观察,也没有正在发生这个过程,正在发生总是被无限地分割为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没有当下的刹那。过去和未来在不存在的针尖上平衡,时间的直线被分为过去和未来两条射线。把握当下是无中生有,痴人说梦。在直线的光阴跑道上,生命是苍凉、恐惧、虚无的。朱自清写《匆匆》,温情脉脉如心灵鸡汤。其实,匆匆是一味毒药,饮鸩止渴,见血封喉——哪里还来得及匆匆?哪里还有匆匆?

佛的伟大在于虚空中创造了轮回,时间不规则闭合。“诸法空相”。一切都是虚空,虚空不是无,是无限,无住,无相。正是在虚空中,芸芸众生看到了生命的过去和未来,六道轮回,变来变去。变鬼也罢,升天也罢,成畜生也罢,做人也罢,苦与乐的区别而已,总还有个前生,总还有个来世,总还有个有,总不至于无。

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实际天空地圆。在无涯的虚空里沿着地球往前走,终究能回到原点,回到故乡,一直走就走进轮回。

我曾无数次站在彩虹瀑布下仰望,青山和蓝天做底色,丽水跳崖,白云崩落,决绝,奔放,撕裂,怒吼。我看到悬崖上,水云间,碎裂的瀑布如万千银燕挣扎着往上飞,往回飞。“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席慕蓉《七里香》)。肉体匆匆奔向未来,灵魂却总要回到过去。我不相信未来一定是好的,恐惧未来,拒绝未来,虽然我被裹挟着争分夺秒地奔向未来。从三十多歲开始,我的灵魂执意往回走,我迷恋过去,迷恋一切散发着旧时光气息的事物。如果时间是闭合的曲线,我的灵魂和肉体总会重逢。早些年做记者时,我采访过邻镇一个高山村落,群众移民到镇区,从农耕时代进入现代生活,一步跨越五十年。而近年,我无意走进马元,一个藏在云峰深处的老村子,一步回到五十年前。依稀类似的情景,截然不同的视角和心态。而今,马元已被保护开发,成为故乡的缩影,乡愁的符号,召唤着一个个失去故乡的人回去。无数故乡正在大面积沦陷、消失,乡愁成为商业时代的民谣。我希望大山护佑,马元能存活下来,成为一则村庄的传奇,一个储存乡愁的玻璃容器。

行走的路上,经常想起一位故人。多年前,我从黎明走向清晨,晨曦就在眼前,迎面遇见一位退步的老者,我们面对面边走边说话。从黄昏走向暮色,身后灯火次第亮起,眼前新月淡如泪痕,我又迎面遇见他,从容地步步倒退,直至融进暗夜。他说,退步可以治疗颈椎病。而在我眼中,退步者是一个隐喻。清晨他退进未来,黄昏他退回历史。如今,他已退进了轮回,退回了大化。山城岳西,衙前河畔,晨曦暮色中,再无退步者,隐喻时代结束,所有人匆匆前行。

……

我行故我思,我思故我在。

不住,无常,山川是我的佛土,行走是我的宗教。同行者,一二子,三五飞鸟。沿途大千世界,蜗牛是苦行僧,刀螂是青衣护法,蝴蝶是飞天,甲壳虫是没落贵族,松鼠是佛的使者,山抹微云是居士听禅,满河石头是罗汉布阵,老宅是光阴的客栈,坟茔里幽人细语。暗香扑鼻,花香?还是风香?

乐诚寺

想写一写乐诚寺的念头由来已久,却迟迟未能动笔。原因有二:一来寺庙里的事,凡人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花非花,月非月,似明白又不明白,不好多说;二来身在公门,与出家人走近了,怕人闲话信仰不坚,虽然古时文人政客们佛门中朋友多,苏东坡喜欢往寺庙里跑,留下不少关于寺庙的诗文,与和尚友善,和佛印的友谊堪称千古佳话,寺庙就是文人的客栈。

