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百姓看得见的幸福

2017-07-25黄祺

新民周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上海市养老上海

黄祺

想象一下,你是一位上海普通市民,因某种原因离开上海5年,现在回到这座城市,你能感受到的最大变化是什么?飞机降落在浦东国际机场,走出候机楼,你会发现,上海的空气比过去更清新了,天更蓝、河道更清;大巴载着你回市区,一路上,你发现过去杂乱的违章建筑被拆除了,街道变得整洁,绿化更多;回到家,你听说老人看病有了家庭医生,社区里的为老服务更多了,家门口的学校也变得很不错;晚饭后,你跟家人走在黄浦江滨江步道上,享受习习江风,欣赏浦江风景——上海的夜,如此美好。

5年来,上海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这是老百姓切身体会到的城市的进步,是每个人看得见的幸福。未来,上海还将在民生福祉上有更多的作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从目标,变成了上海人的寻常生活。

安居、乐业

安居、乐业,人最基本的需求,也是一个不容易满足的需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安居和乐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也必须为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提供更好的基础和空间。

几年前,“逃离北上广”是一句在中国大城市青年中流传的口号,但事实上,真正逃离一线城市的人并不多,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对于年轻人来说,依旧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年轻人要留下来,首先需要一份工作,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时期,上海,为青年就业做了些什么呢?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上海市给各界青年一份就业创业“大礼包”——上海出台新形势下促进本市青年就业创业的相关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延伸青年见习计划服务人群,推广设立青年职业训练营,重点发展一批高质量的见习基地和岗位等。

意见从培养就业创业观念、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拓宽就业创业渠道、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四个方面入手,面向在校学生、失业青年、在职青年,分类施策,精准发力。意见明确提出,在上海市高校、大型企业、产业园区等单位逐步打造一批职业训练营,搭建融合课堂培训、实地模拟和岗位实践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上海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职业训练营降低了年龄门槛,16岁至35岁的青年都可申请参加,在校高中生和大学生纳入此范围。

上海市人社局等部门将结合本市产业发展方向和青年人择业偏好,聚焦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本市重点发展的产业行业,开发一批以大型成熟企业、科技型成长企业等为载体的高质量见习基地,遴选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大的见习岗位,提升青年见习工作的能级。申请进入政府确定的见习基地后,每位见习学员每月都将获得金额为当年城镇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80%的生活费补贴,各区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配套补贴。

打造精准高效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模式,也是大礼包的亮点之一。上海将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逐步推进街镇在居村委和大型居住区设立就业服务站,为社区青年提供就近职业介绍服务。

根據意见,到2020年,上海市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登记失业人员中的青年占比保持在20%左右,青年创业活动率达13%以上,高技能人才中的青年占比有望达到40%以上。

除了这个新的举措,过去的几年,上海市在为青年人创造就业、创业环境上,出台了综合性的措施,5年来,上海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无论是青年人才还是优秀的成熟人才,人才资源,是城市发展最核心的动力。中共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韩正在大会报告中特别提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决定上海这座城市的前景。我们要更加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让广大青年茁壮成长,让青年人有更多平台和更大舞台。

留在大城市,年轻人最大的压力来自住房,为此,上海近年来也不断寻找方法,努力让房产市场回归理性。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顾金山近日在媒体上表示,今年上海将继续贯彻执行“沪九条”“沪六条”及信贷新政,加大对于房地产中介市场和房产市场的整顿整治,完善“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和本轮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也进入收官阶段,市民的居住生活环境将得到提升。

顾金山强调,解决居住的问题,必须是自有住房和租赁住房两条腿走路。上海的租赁市场目前已经有一定规模,近40%的人以租赁形式解决居住问题。今年市住建委将加快完善建设购租并举的住房体系,在制度设计上也将进一步加强针对性,不断提高住房资源利用效率。

2016年底,上海市面上共有产权保障房第6批次又新受理3.9万余户,预计第6批次申请供应工作结束后,可累计签约12万余户。目前国家层面也计划在全国推广上海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制度。

今年,在中心城区和郊区新城,上海还将新增1万套左右市筹、区筹公租房投入供应,重点支持科创中心建设相关企事业单位整体租赁,解决这些单位青年职工、引进人才阶段性住房困难。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单位自建人才公寓(单位租赁房)向职工出租,政策层面也放宽规定,产业类工业用地配套建设租赁房等生活服务设施的,其建筑面积占项目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从7%提高到不超过15%。

