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管理体系的构建
2017-07-25刘平王军正
刘平+王军正
【摘 要】本文提出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包含混合式教学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混合式课程及资源的教学文件模板及标准、教师培训与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设计基本评价指标的管理体系。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 管理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C-0080-02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赋予高等教育新的内涵和要求。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也将随之发生变革。面对信息化浪潮给教育提供的机遇和挑战,许多国家政府都提出了相应对策。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分别提出了用信息化技术促进高效、灵活的教学及课程改革等命题,并进行了探索。以信息化技术为主要载体的慕课(MOOCs)出现,开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并迅速席卷大部分国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2014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MOOCs是近两年快速兴起的一种创新教育模式,它的迅猛发展正影响全球教育的格局,也将影响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它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的跨学科创新,同时也为当前教育管理和运行模式提出全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趋势。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便捷的协同交流、友好的互动等独特优势。它通过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一方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了时空限制,使“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成为现实,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有所提高,使课堂有更多的时间开展探究研究和项目协作,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构建在线课程,解决传统教学中诸如课堂学时有限、内容拓展不够、自主学习缺乏、师生之間缺少交流等问题,并可以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注重教学过程的监督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因此,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充分利用了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通过不同学习方式与不同学习技术的综合运用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值得尝试、推广的教学新模式。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现状
网络辅助教学自2000年兴起以来,已经发展为MOOCs、翻转课堂等热点模式,互联网及新媒体已广泛地被应用于课堂当中,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逐渐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近年来各大院校都在努力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一些院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院校往往对信息化硬件设施投入较多,相适应的信息化资源建设和应用却相对滞后,缺乏统一的信息化规划和管理,限制了信息共享与信息整合;教师难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对混合式教学的了解不够深入,而学校也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使混合式教学在教师层面的应用难以有效推进;与院校层面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相配套的相关人力资源与培训体系、政策与支持保障机制以及研究与发展政策等一系列管理策略尚未健全,不能有效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因此,当前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管理体系的构建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二、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的管理体系
通过顶层设计和系统推进,构建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的管理体系,鼓励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网络在线教学优势,强化课堂互动,探索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以此保障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序运行,从而更好地推进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全面提升高职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一)通过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重构适应混合式教学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体系
混合式教学改革是一场以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为表征,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革命,它绝不是用一种教学技术去更换另一种教学技术,而是包括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管理制度在内的全方位变革。当教学组织机构、规范体系、内在激励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混合式教学改革才不会流于形式,半途而废,才会持续深入。可见,教学制度重建既是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外在保障,又是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通过立项建设混合式课程并试点实施的实践,探索建立有效协调教学管理、信息管理、学生管理、系部管理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推进组织机构,逐步构建线上、线下课程建设规范,混合式教学课程实施管理规定,混合式教学课程评价标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教学评价标准与激励机制,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标准,以及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管理规定等系列制度,以保障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能顺利地整体推进,突出“互联网+”技术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优势。
(二)通过混合课程教学的要素分析,开发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教学文件模板及标准
课程与教学论的学者提出了课程教学的七要素:一是学习目的,强调数字化时代所需的信息化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以及虚拟空间中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二是学生,真正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学习者,从被动的信息受体、接受者和被支配者变为主动支配自己的行为、方法、偏好,甚至参与学习内容的构建。三是学习内容,从形式上体现为多种媒体的呈现方式,在知识结构上,从固定的、以课程大纲为准绳的结构化知识变成包含静态结构化和动态非结构化的各类知识。四是学习方法,混合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从“听讲+练习”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种模式。五是教师,从主讲教师到专业化的教学团队,同时还可引入在线的E-Tutor和E-Expert,教师资源得到丰富和拓展。六是学习环境,从传统教室、实验室、实习/实践场地和工作场所,延伸到学习者完全可以自己掌握的网上学习环境、虚拟仿真实验室、虚拟实习/实训基地和基于物联网工作场景等技术支撑的线上环境。七是学习反馈,借助大数据的线上评价方法,除了学习成绩外,还可以实现学生满意度、学生学业成就、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形成学生学习档案袋和学习分析,从而促进教与学的及时改进。
通过以上七要素的分析,开发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教学文件模板及标准。
(三)教师培训和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设计
针对教师的培训,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技术服务于教学的意识。教师要改变自己的动机、信念、态度和价值观,才能发展新的技能。要使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和知识、技能、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二是技术运用的技能,这是进行网上教学的技术基础。
三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能力与经验,这是取得混合教学效果的关键。
(四)在调研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在线课程开发、翻转课堂实施、系部管理推进”组成的基本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现代职教课程线上、线下两部分的特点,构建了涵盖开发、实施两个环节的评价体系,分别构建指标体系。课程开发环节主要观测其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情况,包括教学视频形式、内容、质量,以及在线测试、在线作业、在线讨论、学习笔记等教学活动设计及其对面对面教学的支撑度等。课程实施环节又分在线实施、面对面实施两个方面。在线实施主要观测其在线教学活动的完成率;面对面实施主要观测教学活动的设计(细化分析),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实战项目的成果、分组情况、课堂氛围等。
系部管理则是主要考察各系部开发课程的数量与专业需求的吻合度、系部管理层面的因素,为促进系部管理积极创造条件,对学生做好引导,提升课程的效果。
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管理体系的构建就是试图研究和解决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稳步推进问题,建立信息技术应用的长远发展体系。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管理体系现状,以系统质量管理思想为逻辑基础,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环节与过程,构建了包括混合式教学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混合式课程及资源教学文件模板及标准、教师培训与信息化课程设计和基本评价指标体系四个系统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管理体系,使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有组织可依、有标准可套、有实施可行、有效果可查。
【参考文献】
[1]嵇新江.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2)
[2]李桂芳.MOOCs背景下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5
[3]韩锡斌,王玉萍,张铁道,等.迎接数字大学:纵论远程、混合与在线学习——翻译、解读与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4]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
[5]孙迪.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的模式与实施策略研究——大学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6
[6]谢幼如,倪妙珊,柏晶,等.融合翻转课堂与MOOCs的高校MF教学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5(10)
[7]陈算荣.高校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意义和当前面临的问题[J].高教学刊, 2016(7)
[8]裴立妍.基于网络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3
[9]管恩京.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路径研究[J].现在教育技术,2015(10)
【作者简介】刘 平(1967— ),男,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教學管理工作。
(责编 丁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