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青海边远牧区基础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2017-07-25兰周本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策略

兰周本

(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民族寄宿学校,青海海南,813200)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创新,国家开始加强了对农村牧区和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视与关注,促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助推民族进步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但由于自然条件和教育资源短缺等影响,青海边远牧区基础教育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青海边远牧区 基础教育 策略

目前,由于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作用,导致青海边远牧区的教育工作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加之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制约和干部群众思想解放不够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基础教育在进一步发展中还面临困难。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改革发展逐步解决,切實解决制约基础教育再发展的一些隐性因素。

一、青海边远牧区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配套设施

就针对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多数县级管理中,还缺乏一定的财政自筹能力,难以筹集所需配套的资金,在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学校活动场所、医务室,尤其寄宿制学校的食堂、宿舍等配套设施还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据近几年省政府办公厅通报全省中小学校舍建设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及工程建设进度情况,除海西州和海北州自筹资金到位率较高外,部分地区落实地方自筹资金措施不力,到位率低。由于学校在校生及住校生数量激增,食堂、厕所、公共澡堂和洗衣房等配套生活用房建设较少,问题集中体现在教学资源与后勤服务资源严重不足,甚至部分学校营养改善计划未能真正“营养”学生。

(二)缺乏高质的师资队伍

虽然说,近几年来,青海边缘牧区的教师得到了相应的补充,但是,其仍然不能满足边远牧区学校对师资的基本需求(尤其是寄宿制学校)。不少学校宽敞明亮,却缺乏质量过硬的师资,群众描述为“有个好厨房,但缺好厨师、好饭菜”。专任教师中语文和数学教师数量较充足,而英语、双语、音体美和信息技术科专业教师短缺。多数青年教师身兼数课,而藏、汉、英三通的教师最紧缺,成为影响当地民族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特岗教师多数没有经过专门师范培训和专业培训,所教非学,有的老师甚至现学现教。因为教学环境和生活条件差,很多教师都不愿意到边远牧区任教。尤其寄宿制学校的教师照顾任务和责任重,于是一些教师从教不久就调离了。

(三)缺乏有力的财政后续支持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得出,青海边远牧区地区间投入失衡较大,最低的1.39万元,最高2.14万元,生均相差0.75万元。从各州生均教育支出额度看,貌似投入费用都很高,均在1.3万元以上,比教育发达的西宁市投入还大,实际情况是,民族地区生活条件艰苦,人员成本高,教育投入基本用于人员工资;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成本很高,加上原有基础差、欠账多,公用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尤其是青南三州更为突出。随着寄宿生学生数量的增加和物价上涨快的趋势,牧区寄宿制学校蔬菜、燃煤、食堂建设等相关成本增高。

二、推进青海边远牧区基础教育发展策略

(一)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从根本上来讲,限制贫困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教育的落后性。实施边远牧区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要以是否有助于社会弱势群体教育机会的享有,是否满足基础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阶层间的公平流动,是否有益于公民教育权利的真正获得,是否以高质量的办学水平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是否满足民众希望自己的子女受到更好教育的需求,作为衡量每一个基础教育政策、教育项目及其实施是否正确合宜的重要标准。立足于当地实际,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就是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通过不断深化当地教育教学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从而让基础教育在建设发展牧区先进文化和提升民族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加大中央和省级教育投入

就针对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其所实行的是省级统筹区县为主,各个省之间财力不同的巨大差异必然带来对教育投入的巨大差距。青海经济落后,财政收人主要靠国家补贴,使本地区财政支持教育的能力有限。从国际经验看,对农村义务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和省级政府应该多承担一些责任,中央政府一般都是基础教育投入的重要支持力量。在新西兰、爱尔兰、意大利、荷兰、韩国等国,基础教育投入中超过80%的资金依赖中央政府;因此可以说,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这是世界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经验。因此,应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尤其要针对弱势群体,继续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通过构建与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专项教育投入保障长效机制,依法确保边远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的逐年增长。为此,中央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同时,考虑到州和县级财政的能力,由省级财政承担更多政府职责,足额拨付,保证专款专用。

(三)教师培养与激励双管齐下

对于青海边远牧区教育来说,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一是要提高教师现代信息素质,在很多农村牧区,教师掌握信息化的能力还很不够,提高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在信息化飞跃发展的今天是一个不能放松的环节。现在加强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始终是中央和各级教育部门高度关注的一件事情。二是要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在培训内容上紧紧围绕牧区学校实际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加强培训需求调研,坚持理论培训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专题讲座和案例教学相结合,满足参训教师多样化的培训需求,来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培训质量,使更多的老师能够终身从教、安居乐教。三是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实施绩效工资制,建立教师工资正常补充的保障机制,保障义务教育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

三、结语

总而言之,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是民族进步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础。青海省委省政府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藏区发展战略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特殊政策。但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育资源不足等影响,基础教育发展仍面临不少突出问题。在日后的教育发展过程中,要求我们应当充分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来促进青海边远牧区基础教育发展,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方素梅.教育公平与促进青海牧区教育发展[J].青藏高原论坛,2013,(02):70-76.

[2]朱红霞.西部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管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儿童水墨画课程教材研发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