廉租住房是面向城镇户籍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托底保障品种。顾金山说,未来将进一步放宽准入标准,建立准入标准与市场租金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最低工资、退休职工月平均工资等指标相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政策的覆盖范围和受益面。

今年也是上海本轮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顾金山表示,将完成列入市级补贴的三类旧住房综合改造400万平方米,推动各区结合实际,自筹资金完成1600万平方米老旧住宅综合改造。具体的目标还包括中心城区将完成剩

余3500万平方米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郊区完成30%的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等。

老有所养、幼有所教

上海,是一座活力之城,是年轻人追求事业发展的大舞台,同时,上海,也是一座温情之城,作为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中国城市,上海正在为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做着努力。

2016年末,上海户籍人口预期寿命达到了83.18岁,直追日本和瑞士。到2016年底,上海户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上升到458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31.6%。根据《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上海2020年老龄人口比重持续增加,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20年预计将超过540万。

为了应对老龄化,上海通过提供更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来满足不同的需求。上海市逐步建立起—个由供给体系、保障体系、政策支撑体系需求评估体系和行业监管体系组成的“五位一体”的社会养老体系。

居家养老是主要的养老方式,为了了解上海市社区中居家养老的情况,记者近日走访了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上海市普陀区甘泉路街道。

甘泉路街道党工委书记蒋龙告诉记者,他工作的这个街道,可以被叫做“深度老龄化”的社区,社区中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40%,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将近8%,两个比例都远远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不仅老年人占比多,而且空巢家庭、纯老家庭、独居老人很多。

“深度老龄化”的社区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记者随机走进甘泉路街道章家巷小区一个6层楼的公房里,年过8旬的一位老居民被大家称作顾老师,她告诉记者,她居住的这一个楼组,每层4户人家,几乎每一户都有老人,其中还有几户80多岁的老夫妻空巢家庭,最年轻的一家人50多岁,眼看着也要迈入老年人的队伍。

这么多老人生活在社区,饮食起居、医疗休闲都需要相应的服务。“我们这里社区医院、学校、购物等等生活配套成熟,非常宜居,使得老年人口沉淀下来,这样的现状倒逼我们要为老年服务做好长远的规划。”蒋龙说。

老年人究竟有些什么需求?甘泉路街道从2014年起启动了一个大规模的调研,走访大量的老年居民,最后形成了《甘泉街道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由于事前大量征求了老年居民的意见,最后围绕需求提供的为老服务,受到了居民的广泛欢迎。

記者在顾老师的楼组里,首先看到的是三楼和五楼楼梯拐角处的折叠凳。甘泉路街道社区服务办公室主任陈琦介绍,由于社区中大多数是建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早期的公房,没有电梯,老年人上楼比较吃力,楼道里设置的折叠凳,可以让年老和体弱的居民歇歇脚,放一放手中的重物。

与这个折叠凳类似,甘泉路街道在提供为老服务时,非常注意切合居民的需求,考虑得周到仔细。

街道为了给老人提供活动场所,仔细研究了市、区两级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社区建设试点的相关指导意见之后,参照《普陀区“久龄家园”宜居(适老型)社区建设标准》,把适老型小区改造融入街道“百姓小广场”改造工程中,同时在充分听取了老年人的意见和建议后,强化小广场为老服务的功能建设,在小区楼道里安装楼梯扶手和歇脚的“转角椅”,在每个小区的小花园、小广场以及一些车辆较少且向阳的地方增加休闲座椅,改建休闲长廊、凉亭,新建塑胶跑道和健身设施等,为老年人休闲、娱乐、健身、闲话家常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场所。

此外,街道还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每月定期在小广场组织医疗、磨剪刀、修伞和宣传等志愿服务项目,把老人需要的服务送到家门口。这些看起来如此细微的决定,也是由社区工作者征求社区老人意见后作出的。

由于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多,吃饭是一个大问题。甘泉路街道提供的老人送餐服务,是上海第一家365天每天提供助餐服务的老年食堂。目前每天为老人提供助餐近400客,今年除夕当天送餐328客。

为了满足社区老人多元化的需求,街道引入了社会机构,以政府购买的形式,让专业人员向老人提供专业的服务,这样,为老服务也会更加精细化和专业化。

蒋龙介绍说,根据预测,到2022年,甘泉路街道老年人占比将达到一半,因此为老服务的需求将大大增加,街道要求各项工作都要围绕为老服务,做好长远的规划。

甘泉路街道的为老服务,是一个缩影,上海这些年为应对老龄化趋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从2015年起,上海开始试点“长者照护之家”,到目前为止全市已经建成了73家“长者照护之家”,其最大特点是可以把家庭、社区和机构三者之间的关系紧密结合起来。这个设施既可以提供短期的住养、日问照料服务,又可以为社区居家养老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支撑,甚至还可以把服务辐射周边。

