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仁爱”思想教育的思考
2017-07-25刘德碧
刘德碧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湘潭,411201)
摘要:一直以来,“仁爱”被看作是孔子思想中最核心的问题。大凡研究孔子思想,都会涉及到仁学问题。所以在仁学方面,学术界取得的成果可以说是不胜枚举。本文试图在吸收前人成果之前提下,浅谈传统儒家“仁爱”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仁爱 道德 思想 人本
“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存在。如《毛诗·国风》有“询美且仁”,《尚书·金膝》载:“予仁若考。”孔子在继承前人思想基础上,赋予了“仁”更为丰富的内容,使得“仁”这一思想更为系统、整体化。后人将孔子对“仁”之阐释、发展的内容称为仁学。
按照许慎的《说文解字》,仁有三种解释:一、仁,亲也,从人,从二;二、仁,从千心;三、或从尸。后人对此之注解颇多,争论亦不少。但是对于其中所体现之“人本”“爱人”思想基本认同。因而,“爱人”是“仁”之思想中最核心的内容。《颜渊》篇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可见,“孝”“弟”是君子“爱人”之出发点,也是“仁”的本质。“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在家以“孝悌”为本,在外则“谨而信,泛爱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也就是说要以己推人,自己有什么要求也想着别人有同样之要求,在实现自己这种要求的同时,也要满足别人同样之要求。反过来说,自己不想去做的事情或是不愿接受的思想、事物,同样不可强加于他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叫作“忠恕之道”,是践行“爱人”的主要路径。
关于仁学之内涵,大致如上所说。它是以“爱人”为出发点,同时内在地包含着各种“合礼”之道德自觉,并且具有强烈的社会功利性和浓厚的政治色彩之特点。这种由个人类推至大众,由家庭而类推至社会的仁爱思想,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之道德伦理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我国自古是一个农业社会,生产方式主要以小农经济为主,这样,个体家庭便成为整个社会经济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所以家庭之和谐、稳定与社会、国家之稳定都是息息相关的。因而,这种以农为主的社会环境是此种仁爱思想得以存在的最基本原因。
下面谈谈对当代大学生仁爱思想教育的思考。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全球化的推进,整个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西方之道德价值观充斥着中国社会,中国传统之道德价值体系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其实这正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必然结果。但是此过程是非常痛苦的,国民面对多种价值取向,会做出不同选择。尤其是我们的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在思想冲突的过程中会显得非常迷茫困惑。当然,其中对错无法准确评价,现在之中国正处于“信仰真空”时期,没有一个统一的价值信仰。面对此景,复兴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其中,复兴儒家文化的呼声最高。现在要问在中国什么最热,“国学”肯定是其中之一。各大高校都推出了“国学”以及各种研究所。
仁学作为传统文化,确实有很多优秀的内涵,上文已详细论述过。它的“爱人”思想,劝人和谐相处的本意,所包含的直、正、义、信等一些对于个人所要求的优秀品德,或是它所体现出来的强烈之社会责任感,及为了理想自强不息之精神等都是我们民族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确实值得我们传承。因此,基于孔子“仁爱”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有着诸多契合之处,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孔子“仁爱”思想的合理内核,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开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新领域、新方式。
一方面,仁学之出发点可以说是“性善论”,虽然孔子没有明确提出,但在其后的孟子则明确提出了“性善论”。在孟子那里,认为人性有善的成分,即“恻隐之心”,但也有其他一些成分,这部分则无所谓好坏之分,如加以控制,它会变为善,如不加以控制;则会走向恶,这种恶便是人之动物属性,在他看来,这种动物属性是不能当作“人性”部分的,所以“人性为善”。
从以上可知,仁学思想其实质是建立在“人性善”的理论基础之上。但是自近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西方“唯自然”之理论传入中国后,“人性善”之理论已开始动摇,并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理论原则业已成为我国国民人生之座右铭,同时亦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大学生。对于当今在校的大学生而言,日趋明显的功利取向越来越严重,处理人伦关系时带有浓烈的自我中心色彩。因此,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有必要吸收“仁爱”思想的合理内核,将“仁爱”作为实现伦理和谐的基本价值取向,以“立己达人”作为实现伦理和谐的基本准则,以“礼”作为实现伦理和谐的基本形式,在自己求得生存发展的同时,也积极帮助别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这将是对自我中心价值取向的最好抵制。
另一方面,儒家的“仁爱”思想本身还有一个特点——非常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提倡“仁、义、礼、智、信”。但是当今随着经济之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个人面对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精神压力的增大,必定带来很多的心理问题。道德教育另一个目标则是自我价值的提升,实现生命的完善与自我价值的超越,体现了主体向善的追求和努力。孔子“仁爱”思想中“泛爱众”“仁者爱人”“立己达人”等思想有着较为广泛的精神内容,并且以“仁者爱人”作为实现伦理和谐的基本价值取向,以“忠恕”作为实现伦理和谐的基本准则,以“礼”作为实现伦理和谐的基础。在肯定人的独立人格和主体意志的同时,能不断鼓励大学生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超越;更能教化大学生尊重他人、敬畏生命,鼓励大学生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互爱的人际关系以及促使大学生学礼、知礼、行礼,培养“泛爱众”的和谐人伦关系,从而有效抑制大学生群体中出现太过偏激的心理和行为,健全自我品格,达到“爱人爱己”的境界。
不论是从儒家仁学所适应的社会环境,还是从其理论本身,抑或是从其自身内容来讲,仁爱思想要想成为当今中国的价值主导体系,可能性并不是很大。但是其所提倡之道德修养,及所反映之“爱人”“人本”思想等都是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努力践行、传承的,也是我们高校“立德树人”这一价值目标的体现,更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最大的精神财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