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为城市找到最适宜的温度
2017-07-25潮墨
潮墨
在面向2040年的上海总体规划中,上海提出要“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并把提升文化软实力放在“城市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城市持续发展的灵魂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软实力,文化建设被上海提到了与经济和科技并重的高度。
文化软实力不提升,城市就没有竞争力,文化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都市必不
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曾表示:“上海到了必须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时期。”
《上海市“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上海到2020年基本建成文化要素集聚、文化生态良好、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文化英才荟萃、文化交流频繁、文化生活多彩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在未来的愿景里,上海被描述成“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着力营造良好的城市人文环境,与文化氛围的打造密不可分。上海奔向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改革与建设,正在徐徐推进。这5年来,无论是生活在上海,还是与上海邂逅的人,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文化之风的日益浓郁,这也是上海的城市“温度”的一种体现。
文化改革脱胎换骨
媒体集团和艺术院团的改革,是上海对文化内容生产力改革的两记重拳。
2013年10月,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合并组建的上海报业集团诞生。半年后,新组建的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将原先的“大文广”和“小文广”全面整合。这场以“深度融合、整体转型”为标志的媒体改革,在全国范围都引起了不小震动。
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点,上海的主流媒体率先开始改革,这既是在互联网环境下生存、发展的需要,又是提升主流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的重要措施,同时,也肩负了“为提高我国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作出上海的更大贡献”的重任。
2016年3月1日,解放日报将全部采访力量转入此前以“上海观察”名字运营了两年的新媒体产品“上观新闻”,实现互联网时代市委机关报的整体转型。与此同时,脱胎于《东方早报》的澎湃新闻,上线后迅速进入全国移动新闻客户端第一阵营。而《文汇报》《新民晚报》两张老牌报纸,亦根据各自特色先后推出了“文汇”和“新民邻声”两个移动客户端,在互联网上继续打造“人文大报”和“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尝试。兼有传统主流色彩和互联网特质的新媒体产品,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全新的“主流传播”。
主流媒体开始以一种新姿态、新方式进行内容生产,又在潜移默化问参与塑造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有温度、有深度、符合互联网传播规律的好文章,成为传统主流媒体在新阵地的核心竞争力。
2015年5月,韩正把上海18家国有文艺院团负责人请进市委,桌上的一份《关于推进上海文艺院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让各大院团的掌门人感到惊喜。《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既要解决体制机制的问题,也要解决院团人员经费保障不足、人才培养引进难、演出场馆缺乏等方面的问题”。这项解决院团“老大难”的改革,给予18个院团“一团一策”的充分自主权,目的是激励原创、鼓励演出、培养人才。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文艺院团,必须拿出“好戏”,培养“大师”。
文化地标不断涌现
在上海,逛一次博物馆、看一场演出、听一次音乐会对不少市民来说,日渐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5年来,上海新建、改建了一批博物馆、美术馆、剧场等文化场馆,如今漫步在浦江两岸,各种文化场馆、文化中心星罗棋布,一个服務于广大市民的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在上海滩悄然形成。一座又一座文化地标的诞生,串起了一张日趋细密的文化版图,让上海文化空间的发展格局得到完善。
据统计,“十二五”以来,上海全市规划建设和在建的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共30个,总建筑面积约98万平方米。
目前,上海市共有剧场135个,近5年新建、改建的专业剧场有近20个,包括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等,还有上海大戏院等一批老剧场完成改造提升。今年4月,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开启了2017年全新的演出季。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上海各大剧场的舞蹈演出加起来只有约150场。而今年,仅仅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就将推出200场舞蹈演出,为观众欣赏艺术提供更丰富多元的选择。
2016年度上海专业剧场举办营业性演出场次1.6万场,观众超过1000万人次,票房收入超过15亿元。其中话剧场次最为活跃,达到2583场,观众人次逾96万。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上海大剧院分别以91%和82%的上座率位于上海演出行业领跑位置。
截至2016年底,上海全市共有博物馆、纪念馆和陈列馆125座,其中96座已向社会免费开放,全年共举办展览超过400个,年观众接待量超过2100万人次。今年建成开放的有世博会博物馆和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有人统计,上海已实现每20万市民拥有1座博物馆,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目前,上海共有美术馆76家,近5年新建了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刘海粟美术馆等公立美术馆,并涌现出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等近30家民办美术馆,新增面积超25万平方米、藏品近万件。这些美术馆,每年举办近500场展览,接待观众人次超过500万。由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改建而成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成为“上海双年展”的主展馆。2016年新落成的刘海粟美术馆新馆,兼具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以及教育研究的多重功能。