即使如此,思来想去,还是要写一写,也有几个可以说的理由。其一,这几年我在黄尾工作,乐诚寺有一半座落在黄尾境内,我去乐诚寺多一些,有工作方面的原因,冬天防火,夏季防汛,平时履行宗教管理职责,文人墨客来了,富商大贾来了,我也陪着去礼佛,总之,做的事或有利于安定团结,或有利于地方发展,不怕指责。其二,乐诚寺的常怀师傅是苦修的高僧,曾断指供佛,又赤脚修行,一双赤脚踩过雨雪冰霜,走过万水千山,别号赤脚大仙,经历颇多传奇,在闽粤一带被信徒尊为活佛。难得的是老僧说家常话,我喜欢听。我们探讨修行,常怀师傅说:你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多为老百姓造福,就是最好的修行,就是最大的功德。我深以为然,常怀在山上管好出家人的事,度化众生,我在镇上管好在家人的事,服务众生。苍山古镇,我们守土有责,各司其职,殊途同归,止于至善。其三,乐诚寺的斋饭好吃,我每次都能吃两碗。我吃了寺庙里的斋饭,精神抖擞地回到红尘,正心诚意地做人,不知疲倦地做事。

乐诚寺坐落在莲花山上,千米高峰,风景独好。晚霞,皓月,繁星,禅雪,堪称四绝。

我是人间派到佛国的使者,曾一次次悄悄站在大雄宝殿前谛听佛音。手扶栏杆,极目远眺,落日熔金,霞光笼罩,空中祥云护法,四围群山叩首,佛在大殿里端坐,僧人晚课,暮钟响起,我看见自己慢慢融入一片微红的苍茫,融入轮回。

皓月升起,群山沉落,庭前花开,虫鸣唧唧,我和常怀师傅静坐禅室,品茶论道,是上好的翠兰茶,在佛前供奉过的茶,三冲之后,终于品出了禅味。人如蜉蝣寄天地,禅是大月走虚空。

曾于一个微醺的夏夜,忽发幽思,与两三友人驱车,从人间出发,沿山路盘旋而上,穿过沿途的村庄与坟地,穿过风与花香,穿过流泉与天籁,直奔乐诚寺。星光连着灯火,在窗外绵延、弥漫。下车,眼前大寺巍峨,不见山,不见村,不见天地,分不清天上人间,头顶,足下,远方,眼前,茫茫一片皆闪烁,大千世界尽琉璃。《维摩诘经》中说道:“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微风依稀,星光荡漾,忽见两颗星从无常中来,直奔我眼前。定神细看,原来是伊的眼。

大雪过后,天仍未放晴,天地白茫茫。我陪扬州的客人驱车上乐诚寺看雪,有时车驮着我们走,有时我们推着车走。沿途每一栋房子都戴着絮帽,憨厚可爱,每一株植物都冰清玉洁,仪态万方。红嘴喜鹊扑棱棱地飞过,雪花簌簌地落,青丝白发,只在一瞬。松鼠在树上游走,引起阵阵雪崩。临近乐诚寺,雪压翠竹,在路上形成了一道道拱门,车在其中缓慢地穿行,如爬行动物穿过冰川纪。雪雾茫茫,到了乐诚寺,却不见寺前的古松,不见山门,不见庙宇,摸索着前进,佛国终于渐渐模糊地呈现,常怀师傅赤脚站在冰雪中迎接我们,如阿弥陀佛。八十多岁的演尼师太亦赤脚行走,一片枯叶在雪地上飞。

花摇万壑轻歌月,云过千峰无语禅。黄尾是我的福地,乐诚寺是我的净土。每当人生疲倦心烦意乱的时候,去乐诚寺走一走,吃一顿斋饭,喝一杯禅茶,看一看闲云孤月,听一听晨钟暮鼓,心就安静下来。心静则净,静以修身,净以养德。

种石头

松花居右侧有块不足一亩的长方形空地。种花还是种菜?是个问题。事关大局,我和母亲争执很久,最终相互妥协,从此两分天下。母亲在北面地块种瓜种豆,又抠出一小块扎圈养鸡。所有收成归家庭公社,一部分内供全家享用,一部分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支援友好邻居。母亲靠瓜菜政治,内安子民,外交友邻,深受爱戴。南面地块自由主义泛滥,我在其上种树栽花,国色天香与小家碧玉比邻,奇花异草与家花野草共生,黄杨、映山红、白杜鹃、香榧、石榴、桂花、金雀花、鸡爪槭、红枫、银杏、枸骨冬青、芍药、兰、松、凤尾竹、凌霄、鸢尾、紫薇、六月雪、月季、玫瑰、石斛、八角……一片花花世界,经常招蜂惹蝶,私家园林变成了公共花园。偶尔,南苑的花树顺着根窜到北园亦能茁壮成长,北园的瓜菜飞籽到南苑亦能落地生根。

