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国旅”:横跨中港旅游业的新霸主

2017-07-25王月平

经理人 2016年4期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

王月平

2015年,国内旅游业发生了多起由巨头发起的并购或战略投资,涉及投资规模相比2014年增长了2.4倍。庞大的投融资规模背后是众多像万达、腾讯、百度、海航、复星、众信这样的巨头。2016年,巨头们将会在2015年的基础上继续加码旅游业投资并购,其中,中国国旅与港中旅的合并重组将在一定程度构建新的旅游生態圈,加速其完善产业链。

2016年2月23日晚,中国国旅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国旅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旅集团”)与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简称“港中旅集团”)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重组方案尚未确定,方案确定后尚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一方面并购重组双方都是央企巨无霸,另一方面,在旅游行业,国旅集团掌控中国唯一的免税集团,同时,双方重组还将涉及旗下的三家上市公司,因此,重组消息一发布,就引起了市场震荡。

随后,第二天,2月24日下午开盘不久,港中旅旗下的华贸物流股票被迅速拉升,收盘时上涨4.96%;香港中旅昨日收盘上涨0.75%,报收2.68港元/股。

重组悬疑

关于国旅与港中旅的重组传闻已久。

国旅集团于2004年由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与中国免税品(集团)总公司重组而成,目前,集团旗下有中国国旅一家上市公司,以及集团上划企业等,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企业总数232家。国旅集团业务涵盖旅行服务、免税品经销、旅游综合项目开发与管理、交通运输、电子商务等领域。

港中旅集团前身是中国早期银行家陈光甫1927年设立的香港中国旅行社,是总部在香港的三家央企之一。港中旅集团旗下业务涉及旅行社、酒店、景区、地产、金融、物流和资产等领域,集团控股香港中旅和华贸物流两家上市公司。

早在2015年11月5日,就曾有传闻,港中旅即将并购中国国旅,并提出两种可能,一是港中旅和中国国旅组成“新国旅”;或是中国国旅、港中旅、华侨城三家央企合并。

然而,传闻毕竟是传闻,随后中国国旅发布澄清公告称,央企重组整合相关事宜由上级有关部门决定,经征询本公司控股股东国旅集团,截至目前,国旅集团未接到有关文件;并表示上市公司及国旅集团并未就本公司和港中旅、华侨城整合事宜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过相应方案。

不过,虽然传闻不实,但是,这也间接说明,其实,就国旅与港中旅的合并,包括交易双方及央企领导人,甚至国资委的相关人士,都已经讨论已久,至少去年11月份之前就已经展开讨论,只是暂时没有相关结果。

“其实国企改制相关文件早就已经下发到各个企业了,年前大家也一直在讨论,但这毕竟是一起规模庞大的并购及重组,而且按照国企并购的相关流程,因此双方达成一致还需要一些时间。”知情人士告诉《经理人》。

近期,根据传闻消息及最新公布的消息显示,港中旅及中国国旅合并重组成“新国旅”的可能性较大。

不过港中旅及中国国旅旗下的资产如何重组,上市公司又将如何整合,其具体细节可能正在商讨当中,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集团母公司层面完成重组之后,上市公司及子公司将有可能获得资产注入。

资料显示,中国国旅2015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6.54%;净利润同比增长9.38%达16.08亿元。港中旅旗下上市公司华贸物流还未披露2015年度财务数据,但自从消息公布后,股价已经开始上涨。

香港中旅,该公司为国资委辖下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的唯一港股上市平台,主营包括旅游景点、旅行社、酒店、客运等旅游相关业务

截止2016年3月9日,香港中旅尚未公布2015年年度报告。不过,据3月8日的最新公告显示,该公司正在回购股份。

旅游行业的巨无霸?

