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学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2017-07-25曾启彦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教学整合中学生物信息技术

曾启彦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十月田学校,海南三亚,572726)

摘 要:在中学生物学教学的过程中将信息技术有效整合进行实施,实现了信息技术下的生物课堂演示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在运用信息技术的中学生物课程中,信息技术以其固有的优势能够将生物课程中的内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能够进一步优化生物科学,更能拓展生物实验渠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水平。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学生物 教学整合 研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在教育更加体现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开展。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对中学生物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新课标下的现代化、信息化的生物教学,成为当前个中学生物老师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活化中学生物教学,实现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学两方面的同时进步。因此,则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于中学生物教学活动中,全面提高中学生物教学质量。

一、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优点

1.对良好的教学氛围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统领下,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声情并茂的形式,具体展现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形象化的展现,将虚拟的知识具体化,更加直观,增进了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安静的课堂变得越发活跃起来,创设了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在生在良好的氛围下,更容易投入学习,利于知识的掌握。

2.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极为有益,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便于老师备课资料的查找,丰富了教案内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课件播放的形式开展教学,便于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掌握,而且可以反复进行观看,减少了老师在重点、难点知识上过多的语言强调。而且可以吧讲解练习时的解题思路与答案都进行准备,避免板书过程中的过多时间投入,增加了课堂叫血容量。对教学效益和质量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而且能够进一步拓展课本以外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提高,增加教学效益的同时,使老师的负担进一步减少。

3.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具有先进性,而且还有交互性与互动性等特征,具有非常好的直观展现的特点,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是非常有益的。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引领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能够经一部拓展学生的四维空间,便于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生物内容中的各种规律以及抽象的微观变化,在信息技术直观展现下,生动形象的展现给学生,便于学生进行学习,更利于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掌握。如生物教学内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画的形式对知识进行展现,让学生在直观展现的情境下,认识和掌握细胞膜的结构特征,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印象深刻,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作用

1.直观的表现形式

在中学生物课堂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直观展现,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的视觉与听觉都得到了有效的整合,是传统教学形式的良好发展。以往的生物教学,主要是利用挂图或者一些模型等工具对生物知识进行展现。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展现的过程都是在静止的情况下进行,难以动态化的演示生物规律,调动学生兴趣方面的效果却不很理想。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与中学生物教学,利用动画直观展现的方式,呈现生物知识内容,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引发思考,增进印象,教学效果则会大幅提升。

2.优化实验过程

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实验更能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而且还能提高其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有时很难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打破了传统生物实验教学的技术限制,有效的拓展了实验空间,在信息技术下,学生可以进行尽情的进行实验操作,没有任何为界因素的干扰,大大的增进了教学效果。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学习的生物资源更加丰富,具体学习阶段,学生可以自由的对生物资源知识进行选择,大大提高了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提高,增加了学习兴趣。学生深入其中,自己发现问题,而后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最后采用有效的方式做出回答,在增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也降低了老师的教学压力。

三、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学教学整合的途径

1.教师讲解演示法

该方法是老师在生物课堂上,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等手段,生动形象的展示生物教学知识的过程。对生物教学的提高具有非常好的作用。首先需要老师对这些生物知识进行有效地备课,将书本上的知识制作成网络课件,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演示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上,这样对学生的兴趣调动是非常有益的。

2.学生自主学习法

学生自主学习法指的是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整合途径。这种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的创设为前提,围绕某一教学主题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探究。

3.学生学习与教师演示相结合

在实际的中学生物课程中,多采用学生学习和教师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在以教师为主的演示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创造条件让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的学习,在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过程中也离不开教师的监督和引导。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演示教学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综合的运用。

四、结束语

在教学当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一般采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等手段进行教学准备工作和教学过程。整合就是把不同事物,通过二者相互之间的联系有效地结合起来,发挥它最大的价值。信息技术和生物教学的整合,就应该要在全局上把握二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对教学资源和教学环节的有机融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不断优化,充分加强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一方面教师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生物课程的相关基础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学生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思铭,刘长凤.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研究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

[2]尚寧.数字化信息技术在生物课教学改革中的成功实践[J].数字化用户,2013,19(5).

[3]张钦玉.中学生物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思考[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3(12).

猜你喜欢

教学整合中学生物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中学生物教学中课本插图的应用研究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中学生物细胞相关知识的解读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几点思考
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整合研究
走进学生心灵,整合英语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