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随着公共文化设施效能被激活,不管是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还是“接地气”的市民文化展示,越来越多的人在上海这座城市收获个性化的“文化果实”。过去5年,上海举办了一系列重大文化活动,从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提升了上海在国际上的文化形象。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重大活动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并培育出爵士上海音乐节、世界音乐周、西岸音乐节、城市沙滩音乐节、简单生活节等10多个特色品牌。
去年9月,上海创办了首届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每位参赛选手在比赛前都需准备长达4个小时左右的曲目量,这在国际同类赛事中实属罕见。比赛还特设了“艾萨克·斯特恩奖——人文精神奖”,颁发给全球范围内用音乐诠释人文精神方面有杰出贡献的人士。今年1月,在首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年轻人,纷纷从世界各地回到上海,以演奏家的身份登上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舞台。
时隔9年,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也在去年重返沪上。大赛评委主席、德国慕尼黑芭蕾舞团艺术总监伊万·里斯卡对本次大赛的组织工作,打了一个大大的“A”。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组委会秘书长、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总裁张哲坦言:“在其他国家,高雅艺术越来越被忽视,但在上海红火起来了。评委们都因此很兴奋。”
创办于1993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中国第一个获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可的全球15个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上海文化生活一个重要的景观,吸引了数百万中国观众,近万名中外影人造访上海。
“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是上海艺术节最重要的原创板块,也被年轻的艺术工作者称为“理想的摇篮”。实施5年来,“扶青计划”诞生了50部原创舞台艺术作品,委约了59位活跃在各个领域的青年艺术家,他们中的很多人或已成为国内舞台冉冉升起的新星。去年的上海艺术节上,青年钢琴家顾劫亭的音乐剧场《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用钢琴、昆曲、影像将舞台划分成若干区域,展开东西文化的穿梭对话;青年编舞家古佳妮在舞蹈《插销》中融入武术,诠释了当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创作过多首网络“神曲”的金承志,携手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推出了最新合唱套曲《落霞集》……表现内容与手段,都令人耳目一新。
去年经过激烈的竞争申办,上海将于2019年举办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届时来自全国的优秀顶尖剧目、展览等都将汇聚上海。
自2013年起,上海市民文化节每年推出各类活动逾50000项,吸引超过3000萬人次参与,至今已累计开展活动近25万项,服务市民超过1亿人次。为了让艺术更加深入地走进百姓生活,上海自2011年起设立每年1500万元的公益性演出扶持资金,每年有40多万人次享受这一惠民政策,每年主要剧场销售百元以下低价票百万张,占可售票总量近三成。
从2013年起,上海连续实施两轮“营造城市文化氛围三年行动计划”。比如,每年开行“地铁文化主题列车”,开设“地铁音乐角”;浦东机场建设了全国首个机场博物馆、艺术馆;全市30个重点商圈于今年启动了“上海艺术商圈”,把文化内容与实体商业紧密结合。
越来越多的文化活动,正在通过各个场馆,各种渠道,丰富着上海市民的生活。为了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顶层设计,上海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指导性文件。2012年,市人大通过《上海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规定》,这是全国首部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地方性法规。2015年,市委、市政府发布相关指导意见和“上海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6-2020)”,明确提出到2020年上海要率先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6年,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阅读氛围日趋浓郁
在手机阅读成为习惯的今天,实体书依然在沪上保持着充足的魅力,让上海的书香氛围日趋浓郁。号称“最美图书馆”的嘉定图书馆和“最美书店”的钟书阁,都是这座城市阅读文化深入人心的最佳例证。
截至2016年底,上海市共有图书馆238个(馆舍302个),其中市级图书馆2家,区级图书馆23家,街道(乡镇)图书馆213家,馆舍总面积为52万平方米。平均每10万人拥有1.2家图书馆(按馆舍数,下同),每万人拥有图书馆面积291.2平方米人均藏书3.27册,人均购书经费10.83元,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上海的有效读者证总量已达300多万张,图书外借服务7000余万册次,流通服务人次达3400万余人次。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图书馆均已全部纳入可异地借还图书的中心图书馆“一卡通”服务体系,这一服务体系已成为世界上单一城市规模最大的中心图书馆服务体系之一。
近5年来,上海的各类书店发展到了8000余家,实体书店正在快速回暖复苏。上海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200万元支持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其中500万元用于支持中小微、专精特等各类实体书店发展。西西弗、言几又、方所等一批国内知名品牌书店来沪开设多家新店。
就在今年“4·23世界读书日”,已经在上海先后开出女性主题和电影主题等8家特色书店的大众书局,又在上海世博源新和惠南镇禹州广场店开出了两家“新号”。与此同时,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局等多家相关部门也联手出台了《上海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出新一轮扶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鼓励和支持国际上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特色书店落户上海”。
每年的上海书展,也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全民阅读示范平台。上海书展每年集中展销图书约15万种,同时把阅读活动和图书作为并列“主角”,全国500余家出版单位汇聚上海,一大批新书好书在上海书展首发并畅销。