旅游行业做为朝阳行业已经获得一致认可,但是,在该行业内,面对互联网企业,例如途牛、携程等企业的竞争,中国国旅与港中旅的合并能否巩固其地位,达到预期效果,一切尚不能尘埃落定。

资料显示,从1985年到2014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由2.4亿人次增长到36.3亿人次,增长15倍,旅游出游率由23%增长到265%,增长12倍,旅游已成为我国居民日常性的消费活动。同时据相关《报告》预测,2016年游客人数将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居民将会把旅游作为假期生活的首选。其中二三线城市的游客贡献量有望成增长亮点。

《报告》预测,2016年我国境外旅游消费将延续去年的火热态势,其中选择境外长线出游的人数将雄起,并且最有可能跑出年度出境游目的地黑马。在出境短线游目的地方面,随着韩国、泰国的回血复活,年度热门目的地有望在日韩、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及东南亚地区诞生。在长线出境游目的地方面,澳新、美国、加拿大、欧洲及中东地区将呈现大幅增长趋势。

与此同时,旅游行业内的并购重组也开始活跃—2015年国内旅游业发生了多起由巨头发起的并购或战略投资,涉及投资规模(不完全统计)在5000亿元上下,其中仅在线旅游行业前三季度的投融资规模就达到了450亿元,相比2014年增长了2.4倍。庞大的投融资规模背后是众多像万达、腾讯、百度、海航、复星、众信这样的巨头对旅游业投资机会的志在必得。而随着国内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旅游业相对于其他领域而言仍将保持良好的成长前景,2016年巨头们将会在2015年的基础上继续加码旅游业投资并购,除在线旅游外,航空公司、酒店、旅游地产等都将是热点领域,国内旅游业集团格局将逐渐成型。

而在此背景下,中国国旅与港中旅的合并重组将在一定程度构建新的旅游生态圈,加速其完善产业链。

根据资料,在旅游产业方面,香港中旅旗下珠海海泉湾二期和安吉灵峰山度假区项目等重点战略型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同样作为旅游行业内的上市公司,中国国旅的核心竞争力则是免税业务的渠道和运营能力,随着“旅游·免税”商业模式的逐步成型,公司未来的竞争力仍将继续提升。2016年2 月,五部委正式发文:进境免税店运营权招标。但我们认为很难撼动公司的市场地位。

一旦合并,“新国旅”将在境内境外形成联动,进而完善其产业链的上游,形成了旅游行业内事实上的巨无霸。

互联网的威胁?

虽然作为国企,在某些方面享受了行业红利,然而,面对如今互联网的崛起,无论是中国国旅还是港中旅都感觉到了压力,这也将是“新国旅”成立之后即将面临的最大威胁。

查询2014年中国国旅年报发现,其旅游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0.11亿元,同比增长11.5%;毛利率9.26%,同比下降0.69个百分点。

相反,查看互联网旅游公司的财报显示,二者之间增幅方面差距明显。据2月途牛旅游公布的财报显示,其2015年净收入为76亿元,同比增长116.3%;2015年跟團游和自助游的交易额(不含门票等单项旅游产品)为106亿元,同比增长114.6%。

互联网的威胁有目共睹,然而,中国国旅及港中旅却应对无门。对此,曾有国旅内部人士透露,以前提出一个宣传项目或开展一个新的工作都需要上报集团领导,层级批复,时间会拖很久。如果项目需要资金,那批复手续更加繁琐。很多促销活动等到批准后,都已经过了最佳宣传时期。

不过,对此,中国国旅及港中旅都已经引起了重视并且开始应对。国旅电子商务部总经理、国旅在线CEO任晓峰透露,目前散客产品的线上销售在国旅总社总营收中的占比还不大,但在部分重点地区已达到30%左右。其他地区的线上业务规模呈现逐年快速递增的态势。

任晓峰也表示,国旅在线也于2014年定制了新的电商战略,致力于打造1个“国旅在线”电商品牌,把握“平台化+移动化”2个执行方向,深化“总部与子公司”、“线上与线下”、“产品与销售”3个层面高度协同,扎实“产品+服务+营销+运营”4个关键要素。其在接受采访时还提到,现在的“国旅在线”是由B2B蒲公英平台和B2C国旅在线业务矩阵两部分组成。线上的国旅在线官方网站、中国国旅旅游预订中心、国旅在线手机客户端、手机网站、微信公众号、蒲公英微店等渠道,与全国87个城市的1150家门市形成了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

未来的“新国旅”能否继续在旅游行业一支独大,继续领先于行业,让我们先静观其变。

猜你喜欢

旅游业旅游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我们一起“云旅游”
小A去旅游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旅游业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简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业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