以上的话,算是个引子。松花居如果仅仅种些花草瓜菜,算不得神奇,我亦不好意思显摆,毕竟世上花痴多如一地鸡毛,菜农多如恒河沙数。这小小南苑北园,实则藏着三个大千世界。花草树木,瓜豆果蔬,高低错落,春华秋实,是一大千世界。蟋蟀、蝈蝈、铁牛、蜗牛、青虫、七星瓢虫、萤火虫、蝴蝶、蜻蜓……芸芸众生又构成了另一大千世界,诵经的圣徒唱出高山流水,燃灯的使者点亮满天繁星,起舞的圣女化作翩然飞天。

第三个大千世界又在哪里呢?夜览《维摩诘经》,读到“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忽然开悟。这一悟不得了,禅宗六祖慧能说过,一开悟众生就是佛。我大欢喜,走出书房,来到园中,斯时明月高悬,暗香涌动。我现学现用,以足指按地,月光恍惚起来,眼前情景大异——松下传来鹤鸣,继而鹤影飘飘,继而玉兔从黄杨下窜出来,红豆杉下天狗啸月,凤尾竹下金蟾望月,桂树下巨贝哈气,兰草中流出蛇,狐在林中闪,獾在草丛钻,蛙在花下叫,鸟在树上啄,鱼在地上飞……一时,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云集南苑北园,如开法会,尽得度化。

月夜里被我度化的,是一个个长有美丽图案的石头,或大或小,或丑或俊,或问道苍松下,或坐禅花影间。那些鹤啊、狐啊、蟾蜍啊、玉兔啊,一切珍禽异兽,无量众生,皆是石中的花纹,月下的幻影。六道轮回,它们潜入石头中,赋予石头以灵性,又转世到我眼中,幻化出一个个美丽的生命。今夜,是我度化了它们,还是它们度化了我?还是我们相互度化?愿石头在我度化下获得刹那的生命,愿我在石头度化下获得永恒的宁静。

这数以百计极富灵性的石头,皆是我从黄尾河中一个个寻来,种于树荫下、花丛中,日复一日,草木在长,它们也在长,长出了苔痕绿,长出了拈花笑,春去秋来,草木枯荣,它们面对虚空,参透无常,恒定如菩萨。

每到汛期,黄尾河大水走泥,大浪奔石,无数粗粝的、狰狞的石头在洪水中相互撞击、挤压、摩擦,千军万马无情厮杀,震天吼叫,一次次碎裂,一次次毁灭,一次次重生。大水退去,留下满河奇形怪状的石头,锋芒褪尽,圆融沉静,那是大山涅槃留下的舍利啊。我在河中或靜坐远望,或低头寻找,满河石头如罗汉布阵,哪一个是我的前世,哪一个是我的来生?

雪花竹影

石磙长杂草

稻床长大树

大路无人走

房子无人住

夫妻难团圆

父子不相顾

十里路上一桌客

五里路上一盏灯

……

雪花庵老道说出这些话,在笑水滩一带引起恐慌,村民竞相奔告,猜测话里的兆头——这不是要犯人瘟么?十里路上只能请一桌客了,人不是快要光了么?

老道说话向来灵验。刚打走日本人那阵子,老道常说,一个葫芦两个瓢,葫芦瓢打葫芦瓢。很快,国民党和共产党就打起来了。那时没天气预报,老道就是晴雨表。大天晴,人们只要看见老道往庵里搬柴火,就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跑回家收稻谷。稻谷进屋,风雨来袭。