近年来,上海大力推进建设社区居家养老呼叫平台,以信息化、智能化呼叫救助服务平台为支撑,以老年人信息数据库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有效整合社会服务资源,线上线下互动,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养老服务,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上海的养老机构数量在增加,服务质量也在提升。2016年是上海“十三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与“十二五”规划实施第一年相比,上海的养老机构从631家增加到702家,养老机构床位从10.19万张增加到13.28万张,增幅超过30.3%,养老机构当中内设医疗机构的有244家,约占养老机构总数的34.8%。目前全市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的平均年龄为82.28岁,失能老人中度的占32%、重度的占39%。

上海老年综合津贴制度实施已满一年,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累计受理311.1万人,累计发放津贴48.46亿元,敬老卡除了具备金融支付功能外,还具有“老年优待身份凭证”的功能。2016年5月1日实施的《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就专设“社会优待”的章节,规定在“政务服务、卫生保健、交通出行、商业服务、文体休闲、维权服务”六个方面给予老年人优待。比如说全市公立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了优先挂号、就诊、化验、检查、取药的“五优先”便利措施。

2013年,上海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鼓励发展日问照护中心等依托社区的养老机构,这5年来,上海还出台了《上海市养老机构条例》《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等一系列制度、政策,对养老机构进行规范,为老年人提供保障。

老有所养,幼有所教。

每到升学季,上海市民中间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孩子的教育。为了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和教育质量的提升,上海采取了集团化办学的方法。

2014年起,上海开始在试点基础上全面实施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分享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教学、教师团队,打破校校壁垒,实现优质资源跨校流动;打破校社隔离,实现学校、家庭、社区等资源的统整;打破学段分割,实现学段贯通培养;打破体制障碍,实现公办民办学校互助协调发展。上海市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愿景是: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不是千校一面,而是倡导百花齐放、各具特色;不是简单挂牌,而是学校、师资、课程、家校的深度合作;不是削峰填谷,而是联合体内每一所学校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

在做大优质教育圈的同时,上海也在着力打造“新优质教育品牌”,至2017年2月,市、区两级新优质学校集群覆盖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80所,约占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25%。

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市已建成学区和集团151个,覆盖学校837所,约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50%。在做大优质“教育圈”的同时,上海也在打造新优质学校,让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健康生活、均衡医疗

现在,上海市民对家庭医生,已经不再陌生。截至2016年12月底,上海市已有超过1000万居民签约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家庭医生不仅熟悉你的病情、提供日常的健康服务,而且还能帮你挂大医院专家号,协助转诊。家庭医生制度,是上海医改组合拳的其中一个措施,家庭医生制度、分级诊疗制度、医联体、药品零加成……这几年,上海医改在“深水区”动作不断,让患者体会到了改变。

上海市于2011年启动家庭医生制度试点,2015年又启动“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试点,目前签约率已超过45%。“1+1+1”即居民可自愿选择一名家庭医生签约,同时从全市范围内选择一家区级医院和一家市级医院进行签约。这项服务优先满足本市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居民、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签约居民在就诊流程、预约等待、配药种类、配药数量等方面均可享有优惠服务政策。上级医院拿出50%的专科和专家门诊预约号源,提前50%时间优先向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开放。数据显示,已签约“1+1+1”医疗机构组合的居民,门诊在“1+1+1”签约医疗机构组合内就诊近800A,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超过70%。

上海为了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实施郊区三级医院建设“5+3+1”项目,即新建5家、提升等级3家、迁建1家。其中包括市六医院在临港、长征医院在曹路镇、仁济医院在浦江镇、华山医院在顾村、瑞金医院在嘉定分别新建5家三级医院。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最大规模医疗资源布点调整,是上海促进城乡医疗均衡发展、提升郊区居民享有优质医疗服务可及性的重大战略决策。目前,已有8个项目竣工投用,实现了上海每个郊区至少有一家三级综合医院。

为了缓解儿科看病难,上海建设5家儿科医联体,大大提升了儿科服务能力和范围。五大区域儿科医疗联合体在向二级医院延伸的同时,也将逐步下沉到社区医院。此外,儿科医联体建设的专业性也更为突出。