目前,《上海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已经形成,今年将申报市人大正式立法项目。上海始终把阅读文化活动作为重要的公共服务产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让阅读走近市民群众生活,使阅读活动成为传播主流价值、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
保护传承历史文化
走在上海的街头,可以在不经意间“邂逅”孙中山、宋庆龄、鲁迅、梅兰芳、邬达克等众多名人的故居,大量历史保护建筑,是上海沧桑不凡的岁月见证,也是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传承。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上海共修复历史文化建筑百余项,其中有不少名人故居和一批承载着历史积淀的老剧场。这些老剧场和名人故居的修缮,在展示历史原貌、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也为上海留下了城市记忆。
韩正书记在调研上海市历史建筑风貌区保护工作时曾指出,要从“拆、改、留并举,以拆为主”,转换到“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这三个字的顺序微调,显示了上海对于历史风貌保护的决心。韩正说:“上海发展到现在的阶段,必须下决心采取最严格的措施,去保护好延续好这座城市的文脉和记忆。”
在老房子和老马路云集的天平街道,散布着宋庆龄故居、陶行知故居等各类优秀历史建筑、名人故居214处。根据居住人群、地理环境和历史渊源等特点,天平街道充分挖掘辖区老小区的文化底蕴内涵,从去年开始打造“风貌百弄”,比如,将岳阳路170弄小区建设为“京昆艺术文化弄堂”,安亭路43号小区建设为“名人故居文化弄堂”,建国西路581弄小区打造为“院士风采苑”。“风貌百弄”,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小区环境,而且激发了小区居民传承历史文脉的主人翁意识。
通过综合治理与改造,天平街道越来越多的老旧住宅得到了由表及里的大修,历史保护建筑得到了原汁原味的修缮,一批老房子正在或即将以全新的功能方式展现它们的独特魅力。乌鲁木齐南路178号2号楼、3号楼预计明年可建成“夏衍故居”和“草婴书房”,成为天平地区历史人文建筑新地标。依托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独特资源优势,复兴中路1331号“黑石公寓”底层未来拟建成音乐书吧之类的公共空间,为这一带具有音乐特色的慢生活街区增添新亮点。
在上海的2040规划中,首次提出在全市“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结合”,全方位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市民生活。天平街道党工委书记高路说:“文化的传承,不仅仅在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同样体现在居民文化素养的提升。”从历史风貌文化、名人名家文化、非遗文化三个维度,天平街道将社区生活与文化艺术有机融合,促进了居民对历史文化的认同与传承。
文创产业蓬勃兴起
文化大都市的建设,离不开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撑。近5年来,上海市每年投入文化创意产业财政扶持资金2.8亿元,累计撬动社会投入160多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上海的重要支柱性产业,电影、艺术品交易、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产业蓬勃兴起,发展迅速。2015年,全市文化創意产业增加值为3028亿元,占全市GDP比重12.1%,比“十一五”期间占比55%左右有了大幅增长。
在徐汇滨江,一条以与巴黎左岸、伦敦南岸比肩为目标的“西岸文化走廊”正在呈现,一座座历经岁月沧桑的厂房、仓库、码头,被艺术重新妆点,摇身而变为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上海摄影艺术中心、油罐艺术公园等众多文化平台,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这条走廊上。
以文化艺术为核心,信息传媒、时尚设计、创新金融也在此蓬勃生长。
在张江文化产业园区,聚集了500余家各类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文创企业,包括阅文集团、河马动画、喜马拉雅FM、沪江等,都是各自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全国第一家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全国第三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全国首批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015全国文化产业园区百强第一名……都在这里落地生根。
上海市认定的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达128家,涌现出了如M50、8号桥、田子坊等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定位明晰的文创园区。
自贸区建设和开放政策也给上海文创产业带来了机遇。2015年,上海游戏企业——东方明珠新媒体首次实现中国原创3A游戏全球同步发售,并同时打通Xbox、PS双平台运营。随着越来越多国内本土企业、优秀原创游戏的诞生,上海将有望成为国内家庭游戏产业高地,中国文化产品也正在自贸区的助推下逐步走向世界。
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在历经痛苦转型后同样重获新生。去年8月17日,上影股份正式登陆A股市场,总市值近200亿元。作为中国电影发源地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在经历低谷沉寂、改革发展之后,终于重登行业之巅,成为拓展全产业链的电影集团。
2014年10月,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市教委等9部委联合制订《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扶持资金。在良好的政策激励以及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等重要产业平台的聚集下,过去5年,上海电影备案、完片数量大幅增长,市场票房、观影人次、场次等增幅明显。一大批重点电影企业,特别是一批新兴互联网企业都把影业公司注册在上海。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围绕学院规划和建设的环上大国际影视园区,实现了由电影学院发展带动世界一流的影视园区、高端电影后期制作基地的建设。
对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发展战略中极端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使得上海市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始终是高位布局、全面谋划、鼎力推进。去年3月,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提出了按照“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要求,以创新融合为发展主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消费需求和品牌建设为抓手,以知识产权保护利用和人力资源开发为保障,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在上海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