大伙儿怕了,跑到竹影庵里问老道,出事了往哪逃命?老道指着心口说:哪里都去不得,要跑就对心窝跑。人们听懂了——诸恶莫作,福田在心,多做善事,菩萨保佑。

笑水滩在岳西县黄尾镇严家村一个山弯弯里,山重水复,转过锁口的悬崖,几十户人家粘贴在陡峭的山坡上,小河之水天上来,窜出山头密林,在百丈危岩上曲折奔泻,遇巨石当关,白水击石,嘿嘿呵呵,犹如人笑,很远就能听到,因而得名笑水。其实,笑水之侧,并无滩地,但山间地无三尺平,在水之湄,放得下一张屁股,就算沙滩与平地了。笑水滩阳面山坡上,有片竹林,竹林左侧有垄梯田,雪花庵旧址就在竹影之下,水田中央。

讲话灵验的老道是本地人,俗家名郑邦寿,字焰然,生于光绪十三年,圆寂于一九五三年。据笑水滩耆老舒生银、储诚明等人回忆,郑邦寿大个子,面相好,腿有残疾,虽然出家,却一生未剃度,头顶先盘着根大辫子,后来结成一个黑蒲团贴在脑后。庵里明明供奉的是菩萨,住持却偏偏叫老道。老道圆寂前禁食净身七日,叮嘱身边人说:我修行一生,有望成仙,只怕坐缸下井之时,有一阴人(女人)来扰。果然,下葬之时,老道端坐地缸,木炭垫身下,檀香围到下巴颏,天缸尚未合上,有村妇杨氏跳下井坑,欲送茶米到缸内。正在井内料理的舒生民怒目圆睁,一声大吼——你下来做什么!杨氏顿感头痛,慌忙爬出井坑,落下终生头疼的毛病。后人皆说如果不是杨氏阴差阳错在那一刻下井,老道就会成仙。老道离世第二年,山洪暴发,冲掉了笑水崖上当关巨石,从此笑水不笑。四十多年后,老道被人起缸供奉,轰动一时,此事另文再述。

老道离世后,他的预言像生死戒律,约束着浮荡人心,恪守天道,皈依善念。光阴一晃,世道变迁,一个甲子过去,笑水滩一带并没有发生瘟疫,反而人丁兴旺。但人们更加相信老道的话了,今天的情形不正合老道的预言么?田地里改种了茶叶和茭白,没人种稻子了,稻床上长了大树,石磙上长满了青苔。年轻男人都出门打工去了,夫妻父子,一年难见几回面。新修的水泥路,只见车子跑,少见行人走,一幢幢楼房依山而建,可大多时候人去楼空铁锁把门。婚丧喜庆,想请一桌客都凑不起几个人。五里路上一盏灯,路灯都安到了家门口呢!

雪花庵黄墙戴黑瓦,两进带两厢,毁于“文革”“扫四旧”,房子拆了,木头菩萨被砸烂劈开当柴火,佛在火中涅槃。抓革命促生产,庵基上种了庄稼,就近水稻田里挖池子沤肥,建庵的碑记被砌在池子地下。2016年冬日,我重访雪花庵旧址,眼前荒草萋萋,唯竹林苍翠,竹影恍惚。

雪花庵的名字好听,雪化了,庵没了,一切仿佛都没有发生过。我问雪花庵建于何时,储诚明老人说不知道,但建造雪花庵的老和尚的坟就在不远处山上,是他家先人的邻居,每年清明节上坟,他都顺便给老和尚烧纸敬香。我们拨开丛林荆棘,找到那坟茔。墓碑上碑文部分已经风化。碑中间是:□□竹影庵叶春荣老道人之墓。左侧刻有两行字,一行风化,一行尚可辨认,因念人生百年□□特立小碑聊□□。落款是清同治六年仲夏月谷旦荣住庵预立。原来雪花庵叫竹影庵,庵主也不叫和尚叫老道人。那一日,叶春荣老道人想起人生百年飘忽,要找一找存在感,便为自己预立了一方墓碑。

至于竹影庵后来为什么叫雪花庵,恐怕这世上无人知晓了。雪花竹影,皆虚幻之物也。

猜你喜欢

老道竹影雪花
偶感
竹影垂帘
铜铃山中
中医药堂传奇第二十五回孙老道创新“辟瘟散”闻香药击败东洋丹
王丰摄影——惜别老道外
竹影金秋(七绝)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雪花
淘气的小雪花
延续孔老道脉 光大中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