今年,全面实现药品零加成,是上海公立医院改革中最重要的工作这一。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主任邬惊雷近日表示,上海把“破除以药养医机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口,自2015年12月以来,已分三轮降低药品加成率,今年2月1日,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已全面实现药品零加成。

对补偿水平低的公立医疗机构,本市实施过渡期财政支持政策,目前上海市财政已核拨0.96亿元过渡性补助,2017年安排了1.5亿元补助预算,帮助医疗机构改善收支结构、降低运行成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一年多以来,申城医疗机构补偿水平较为合理,收支结构得到优化,门诊人均自负费用减少约6元。住院患者费用略有增加,每床日自负增加1元左右。

当然,对上海来说,更大的目标是成为一座健康城市,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市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从注重“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为此,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抓医改”“治未病”“补短板”三大举措。

由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在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和国民体质达标率两项指标中,上海双双名列榜首,但从整体上说,上海在某些方面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短板”现象,诸如儿科、产科、老年护理等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强。

党代会报告中市委书记韩正再次强调,把健康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补好儿科、全科医生、老年医疗护理等短板。

未来,生活在上海,居民的健康将更有保障。

天更蓝、水更绿

上海,依水而生,在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期后,人们对生态环境、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期待。为了回应市民的期待,为了实现“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目标,上海开始新一轮生态环境整治和提升。几年来,上海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河道治理不断推进、绿化多了、滨江通了,市民给上海打出的宜居评分越来越高。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续。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韩正在党代会上的发言,代表了上海的管理者对生态环境的认识高度。

这5年,上海生态环境持续改善,PM2.5年平均浓度降至45微克/立方米。这背后,是不断加码的“淘汰落后产能”——2015年关停并转的企业数量,足足是上年的两倍之多;象征“三高”(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小锅炉、小烟囱已经几乎绝迹,同时绝迹的还有马路上的黄标车。

今年1月,上海出台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上海市水务局局长白廷辉介绍,上海利用卫星遥感和光谱分析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全市中小河道进行了全面的排摸,把居民宅前屋后看得到的水系都梳理出来。

据统计,经过3个批次,上海先后排摸出黑臭河道共计1864条段、1756公里,基本实现了河道治理目标的“全覆盖”。目前,首批471条段黑臭河道到今年一季度开工率已達99%,河道两岸的整治和拆违也已完成了90%左右,一些污染源的去除正在平稳有序地开展。

以往治河,常常会出现一个“反复治、治反复”的怪圈,水污染难以根治,容易出现污染“回潮”。对此,白廷辉表示,此次上海在“河长制”治河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河道的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好,真正发挥作用,做到河“长治”。

河“长治”的最难点、同时也是第一关键点是“水岸同治”。在控源截污方面,上海除了正在大力推进对违法建筑、违法经营等的整治之外,还在加大截污纳管、污水管网改造、直排工业企业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方面的力度。

目前,上海已向社会公布了第一批和第二批共1169位河长,计划6月底前实现全市河长全覆盖,全市三级河长总数将超过5000名。

上海全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并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劣v类水质断面较去年同期下降22%,为年底前全市基本消除黑臭河道和2020年全面消除劣v类水质打下坚实基础。

要说上海的亲水岸线,最经典的自然是黄浦江两岸滨江带。过去,由于工厂、码头的阻隔,大多数浦江滨江带处于封闭状态。2016年,上海启动滨江贯通工程,45公里滨江岸线正在逐步打通。滨江贯通,改变了城市的景观,也改变了城市的温度。

滨江贯通工程设计浦东、徐汇、黄浦、杨浦、虹口五个中心城区,但滨江的改造,绝非一拆了之。在各区因地制宜的不同改造中,许多滨江沿线不仅修旧如旧,还温故知新,延续了当地原本的区域气质与历史遗痕。在发展滨江沿线的同时,各区也为自己区划内的滨江沿岸找到了新的产业定位,提升了发展的能级。

除了浦江沿岸的变化,这些年,上海市民发现公园更多了,城区更绿了,崇明岛将打造为世界级生态岛了——上海,留出更多空间给市民休闲娱乐,放松身心。

“今后5年,上海要守牢生态环境底线,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得一时发展,以高品质生态支撑可持续发展。”韩正在党代会上的承诺,值得我们期待。

猜你喜欢

上海市养老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养生不是养老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上海市制冷学会四专“双·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