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等药剂防治花椰菜甜菜夜蛾试验

2017-07-25张敏夏海生孙善教巫鹏云陈永田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13期
关键词:防治试验

张敏+夏海生+孙善教+巫鹏云+陈永田

摘 要:该研究于2016年开展了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等药剂防治花椰菜、甜菜夜蛾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0.6kg/hm2对花椰菜甜菜夜蛾药后3、5、15d防治效果分别达91.57%、94.83%、92.66%,防效最佳,且对花椰菜安全。

关键词:四氯虫酰胺;防治;甜菜夜蛾;试验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3-0080-01

鸠江区白茆镇是重要的蔬菜产区,蔬菜种类多,其中花椰菜占有一定种植的面积,花椰菜生育期间的害虫种类多,防治难度大。为了更好地指导农户防治害虫,鸠江区白茆镇农业服务中心和无为县植保站于2016年9—10月份在鸠江区白茆镇新园村开展了四氯虫酰胺等药剂对花椰菜害虫的防治效果试验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安排在鸠江区白茆镇新园村二十队刘永贵田,品种为西兰花(十字花科蔬菜花椰菜品种),面积0.18hm2。施药时西兰花处于苗后7~8叶期,土壤肥力水平高,长势良好。西兰花的主要害虫有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菜青虫等,其中甜菜夜蛾占91.9%,绝大多数为1~4龄幼虫,发生较重。

1.2 药剂处理 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A: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0.45kg/hm2;B: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0.6kg/hm2;C: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美国杜邦公司生产,市购)0.675kg/1hm2(处理编号C);D:清水对照。

1.3 施药后天气情况 试验设3次重复,每个药剂处理面积为0.015hm2,各处理采用3WBD-16B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施药液量450kg/hm2,2016年9月22日下午施药,药后4d内晴到多云。

1.4 试验方法 施药后3、5、15d调查各处理的安全性。试验采用对角线3点取样定点定株进行调查,每处理取3点,每点固定20株,于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3、5、15d各调查一次残存活虫数,然后按下列公式计算各处理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如下:

虫口减退率(%)=(处理区药前虫数-处理区药后虫数)/处理区药前虫数×100;

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药后3、5、15d调查,各药剂处理过的花椰菜生长正常,没有出现卷叶、心叶发黄、扭曲等异常反应,证明3种药剂处理对花椰菜都很安全。

2.2 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处理对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的总体防治效果差异大,以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0.6kg/hm2效果最好,药后5d达94.83%,其次为四氯虫酰胺悬浮剂0.45kg/hm2,药后5d为75.00%,药后3、5d防治效果呈上升趋势,药后5、15d防治效果呈下降趋势,但仍以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0.6kg/hm2效果最好,药后15d防效为92.66%(表1)。

3 结论与讨论

由本次试验可知,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0.6kg/hm2药后3、5、15d对甜菜夜蛾、斜紋夜蛾、小菜蛾、菜青虫的混合种群的防治效果都是最好的。

从安全有效的角度考虑,10%四氯虫酰胺防治适期应提前到初孵幼虫高峰期,即1~2龄,剂量以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0.6kg/hm2为宜,施药液450kg/hm2。为了延缓甜菜夜蛾等害虫的抗药性,要交替使用不同的药剂,要多筛选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我们将在下一次试验中研究。此外,由于甜菜夜蛾等害虫对药剂容易产生抗药性,今后要不断监测甜菜夜蛾等害虫抗性水平,为科学指导提供理论数据。

参考文献

[1]安国栋,耿鹏,胡美英,等.6%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甘蓝甜菜夜蛾田间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2012,10:2004-2005.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防治试验
CS95
510
驭胜S330
C-NCAP 2016年第八号试验发布
试验
多穗柯扦插繁殖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